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依然堅挺,農村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為何?

2021-01-09 棒奔霸

導讀:豬肉價格依然堅挺,農村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為何?

豬肉價格在今年上漲到了最高水平,一斤三十多塊錢的價格,對於消費者來說,真心是吃不起。導致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當屬生豬產能的不足,導致了出欄率稀缺。近期生豬的價格也是一波三折,漲漲落落已經成為常態,總體來說生豬的價格近期很難有大幅度的下滑,高價的豬肉還要陪伴一段時日。農村有句關於買豬肉的俗語,叫做「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俗語所描述的是什麼意思呢?

豬肉一直以來都是主要的肉類食材,在過去的農村,生活水平較低。吃豬肉也算得上是一件奢侈的事。平時根本捨不得吃一次豬肉,很多的時候只有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捨得吃上一次豬肉,吃得上一次餃子。平時的時候是捨得不吃的。所以不論是買豬肉,還是賣豬肉,跟現如今是明顯不一樣的,豬肉的銷量非常有限,消費者根據賣豬肉的習慣,演變成為了俗語「早不買豬肉」,這句俗語跟現在是截然相反的。

現在買豬肉是越早越好,早點買豬肉才能買到好肉,這樣的肉才新鮮,而且什麼都有。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因為去得晚了之後就沒有好肉買了,所以大家都習慣早早地去買肉,但是在過去的農村,買豬肉卻是大相逕庭,不但不能早去,而且還要故意的晚點去。道理很簡單,因為過去的豬肉銷量有限,很多時候當天都賣不完,所以豬肉就會剩下很多,加上過去的製冷設施落後,這些豬肉被放上一晚上之後,會在早上第一時間出售,所以早去買肉的,會有很大機率購買到昨天的剩肉。

所以根據賣豬肉的習慣,村民自然也就不會早早地去買肉。這也是過去的一種習慣,因為過去的豬肉銷量有限所致,經常出現生肉,所以大家才不會去早早的買肉。而對於買豆腐,跟買豬肉就正好相反。豬肉是要晚點去買,而豆腐則是一定要早早的去,農村有句俗語叫做:早買酒,晚買肉,不出太陽買豆腐,這句俗語所說的就是買酒一定要早去,去的晚了的話,掌柜的就會往酒裡面摻水,所以買酒一定要早,晚買肉是擔心購買到剩肉。不出太陽買豆腐,跟早買豆腐有相似的道理。

