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

2021-02-19 創業財經匯

每個人努力的人,必須如孟非這樣,不在意腦殼上有毛還是沒毛,不介懷失敗過多少次,但始終不懈氣,不服輸,不認命,無論遭遇多少艱難險阻,也決不放棄——直到生命價值的實現,直到證明我們自己為止。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

作者:霧滿攔江

 

01)

 

曾看過一篇文章,說政府軍掃蕩土匪。屢次進剿,卻師出無功。

 

因為這夥土匪,鬼精鬼精的。他們對付政府軍的法子,是躲在暗處放冷槍——不打頭不打胸,專打政府軍的腿。

 

吧勾一槍,就撂倒一個。

 

人還活著,吃嘛嘛香。就是走不了路,需要四個人來抬。

 

就這樣,政府軍追殺土匪,追幾步,被撂倒一個,分出四個來抬。再追幾步,又撂倒一個,又是四個人來抬……沒追出多遠,政府軍就招架不住了,抬著擔架忙不迭的往回逃——出來時好端端的隊伍,逃回去時已經變成了擔架隊。

 

人,萬不可喪失自立能力。

 

趴下一個人,四個人都被拖住。

 

02)

 

人是不可以趴下的。

 

但人之心,一如寒風呼嘯的荒原。有許多土匪出沒不定。

 

這些土匪,有的叫頹廢,有的叫消沉,有的叫平庸,有的叫悒鬱。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隊,時刻與這些土匪做戰——如果你,不留神中了心中土匪的冷槍,就會噗哧一聲,趴在地下。雖然年輕力壯,蠻牛都能舉得起,但就是不想動,吃飯都嫌累,渴望著一大群人來抬自己。

 

但現實,就是這樣子的殘酷。絕不會因為你年紀輕輕就頹廢了,別人就撂下自己的人生,專門抬著你走。何況也根本抬不動!

 

每個人的人生,只能是自己抬自己。

 

講個自己抬自己的故事先。

 

03)

 

曾有位騷年,高考落榜。

 

落榜了,那就復讀唄——可是所有的學校的,都拒絕了他。

 

因為他的數理化三門,全加起來,還不足100分。人家擔心,讓他入讀之後,拉低了本校的升學率。

 

讀書不成,只能另想辦法了。

 

這孩子就和幾個落榜的小夥伴,奔赴大深圳。

 

——可是在深圳,博碩狗都沒得飯吃,他一個高中生,怎麼可能有機會?

 

但是話也不能說死。高中狗也是狗……不不不,高中生也是人,只要肯努力,就不缺機會。很快,這孩子就找到了工作:

 

搬運工!

 

(04)

 

上工的第一天,少年帶了一本書,並在心裡暗暗發誓,無論多苦多累,他也要繼續讀書學習,直到改變命運為止。

 

凌晨5時起床,飛奔家俱城,與工友們一起搬運沉重的床具,一直幹到中午。

 

午飯是最便宜的盒飯,可是累到半死的他,看著那顏色古怪的飯菜,一點食慾也沒有。

 

沒有午休,繼續工作——持續到夜晚。

 

華燈初上,少年掂著手裡的錢,這都是他的血汗掙來的,只是數量有點少。

 

吃飽晚飯,就沒坐車的錢,只能步行回去。

 

留點坐車錢……好象就吃不飽。可自己幹的是體力活,吃不飽就幹不了。

 

少年狠心咬牙,先吃飽再說。

 

結果第一天,他步行足足兩個小時,才回到住的地方。頭挨到枕頭上,就立時睡著了——根本就沒時間再看一頁書!

 

夜夢中,少年突然恐慌起來。

 

如此的惡性循環,好像他的人生,不會再有改變的可能。

 

除非……回家,啃老!

