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工作和收入,是職場人成功的標準麼?另一種成功也許更重要

2020-12-14 雨城往事

人與人是不同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由於對待生活的態度不一樣,對待成功的標準不一樣,因此在同樣的環境下,有的人活得快樂知足,而有的人卻活的痛苦壓抑。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各方麵條件並不好,還天天那麼快樂呢?

我和同辦公室的小梁是同一年進的這家後勤單位,工作雖然輕鬆,但待遇低,薪水少,很多一同進來的其他同事都陸陸續續地離開了,能堅持到最後的老同事只有我們兩個人。

只是,我們兩個堅持到最後的理由卻大不相同,我之所以選擇留下,是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從事更高層次更複雜的工作。而小梁留下,則是因為真心喜歡這份工作,覺得這份工作最適合她。她認為,她的性格、能力等都不適合在人多複雜的工作環境中。這份工作人少事少,領導在時間管理上不那麼嚴,自由時間多一些,沒有太多拘束,最適合她了。

正因為這樣,我們兩個平常對待工作的態度也大不相同。在工作上,我比較消極,雖然分內的工作也會盡心盡力地幹好,但心裡卻覺得是在應付,覺得上班不過是在熬時間,為了等到退休而已。在和同事的交往中也缺少熱情,覺得什麼都無所謂,因此,同事們都覺得我比較冷漠。

小梁呢,天天樂呵呵的,好像每天都有多高興的事一樣,其實我知道她的情況,她老公在一家規模不大民企中工作,只是個中層,家裡的經濟狀況不算太差,也絕對算不上好,有一個女兒在讀大學。我奇怪她為什麼天天那麼高興,她說因為現在的生活就是她想過的,她已經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當然高興。

「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難道你的職業理想就如此低麼?」,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問小梁這個問題。

每個月拿著不到別人一半的工資,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看不到職業前途在哪裡,快樂從何而來?

「那你的職業理想是什麼呢?」我回答不出,也不想回答,因為自來到這家單位起,我就已放棄了職業理想,只想快點退休。

「既然沒有能力去做更有發展和前途的工作,幹好現在的工作不也很好麼?每天因為這個不快樂也於事無補,那為什麼不能快樂地享受這份工作帶來的樂趣呢?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工作中比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書、鍛鍊身體、照顧好家庭等,只要不浪費時間,自己覺得有意義、值得做就行了。」

接著,小梁給我講了一個關於她父母的故事:

多年前的一天,小梁的父母去參加了一位老領導的葬禮,那位老領導曾經和小梁的父母都是同事,當年還追求過小梁的母親。而且那時他就是幹部身份,在單位擔任小領導,人又會來事,大領導們也都很賞識他,是單位年輕人中是最有發展前途的。

但小梁的母親還是選擇了當時在車間當普通工人的小梁父親,因此,這件事還成了廠裡當年的新鮮事,被傳了一陣子,大家都覺得小梁母親的選擇是不明智的。後來,那位小領導果然不出意外地被一級級提拔起來,人到中年後成了縣級領導,並從正縣級崗位上退了休,在仕途中可謂春風得意。

而小梁的父親,則一直默默無聞地從工人崗位上退了休。為此,小梁的父親常常覺得對不起小梁的母親,覺得是自己沒本事,如果,當初小梁母親選擇的不是自己而是對方,應該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也許是前半生把好運都用光了,那位領導退休後沒幾年就疾病纏身,在65歲那年去世了,唯一的女兒也遠嫁外地,只留下領導老婆一人,守著一棟大房子,形單影隻讓人同情。

小梁說,那天她父母參加完葬禮回來後,她父親對她母親說了一句讓她至今難忘的話:「幸虧你當初選擇了我,雖然這輩子都默默無聞,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成績,但總算能陪你在這世上多走一程,也感覺不虧了。」

小梁的母親當時回答說:「你怎麼能說沒有成績呢?我們有美滿的家庭,三個懂事的兒女,還能一路走到現在,這就是我們此生最大的成績,其他從來的都不重要!」

原來如此!怪不得小梁的家庭觀念很重,把物質及其他身外之物看得很輕,原來是受她父母的影響。也許還不僅如此,小梁的爺爺和奶奶也都健在,都90多歲高齡了。據小梁說,她爺爺奶奶的處世之道就是「平淡不爭」,看來不僅是長壽會遺傳,性格也會遺傳。

之所以分享小梁和她父母的故事,並不是想宣傳負能量,說在職場中甘於平淡,不求上進是對的。其實,從積極的一面考慮,這確實也有消極的成分,試想,如果職場中人人人都如此,在工作中缺少動力,不重視競爭,又怎能有高效率的工作,在社會中,也同樣如此,社會的進步,同樣需要競爭。

只是,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是不同的,如果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不適合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在一份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但快樂知足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世界上那麼多人,那麼多崗位,有偉人,有精英,也有普通人。就像在樹林裡,有參天大樹,也有低矮小草。如果有能力長成參天大樹更好,如果不能,也無需勉強,即使做一顆小草,也同樣可以點綴山林。

雖然,在外人的眼裡,這可能是沒有出息,不求上進的表現,但「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只要當事人覺得過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單純從生命本身這個角度考慮,能健康快樂地活著,多看看世間美景,與愛人、家人一起共享這盛世繁華,是不是也算一種成功呢?

