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疫情的影響最近難得這麼「悠閒」,天天窩在家陪老婆、孩子,作息時間也完全打亂,每天凌晨睡,次日中午起,按理說應該會養得一白二胖才對?可事與願違,從年前放假回家到現在基本沒睡一個安穩覺,因為樓上鄰居太吵,每天想22:00點睡,基本到23:00點左右一定會被吵醒,樓上高跟鞋、家具移動、丟東西聲簡直比「午夜兇鈴」還恐怖。為不被吵醒,因此只能等樓上睡了,沒有大動靜了,以後我才敢睡,並且耳朵還得塞上隔音塞才放心躺下。可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就結束,每天早上07:00不到,樓上高跟鞋聲又會想起,比夜晚還可怕的還有剁肉、切菜聲,噪音基本持續半小時左右,直至聽到摔門而出的爆破音方能暫時告一段落。針對這個問題去年就專門到樓上禮貌敲門後告知過對方,也大致了解對方家庭情況;一對中年夫妻帶兩個十幾歲孩子,還有一對老年夫婦,估計六十幾歲,一家三代六口人。打過招呼後有三天左右確實安靜了很多,後來因為工作我們回了工作地的家,直至年前返回,樓上噪音仍然讓人苦惱。
我們沒和老人住一起,家裡也就我們夫婦帶一個孩子。老婆、孩子睡眠質量好,不被樓上噪音所困擾因此多數時間我基本都是從自身找原因,怪自己睡眠質量差。乾脆從網上買了幾對隔音塞,睡覺前必須塞隔音塞,起床後耳朵多數情況下都有些生疼。知道此處住所樓板隔音差,我和老婆太多時候都很在意樓下鄰居的感受,在孩子還很小時就教育孩子晚上21:00後不能奔跑、蹦跳或扔玩具,進門必須換拖鞋,家裡大人、小孩的拖鞋全是軟底的。幾次遇到樓下鄰居還專門詢問了對方是否有被我們影響到,得到的回覆和我們的養成習慣直接掛鈎,完全在意料之中。
好了,給大家說了這麼多估計會有朋友會覺得我事多,矯情。其實我自己也在反思到底是我的問題呢?還是其他朋友也有類似的遭遇?想起網上報導的「震樓器」、「小區廣場舞」、「樓道堆垃圾」等鄰裡糾紛事件,均可見部分人的自私,為達私慾,圖自己方便,只顧自己高興而忽略他人感受的做法不僅給他人造成困擾,也降低了鄰裡間關係和睦指數,本來現在人們生活壓力普遍偏大,平時都各自忙於生計,不在像以前鄰裡間你來我往,除能建立友誼,還能增進融洽氛圍。當今社會同住一層樓的鄰居一年見不著兩次面、做了十年鄰居卻相互不知道姓名的估計不在少數,正因如此才希望大家都提高自身生活素養和處世涵養,多些同理心、多些換位思考、多些假如和設想;假如對方是你家人、是你朋友,你會怎麼做?假如針扎到的是你,你會不會疼?不要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最後想說噪音擾民真的已經是民生問題、社會性話題、而我們作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文明人,你的一舉一動不止關乎你自己的形象問題,也能直接左右別人的幸福感。
你樓上鄰居是否有上述情況呢?你是怎麼做的?對於我的情況你又想對我說點什麼呢?歡迎在屏幕下方點讚和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