 

(05)

 

幹了一個月的搬運工,少年逃離大深圳。

 

逃回了老家南京。

 

回家之後,發現啃老也不是個辦法。父母都是普通人,管他一兩頓飯不成問題。可如果就讓父母養活自己,感覺父母也很恐慌。

 

還得去找工作。

 

聽說有家印刷廠,正在招小工。他立即跑了去——他想學習,印刷廠的小工可以免費看報,這正是他的菜。

 

但他想得太美了。

 

——20歲那年,他成為一名光榮的印刷廠小工,周二早上8點上工,在機器前往來飛奔,要狂奔10個小時,才允許喘1個小時的氣。他每分鐘要從機器上取下1112份報紙。這樣的節奏要不分晝夜,連續狂奔三天三夜,才可以輪休。只要他的節奏上緩慢了一點點,就會影響後面的環節,會遭到班組長的一頓大罵。

 

如此繁重而緊張的奔忙,他的大腦陷入麻木狀態。

 

麻木了一個月,終於領到了工資——23元!

 

拿著錢,他哭了。在日記裡寫道:我是一顆鏍絲釘,擰在哪裡,就在哪裡幹一輩子——這放屁吹燈草的輕鬆話,肯定是王八蛋說的!

 

我要去讀成人函授,離開這個鬼位置!

 

(06)

 

他真的報了函授,繁忙的工作之後,身體睏乏到了極點,還要再去聽課。

 

回家還有作業,拿起函授課本,上下眼皮就往一塊粘。他就弄盆涼水,困極了,把頭在涼水裡浸浸,繼續苦讀。

 

——兩個月,體重銳降8公斤!

 

真是個減肥的好辦法啊。

 

然鵝,命運對他這種不甘於擺布之人,是絕對不帶客氣的——21歲那年,他又夜讀又工作,實在是太累了,取報紙時一不留神,整隻手竟被機器卷了進去,雖然搶救及時,沒有殘疾,但工廠極為震驚。

 

領導說:咱們工廠,是人性化管理。職工就是咱們工廠的主人翁!

 

但是,有個年輕的職工,他竟然把自己的手,往機器裡邊卷。給領導添堵,這是主人翁該幹的事兒嗎?

 

滾!

 

被各級領導輪番車輪大罵,不得不離開工廠。

 

獨自走在午夜的街頭,他的心絕望已極,哭成淚人。

 

真的好委屈!

 

(07)

 

他成了送水工,登三輪給各家單位送水。

 

又成了保安,站在寫字樓門口,感覺好威風。

 

又成了廣告業務員,四處張貼小廣告。

 

有朋友提醒他:喂,你是不是傻透了缺心眼?現在開超市老賺錢了,你趕緊開個超市發財呀!

 

他立即去做,東挪西借,開了家小超市。

 

生意火爆——開張那天就倒閉了。

 

絕望的坐在倒閉的超市門口,他的眼前是無盡的黑暗。

 

人生之路,咋就這麼難涅?

 

08)

 

他每天看招工信息,尋找機會。

 

忽然間看到電視臺招聘一名臨時工。

 

頓時眼前一亮。他太了解這個職業了,就是個給人家打水,掃地什麼的。

 

這活最適合他!

 

他去應聘,並因為年輕力壯,拿下這個工作。然後發現事情大大不對頭——這家電視臺,臨時工有200多人!

 

他決定給自己一個小目標——讓這200多臨時工友,罵死他!

 

——每天他早早來到電視臺,搶先把所有的活全乾了。但凡有大家都躲的重體力勞動,諸如扛攝像機什麼的,他都搶過來。他對每個記者都滿臉堆笑,只要有吩咐,立即樂顛顛的跑過來,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活幹得好,還滿臉堆笑。

 

不過一個臨時工而已,卻拼到這份上。200多名混日子的工友,真的看不下去。

 

大家罵他太賤,成為專職扛攝像機的,不起眼的小新聞,老記者看不上,就讓他去幹,幹完了署人家老記者的名字。替人家幹活,署人家名字,他還笑成眯眯眼,這不是賤而何?