豆腐是越新鮮越好吃,時間停放的時間一久,就會發生變質,尤其是夏季出來太陽之後,太陽一照射,豆腐更容易發餿。所以賣豆腐或者是早一點去買,或者是趁著沒有出太陽的時候去買。這樣才能買的新鮮的豆腐,吃起來才更加的好吃,這也是過去農村對於生活之中的一些經驗積累,演變成為了朗朗上口的俗語,還確實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以前農村沒有冰箱,特別是高溫季節,剩下的豬肉不好保管,很多時候都是晚上使用井水,浸泡在裡面,防止豬肉變質。第二天賣肉的自然是先把昨天的剩肉拿出來賣,而過夜的豬肉在口感上和新鮮的豬肉差距很大。所以,農村「早不買豬肉」就成了約定俗成的習慣。
  •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農村老話,你做到沒?照做不吃虧
    但現階段的豬價不管怎樣變化,總體情況仍然是在高位運行,消費者要想吃到豬肉,仍然需要付出不少的「銀子」;豆腐就不用說了,全國人民都喜歡「吃豆腐」,你也不例外,所以豆腐也是農村和城裡人餐桌上的一道常見菜。正因為目前豬肉價格不菲,消費者買一次豬肉不容易,如果再因為買得不好,心理上豈不是就更加的難受。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有「貓膩」
    農村有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一句很普通的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道理?從習俗看真理,我們來探索下文字背後的意思。關注「食品安全」,您才會收穫飲食健康。早不買豬肉:這是老一輩人長時間積累的「經驗」。早不買豬肉,意思是「不能過早去買豬肉」,並不是說上午不能買豬肉。有人說:養殖戶一般起得很早,他們會在凌晨三點鐘左右起來殺豬,然後開始解剖分割,最後再送到市場分給小攤販售賣;這個過程一般就需要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啥意思?現在知道還不晚
    比如「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那麼,這樣不知流傳多久的話,今天看來是否正確呢?「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在以前物流以及科技不發達的時代,食材都是就近提供的,多是菜市場附近的菜農在天不亮的時候去菜園採摘,然後肩挑車拉到的菜市場。這樣的話,早上去菜市場買蔬菜多是新鮮的,且越早越新鮮。
  • 去買菜老人特意叮囑「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什麼意思?
    早上收拾完準備出去買點豬肉包點餃子吃時被家裡老人叫住,說買豬肉的10點後去買,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我一頭鬱悶,這是什麼道理,心想不是越早買豬肉不是越新鮮嗎?然後聽老人細講後才明白原來其中有這些道理。
  • 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生活過或者是正在農村生活著的人,對於農村俗話一定並不陌生,黑嫂本人比較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會特別的留意。有句俗話叫「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非常有意思,有人覺得很容易弄懂這句話是啥意思,但又不明白裡面說明了個什麼道理。
  • 春節豬肉會落價嗎?農村俗語「九屠共豬,十二虎搶肉」有道理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這兩年豬肉價格高企,令許多人似乎忘記了豬肉的滋味,而隨著春節的來臨,許多人對春節豬肉價格非常關心,畢竟春節是傳統的節日,民在節以食為天。2020年農村俗語說「九屠共豬」,表示豬肉非常少,而事實上,今年的肉價依然延續了去年堅挺的走勢,只在短暫地回踩20元/斤,而後又重新回到了26~28元/斤。
  • 農村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飲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 俗語「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今天終於學到了
    在我們農村,老一輩們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總結了很多俗語,其中不乏告誡世人實際的生活經驗或啥事該做啥事不該做的警示語。比如「晚不買豆腐」這句俗話,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不難理解,就是告訴我們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經驗。「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什麼意思?古人買肉的學問
    農村俗語「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是什麼意思?古人買肉的學問!文/農夫也瘋狂在過去物質匱乏的時代,對於老百姓來說,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天天有大魚大肉吃。可是到了今天,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反而對於粗糧、青菜更加青睞了,像大魚大肉反而吃不習慣了。
  • 聽說豬肉又漲價了?看看288元能買多少豬肉?這個價格你會買嗎?
    程度越來越冷了,打算再去買點肉做臘肉,去看看選擇豬肉賣多少錢一斤?第一家豬肉賣27一斤,豬蹄25一斤,排骨30一斤,相比我做臘肉那幾天,漲了不少,少買點吃可以承受,但做臘肉,成本明顯就高了。這是我經常買的這一家,豬肉28,排骨29,豬蹄24,筒骨18,除了豬肉比第一家貴以外,其他的都比第一家便宜。多多要吃餃子,豬肉講價下來27一斤,買了三斤多85塊錢,豬蹄看著不錯,比我做臘肉的時候價格還便宜點,再做兩個臘豬蹄,老闆給我算的23一斤,加上每斤3塊錢的加工費一共203。總共花了288塊錢,總的來說,豬肉價格雖然比上個月漲了不少,但比去年便宜多了。
  •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
    豬肉和魚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每逢家中喜宴或者平時想解口饞時,總會買上幾斤豬肉和魚來做一些美食,可是對於這兩種食材的購買也有一定的講究。像「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就是農村人的經驗總結,大體意思就是槽頭肉和鯽殼魚再便宜也不能購買,否則不利於身體健康,還非常的不划算。
  • 「買肉不買槽頭肉」,槽頭肉能不能吃?看懂豬肉那些事
    最近,豬肉的價格飆升,已經漲到了以前的兩倍多,豬肉漲價也成了熱門話題。受豬瘟等等因素的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豬肉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上漲。雖然漲價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價格也到了歷史新高,但是豬肉的價格還是一天高於一天。
  • 農村村民過年的生豬肉在哪裡購買,是直接買生豬嗎?
    快過年了,農村家家戶戶也開始準備年貨了,豬肉是必須的年貨!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生豬肉?在農村過年一般都會選擇豬肉,針對今年的豬肉價格,村民也是沒辦法!一年一個節氣,需要買的還是要買的!過年的時候大多數村民都會選擇現宰豬,這樣豬肉新鮮,村民自己吃起來也放心!相對來說在價格上也會稍微的低一點!都是街坊鄰居,基本上不掙錢,就是為了大家方便,能吃上新鮮的豬肉。對於豬肉,我建議還是選擇村裡自己宰的,吃起來放心。現在很少有宰豬的了。想吃一份自己村裡宰的豬是一件很難的事了!大多數村民大都選擇去年集上購買或者大型超市!
  • 要豬肉自由了嗎?宜興豬肉價格「九連降」!
    今天,市發改部門發布豬肉價格監測數據, 宜興的豬肉價格連降九周! 後腿肉市場價為22.5元 肋條肉市場價為24.5元 還有好消息, 據預測, 宜興豬肉價格至明年春節前, 或將繼續下行
  • 家庭主婦看過來,這三類豆腐別買,做豆腐老闆都不吃
    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話吧,「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早不買豬肉的意思就是豬肉一般凌晨才會宰殺,那麼運到菜市場的話就四五個小時以後,從2點算的話,新鮮豬肉一般就8點,市場賣的一般都是昨天提前處理的。
  • 買豬肉別只會挑肥瘦,要牢記「3買3不買」,保準你買到好豬肉
    相比於雞、鴨、魚肉的時候,豬肉更受人們歡迎,但是由於前段時間豬肉價格上漲,很多人都沒買豬肉吧。這不,最近豬肉價格終於下調了,喜歡吃豬肉的你們,有沒有開始往家裡購買豬肉了呢?
  • 豬肉暴跌13元,要不要買點豬肉囤著過年?看肉販子咋說
    今天是11月20日,距離元旦還有40天的時間,而距離春節還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春節作為全國人民每年最大的節日,單位時間內的豬肉消費也是最高的,幾乎每家都會買上些豬肉留著過年。
  • 農村古話「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古言、古語、古話,都是經過數代農民生活經驗總結的結晶,自然有其特定的存在含義。這句「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什麼意思呢?是說在菜市場上,早上不要買肉,晚上不要買豆腐。為什麼呢?因為很久很久以前的農民大多比較貧困,吃新鮮當過年似的,很少能買得起,因為肉是好東西,比較貴啊。早上的肉多數是新鮮宰殺的,肉鮮價貴,所以農民朋友們總結出經驗來了,早上不去買肉,要買都是下午買。況且,生意場上還有一個說法,早上生意不還價,肉價那麼賣,還不能還價,當然就約定成俗似的早上不去買肉了。
  • 豬肉價格同比連跌五個月 批發價每公斤跌破20元
    「近期豬肉價格處于波動下行的通道中。」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部部長劉通撰文指出,6月中旬豬肉價格曾出現明顯上漲,但這並不意味肉價走勢出現拐點,只是在進入下行通道後出現的一次小波動。  北京新發地市場監測數據顯示,6月30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批發平均價是8.30元/斤,較去年同期下降24.55%。「批發價再升至10元都是比較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