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愛情被權力毀掉後,成為權力的傀儡

2021-02-07 讀史

讀史 每日7點,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識  |  知古  |  鑑今  |  有品有趣


文:唐捷(讀史專欄作者)


說起大唐,我們會想到它強盛的國力、廣闊的疆域,以及那位中國正史上唯一被承認的女皇,筆者今天要談論就是那個紅妝時代的佼佼者、女皇的女兒——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與高宗李治之女,她的前半生,可以說是過的順風順水,父母為帝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至於她的後半生,這就不好評價了,她的後半生究竟如何,相信諸位心裡自有計較。


關於太平公主的前半生,史書上這樣描述:「太平公主,則天皇后所生,後愛之傾諸女」。從中可見,她的幼年過的非常滋潤。


就這樣一直到八歲的時候,太平公主的人生遇到了一個小小的波折。當時的吐蕃派遣使者來到大唐,想為自己的贊普娶一位公主回去。也不知道這位使者是怎麼看的,一眼就看中了年幼的太平公主。於是,在朝堂上就提出了這個事情。當然了,公主年幼,肯定不能現在就去吐蕃,但是可以先定親啊。


當時的武后一聽就不樂意了,我這麼喜歡的一個女兒,怎麼能送到吐蕃那種地方受罪呢,你沒睡醒?這事肯定是不行,但是不能明說出來,畢竟吐蕃的臉面還是要給的。恰好,當時武氏一族的老太太榮國夫人過世了,太平公主身為外孫女,孝心是必須有的。所以,武后就以太平公主要出家為女道士,為外祖母祈福為由,回絕了吐蕃使者。

太平公主這道士做了好久,久到忙於朝政的武后都忘了為她安排終身大事。直到大唐永隆元年的某一天,太平公主一身武將服,手持長劍,在母后面前獻舞。舞畢,武后就問:「雖說咱大唐風氣開放,不禁止女子騎馬射箭,但是你這一身武將服是啥意思啊?」


太平公主的回答很巧妙:「以賜駙馬可乎?」


瞧瞧,這回答既不失大唐開放的風氣,也有著小女兒的羞澀。於是,高宗李治下旨為太平公主選駙馬。選中誰了呢?薛紹!


這個薛紹可不是一般人,他的母親是高宗的胞妹城陽公主,也就是說薛紹其實是太平公主的表哥。作為武后唯一在世的女兒,太平公主的婚禮排場是盛大的。


盛大到什麼地步?史書記載,婚禮當天,薛家所在地長安萬年縣張燈結彩,照明的火光甚至將花草樹木都烤焦了。婚車進縣城大門的時候,門小車大,進不去,於是就拆了大門,浩浩蕩蕩的進了城。


薛紹活著的這段時間裡,太平公主的生活應當是幸福的。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風言風語傳出來,而且兩人生育了四個孩子。


在太平公主嫁給薛紹的第七年裡,發生了一個大變故,大到開啟了大唐的紅妝時代。


所謂的紅妝時代,就是女政治家活躍於朝堂上。與漢時呂雉後宮幹政不同,這個時期的女政治家在朝堂上有實際官位,代表人物有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等人。


這一年,武后依然是皇后,但稱帝的苗頭已經很明顯了。武后要稱帝,李唐宗室那些人必然不會眼睜睜看著不管,於是琅琊王李衝等人開始策劃兵變。在策劃團中,有一人非常特殊,他是薛紹的長兄。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李衝的兵變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參與者之一,薛紹的長兄直接就涼了。作為其弟,薛紹也被牽連,先仗一百,然後下獄,後來在獄中被活活餓死。


自此,太平公主幸福的前半生徹底畫上了句號。突如其來的慘劇,狠狠衝擊了這位公主的內心,讓她看清了權力的作用。


筆者竊以為,太平公主後來的所作所為,與此次大變故有直接關係。薛紹之死,除了讓太平公主痛失摯愛之外,也開啟了她的權力之路。

薛紹死後,武后將太平公主的食邑從三百五上調至一千二。與此同時,準許太平公主參政議政。


薛紹死後第二年,太平公主二婚,改嫁武攸暨(武后侄),但生活並不幸福,開始沉溺男色,蓄養小白臉。


此時的大唐,高宗已崩,武后掃平一切障礙,登基稱帝。武后稱帝,群臣自然要獻禮祝賀,身為女兒,太平公主也少不了。但是送什麼呢?大唐風氣開放,公主養幾個男寵不是什麼事,何況皇帝乎?於是,太平公主的賀禮就是一個小白臉——張昌宗。


