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寶劍:從兵器到藝術

2020-12-23 大國工匠周刊

龍泉寶劍,本是一件冰冷器物,卻因為國人的「武俠情懷」而被賦予了一身浪漫。事到如今,世上已沒有了俠客,也沒有了江湖,寶劍從腰間取下,掛到了牆上,成為了一類觀賞的藝術品。

黯淡了刀光劍影,但是龍泉寶劍的故事依然精彩。

「龍泉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越絕書》載:春秋時歐冶子鑿茨山,洩其溪,取山中鐵英,作劍三

枚,曰:「龍淵」、「泰阿」、「工布」。

歐冶子的名字大家可能有所耳聞,此人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越國人,開創了龍泉寶劍,龍泉劍的江湖由他開始。

歐冶子誕生時,正是東周列國紛爭時期。他發現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龍淵」,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史載他為越王鑄了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劍,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

《吳越春秋》有記載,名將伍子胥曾遭奸臣所害,四處流亡。一日,被楚國一路兵馬追趕,逼之長江之濱。前有滔滔江水,後有追兵堵截,在千鈞一髮之際,江的上遊出現了一條小船,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岸上追兵難覓其蹤影,便只得悻悻而去。

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感激萬分,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答謝救命之恩,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晉書·張華傳》記載;「吳之未滅也,鬥牛之間常有紫外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偉象,乃要煥宿,因登樓仰觀。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大耳。』華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煥遣使送一劍與華,留一自佩。」

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龍泉寶劍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時過境遷,欣逢太平盛世,龍泉寶劍迎來了真正的春天,鑄劍業健康迅速地發展。如今龍泉鑄劍企業已近百家,成了名副其實的劍都。龍泉寶劍自鑄劍鼻祖歐冶子創製至今,已曲曲折折地經歷了二千五百多年的漫長歲月,到了今天,才有了更為燦爛光明的前景。

1956年,浙江龍泉組織寶劍藝人,先後成立寶劍生產小組、寶劍生產合作社和龍泉寶劍廠。龍泉寶劍曾被選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和友人。上世紀80年代前,龍泉市內只有龍泉寶劍廠獨家生產製作「龍泉寶劍」。、1987年,在浙江省標準計量局的指導下,制定了浙江省龍泉寶劍質量標準。這是有史以來給龍泉寶劍制定的第一個質量標準,使中國寶劍生產步入有質量標準的時代。

