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中國最霸道又最可悲的公主

2021-02-13 女神書館


各位女神,大家好,

我是館主。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幼女,

也是這位霸道女皇一生中,

唯一寵愛至終的孩子。

太平公主無論是容貌性格,

還是政治才能,

都像極了她的母親。

就連她的命運,

也步了母親的後塵。

她的名字裡雖有太平二字,

卻與太平二字遙遙不可及。

813年春,太平公主去世數十年。

一天,韓愈閒來無事,跑去太平公主山莊遊玩。

在他的印象裡——或許這也是大眾對太平公主的印象:這個女人驕奢淫逸,非常霸道,賣官斂財到了極致。

果然,一登上山莊,便驗證了他的想法。

公主的房產太多了,好像把整個春天都霸佔了去。

站在亭臺樓閣裡,連城門外的曲城都被壓了下去。

走路許久,抬頭遠望,前方居然還有萬千花朵樹木,他算了一下,一直到終南山都還屬她名下。

 

回來後,韓愈寫了首詩《遊太平公主山莊》,從頭到尾諷刺了太平公主的奢侈和虛榮:

 

公主當年欲佔春,故將臺榭壓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那時,世人對太平公主的印象確實滑坡得厲害:

一邊說她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一邊又諷刺她是不知收斂的李家子女。

 

可是,一開始的太平公主不是這樣的

她對權利並沒有天生的好奇心。

她對愛情也沒有太多的利益權衡。

 

太平公主出生時,正是武則天不惑之年。

她對這個女兒是極盡寵愛。

從小將其養在宮中,任她「胡作非為」。

或許是自由過了頭,或許是從小看著母親欺壓父親,公主反倒想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父母為她安排什麼生活,她就過什麼樣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一天,吐蕃人千裡迢迢來和親,說,「我們呀,看上了太平公主。」

太平那時候才十歲出頭,按理說也到了婚嫁年齡。

「可是嫁去吐蕃?」

武則天和李治這就得猶豫一下。

吐蕃太遠了,嫁了人就相當於生死相隔了呀。

武則天就臨時起意,讓工匠修了一座道觀,讓太平住進去。

這樣,太平公主做了女道士。

吐蕃人想,唉,公主都出家了,那就算了吧。

之後幾年,李治大病,武則天又忙著把持政權,把這個乖巧的女兒給忘了,一出家就出了好幾年。

太平一直等啊等,等到了十八歲。

差不多到了最合適的婚嫁年齡,過了就太大了。

她心想,「若不自己出馬,恐怕一輩子的幸福就給耽擱了。」

在某次宴會上,她打扮成男孩模樣。

紫袍加身,玉帶綁腰,頭上還戴了個冠。

「父親,母親,我給你們跳個舞。」

說完,她就跳了起來,武則天和李治被逗得哈哈大笑。

「你穿成這樣是做什麼呀?」

一聽到問話,她一本正經的回答,「要是我穿著顯奇特,把它送給駙馬,好嗎?」

武則天這才想起來,太平是想嫁人了

立馬就召集人手,開始給她選駙馬

 

選來選去,找到了薛紹

第一,這是一位青年才俊,長得很帥。

第二,他父母雙亡,免了公主以後要尊敬長輩的後顧之憂。

第三,出身貴族,公主小時候還跟他一起玩,也算是青梅竹馬。

婚禮非常的豪華。

因為唐人習慣在夜裡舉行婚禮,從長安的西頭一直到東頭,無數的火把連成火龍,甚至燒焦了路旁的許多槐樹。

太平公主從小想當一個賢妻良母,這回願望終於實現。

她每天歡歡喜喜,走路都能飛起來。

她自己保證不惹事。

薛紹更不會惹出多大的事。

根本沒什麼可擔心的。

7年時間裡,兩人就有了四個孩子,他們成為人人羨慕的那種夫妻:異常恩愛,淡泊名利,一對皇族中的異類。

 

