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千古風流人物「來」了!故宮博物院為蘇軾舉辦書畫特展

2021-01-12 央視新聞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行大規模展覽活動,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其中,「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是最受關注的展覽之一。《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展期兩個月,從9月1日至10月31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今日開幕

蘇軾(1037—1102),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生於眉州眉山,也就是如今的四川眉山。展出的文物中,有大家最為關心的蘇軾真跡,包括《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題王詵(音同深)詩詞帖頁》、《三馬圖贊並引殘卷》等。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 鬱文韜:《新歲展慶》和《人來得書》是我們院藏的蘇軾名作。這兩件作品都是寫給他的朋友陳慥(陳季常)的。講述的是他們相約在新年元宵節的時候,一起到城裡遊玩,表達了他們親密無間的感情。在藝術上和內容上,都是一部經典作品。

另一幅珍貴的蘇軾早年書法墨跡《治平帖》,也是一封信札,筆法精細,內容主要是委託鄉僧照管墳塋之事。而這幅《春中貼頁》,筆法寓巧於拙,有渾厚凝重之韻,雖有缺字和殘損,仍不失為蘇軾中年時期的上乘作品。《歸院帖》是蘇軾做翰林學士時所書,蘇軾時年51至54歲。此帖筆致蕭散,結態隨意,已不見學古痕跡。誠如蘇軾自己所說:「不踐古人,自出新意。」

盛世傳說 呈現北宋文人群像

蘇軾生活的時代,是文化巨匠輩出的時代。有如歐陽修、王安石這樣的文史大家,也有黃庭堅、米芾、李公麟這樣的璀璨明星。展覽通過選取蘇軾及其師友的作品,為大家呈現以蘇軾為核心的北宋文人群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本次展出藏品的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其中有大量宋元名作孤本,如歐陽修《灼艾帖》、蔡襄《京居帖》、傅堯俞《蒸燠帖》、呂大防《示問帖》、蔣之奇《北客帖》、黃庭堅《君宜帖》、米芾《盛制帖》等。展現蘇軾交友與影響之外,這些作品也將帶來最為純正的宋元時代氣息。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 鬱文韜:蘇軾的人生其實大家都比較感興趣,我們也選取了幾件表達他生平的一些作品,像明代李宗謨繪製的《東坡先生懿跡圖》,就是畫了他13段逸事。 展覽最後一件文物為《朱之蕃 臨李公麟畫蘇軾像》,畫的是蘇軾晚年被貶海南時,曾在訪友途中遇雨,他向農人借來鬥笠和木屐,農人爭相笑看,而蘇軾坦然處之。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 鬱文韜:蘇軾當時雖然被貶,但是做過很大的官了,也是很著名的文人了。沒想到他這麼平易近人,面對逆境的時候,這種安之若素、泰然自若的狀態,實際正是蘇軾一生的性格的體現。

(編輯 及月暉)