相關焦點

  • 龍泉寶劍 | 刀劍爭鋒——中國古代劃時代的代表兵器
    意思是,乙酉年,戴上王冠,配帶寶劍,正式登基。 奇蹟出現了:城外瞬間飛砂走石,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後,全軍覆沒…… 雖然傳說中的泰阿寶劍下落已經無法查詢,但我們卻可以從與它齊名的另一把劍身上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寶劍。
  • 買龍泉寶劍需要注意什麼,從哪些地方來判斷品質?
    劍是兵器,東漢之後,更具殺傷力的環首刀出現後就退出了冷兵器的舞臺,但是其端正筆直、入鞘平淡無奇、出鞘鋒芒畢露的文化意義卻更加突出,被稱之為「百兵之君」,是正義、公平、乃至身份地位的標誌、王權的象徵。據說淘寶網成交的第一單就是龍泉寶劍劍從最初的實用性升華到藝術性,每個階段都印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
  • 購買龍泉寶劍記住這3點乾貨,誰都蒙不了你
    中國劍與刀雖同屬冷兵器,但形制不同、文化屬性不同,人們各有所愛或一併納之,但傳統刀劍畢竟屬於冷兵器,製作和銷售都有著極為嚴格的管控,不像廚刀、剪刀一樣各大商超都有。所以,大部分人是沒有真正上手欣賞或把玩過這種傳統冷兵器的,購買的渠道大多數也是網購,畢竟去趟產地離的近的還好,如果跨了省,那路費都夠買一把差不多的刀劍了。
  • 一把集漢文化之大成的龍泉寶劍
    這篇,我就試著讀一把劍,一把帶著典型、明確漢代風格的寶劍。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感謝。1.44公斤刃材:百鍊花紋鋼,精細研磨,花紋繁密鞘材:重蟻木,世界上質地最密實的硬木之一裝具:純銅鏤空、鑲嵌寶石這把劍的劍身是普通鍛打,可以簡單升級一下扭轉紋,鞘材是高端用料,無需升級,對顏色有要求的可以換成黑檀木,最值得一說的是這把劍的裝飾藝術
  • 龍泉寶劍|科普|用什麼鍛造刀劍質量才是最好的?
    自鐵質兵器取代青銅兵器以來,無論是西洋劍還是中國刀劍,都是用鋼鐵作為劍身的打造材料,而不是其它金屬材料,諸如銅、銀之類。那麼,作為劍身的鍛造材料,鋼鐵相對於其它金屬有什麼優勢呢?
  • 真正的龍泉寶劍多少錢一把?你買貴了嗎
    定製版大刀 之前我寫過幾篇關於龍泉刀劍的等級和價格的文章(龍泉寶劍的等級與價格之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就是純粹的按價劃分,花多少錢買多少東西,這個標準是根據我自己家的情況來的
  • 因劍得名 憑瓷生輝——中國龍泉寶劍、青瓷展搶先看
    浙江龍泉不僅山清水秀、風光旎麗,更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以寶劍、青瓷聞名於世,是著名的 「中國寶劍之邦」 和「中國青瓷之都」。因劍得名、憑瓷生輝。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雙雙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全球陶藝類迄今為止唯一的「人類非遺」。
  • 龍泉寶劍的硬度、韌性、彈性、剛性和保持度之間的恩怨情仇,必看
    是的,從未有一款寶劍或寶刀可以「削鐵如泥」又「吹毛斷髮」,人人求而得之。我作為一個身高八尺,英明神武的鐵匠,孜孜不倦地說著能砍鐵肯定不鋒利,鋒利的不能砍鐵,但總是有人不信。如果有這樣無堅不摧又鋒利異常的刀劍我能不賣嗎?
  • 千年傳承,天下龍泉——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人民網首爾12月10日電(記者 張悅)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8日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正式成立,45件龍泉窯青瓷精品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形式向韓國民眾展示龍泉青瓷的文化內涵、歷史沿革和燒制技藝,進一步深化中韓陶瓷藝術交流和互學互鑑。
  • 古人常說寶劍削鐵如泥,或許並沒有誇大,背後的原因很巧妙
    削鐵如泥的神兵從幹將莫邪到龍泉寶劍、青紅劍等等,古代歷史上有記載的寶劍有許多,而大家來形容這些寶劍的時候,經常會用削鐵如泥這4個字,一把可以削鐵如泥的寶劍,在古人看來就已經是絕世神兵。考慮到古人對鋼鐵的鍛鍊技術上不成熟,一把兵器能削鐵如泥,這個說法是否真實呢?
  • 「鐵扇子門」獨門兵器,你知道多少!
    扇子用作兵器也比一般兵器簡單、攜帶方便。可收攏藏於包內,也可插於腰間。輕便的也可插於後衣領之內,但真正能練好扇子功,卻非易事。河南豫劇導演牛得草先生,在扮演《七品芝麻官》中,將未開之扇盤旋於五指之中,翻舞起扇花,使觀眾嘆為觀止,望莫能及。深知其在扇子上是花了很大的心血的。還有乾隆皇帝遊江南之時,一把扇子從不離身。可見扇子的功用與價值,是十分可貴的。現介紹幾種不同的扇子,以饗讀者。