張昌宗此人是那個年代的美男子,再加上會迎合武皇歡心,所以,他入宮後深得武則天寵愛。於是,他又把他的哥哥張易之也介紹給了武則天。


此時的二張,靠著武則天的寵愛,拉虎皮,扯大旗,公開賣官鬻爵,弄得朝堂烏煙瘴氣。自然,囂張的二張就被人暗地裡記在小本子上了。是誰呢?李重潤、李仙蕙以及李仙蕙的丈夫武延基。


光看這姓氏,就知道這三人不是皇親就是國戚,當然,段位不夠的人也參與不到這個層次的鬥爭。李重潤和李仙蕙是李顯的親子。要知道,此時的李顯已經被復立為太子了。


二張知道這事之後,跑去武皇那裡吹枕邊風。要說這個枕邊風啊,是真管用。武皇對太子李顯劈頭蓋臉的大罵一頓,然後下旨賜死了李重潤和武延基,緊接著李仙蕙也死了!


此事一出,朝堂譁然。好傢夥,兩個小白臉竟使得堂堂李唐宗親為之喪命,這事大了!太平公主身為姑母,更是氣憤不已。於是,太平公主與李旦、張柬之等一幫重臣私下悄然聯合,經過精心策劃,終於在神龍元年成功發動政變,誅殺二張,並且迫使武皇禪位於李顯。


此時的武皇並沒有死,而是相當於軟禁進在深宮,不再參與朝政。

成功上位的李顯自然要大肆封賞有功之臣。弟弟李旦被封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加封「鎮國太平公主」。


然而,李顯這人生性窩囊。此時的朝堂,可謂是主弱臣強,催生出無數野心家。相王李旦作為宗室第二人,絕對是朝堂一大支柱;太平公主位高權重,未必沒有問鼎的想法,畢竟武皇珠玉在前;還有一夥野心家,就是李顯的皇后韋氏和其女安樂公主。


武皇上位是因為高宗身體不好,韋氏上位完全是因為李顯窩囊,加上武皇給開了個好頭。


韋氏為了穩固權力,對內,聯合上官婉兒;對外,與朝堂上的武三思勾結,野史上甚至有兩人私通的說法。


此時的朝堂,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就在此時,韋氏為了成為武后第二,竟然夥同女兒安樂公主,下藥毒死了李顯!


這事一出,無疑會引起朝堂劇變。此時韋氏想登基,還有李旦和太平公主這兩大障礙未除。於是李顯庶子溫王李重茂被立為皇帝,韋氏輔政,相王參政。


但這僅僅是權宜之計,李唐宗室絕對不允許再出現武后第二。於是,李唐皇族的太平公主和李旦一合計,決定消滅韋氏。


此時要想破局,必須引入外力。太平公主環顧四方,挑中了一人,李旦之子、臨淄王李隆基。

就這樣,在太平公主等的策劃下,李重茂登基不到一個月,李隆基就率領羽林衛殺入宮中,以鐵血手段鎮壓了韋氏等人,並且廢李重茂帝位,擁立相王李旦為帝,是為睿宗。


李旦登基後,將太平公主食邑加至萬戶,同時立李隆基為皇太子。自此,太平公主的權勢達到巔峰。據正史記載「時宰相七人,五出主門下」,當時李旦很多的決策,都要經過太平公主點頭才能實施下去。


可是,皇儲李隆基也不是什麼善茬,太平公主如此強勢,近乎朝堂的實際掌控者,那太子登基之後到底聽誰的,「武后」這個魔咒真的破不了?


此時的太平公主也發現了李隆基難纏,絕不是易於之輩。所以她就積極鼓動李旦換太子,理由是李隆基不是嫡長子。


睿宗李旦也不好辦,一邊是親妹妹,一邊是親兒子,怎麼辦?乾脆主動禪位,讓李隆基提前登基,自個兒當太上皇去了!


此時,太平公主與侄兒李隆基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局面,已經到了動刀子的時刻。


太平公主聯合尚書左僕射、侍中、中書令等一幹黨羽,準備在武德殿兵變。李隆基一方早有準備,反手拍滅了這場謀劃。


武德殿兵變失敗,太平公主黨羽死傷殆盡,太平公主本人則跑到了深山老林待了三天。


奇怪的是,三天後,她自己跑出來了,回到了府裡!這是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猜測一下,筆者認為有可能是太平公主想秘密回府做最後一搏,但是途中被發現了。


李隆基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抓到太平公主後,直接賜死。自此,大唐的這位公主就走完了一生,大唐的紅妝時代也因為主角的去世落下帷幕。

End .