別人就不這麼想了。

薛家的長老都覺得,只要娶公主,家中便再無太平。

七年後,災難如約而至。

薛紹的哥哥薛顗企圖謀反,悄悄地開始招兵買馬。

武則天一聽,這是滿門抄斬的罪責呀。

她就把薛紹給抓了起來,投進大牢,活活餓死了,並且告訴自己的女兒太平,「你的婚姻錯了,得修正。」

她當時正準備稱帝,容不得一點閃失。

太平不明白母親在說什麼,一直苦苦哀求。

她和薛紹住在自己的府裡,她從未見過薛紹私會過什麼人,哪來的謀反。

武則天說,「他哥哥謀反,能不通口氣?」

太平就更納悶了。

嫁人的時候,按照唐朝的禮儀,國家得給公主重新建一座宅子。

地是她選的,方位也是她挑的,和他哥哥薛顗家根本不在一處。

他做什麼壞事,我們這邊怎麼知道。

武則天覺得,這不是開脫的理由,反正薛紹得死,太平得再嫁,才能有真正的幸福。

據說,丈夫活活餓死之時,太平的肚子裡還懷著遺腹子。

經此一事,她性情大變,變得鐵石心腸。

坐擁一切,卻再也換不來愛情。

 

這還沒完,後來太平發現,薛紹之死根本不是因為什麼謀反。

而是因為當初選他,加強了李家的勢力。

現在武則天要繼位了,必須得削弱李家的勢力。

太平夾在中間,成了最重要的一顆棋子

原來,她的淡泊名利,不過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樓。

原來,她的真愛,不過是風暴之前糊弄人心的棋子。

正在她絕望暴躁之時,母親居然緊鑼密鼓張羅起了她的第二次婚姻,沒有給她一絲喘息的機會。

她只好等待,先看看母親給她找了個什麼人。

一看,原來是武承嗣。

太平誓死不嫁。

這人整天無事生非,老想著做太子,當皇帝。

這也就算了,他恐怕還得為薛紹之死負責。

太平自己提出了一個人選,武攸暨。

這個人沒什麼問題,長得漂亮,為人老實,只不過已經娶妻了。

武則天覺得,這不是問題。

立即派人把武攸暨的老婆給殺了。

太平公主順利出嫁。

可經這麼一折騰,又是謀權,又是殺人的,結婚這件喜事也不那麼喜慶了。

太平對這次婚姻,也沒報多大希望。

只要有爭權奪利存在,感情無所謂了。

她私底下開始養面首,工作上也成了冷血的政治動物。

武則天登基後,她先是幫母親解決了不聽話的小情人馮小寶。

看母親空虛寂寞,又把自己的面首張昌宗獻了上去。

後來又聯合武承嗣參奏酷吏。

 

之後,太平就越發不可收拾。

武則天晚年,老了,糊塗了。

所有在她身邊的人,都在找出路。

上官婉兒在找,太平公主也在找。

只不過,太平的「找」,其實是在守株待兔,等著別人來邀請她。

不久,李家這邊找過來了。

武家,武承嗣這邊也找上門來了。

他們需要的,就是太平公主以公主的政治身份,去監控武則天有什麼動向。

太平公主就安排了許多宮女做內應,通報宮中情況。

上官婉兒一看,一拍即合,轉了風向。

宮女在內接應,宮外大臣們一擁而上。

李顯已經被人救出,安插在最需要他起作用的位置。

政變成功了,武則天退位了。

這件事,對於發動政變的參與者。

有的是皆大歡喜。

李旦成了安國相王。

太平就成了鎮國太平公主。

財富積累也得到了頂峰,可謂富可敵國。

有的,則是死的死,傷的傷,活著也沒意思了。

 

 

這時候,太平才被人喚作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

她的這四個字的稱呼似乎也不屬於她自己,而是某種標誌。

標誌著與愛情,與薛紹,與過去那個青春萌動的自己無關的一切。

權利,威望,財富,冷血。

這時候,她生活富足,但過得小心翼翼。

她富可敵國,卻要向李顯表示,自己沒錢。

她權勢滔天,卻要向李顯說明,自己無權。

她網羅人才,卻要向李顯公認,自己沒人。

本來,這事也不好辦。

誰都能看出太平幾斤幾兩。

問題在於李顯的處境。

他從小是被武則天嚇著長大的,此時身在宮中,又有一妻一女左右吹風,麻痺著自己。

這才讓他信了太平的障眼法。

太平溫吞下去了,韋後就崛起了。

當年,她可是陪著李顯吃了不少苦頭。

如今,有地位了,便開始報複式的瘋狂斂財斂權。

父弱母強,安樂公主看在眼裡,心裡一萬個高興。

她可不像當年太平那樣,傻乎乎地,只想著長大了做賢妻良母,擁有愛情。

她非常囂張,忘乎所以。

居然對李顯說,「父親,您封我做皇太女吧。」

皇太女這個新鮮玩意兒,誰也沒聽說過。

安樂公主就解釋了,「男的是皇太子,女的自然就是皇太女了。」

李顯一聽,這以後是衝著繼承我的皇位去的呀。

表示不允。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一看,上官婉兒被續為昭容,李旦給監控起來了,元老級大臣死得差不多了,李隆基那個小屁孩兒才二十出頭,興不起風浪。

