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 「柳子谷書畫精品展」與「子谷家風——栁詠絮書畫作品展」 在榮寶齋瀋陽分店舉行。這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個人展覽,而是展出具有極其重要文化價值的展覽。
此次展出百餘幅作品,其中柳子谷作品74幅,柳詠絮作品28幅,從他們父女畫展中人們會更多的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柳子谷畫集在開幕式上首發
柳子谷《山村新貌》
柳子谷作品
柳子谷作品
柳子谷作品
柳子谷作品
柳子谷作品
柳子谷作品
1956年《抗美援朝戰爭畫卷》柳子谷與滿健合作(局部)
柳子谷1901生於江西玉山縣,中國傑出畫家。20世紀三十年代,曾與徐悲鴻、張書旂被譽為「金陵三傑」,且有「畫竹聖手」「板橋第二」之謂。1950年柳子谷赴東北,先後在大連、瀋陽、鞍山執教,其間創作一大批反映時代精神的宏偉力作,如創作的《抗美援朝戰爭畫卷》(與滿健合作)和《山村新貌》兩部史詩性中國畫長卷,其藝術性和時代性並重,是中國美術史上具有無可替代性的「紅色經典」,並成為了一個時代的人文歷史風標。此外,柳子谷先生又是一位具有較高傳統人文修養的畫家,精於花鳥,尤以畫竹稱著,並以卓絕與勤勉的藝術創造飲譽二十世紀的畫壇。柳子谷藝術功力深厚,「有天縱之才,又能刻苦鑽研」,堅持走繼承創新的道路,很好地解決了傳統與創新的結合問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開拓了中國畫的新領域,推動了中國畫的發展。當然,他也作為一位優秀的美術教育家,培養出了ー大批後起之秀,而他們也正在用自己的才華與奉獻延續著他的藝術理想,這其中,就有柳子谷先生之女柳詠絮、滿健夫婦。當得起廖靜文先生「子谷家風」的褒喻。
柳詠絮作品
柳詠絮作品
柳詠絮作品
柳詠絮作品
柳詠絮作品
柳詠絮作品
畫家柳詠絮
柳詠絮,1937年生,江西玉山縣人,瀋陽師範大學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作品有其父柳子谷遺風,以「傳統筆墨結構的個性化拓展,並具有女性清麗雅致的特點」載入《20世紀中國畫史》。從此次展出的28幅中,不難看出柳詠絮作竹石圖筆墨瀟灑,得乃父子谷先生真傳,在傳統一格中表現現代人的筆墨精神,所以她畫蘭竹合乎規範又不為規所拘。她在其它花鳥畫作品中,往往點綴以蘭竹,猶如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花鳥的再現和表現屬於不同的文化範圍,中國傳統的方式以花鳥表現人的品格和情操,顯現了超出繪畫之外的更進一步的藝術張力。她是當代中國女畫家中少數能寫起來的佼佼者。
著名學者王向峰參觀子谷家風畫展有感,寫了一首詩:子谷家風代代傳,偏能詠絮自超然。魚蟲花鳥神形越,氣韻多生躍大千。
開幕式結束後,王向峰、吳雲華、初國卿、周維新、徐萍、宋玉成、崔春昌、李琦彬、李林、於晨、毛傳壽等2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柳子谷書畫精品展,子谷家風柳詠絮書畫作品展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柳子谷畫藝卓著,德藝雙馨,是中國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畫家。柳詠絮身上確有其父柳子谷遺風,在傳統的方式中用自己的筆墨連接那些符號所具有的文化內涵。
【來源:瀋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