  • 中華劍藝史:從冷兵利器到藝術藏品,劍是如何向藝術領域滲透的?
    從這一時期開始,人們逐漸為劍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底蘊與藝術表現,劍也逐漸完成了由「冷兵利器」向「藝術藏品」的轉變,這也就是劍器的藝術升華。  良工鍛鍊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諮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 一劍功成千古名,古代四大鑄劍師,合鑄三把絕世寶劍!
    劍,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遠超過其具備兵器的地位,劍承載了華夏文化和傳說,也成為華夏文化的一種象徵。從西周開始就已經出現劍,此後劍不斷地被改造,鑄造,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寶劍還有那些寶劍的主人。人們會把眼光聚焦在寶劍上或劍的主人身上,而劍的背後那些鑄劍師們卻被人遺忘。
  • 「夢想世界」系列IP攜手浙江龍泉兵器研究院打造的...
    近日,國風武俠網遊《新夢想世界》和《夢想世界3D》官網「11月新資料片」專題頁神秘上線,讓廣大玩家最驚喜的是:被命名為「夢想兵器庫」中的12把兵器皮膚及1把雙劍背飾,據聞大有來頭。 (圖1:《夢想世界3D》11月新資料片官網專題頁)「七星遊龍」系列兵器皮膚和背飾即將橫空出世 武俠江湖風雲再起從「夢想世界」系列IP官方目前曝光的資料可以看出,
  • 2020國際陶瓷藝術大展在麗水龍泉開展
    原標題:2020國際陶瓷藝術大展 在龍泉開展 近日,2020國際陶瓷藝術大展在麗水龍泉正式拉開帷幕,展覽匯集了德國、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名藝術家的3000餘件作品。每一件作品都獨具匠心,每一項體驗都各具特色,是一場不可多得的文化盛宴。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日前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正式成立,45件龍泉窯青瓷精品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形式向韓國民眾展示龍泉青瓷的文化內涵、歷史沿革和燒制技藝,進一步深化中韓陶瓷藝術交流和互學互鑑。此次活動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
  • 專家學者論劍龍泉青瓷發展之路
    12月10日,以「從初心到匠心」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主旨論壇在浙江龍泉舉辦。龍泉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翁志鴻發表主旨演講。張靈攝  「跳出文化做文化。」中共龍泉市委副書記、龍泉市人民政府代市長翁志鴻表示,一直以來,龍泉以未來的視野傳承弘揚青瓷文化,以創新的思維迭代升級青瓷產業,以融合的理念培育壯大青瓷經濟,做深做實龍泉青瓷文化「深化」「物化」「轉化」的文章,努力重現「青瓷之路——開放之路」輝煌,讓「好龍泉」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
  • 天安門升旗指揮刀是西洋劍,而不是中國傳統的寶劍,原因竟是這樣
    天安門升旗指揮刀是西洋劍,而不是中國傳統的寶劍,原因竟是這樣我國目前現役使用的「92式」儀仗指揮刀,它是中國人名解放軍三軍儀仗大隊在重大歷史時刻使用的禮儀用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在執行升旗和降旗使用的指揮用刀。早在公元1834年俄國首次在馬刀的基礎上改裝成「高加索式」的指揮刀以來,已被世界各國普遍採用,而在我國這是頭一次。
  • 參觀龍泉青瓷博物館,被古人智慧折服,可惜藏品太少!
    龍泉,一座以瓷器寶劍而揚名的江南小城。地處群山之中,有清澈寬闊的龍泉溪從山中流入城市,在養育當地百姓的同時,也帶給了人們製作獨特青瓷和寶劍的水質。而了解龍泉青瓷最好最直接的去處自然是龍泉青瓷博物館。青瓷博物館距離龍泉新通車的高鐵站並不遠,外觀好像是製作陶瓷的火爐。
  • 古人為什麼喜歡寶劍,從劍、龍、蛇的陽性崇拜到權力地位的象徵
    《拾遺記》 記載:漢高祖平定天下後將所佩寶劍「赤霄」藏於武庫,但見庫中劍氣如雲飛出戶外,「狀如龍蛇」。這期間,也是俠文化大發展的時期,無論是誰,都可以憑著三尺寶劍除暴安良、行俠仗義。這時,劍被賦予了正義之氣,成為戰勝邪惡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