太平公主也是左一聲沒錢,右一聲沒權,嗚呼哀哉。

心一橫,把李顯給殺了。

開始自己的稱帝之路。

 

韋皇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踩著武則天的步子,一股腦的閉門造車。

一切準備就緒,東風也刮起來了。

可她就是當不了皇帝。

關鍵在於,她不是武則天本人。

太平公主在府裡,像看熱鬧一樣,看她這邊提拔起一個人,那邊又提拔起一個人,像防洪似的豎起了一道道禁軍人牆,氣得直跺腳。

武家做皇帝,可以,那是她親娘。

李家做皇帝,也行,那是她親爹。

韋皇后,是哪個地方冒出來的小婁婁?

她要是做了皇帝,天下不得大亂。

想來想去,她決定再次發動政變。

她親自出馬找到了李隆基。

五年後的李隆基,風華正茂,一團火氣,正要大幹一場。

「我們合作,你組織軍隊,我來給你搞後勤。」

李隆基一聽,大腿一拍,「行啊,我跟皇帝的貼身將軍是鐵哥們。」

策劃好之後,兩人就等,等韋皇后出紕漏。

不久,果然出了很大的紕漏。

韋皇后派去禁軍裡的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與士兵交往,心裡慌得很,就把軍中的人給打了。

不是隨便打,而是隔三差五地打,還用鞭子抽。

這時候,李隆基就慫恿說,「兄弟已經傷了一半,再打下去,人都打死了,乾脆反抗吧。」

他幾個好朋友也隨即答道,「只要你出頭,我們萬死不辭。」

政變開始了。

 

政變之後,新皇帝要登基。

人們推選李旦。

李旦萬般推辭。

他說,他從頭到尾就沒有參與過,功勞是妹妹太平和兒子李隆基的,一旦上位,未免留人口舌。

可是,選他的人太多了,他也半推半就地就當了皇帝。

接下來就開始立太子。

可是,李旦他不會做皇帝呀。

武則天時期,他和哥哥李顯一樣,是被嚇著長大的。

政變過程中,他基本上就是局外人,跟不上時代。

李隆基靠不住,只能靠太平公主了。

有事沒事,他就愛把太平叫進宮裡來,閒坐半日。

太平不想來了,他就拿上各種機要文件去她家裡。

太平公主在不知不覺間,地位上升,權傾朝野。

但,也就是這時候,她也明白過來了,她不過就是哥哥制約兒子的一枚棋子。

 

李隆基這邊是越看越惱火。

如今天下就兩派,我的和姑姑的。

漲了姑姑的士氣,等於是滅了我的威風。

他只好拿出殺手鐧,逼父親退位。

這種事,李世民做過,他也不算吃螃蟹的第一人,心裡負擔也就小一些。

他沒直接動手,而是讓人鼓動李旦,威脅李旦,說:「大家都覺得李隆基好,你這皇帝名不正言不順,還能坐得穩嗎?」

不久,李旦就退位了。

剛一做了太上皇,就趕緊把妹妹太平公主找了回來。

太平公主急了,召回長安有什麼用,毒死李隆基才能長保太平呀。

可是,這下毒之事非但沒弄死李隆基,反倒成了他發動政變的把柄。

如今朝野上下已經歸於李隆基。

一定要弄死姑姑,才能圖得安穩。

太平一看,自己好像也沒戲唱了。

運氣好多活幾年,運氣差現在就死,也沒什麼。

很多事情已經無路可退了。

她有才華,但沒有武則天心狠。

她有權勢,但沒有一心想要駕馭,算是半路出家。

時勢造英雄,始終不同於英雄造時勢,前者沒得選,老天給什麼,老天給到什麼程度,你都得接著。

太平就是這麼個人。

 

這一生,權勢好似鬼魅一般,纏繞在她周圍。

婚後的七年太平,卻換來了一輩子的纏鬥不休。

可是,是與想要突出重圍的那個自己在鬥?

還是她身上武則天那躁動不安的因子在推動著她鬥?

換句話說,她是真的活成了自己?

還是活成了自己那強大的武氏基因鏈上的一環?