 

人至賤而無敵,終於有一天領導告訴他——你既然如此之賤,那麼除了掃好地,替大家打好水,有時間的話,也是可以跑跑新聞的嗎。

 

謝謝領導,謝謝領導。他當時就感動哭了。

 

(09)

 

他成了整個電視臺最忙碌的人,白天要打水,掃地,跑新聞。晚上通宵熬夜,自己拍片,自己剪輯,自己寫稿,自己配音。

 

26歲那年,他的一個片子,在全國獲得二等獎。

 

領導把他叫過去:你,不再是掃地打水的勤雜工了,現在你是咱們的正式記者。你的工資,從月薪200元,長到1000元……咦,你腦殼上的頭髮呢?

 

拼得太狠,頭髮都拼光了。

 

——就是這個頭髮問題,險些毀了他的一生。

 

32歲那一年,電視臺向全社會招聘主持人。他報名參加,禿著個頭,聲淚俱下的講述了自己的打拼艱辛,聽得大家眼淚譁譁的。

 

譁譁完了,大家犯難了,他的遭遇這麼悲慘,是挺讓大家開心的。可是他沒頭髮啊,如果主持人弄出個禿子來,這……會不會太另類了涅?

 

最後領導拍板:還有沒有比他更慘的?沒有就拿他試試吧,如果觀眾不喜歡,那就立馬換人!

 

——他出現在螢屏上,觀眾全都驚呆了,禿頭也可以主持嗎?電話霎時間打爆,從未見過這麼好玩的主持人,再來一個!

 

就這樣火了。

 

終至大紅大紫。

 

(10)

 

現在,這位把滿頭黑髮拼得一根不剩的主持人,仍然站在螢屏裡。

 

孟非!

 

 

非誠勿咬……不是,非誠勿擾!你懂得。

 

這就是孟非的人生。就是他走過的路。

 

(11)

 

一項數據報告稱:高中學歷在人生收入的貢獻率,是零。

 

意思是說,如孟非這種高中生,是沒有可能從現實的困境中掙脫出來的。

 

但是他做到了。

 

他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果說一定有的話,那麼相比於別人,他具有這麼幾個明顯特點:

 

——第一,他有面對問題的勇氣。

 

——第二,他有度過困難的智慧。

 

——第三,他有繞過障礙的狡滑。

 

最重要的是第四點——他不認命,不認命!

 

12)

 

我們所面對的所有困難,不過是需要解決的人生課題。

 

——所有的人生難題,都是無解的。

 

每個人都和孟非一樣,泥陷於固化僵死的現實之中,四望無路,上行無力。但人這輩子,活的就是這個勁,就是要從死局中走出。勇敢的面對問題,艱難的度過困難,狡滑的繞過障礙。如果一個人的人生沒有問題,生活的目標與希望又在哪裡?還有些人,總是如灘泥般癱在地上,抱怨這個埋怨那個,總希望別人替自己把問題解決——但你的人生課題,是你生命的自然構成,任何人也無法替代你生活,正如不能替代你進入洞房一樣。

 

世界是飽和的,所有人都是多餘的。少了任何一個人,地球照轉不誤。世界沒為任何一個人事先準備位置,每個人的起步,都是被隔絕於社會之外。要想獲得你期望的位置,就必須臉皮足夠厚,意志足夠堅,對自己足夠狠。人生虐我一千遍,我待人生如初戀。只有當你的努力與付出,證明你有資格獲得這個位置之時,才有可能獲得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能夠阻攔我們的行進,唯一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心中不時滋生的負面情緒,如荒野地帶的土匪,會把我們的意志擊殘,讓我們放棄,淪為無可救藥的弱勢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每個人努力的人,必須如孟非這樣,不在意腦殼上有毛還是沒毛,不介懷失敗過多少次,但始終不懈氣,不服輸,不認命,無論遭遇多少艱難險阻,也決不放棄——直到生命價值的實現,直到證明我們自己為止。

