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行大規模展覽活動,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其中,「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是最受關注的展覽之一。《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展期兩個月,從9月1日至10月31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今日開幕
蘇軾(1037—1102),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生於眉州眉山,也就是如今的四川眉山。展出的文物中,有大家最為關心的蘇軾真跡,包括《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題王詵(音同深)詩詞帖頁》、《三馬圖贊並引殘卷》等。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 鬱文韜:《新歲展慶》和《人來得書》是我們院藏的蘇軾名作。這兩件作品都是寫給他的朋友陳慥(陳季常)的。講述的是他們相約在新年元宵節的時候,一起到城裡遊玩,表達了他們親密無間的感情。在藝術上和內容上,都是一部經典作品。
另一幅珍貴的蘇軾早年書法墨跡《治平帖》,也是一封信札,筆法精細,內容主要是委託鄉僧照管墳塋之事。而這幅《春中貼頁》,筆法寓巧於拙,有渾厚凝重之韻,雖有缺字和殘損,仍不失為蘇軾中年時期的上乘作品。《歸院帖》是蘇軾做翰林學士時所書,蘇軾時年51至54歲。此帖筆致蕭散,結態隨意,已不見學古痕跡。誠如蘇軾自己所說:「不踐古人,自出新意。」
盛世傳說 呈現北宋文人群像
蘇軾生活的時代,是文化巨匠輩出的時代。有如歐陽修、王安石這樣的文史大家,也有黃庭堅、米芾、李公麟這樣的璀璨明星。展覽通過選取蘇軾及其師友的作品,為大家呈現以蘇軾為核心的北宋文人群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本次展出藏品的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其中有大量宋元名作孤本,如歐陽修《灼艾帖》、蔡襄《京居帖》、傅堯俞《蒸燠帖》、呂大防《示問帖》、蔣之奇《北客帖》、黃庭堅《君宜帖》、米芾《盛制帖》等。展現蘇軾交友與影響之外,這些作品也將帶來最為純正的宋元時代氣息。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 鬱文韜:蘇軾的人生其實大家都比較感興趣,我們也選取了幾件表達他生平的一些作品,像明代李宗謨繪製的《東坡先生懿跡圖》,就是畫了他13段逸事。 展覽最後一件文物為《朱之蕃 臨李公麟畫蘇軾像》,畫的是蘇軾晚年被貶海南時,曾在訪友途中遇雨,他向農人借來鬥笠和木屐,農人爭相笑看,而蘇軾坦然處之。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 鬱文韜:蘇軾當時雖然被貶,但是做過很大的官了,也是很著名的文人了。沒想到他這麼平易近人,面對逆境的時候,這種安之若素、泰然自若的狀態,實際正是蘇軾一生的性格的體現。
(編輯 及月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