希望人人都能如自己所願地生活,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放慢工作的腳步,多停下來看看路邊的風景,讓工作只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有時候換一種思路,你同樣是個成功的人,也許這才是生命中更重要的成功!

相關焦點

  • 脈脈職場新調查:工作的價值與意義遠比收入重要
    那時,中國大陸網絡文學和中國臺灣地區出版的競爭激烈,作家在網絡上的電子版權收入很少,在臺灣地區出版作品能拿到很高的版權收入。如果所有作家的書都去臺灣地區出版,網絡上沒有連載小說,中國網絡文學的萌芽狀態可能就沒有了。田志國和團隊給作家逐個打電話,邀請他們到閱文旗下網絡文學平臺發表作品,和他們說,「你要相信我們能給你們創造收入,也能聚集更多讀者。」一些作家不相信他們,說他們不會成功。
  • 獲得成功,理想、能力、機遇、命運,哪個因素更重要?
    根據觀察我發現在好友的日誌裡出現頻率最多的除了情愛話題(悲傷確佔據了絕大部份)以外就要屬事業與理想等與金錢有關的話題較為熱門。到底怎樣才能獲得事業的成功?理想、能力、機遇等等因素與成功有怎樣的關係呢?雖然我並沒有獲得成功和別人的認可,但在此憑藉我個人失敗的經驗和周圍成功人士給我的啟迪,談談我對理想、機會等成功因素幼稚、膚淺的看法,希望可以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 每周工作4小時還成功的人,一定遵循了這5種職場規律
    根據我們的觀察發現,那些自我意識能力非常強的人士,都具有普遍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那就是有職業目標,方能在職場獲更多機會。自我意識強烈的人士,習慣於思考自己的思維模式;有職業規劃的人,有意識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助於獲得成功。
  • 在職場中,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到底哪個更重要?
    在職場中,有人說工作能力很重要,而有些人說工作態度更重要一些,但在老王看來,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這都是建立在工作的基礎上的,兩者都很重要,為什麼一定要分出誰重要呢?
  • 我工作20年後發現,那些最成功的人,都有這種思維態度!
    #文/中梁教育你是不是經常遇到以下的幾種情況:同樣的工作,有人能加薪升職,有人只能頻繁辭職?捫心自問,你對待你的每一份工作,都力圖盡善盡美了麼?當你在工作開展時遇到困難,你是找藉口整天推卸責任企圖放棄?還是想著咬緊牙關再拼一下?當你快要下班時突然分派你一項任務,你是否能踏實完成?
  • 2020年職場人的理想工作你猜是啥?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01最理想的職業跟最後悔入坑的專業,來看看這其中有沒有你吧當我們拋開經濟因素去選擇一份工作時,腦海裡最理想的職業是什麼呢?年輕人與其他年齡段的從業人員對於職業理想有著不同的追求。年輕人的職業理想是工作自由、穩定,並且飽含自己職業熱愛。
  • 認識自身的人格特質,做一個成功的職場人!
    人格特質決定你在職場上能否成功作為一個職場人,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除了跟自身的智力高低、掌握技能的多少有關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身的人格特質。研究表明人格特質對一個人的工作績效有密切的關係,而高工作績效通常是職場成功人士的重要標誌之一,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職場人,我們必須對自身的人格特質有清醒的認識。人格特質通常是一個人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重要特徵,描述的是在各種情況下都保持不變的個人行為方式。它常被用來評判一個人與他人相處的方式。職場中最常聽到的話反饋就是:「她/他性格很好,我喜歡跟她/他一起工作!」
  • 選擇工作時,是興趣重要還是工資重要?肯定是工資重要。理由有四
    面對工作的選擇,肯定是工資的多少,比個人興趣是否相符更重要。主要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工資能體現自身價值選擇工作,工資的多少肯定是第一個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因為,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掙錢,努力爭取掙更多的錢。掙錢的目的,就是為了生活,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僅此而已。同時,從事一份工作,看一個人的能力大小,看一個人有沒有能耐,看一個人在職場上有沒有價值,看一個人是否取得了成功,衡量和檢驗的唯一標準,就是你的月薪是多少,你的年薪是多少,也就是你一年到底能掙多少錢。
  • 職場中被人「背後捅刀」,如何及時止血和反擊,成功自救
    我曾經也多次為這種事糾結,各種做法也都嘗試過,總結失敗和成功的經驗,分三個步驟「分析原因——如何救場——反擊有道」與大家分享:第一、 分析原因捅刀當有原因,分析並找到原因,方能知曉如何應對並預防。具體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1、「狗」瘋了,沒你什麼原因。有的人習慣為了邀功或自我表現,凡事喜歡拿個墊腳的往上爬。
  • 職場工作心態很重要,良好的心態可促進事業的成功
    每天沉浸在工作中的你,忙忙碌碌,總期待自己會有一個好的成果,到頭來卻發現自己一事無成;你想努力提高業績,卻還是沒有別人做得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你每天只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嗎?是因為你只是機械的執行任務而忽略好壞嗎?
  • 越黑暗的人,在職場中越容易成功
