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年四季都各有風情,而秋天的南京算是美到了極致。若要說最能夠代表秋天南京的,莫過於銀杏。一到秋天,南京就變成了「金陵」,滿城的銀杏顯得十分亮眼,那金黃的葉子隨風偶爾飄落,展現著生命輪轉的溫柔。秋天的那一抹金黃,總是能在不經意間掠過你的視線,再也不願離去。
銀杏,又叫白果。有時候在藥材上,銀杏主要指的帶有綠色的果肉的或者說外果皮的,銀杏樹果實,而白果呢,則是去掉了外面種皮的,暴露出骨性中種皮的種子。當然有的時候兩者不作區分,但是曾經有報導發現白果用來治療肺結核,最後發現銀杏綠的種皮也有比較強的抗結核作用,所以有些中藥學家建議把銀杏和白果區分開,當然這個建議還沒有得到公認,只是在部分的著作當中,有這樣的傾向性。稱白果的,就是我們這裡講的中藥的白果,稱銀杏的,那麼就包括了外面的外種皮在內。依黃色「果皮」加種核的組合來看,銀杏倒是跟杏有幾分相似。但是,別被銀杏騙了,銀杏不僅不是杏,而且根本就不是被子植物,而是與松樹柏樹更親近的裸子植物。
由於銀杏樹的葉片,像鴨掌、鴨蹼,所以這個樹,又叫作鴨掌樹,有個中醫古方,叫作鴨掌散,那裡面的鴨掌樹子,就是這裡的白果,一種別名。另外銀杏樹的生命特別長,生長也很緩慢,所以有的書上把它叫作公孫樹,好像祖父種的樹,要孫子那一輩才能夠見到果實,周期很長,很緩慢。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果部》記載道,「白果,鴨腳子。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正是因為被皇室看上,這種曾經只是偏安於天目山一隅的植物才得以擴展開來。
白果,在中藥學教材中屬於止咳平喘的藥物,有明顯的止咳平喘的作用,尤其是止咳作用,相當明顯,因為白果有一定的收斂性,所以在一些書上呢,就把它這個功效,稱為斂肺止咳,或者斂肺平喘,就說明白果是有一定收斂性的止咳平喘藥。從理論上來講,白果就應該用於肺氣虛的久咳虛喘,而且是沒有痰的,久咳虛喘,那最為對證,。但是在臨床上,它又沒有完全是用於肺氣虛的久咳虛喘,因為它雖然有一定的收斂性,但這個收斂性不是很強,白果不容易斂邪,更主要的是它又有比較明顯的祛痰作用,也就是在止咳平喘的同時,能夠有效地祛痰。所以這個白果在治療咳喘證的時候,不僅僅限於虛證,常常用於實證。對於實證咳喘,患者可能痰比較多,甚至還有邪氣,白果因為不容易斂邪,所以都可以使用
鴨掌散就是麻黃、白果、甘草三味藥,它治療的不是虛證,是實證,而且還有外感,它類似於三拗湯,還有外感風寒,它都可以用,就說明它是收斂性不強,而且它和三拗湯相比,還有一個優點,本身就能夠祛痰。三拗湯的藥,除了甘草有一點祛痰以外,祛痰不明顯,所以往往還要加上祛痰的藥物來使用。這個外感風寒的,咳喘痰多的時候,那麼這個白果,它有類似於杏仁的止咳平喘作用,還有杏仁沒有的明顯的祛痰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常常喜歡用這個鴨掌散,用它來代替三拗湯使用。還有中醫常用的定喘湯,也是白果和麻黃這些藥,用於外有風寒,內有肺熱,也是一種實證。
如果你摘過銀杏,處理它的外種皮可不是件容易事,剝果皮後,手會刺癢乾澀,其實這是接觸性中毒。是因為銀杏外種皮裡面包含果酸,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所以如果剝還未成熟的銀杏的外皮,甚至可能會出現手脫皮的情況。可以用洗潔精清清洗皮膚,或者生土豆切成薄片擦手,中和其中的毒素。如果是過敏導致的皮膚瘙癢,建議外塗醋酸膚輕鬆冰片軟膏或阿昔洛韋軟膏效果最好。也可吃些消風止癢顆粒或氯雷他定來治療,不可吃辛辣刺激和易過敏食物。談了這麼多,下面要講的功效就是銀杏的收斂性。