相關焦點

  • 故宮舉辦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本報訊(記者 王巖)備受矚目的「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蘇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他不但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同時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與豁達的人生態度,而散發獨特的人格魅力。蘇軾的藝術與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對後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他本人也成為備受景仰的文人典範。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蘇軾的傳世書法佳作,還藏有部分重要的蘇軾師友作品,以及大量受到蘇軾影響和能夠反映其藝術思想的相關藝術珍品。
  • 再現「千古風流人物」的精神世界——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
    2020年9月,我踏進故宮文華殿的大門,有些昏暗的展室裡擁擠的觀眾重重疊疊。能夠有足夠魅力吸引這麼多觀眾不遠千裡前來觀看的,便是故宮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蘇東坡策劃的《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 故宮文華殿大展——從書畫裡看蘇軾的「朋友圈」
    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展現蘇軾的千古風流蘇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他不但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同時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與豁達的人生態度,而使其散發出獨特的人格魅力。
  • 2020故宮蘇軾主題特展觀展指南(時間+地點+門票)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展覽門票:本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購票入口:官網購票 | 特惠購票  ➤展覽簡介:  展覽藏品的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收錄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書畫、碑帖、器物類蘇軾主題文物。
  • 書畫之外:故宮蘇軾特展中的金石秘事
    代表文博單位國家隊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憑藉國內首屈一指的館藏書畫資源、強大的故宮品牌號召力和學術研究高地地位,近年來舉辦了一系列叫座又叫好的主題展覽。但這次展覽的主角——北宋文豪兼書家蘇軾,本身就是家喻戶曉、自帶光環的偶像大神,因之更能吸引世人視線。而故宮將為蘇軾辦展的風聲早在去年就已傳出,身兼業餘書畫愛好者和「蘇粉」,筆者對此自然翹首企盼,一度希望蘇軾展會是匯集全國甚至海內外各大館藏甚至私藏蘇軾作品的超級大展。現在迎來的,正如本次展覽的名字已表明的,是基於故宮自身館藏的相關文物展。
  • 春節線上看展|故宮有特展,國博溫紅樓
    故宮博物院的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展覽和國家博物館的《紅樓夢》文化展是小編最近最想看的展覽。昨晚,這兩家機構宣布暫停開放,小編就趕緊找來了相關的資料,讓大家也可以在網上一睹為快。說到底,支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我們責無旁貸!
  • 故宮特展太火爆!這些寶貝別錯過
    今年恰逢故宮600歲的生日,進入9月以來,「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和「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兩個重磅大展接連開幕。一時間,北京的文博愛好者競相前往、一睹風流,外地的朋友們也趁著周末,風塵僕僕地前來探展。開幕半個月以來,兩個展覽的人氣強勢走高,似乎每個去過的朋友都要發個朋友圈九宮格才肯罷休。
  • 展望2021| 文物特展「牛轉乾坤」,故宮呈現歷代人物
    臺北故宮博物院除正在展出的「權力的形狀——南薰殿帝後像特展」,2021年將推出的特展還包括「大阪市立美術館珍藏展」、「鎮院國寶——範寬、郭熙、李唐」等。故宮博物院:以「韓熙載」為中心展示歷代人物畫早在2019年12月30日,「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就公布了其將在2020年九、十月份集中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其中包括「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等特展。
  • 2020北京故宮十一黃金周開放公告
    2020年「十一」黃金周將近,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為滿足更多觀眾的文化需求,故宮博物院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自10月1日起,上調每日預約觀眾數量至30000人(上午15000人,下午15000人)
  • 第一波觀眾已進宮,來自蘇軾大展的第一現場與最全攻略
    故宮文華殿外,細雨伴花香,讓觀眾得以在「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的意境中邂逅千古風流人物——蘇軾。秋雨中的蘇軾展覽現場(本文現場圖片由雅昌藝術網拍攝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詩人、書法家、美食家、哲學家…現代人為蘇軾貼上了很多標籤,蘇軾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軼事。
  • 十一假期如何錯峰參觀故宮博物館?官方發布了這2點提示
    新京報快訊 據故宮博物館網站10月3日消息,「十一」假期(10月1日至10月8日),故宮博物院均正常開放,每日預約觀眾數量30000人。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或通過微信搜索故宮博物院唯一官方購票公眾號「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實名預約購票。入院參觀需驗健康碼、測體溫、刷身份證。
  • 去故宮看蘇東坡展之前,先讀一讀他的詩詞吧!
    周年,「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近期在故宮展出,備受矚目,這或許是歷史上首次舉辦的蘇軾書畫特展。蘇軾《人來得書帖》 藏於故宮博物院人們為什麼如此喜愛蘇軾?茅獎作家張煒在他的新書《斑斕志》中寫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精力充沛的生命。他的驚世大言和悄聲細語一起留下。
  • 故宮600年蘇東坡特展、木木美術館獲千萬融資
    故宮博物院蘇軾主題書畫特展9月開啟作為備受關注的2020故宮大展,「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9月初在文華殿展出,展覽基本大綱、主要展出作品及展覽展品解讀都已逐步明晰,布展工作也將於近日啟動。這場展覽原本是今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系列展覽之一,因疫情原因直至近期才有官方劇透。
  • 在故宮博物院深耕的年輕人:上屋頂、下庫房、修文物、辦展覽
    鬱文韜策劃籌備書畫特展「文物保管看似平淡無奇,卻很有意義」午後的陽光灑在地上,這是鬱文韜熟悉的故宮。故宮是遊客觀光的景點,也是他的工作地點。2017年從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畢業後,鬱文韜進入故宮博物院工作。利用午休時間,他經常會逛逛故宮庭院。「每次走在這裡,都有一種與歷史對話的感覺。」鬱文韜說。
  • 故宮趙孟頫書畫特展刷屏:這位大藝術家你了解嗎?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網站截圖  這兩天,趙孟頫書畫特展在故宮舉辦的消息刷了屏:107件藝術珍品由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提供,行書《秋興詩》卷、《歸去來辭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生於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是趙匡胤的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也是宋末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其書畫珍品曾拍出1.26億元天價。傳說,他小時候非常聰明,讀書能做到過目不忘,對藝術有很強的領悟能力。從藝術角度講,趙孟頫山水、人物、花鳥……幾乎無一不精,像《秋郊飲馬圖》、《浴馬圖》、《水村圖》,都為後世稱頌,他也被稱為「文人畫家中罕見的全才」。
  • 一周觀展指南|蘇軾特展尚餘十多天,正倉院、馬蒂斯展將啟幕
    紫禁城600周年之際的特展「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從8月底對外展出,即將在本月底落幕,此外,上海朵雲軒的120周年特展、四川博物院的唐蕃古道沿線文物聯展等已進入最後十多天的倒計時。在海外,除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創建150周年特展外,即將舉辦的重要展覽包括巴黎蓬皮杜的馬蒂斯誕辰150周年舉辦回顧展、日本奈良的72回正倉院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為您梳理本周展覽資訊。
  • 故宮:一座城的600年
    距離上次來故宮已經快10年了,無論如何,這個假期也要來再看看故宮。」上班族輕燕早早在線上預約了門票,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好好遊覽一番紫禁城。  觀眾遊覽故宮熱情高漲。來自故宮的提示,十一假期每日預約觀眾數量限3萬人,雖然與疫情之前故宮每日8萬的預約人數相比數量不及一半,但這已是故宮從5月1日恢復開放以來3次提高客流量上限。
  • 時尚包包,莫奈真跡,故宮600年…去看展,才不浪費這金秋好時節
    同時,包括蘇軾主題書畫特展、紫禁城六百年在內的上一波重磅大展還未結束,尚未抽出時間的朋友,還可以趁10月的尾巴抓住時機。 而隨著海外的藝術展館陸續恢復開館,也有更多不同維度和視角的展覽在這個秋日進入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