相關焦點

  • 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有一個人自命清高,看不慣塵世,去找禪師訴苦,禪師告訴他:「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嗎?
  • 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作者 祝和軍 說起中國人的處事之道,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
  • 我們真的理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意思嗎?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中的一句名句,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其中,「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成語。然而許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含義可能與大多數詞典的不同。《大戴禮記》張文儒的第65個兒子寫道:「……故君子蒞民,不臨以高,不道以遠,不責民之所不能。今臨之明王之成功,而民嚴而不迎也;道以數年之業,則民疾,疾者闢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統絖塞耳,所以弇聰也。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啥意思?做人是一門藝術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啥意思?做人是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以前我們口中所說的80後,90後也逐漸成為了社會中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他們大多數也都成了團隊中的佼佼者,或者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者。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精闢)
    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不察,恐怕交上壞人;不察,可能做錯事情;不察,難免上當受騙被人利用;擦亮眼睛,人不可不察。但是,太過精明會沒有朋友,太過苛求會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太挑剔永遠無法快樂滿足。故而,該清醒時清醒,該糊塗時還得糊塗。
  • 《菜根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做人不能過分潔身自好,適當地要對那些誹謗中傷加以容忍;和人交往不能有等級觀念,要學會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人。古人云:「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人生一世,萬不可使某一事物沿著某一固定的方向發展到極端,而應在發展過程中充分認識其各種可能性,以便有足夠的條件和迴旋餘地採取機動的應付措施。
  • 水至清則無魚,人過精則無友.
    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不察,恐怕交上壞人;不察,可能做錯事情;不察,難免上當受騙被人利用;擦亮眼睛,人不可不察;但是,太過精明會沒有朋友,太過苛求會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太挑剔永遠無法快樂滿足。故而,該清醒時清醒,該糊塗時還得糊塗。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朋
    但多蟲莠,需以魚腹腥水澆。人多以盆植為清玩。」這已簡單說明了栽培繁殖月季的主要原則。並可看出有白色月季遇日光變紅的品種,類似當今栽培的某些現代月季品種。由於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建立,中國大多時間處於戰亂年代,民不聊生,中國的本種月季在解放初期僅存數十個品種在江南一帶栽種。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原創】
    老年人談論誰家的子女孝順誰家的子女沒良心;婦女們談論誰家的漢子有外遇,誰家的娘們兒不要臉;有的人說誰誰家裡沒錢瞎折騰,有錢不安生;有的人說哪個兩口子鬧離婚,哪個媳婦不生娃;有的人說娘們兒不像娘們兒樣,打扮成妖精賣風騷;有的人說哪個女的在外當小姐,哪個女的被包養;有的人說誰誰有了惡報得了癌……各種各樣得話題,形形色色的「批評家」,他們對別人的故事充滿了好奇,不厭其煩,津津樂道。
  • 水至清則無魚,人過精則無友!
    不能因為害怕肥胖超重,從而盲目減肥瘦身,一日三餐敷衍了事;但也不能胡吃海喝無所顧忌,大魚大肉來者不拒,撐得肚皮圓鼓鼓,惹得「三高」禍上身;飽中略餓,餓中微飽,乃養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飯,多活二十年。
  •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後面一句才是精華,蘊含為人處世的真理