若是前者,還好。

若是後者,數十年光陰,只算是悲劇一場,從一出生就被下了套。

而悲劇中的那場如廉價煙火般的愛情,透過重重歲月濾鏡再回頭看,如寶石,如淚珠,早已道盡世間憂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的不太平人生
    麻 辣 風 趣 聊 歷 史丨財 經 視 角 說 唐 朝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幼女,也是這位霸道女皇一生中唯一寵愛始終的孩子。無論是容貌性格,還是政治才能,太平公主都像極了自己的母親,這不只是旁人評說,連武則天自己都這樣以為。而在武則天晚年,太平公主也步母親後塵,一腳一腳趟進了權力的中心。
  • 「幾乎擁有天下的公主」—太平公主秘史
    太平公主這一生,就親歷多次政變,巔峰之時也幾乎擁有天下,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能捲入最高權力的鬥爭,出身當然要很重要了。太平公主是兩個皇帝唐高宗李治與一代女皇武則天最小的孩子,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至於她的真實姓名史書倒是沒記載,有一說李令月,根據是《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裡記載:伏見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
  • 太平公主: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為什麼謀反?
    薛紹祖父是衛尉卿薛懷昱,父親是薛瓘,授駙馬都尉,麟德初年(664年),授左奉宸衛將軍,遷司宗正卿,襲封河東縣侯,母親是唐太宗之女城陽公主。薛紹是太平公主表哥,太平公主喜歡薛紹,高宗是順著太平公主的心意將薛紹賜婚給太平公主。
  • 《宮心計2》最陰險的不是王蓁也不是太平公主,而是他?
    《宮心計2》這場宮鬥戲已經結局,陰險狡詐的太平公主為了保住最後一點傲氣,選擇自己懸梁自盡,留一全屍,而毒蛇如她的王蓁卻沒有死,原來她竟拿自己曾經為李隆基擋了一刀當作免死金牌,留了一條命,但是結局卻比太平公主還慘,被李隆基打入冷宮,終身在冷宮做她的皇后。
  • 唐朝最美的公主為何成為了唐朝最荒唐最惡毒的公主
    唐朝出名的公主有很多,但要說最荒唐和最惡毒的公主,肯定非唐中宗時期的安樂公主莫屬了,關鍵是她竟然還有大唐第一美女之稱。為什麼說 這樣一個大唐最美的公主卻是堪稱最荒唐惡毒,請接著往下看。因韋氏動了胎氣,早產生下一個女兒,就是安樂公主,她出生時,李顯脫下自己的衣服來包住她,故命其名為裹兒。李裹兒十三歲時,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豔,聰明伶俐,李顯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李裹兒從小就養成了驕傲任性、蠻橫霸道的脾氣。
  • 太平公主:中國唯一的鎮國公主,男寵遍布朝廷,為何沒當上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公主作為皇帝的女兒,她們天生就與政治有著必然的聯繫,不過在男權社會,女子無法真正影響到國家,更多是通過她們的婚姻,公主們往往是皇帝拉攏臣子的一種手段,利用聯姻搞好關係。
  • 太平公主為啥不叫「李令月」?
    等著接孩子放學時隨手用手機看文,發現又一位標註為「歷史自媒體」的老兄,在自己的大作中悍然大書「太平公主名叫李令月」,當時脫口而出「太平公主叫不叫『李令月』差不多可以當作文言文是否及格的認證標準題了
  • 太平公主之死 兩次婚姻被賀蘭敏之姦污
    歷史中太平公主為何會死?是自己選擇終結了自己的一生?還是被賜死的?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小女兒,她難道不會想把皇位傳位於她嗎?
  • 為什麼太平公主、韋皇后和安樂公主都不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武則天登上女帝寶座之後,最受刺激的不是以男性為正統的封建權力體系,而是最接近權力中心的大唐皇室貴女們。
  • 太平公主想成武則天?韋皇后、武惠妃也不簡單,女主霸道時代到來
    結果安樂公主和韋皇后心裡就不高興了,此時韋皇后稱帝的熱情也被點燃了,她想著成為武則天,將來把皇位傳給女兒安樂公主。於是母女兩個人就商量了一番,狠心把唐中宗李顯給毒死了。這件事可就玩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果斷髮動起義,把這母女倆都給宰掉了。
  • 太平公主,愛情被權力毀掉後,成為權力的傀儡
    7點,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識  |  知古  |  鑑今  |  有品有趣文:唐捷(讀史專欄作者)說起大唐,我們會想到它強盛的國力、廣闊的疆域,以及那位中國正史上唯一被承認的女皇,筆者今天要談論就是那個紅妝時代的佼佼者、女皇的女兒——太平公主。