白果的收斂性主要用於止帶縮尿,比如婦女的白帶過多,或者腎虛的遺尿尿頻。那麼為什麼用白果呢,一方面用它來固攝腎氣。更主要的前人認為這個白果,本身就有一點養腎氣,它不完全是在收,而且有一點補的意思在裡面,才治療腎虛引起的帶下,或者說遺尿。在道家的這種養生的食療方裡面,很崇尚這個白果,比如說這個白果燉雞,就是四川青城山一道有名的道家名菜,他們把白果作為一個能夠補腎氣的滋補食品。在中醫文獻的裡面,也有類似的記載,但是不夠明確,中醫主要還是用白果治療帶下,尿頻遺尿。
銀杏雖然好吃,又有很高的營養與藥用價值,經常食用能預防及治療很多的疾病,但是食用白果的用量和食法不當,會引起中毒。所以要提醒大家,白果是一個有毒的藥,尤其是在生用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中毒,很不安全。但是白果的這個有毒的成分,能夠溶於水,而且不耐高熱,所以作為湯劑,還是比較安全的,尤其是作為食品,剛才我們說的白果燉雞,那雞都已經燉熟了,白果肯定是長時間地在水裡面加熱,那麼有毒的成分,都溶在水裡面,最後破壞掉了,所以食用的時候是很安全的,有的人不但吃,而且吃得很多,那麼燉一隻雞,有的時候起碼用半斤白果,完全用它裡面的種仁,也沒有出現中毒。
為了避免白果中毒,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食用已發芽的銀杏種仁。
2.生食或熟食過量會引起中毒。銀杏種仁特別是胚和子葉中含少量銀杏酸、銀杏酚和銀杏醇等有毒物質,中毒因人而異,中毒輕者喝濃茶或咖啡,臥床休息可康復,重者應送醫院救治。若生食,(去殼、膜心)成人不可超過5-7粒,小兒根據年齡體重每次不可超過2-5粒,且每次食用時間要至少間隔4小時。生食時一定去殼去紅軟膜、去心(胚芽)才相對安全。 若熟食,白果的食用量,以每次20-30粒為宜。當然,如去殼、去紅軟膜、去胚煮食,即使劑量很大,也是不會發生中毒的。
3.食銀杏種仁時應去掉胚和子葉,先用清水煮沸,倒去水和內種皮後,再加水煮熟或用於烹飪。
4.千萬不可以將銀杏與阿斯匹林或抗凝血狀物同時服用。如果將銀杏與阿斯匹林合用,會延長凝血時間,容易造成出血不止。並且手術後的病人、孕婦、生理期的婦女也應避免服用銀杏葉,以免造成流血不止的意外事件。另:身體虛寒者亦不適用。
要知道銀杏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沒點手段怎麼能活了2億年!如今,銀杏果已經成為高檔餐飲中必備原料,像白果娃娃菜、白果燉雞、日式料理中的炭燒銀杏果。綿軟的口感,加上微甜略苦的特殊味道,讓人吃起來就停不下來。不過,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哦。因為,那點奇怪的苦味就是銀杏的警告——「內含氰化物,不要貪吃」。畢竟,銀杏果中的營養物質是為了銀杏種子發芽準備的,想從那裡搶來吃的,可是要冒風險的。
銀杏中的氫氰酸含量可以高達830微克/100克,另外還含有白果酸等化學物質。在著名的白果之鄉——浙江長興縣,當地的人民醫院記錄了大量中毒的案例。對1歲以內的嬰兒,10粒銀杏就可以致命;而3-7歲的兒童,在食用30-40粒之後也會出現中毒症狀,嚴重的會導致死亡。所以,銀杏果並不是看上去那麼溫柔,倒是處處暗藏殺機。
購買白果時,可以通過一看二搖三嗅來挑到好白果:一看外觀,優質的白果外表潔白、無黴點、無裂果,新鮮的白果種仁黃綠,若種仁灰白粗糙、有黑斑則表明其幹縮變質;二搖聽音,搖動種核無聲音者為佳,有聲響者表明種仁已幹縮變質;三嗅味道,種仁無任何異昧者表明未變質,如果發現臭味,雖未黴變幹縮但也說明其開始變質。