精選好書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歷史上權勢最大的公主,為什麼謀反?
    張昌宗擔任三品散騎常侍,張易之擔任四品司衛少卿,被女皇賞賜府第、婢女、絹帛等,成為朝廷新貴,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都爭相在二張府前等候,給二張牽馬,一副奴才相。太平公主方額廣頤,詭計多端,武后常說「類我」,太平公主在宮內經常與武后密謀大事,武后出於對太平公主的保護,讓太平公主不要在外面聲張。
  • 為什麼太平公主、韋皇后和安樂公主都不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孫女安樂公主和兒媳婦韋皇后都以她為榜樣,期待坐上大明宮的皇帝寶座,成為天下的主人。她們如飛蛾撲火一般,撲向皇位,最後都一一失敗了。也許太平公主、安樂公主和韋皇后到死都沒弄清楚,她們的起點明明比武則天好得多,為什麼武則天成功了,她們失敗了?武則天只是後宮中位份非常低微的小才人,還出家當過尼姑。
  • 「幾乎擁有天下的公主」—太平公主秘史
    這太平公主一詞挺有名,經常用來調侃身材不好的女性,但要真正了解了這歷史上太平公主的威名,估計誰也不敢妄言了。大唐盛世,挺有意思的年代,外部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但宮廷內部卻是血雨腥風,權力更迭政變不斷,也可能是有玄武門之變的傳統吧。
  • 古代權力最大的四位公主,其中一位死後以軍禮下葬
    然而出生皇家的公主,是除了皇后、太后之外,天底下最尊貴的女子了,所以她們的社會地位肯定比大多數的女子要高,掌握的權力也比一般人多。歷史上的公主不計其數,但多數默默無聞,安分守己,其中有四位公主不同,她門不甘躲在男子的背後,憑藉著自己的智慧掌握著國家大權,成為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公主,為大眾所知。
  • 權力的「炮灰」|交易式婚姻之下,唐皇室公主為何「無人買單」?
    其中太平公主在歷史上是一個褒貶不一、頗具爭議的女性,她的第一任丈夫薛紹就是太平公主曾經扮成武官的樣子,上朝向自己的父母求來的,帝後經過考量之後,就欣然應允了這樁婚事。太平公主劇照《 新唐書·太平公主傳》:帝及後大笑曰:"兒不為武官,何遽爾?"主曰:"以賜駙馬可乎?"帝識其意,擇薛紹尚之。"
  • 太平公主的不太平人生
    無論是容貌性格,還是政治才能,太平公主都像極了自己的母親,這不只是旁人評說,連武則天自己都這樣以為。而在武則天晚年,太平公主也步母親後塵,一腳一腳趟進了權力的中心。不過,看似起點更高的她,卻未能像母親一樣登至權力巔峰,甚至連她名字裡的「太平」二字都顯得那麼遙不可及……—1— 帝王之女初長成 「太平」一名,本是公主的道號。在太平公主七八歲的時候,武則天曾安排她出家為道士,以向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祈福。
  • 太平公主:中國唯一的鎮國公主,男寵遍布朝廷,為何沒當上皇帝?
    李顯對她非常感激,更是在朝中不斷給太平公主增加權力,她在朝中扶持了不少官員,後來太平公主又協助李旦,順利除掉了韋後一黨,還幫助李旦登上皇位,這讓她在朝中的權勢變得更大了。
  • 李隆基當上皇帝後,為何還容不下他的姑媽太平公主
    首先,太平公主認為自己有成為女皇的資格,手下也有一幫擁躉,所以她在靜觀其變,以待時機;其次一部分人認為李隆基除韋後居功至偉,皇太子非他莫屬;而太平公主卻想先將李成器扶為太子,因為他是皇長子,名正而言順。然而太平公主此舉也非秉持公理,而是包藏私心,因為她認為李成器性格柔弱,成不了「大器」,所以便於操控,而李隆基鋒芒畢露,感到棘手。
  • 歷史上真正的太平公主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後薛紹因族人謀反被株連,太平公主又嫁給武攸暨(武則天堂侄),復生二子二女。其實,太平公主的兩段姻緣均受母親操控,如果稱其「幸福美滿」還真有些勉強。特別是嫁給武攸暨之後,所謂的「婦道」碎了一地,她就像一隻風情萬種的蝴蝶,流連忘返於才郎俊傑之間。但相比較其他兄弟姐妹的遭遇來說,太平公主明顯要幸運許多。
  • 在古代有幸成為公主,想必權力是你觸手可及的存在,但真的如此嗎