    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問題,性格方面的衝突,三觀不一致。古人云: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人情世故,若能掌握溝通技巧,面對任何人和事都不會慌亂,做到遊刃有餘。提到為人處世,不得不驚嘆中國古人的智慧,他們創造出的一些俗語,充滿人生哲理,比如「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
  • 成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中,「徒」的準確意思是啥
    (秦皇陵裡的步兵俑)(2)跟從的人。《左傳·昭公四年》:「旦而皆召其徒,無之。」杜預注稱:「徒,從者。」 早晨召見手下有從人,沒有像夢中見到的人。(3)徒黨;同一類或同一派別的人。(6)服徭役、勞役的人或者犯人。《廣韻·模韻》:「徒,隸也。」比如《荀子·王霸》:「人徒有數。」楊倞注稱:「人徒,謂胥徒徭役者也。」即役使的奴隸有一定的編制。也泛指奴僕。比如唐代白行簡《李娃傳》:「時望甚崇,家徒甚殷。」即用奴僕意。
  • 南懷瑾老師:水至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所以紅顏多薄命,福在醜人邊
    這就和「負心多是讀書人」一樣,他是對這個「清」字反面作用的引申;對社會的作用而言,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孔子對於陳文子這種人的評論只給他一個「清」字。總之,「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這話很有道理。*****有些朋友很了不起,很清高,聊天時常常問起:「你看我這個人怎麼樣?」我說:「我個人不完全同意你,你是很清高,不過有一點苟求清高。」
  •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更精髓,老祖宗留的為人處世道理
    老人言:水至清則無魚,由字面也能看出他的意思,清澈到一眼見底的水中,往往是不存在有魚的這也便有了水清無魚這個成語,僅僅幾個字,便能傳遞人生真理。可能古代人總結出來之後,沒有意識到他這深刻的含義,但親身體驗過之後就能得出他的真理。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水至清則無魚的話,就是說水裡沒有一絲一毫 的雜質,那麼就無法滋生魚類所需的營養物質,魚兒也會因為沒有遮蔽物,而 無處躲藏,從而暴露自己,被一些天敵殺死。
  • 南懷瑾的告誡: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
    先前看過一篇文章,標題內容是:「人,到底該有怎麼個活法」。文章有趣,而底下的評論更是各色各樣。有人說,人應該活得瀟灑,也有人說,人應該活得富足。眾說紛紜,我也一時來了興趣,在底下留言:人,應該活得「糊塗」。
  • 為什麼說「人至察則無徒」?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這類格言、勸世文尤其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句。 《增廣賢文》中收錄了這句話,但是最早的出處有兩個,一個是班固的《漢書》,一個是《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這句話使用了詩經中的比興手法,重點在後一句「人至察則無徒」。字面意思是說,水太清了,魚就沒法生存,人太精明了,就沒有朋友。
  • 水至清則無魚?看完這一幕,難道我上學時學到的是騙人的?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難道我小學學到的是騙人的?歲月是把殺豬刀!十年前和十年後對比,鬼知道這個男人經歷了什麼歲月是把殺豬刀,十八年前十八年後,鬼知道這個男人經歷了什麼!
  • 感悟生活: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還有意義嗎?
    從字義上解釋這句話;意思就是湖水太清了,就不會有魚兒遊來遊去。學會默默承受著生活給予的一切不得不承認自然是最具有運行規律的主宰 生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驀然回首心亦老,情遠疏此時的心境就像那清清的湖水已經看不到精靈活潑的魚兒在遊動不是魚懶了不在遊動而是水裡的魚沒了想到這些不僅心裡泛起絲絲涼意湖還是那個印象裡的湖只是魚再也沒有了影蹤
  • 南懷瑾講述: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
    這就和「負心多是讀書人」一樣,他是對這個「清」字反面作用的引申;對社會的作用而言,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孔子對於陳文子這種人的評論只給他一個「清」字。總之,「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這話很有道理。  有些朋友很了不起,很清高,聊天時常常問起: 「你看我這個人怎麼樣?」我說:「我個人不完全同意你,你是很清高,不過有一點苟求清高。」
  • 宋之問:人至賤則無敵
    宋之問英俊的臉龐石塑般平靜,淡淡地說:「你這首詩不值一提,只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聯還有點可取之處……」 他說到這裡,頓了頓,見劉希夷並無異常反應,於是繼續說道:「舅舅最近正在構思的一首作品,倒是可以嵌入這一聯,你不如做個順手人情,將這兩句送給我吧。」 劉希夷不假思索地道:「你要,便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