順便我們說說銀杏葉,就銀杏樹的葉片,現在成了很熱門的一個藥,有很多銀杏葉製劑。目前銀杏葉主要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或者心腦血管,包括腦血管,作為一個活血化瘀類的藥物來使用。銀杏葉在古方裡面也用,但是主要不在活血化瘀,而也是把它作為一個止咳平喘的藥,比如徐靈胎的一些著作裡面,就提到了銀杏葉。
詩禮銀杏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歲,始創收徒講學,有一天,孔家小院熱鬧非凡,孔子帶領一群青少年壘土築壇,並移來小銀杏樹栽在壇邊。
孔子撫摸著銀杏樹說:「銀杏多果,象徵著弟子滿天下。樹杆挺拔直立,絕不旁逸斜出,象徵弟子們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藥治百病,象徵弟子們學成後可以有利於社稷民生。此講壇就取名杏壇吧!」
《孔府檔案》記載:孔子教其子孔鯉學詩習禮時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事後傳為美談,其後裔自稱「詩禮世家」。至五十三代衍聖公孔治,建造詩禮堂,以表敬意。因孔子生前最喜歡吃銀杏果,因此孔府宴中銀杏成為主要菜品傳承至今,故名」詩禮銀杏「,是孔府宴中特有的傳統菜。此菜清香甜美,柔韌筋道,可解酒止咳。
原料:白果....750 克 豬油50 克 白糖...250 克 桂花醬...2.5 克 蜂蜜50 克
1. 將白果去殼,用鹼水泡一下去皮,再入鍋中沸水稍焯,以去苦味,再入鍋煮酥取出。
2. 炒鍋燒熱下豬油35 克,加入白糖,炒製成銀紅色時,加清水100 克、白糖、蜂蜜、桂花醬,倒入白果,至汁濃,淋上豬油15 克,盛淺湯盤中即成。
TIPS:
1.白果必須去皮外衣,煮至軟,烹時注意火候,既要滷汁稠濃,又切勿粘鍋、發焦,以避免產生焦苦異味。
2.白果有毒,不可多食,每人一次食量,以15 粒為宜。
銀杏燉雞湯
在中醫五行裡,秋季對應肺,而肺主皮毛,其通過宣發作用,將衛氣和氣血津液輸布全身,溫養肌膚皮毛,以維護正常功能。而解決秋季皮膚瘙癢,可從肺部功能失調入手。比如吃吃養肺的白果。
食材:母雞半隻,白果50克,食鹽適量
做法:
1.先用溫水浸泡2~3小時,之後去掉表皮和胚芽;雞砍塊在沸水中飛水後撈出;
2.把雞塊放進砂鍋加入適量清水,放入1中的銀杏,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關至小火,小火慢燉後加入食鹽調味即食。
鮮奶白果雪梨湯
食材:雪梨2個,鮮牛奶250克,白果10顆,蜂蜜、白砂糖、溼澱粉各適量。
做法:
1、雪梨去皮、核,切成小滾刀塊。白果取肉,洗淨備用。
2、鍋內放適量清水,放入梨塊,白果煮熟。
3、加入蜂蜜,牛奶攪勻,用白砂糖調味,以溼澱粉勾芡,裝盤即成。
特點:潤肺益氣,潔膚祛斑,美容養顏。
功效:外敷梨汁有滋潤和減淡皺紋的效果,能使皮膚更有彈性。
微波白果
1.取一個信封(最好是牛皮紙的),把十顆白果放入
2.信封口折兩下,防止加熱途中散開
3.信封平攤放入微波爐
4.高火40秒OK。倒出白果剝殼去衣就可以吃了
往期精選:
《大咖說醫》第24期——藥食同源之阿膠
《大咖說醫》第25期——藥食同源之人參
《大咖說醫》第26期——藥食同源之山楂
《大咖說醫》第27期——藥食同源之百合
《大咖說醫》第28期——藥食同源之玉竹
《大咖說醫》第29期——藥食同源之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