  • 歷史上真正的太平公主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相比較而言,其他妃嬪生的幾個孩子整體平淡無奇,還倍受打壓、排擠,而武則天生的幾個孩子卻光芒四射、風雲際會,尤其太平公主曾一枝獨放,絢麗多姿。通常家中排行越末的孩子越受父母疼愛,所以太平公主是在眾星捧月之中長大。太平公主先後經歷過兩段婚姻,前夫是堂哥薛紹(李治胞妹城陽公主之子),二人生育三子一女。
  • 每日背詩 | 遊太平公主山莊
    《遊太平公主山莊》是唐朝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韓愈所創作的一首詩。該詩寫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韓愈三為博士時。詩人表面上在描寫太平公主的山莊,實際上是諷刺太平公主的奢侈和虛榮。首句「公主當年欲佔春」是寫公主憑藉其權勢,圍地為莊,要想獨自佔有長安近郊的山色春光的事情。「欲佔」二字精妙絕倫,錢可以佔,地可以佔,甚至人也可以佔,可春天卻不能佔。
  •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後人一直誤解她了
    她們分別是:武則天的兒媳婦韋皇后、武則天的孫女安樂公主、武則天賞識的才女上官婉兒和武則天的親女兒太平公主。韋皇后是武則天第三個兒子李顯的皇后,這個女人在歷史上以陰險毒辣出名。據史料記載,她竟然無視丈夫唐中宗的存在,公然包養男寵。最可惡的是,後來的她竟然將矛頭指向了丈夫,覺得丈夫是阻止她登上大位的攔路石,想儘快除掉這個男人。
  • 是誰偷了太平公主的珍寶?
    武則天賜給太平公主的奇珍異寶,光彩奪目,價值連城。武則天當皇帝時,賜給太平公主兩盒奇珍異寶,光彩奪目,價值連城。
  • 宮心計2大結局太平公主眾叛親離 殷柔的死果然與她有關
    其中最搞笑的大概就是後宮三傻 元玥、鄭純熙與甘若芊了吧,當然了,甘若芊相比之下還算好一點的,最起碼甘若芊只是被王蓁砸暈了之後,躺了幾集沒做什麼貢獻而已,而這個鄭純熙真的是笨死的,王蓁陷害弄不死她,大火也燒不死她,結果偏偏自己把自己毒死了,也是夠蠢的。
  • 太平公主為什麼要將自己的男人送給母親?答案難以啟齒
    她的第一個「面首」是薛懷義,是她的乾女兒千金公主獻給她的,第二個是御醫沈南璆,是因為薛懷義嫌她年老色衰推搪不來侍候,她自己拉來替代的。後來,薛懷義和沈南璆都先後死了,在他空虛寂寞難耐的時候,作為女兒的太平公主將自己的情人張昌宗送給了她,而張昌宗在得到武則天歡心後,把自己的堂兄也舉薦了給武則天。
  • 太平公主一晚折磨死4個男寵,原因竟如此悲傷
    太平公主算是歷朝歷代最聞名的公主了,她的名氣和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幾乎可以媲美,但都不是因為她有什麼傑出的貢獻讓人銘記,而是因為太平公主那些匪夷所思的舉動讓人記住了她
  • 太平公主被殺,李隆基為何留下她的兒子?這裡有一不可告人的秘密
    作為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欲望絲毫不亞於母親,她一生經歷六任皇帝,其中不少都是在太平公主的扶持下上位,這種「壯舉」,試問還有誰能做到?不過太平公主的下場並不好,她與李隆基之間的鬥爭最終讓她丟了性命。太平公主生於公元665年,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其姓名,後人根據推測得出太平公主本名李令月,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小女兒,也是受武則天影響最深的一個,至於「太平」這個來歷是因為8歲時,太平公主為已故的外祖母祈福,出家為道,「太平」正是她的法號,當時曾有許多外藩請求和親,點名要娶太平公主,武則天多次以出家為名,將愛女留在身邊。
  • 李隆基殺了太平公主,為什麼要留下他兒子?網友:太壞了!
    而武則天最開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來成為了唐高宗李治的嬪妃,並生下了多個子女。歷史上的武則天可以說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為了上位,她曾把自己的長女掐死並嫁禍給了王皇后。但武則天也有特別疼愛自己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只不過太平公主最後也沒能像武則天一樣成為女帝,反而還被李治的孫子李隆基給殺了,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太平公主被殺害後,七個兒女都被處死了,為什麼唯獨留下了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