    職場如江湖,如何能夠順利適應職場的環境,除了需要強大的內心,性格也是極其重要的。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類人: 他們性格很好受到大家的喜歡 他們整日忙前忙後卻學不會拒絕 他們工作平平穩穩卻一直得不到晉升 我們習慣把他們稱作「職場小白」或者「爛好人」。
  •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什麼?吳曉波的一段語錄,讓人如夢初醒!
    有人認為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健康,一個人如果成功了,最後沒有了健康,躺在了床上,要花光自己賺的錢,還不一定能不能挽回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那麼這樣的成功,誰又願意要呢?也有人會認為是愛情,很多人事業有成,很成功,結果愛情一塌糊塗,一直沒有結婚,感情生活很亂,緋聞不斷,那麼這樣的人,負面新聞可能就大於他成功的一面,最後他也會由成功轉向一個失敗的人了。
  • 職場潛規則:一個人沒有價值的幾種表現,越早改掉越早成功!
    一個人在工作場所的價值表現取決於他可以提供的價值,另一方面,這種表現需要領導者的認可。兩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沒有價值的幾種表現,越早改掉越早成功!1、開始談論隱私有這樣一句話,人們有缺點,千萬不要暴露出來,因為人都是自私的。
  • 大數據表明 月薪1萬是理想男友的最低標準 你達標了嗎?
    那麼怎樣才會被成功挑走呢?一起來看大數據。1、女性最中意的男友職業排名:治病救人、匡扶蒼生的白衣天使最深得美人心。西裝筆挺、精明幹練的職場精英和程序猿小哥哥位居其後。到今天,不管現代社會女生如何和男性一樣成為職場的精兵強將,但是從社會分工來看,依舊是女性承擔更多的主內工作,男性更多的承擔家庭經濟大梁。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由於男女基因決定的。男生天生愛冒險與挑戰,女性天生需要更欠缺安全感。所以女性尋求穩定是從遠古遺傳至今的。
  • 平安優才女神新名片:職場女性追求的理想職業,究竟是什麼樣的?
    消費日報網訊 智聯招聘早期發布的一份《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從成功女性應該具備的要素、職業規劃目標以及職業理想這三個維度出發,探討一名女性在職場是否成功。在成功女性應該具備的要素中,被調查者集中認為「有自己的處事態度,不隨波逐流」的重要指數高達4.53,重要性程度位列第一,有64.5%的被調查者的職業規劃目標中包含「能夠獲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一項以及有34.4%的被調查者將「能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快樂工作、享受工作」作為職業理想。
  • 大數據表明 月薪1萬是理想男友的最低標準 你達標了嗎?
    到今天,不管現代社會女生如何和男性一樣成為職場的精兵強將,但是從社會分工來看,依舊是女性承擔更多的主內工作,男性更多的承擔家庭經濟大梁。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由於男女基因決定的。男生天生愛冒險與挑戰,女性天生需要更欠缺安全感。所以女性尋求穩定是從遠古遺傳至今的。
  • 《穿普拉達的女王》:那些不理想的工作,才成就了理想的你
    首先,很多人把熱愛與「理想工作」劃等號,但實際上真正「理想的工作」是不存在的。也許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工作,比如:要高薪水,以及豐厚的福利保障;工作不要太累,要輕鬆一點兒,最好不要加班;工作內容不要太重複單調,最好時常有點挑戰性;上司也很重要
  • 人生不能缺少理想,不然和鹹魚又有什麼分別呢?懶惰是成功的大敵
    懶惰是成功的大敵偉大的成就向來不屬於那些貪圖享受、懶惰、不思進取的人,只有那些在向目標前進的過程中破除千難萬險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才有可能走在時代的前沿。對於那些從來不敢接受新的挑戰,沒辦法說服自己去做對自己有好處卻需要克服千難萬險的工作的人來說,他們一生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能遊手好閒地虛度人生,也不能只在心情好的時候才去工作。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和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論心情如何,都要強迫自己去工作。
  • 開心的工作:偽命題還是真追求?
    閱讀提示談論工作時,能否在意開心?焦慮時,為什麼而不安?職場人,能否擁有一份真正開心的工作?「開心」也已經被泛化解讀為更廣義的「理想工作狀態」——夥伴、能力、努力、初心、價值感、愉悅感、收穫感、創造力……職場人對於「開心的工作」的定義不盡相同,折射著他們對於理想生活狀態的多重憧憬。
  • 職場人脈如此重要:新人如何有效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在職場人際交往中形成的職業群體人際關係,是職業群體存在的基本條件和重要特徵。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職業活動和工作效率。③高超的人際協調技能是工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回想一下,我們在求職時,被問及頻率最高的一個問題往往是「是否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在填寫簡歷的時候,我們也往往會給自己加上一條「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由此可見,是否具備良好的人際協調能力已經成為個人工作能力的重要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