    她們兩者一前一後進入吐蕃地區為大唐一定時期的和平安定作出一定貢獻,但就她們本身而言其實是被迫的,這一點想必我們都能夠理解,任何時候權利和義務都是相對的作為公主的她們也不例外。 這裡還有一位直系公主——高陽公主,作為唐太宗的愛女,她可謂比上述兩位都要幸福,畢竟是親生的,還是不能離著太遠,但就是因為唐太宗的寵愛,使得高陽公主養成了恃寵而驕的性格,在後來嫁到房家後也不安寧
  • 一起打卡電影取景地,《權力的遊戲》多恩流水花園,塞維亞王宮
    公主彌賽拉(瑟曦的女兒)大概是全劇最單純的人了,她被掌權的國王之手提利昂送到多恩,準備嫁給多恩親王的兒子崔斯丹·馬泰爾,以解除雙方的危機。原本多恩和凱巖城之間有著巨大的仇恨,而公主和王子卻相愛了。《權力的遊戲》劇照道朗親王就在這座宮殿的高處看著花園裡自己的兒子和準兒媳,崔斯丹對彌賽拉說:「我要你成為我的妻子」。
  • 它把懸疑破案和權力遊戲熔為一爐,港產宮廷劇水準仍在!
    在韋氏之外,對皇權有最大野心的,就是太平公主。於是,在韋氏被剷除之後,《宮心計2深宮計》的故事才算是真正展開,太平公主立馬扶持自己的皇兄,同時也是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登基。皇宮看似回歸正統,但表面上互為盟友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其實都各有盤算。
  • 太平公主為什麼要將自己的男人送給母親?答案難以啟齒
    她的第一個「面首」是薛懷義,是她的乾女兒千金公主獻給她的,第二個是御醫沈南璆,是因為薛懷義嫌她年老色衰推搪不來侍候,她自己拉來替代的。後來,薛懷義和沈南璆都先後死了,在他空虛寂寞難耐的時候,作為女兒的太平公主將自己的情人張昌宗送給了她,而張昌宗在得到武則天歡心後,把自己的堂兄也舉薦了給武則天。
  • 太平公主:一生以母親為榜樣,最終卻落得個家破人亡,唯一子存活
    所以,自此以後太平公主的功利心也越來越強,她拋棄曾經的天真爛漫,在追求權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然而,追求權力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選擇,自然也有不同的結局。武則天登基不僅僅是她的謀略出眾使然,天時地利更是缺一不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武則天的權力來自於皇帝的絕對信任,這種信任是獨一無二的,無人可以與她爭奪,連兒子都不可能。
  • 瑪麗·斯圖亞特:太文藝,不權力
    而伊莉莎白由於母親是被處死的王后安·博林,她在三歲時便被褫奪的公主身份,只是在亨利八世臨死之前才把她列為第三位繼承人,但一直沒恢復她的公主身份。因為伊莉莎白之前有她的弟弟愛德華六世,還有她的姐姐瑪麗一世,她做女王這回事應該說原本就是一個幌子而已。
  • 宮心計2太平公主與王蓁因壞圈粉 一個壞在表面一個壞在骨
    在《宮心計2深宮計》中,太平公主與王蓁算是承包了劇中的「壞人」了,不過,太平公主的壞和王蓁的壞還不一樣,太平公主從小生活條件就很優越,應該是特別優越,她父親是皇帝,母親還是皇帝,兄弟又是皇帝,而太平雖然自己不想做皇帝,不過她想要的是隻手遮天的權力。
  • 《孺子帝》:冰臨的權力哲學
    江湖和朝堂,冰臨的名利場孺子帝書中的江湖與朝廷,都不過是展現人性與權力的遊戲場,一個機械的傀儡,這兩者本身,並沒有被賦予生命和活力。整個江湖之中,也就那光頂僧還帶有點江湖的不拘和功利,有著來自江湖的草莽氣息,而不要命和楊奉的生命力是來源於作者,於江湖無關。
  • 《權力的遊戲》:成人黑暗童話的善與惡
    這意味著,劇情發展的權力,已經轉移到了編劇手裡——那些為此爭論不休的劇迷、書迷們,可能忘記了,這正是另一重視角下的,權力的遊戲。權力到了編劇手裡,劇情明顯加快,情節也異常緊張。兩集死了三個領主,尤其是隨著第2集的播出,終於讓全劇史上最大的懸念塵埃落定:已經死掉的瓊恩·雪諾被紅袍女擦擦身子、剪剪頭髮、念幾下咒語,滿血復活。
  • 愛情裡的權力問題:誰先道歉誰就輸了?
    和好後,朋友恨鐵不成鋼:「你就舔吧,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在感情裡,我們常會聽見很多關於「輸贏」的說法:曖昧期,誰先表白誰就輸了;在一起之後,誰先主動誰就輸了;吵架時,誰先道歉誰就輸了……雖然心靈雞湯告訴我們「愛情裡沒有輸贏」,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愛裡,我們確實有過佔上風、攻和守、掌控、潰敗等等與輸贏有關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