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唐縣獨羊崗鄉南差曲村三輛電子禮炮車成了全村群眾矚目的焦點,隨著電子禮炮車在村裡大街小巷行進,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和禮花炮聲也響徹不停,震耳欲聾的炮聲比傳統鞭炮大了幾倍,卻沒有鞭炮燃放後的紙屑、煙塵,沿街群眾拍手叫好。這是該村紅白理事會在全村倡導紅白事用電子禮炮替代鞭炮,規範婚喪嫁娶行為出現的新氣象。
「兒子結婚用電子禮炮,既節儉環保,又時尚,效果真的一點兒也不比鞭炮差。」前幾天剛為兒子辦完婚事的南差曲村民劉俊峰高興地說,「俺帶頭用電子禮炮替代鞭炮,兒子整場婚禮只花了270元,不只是風光體面,還節省了好幾千元哩。」
為防止婚事喪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天價彩禮等不良風氣在農村抬頭蔓延,2015年,行唐縣獨羊崗鄉東差曲、西差曲、南差曲、北差曲四村組建了聯合黨委,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專門制定了紅白事理事會章程,積極倡導文明節儉新風尚,對燃放鞭炮進行了限制,對紅白事用酒用煙和宴席飯菜等都明確了標準。據差曲四村紅白理事會會長柳五英介紹,5年來,紅白理事會共為村裡360戶有紅白事的村民節省420多萬元。
隨著「煤改電」在農村的深入實施,差曲四村紅白理事會把大氣汙染防治提到議事日程,今年6月底,大家一致商議要徹底改變農村紅白事放鞭炮的舊習,建議用電子禮炮替代鞭炮。
紅白理事會的這一提議,立即得到了一些村民的拍手稱讚,村民劉小五、楊國永、李朋自發捐款6000多元為理事會購買了3臺電子禮炮車,專門為差曲四村紅白事使用。
7月29日是農曆六月初九,正好是南差曲村劉俊峰兒子結婚的大喜日子。紅白理事會得知這一消息後,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從他家作為突破口推行移風易俗改革。於是,提前派出兩名成員做劉俊峰的思想工作。
在村裡移風易俗,阻力難以想像。紅白理事會成員好話說了一籮筐,工作還是不理想。但大家不放棄、不氣餒,經過三天的耐心勸導,終於劉俊峰把這件事答應下來,同意兒子婚禮上使用電子禮炮替代鞭炮。
「什麼事總得有個人開頭,」提起兒子婚禮上使用電子禮炮,劉俊峰非常感激,「說實在的,村裡紅白理事會還是為俺好,這個頭俺帶得值!」
「用電子禮炮替代鞭炮,可以說既節儉環保又安全。」南差曲村黨支部書記金國慶說,這幾年,村裡過紅白事,家家戶戶放鞭炮大都在數千元以上。最近一個時期,村裡兩家白事一家紅事全部使用上電子禮炮,為村民節省了一萬多元。不放鞭炮了,以往烏煙瘴氣的現象沒有了,而且是手動遙控,非常安全。
「差曲四村電子鞭炮正在取代傳統的煙花爆竹,率先在全縣推行,發揮了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行唐縣政法委副書記柳進良說,下一步,要把這一移風易俗工作進一步推廣,積極在全縣農村倡導健康環保安全新理念,讓文明新風吹遍行唐大地。 (記者 劉立芳 通訊員 劉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