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冷:服裝廠羽絨服賣瘋了!訂單爆滿!然而老闆們都叫苦不賺錢?

2021-02-18 廣州服裝行業信息網

從大環境而言,春節後的外貿訂單還是存在一定變數,再加上訂單的提前,今年春節後訂單下達或將不如往年。

「羽絨服嘛,本該是北方人買得多。」近日,衣品天成的負責人裘國凱拉了一張清單,統計了1月1日——1月7日的羽絨服女裝暢銷區域排行,發現廣東、江蘇、浙江分別以817、348、335的銷量位列前三名。「往年羽絨服都是東北區域銷量第一,」裘國凱也有些驚訝,「今年數據有點反常,第一居然是廣東?」

冷!冷!冷!海南都穿羽絨服了?!

近期海南的一些地方出現低溫天氣,不少人甚至穿上了羽絨服和棉襖禦寒。據海南省氣象部門預報,未來24小時,海南部分鄉鎮仍將出現7℃及以下的低溫天氣。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

而在三亞,昨天,路上有些行人已將短袖、短褲換成了長袖、長褲,不少人還穿上了羽絨服。

海南三亞居民 劉先生:我來三亞已經14年了,今年是最冷的一年。這幾天我穿了三件,平時我鍛鍊都是短袖、短褲,現在穿短褲的時間都少得很。 

這股寒流對南方人的威懾力遠比想像得更為深遠。從幾家電商企業的銷售情況來看,之前「雙11」「雙12」先後出現了兩次羽絨服搶購的高峰,由促銷活動引爆,跟前一年同期相比漲幅明顯,主要原因是南方區域銷量大漲。如果說「雙11」「雙12」是促銷引爆,那麼1月上旬就屬於日常購買,羽絨服持續居高不下的銷量側面驗證了南方人面對寒潮的緊張。

市場需求激增,本應該是一片「繁榮」景象,但背後卻沒那麼「美好」。對於今年的紡織行業來說,大家最普遍的感受就是「忙得不可開交,但最後錢沒賺到」!

羽絨服企業的困惑:

滿負荷運轉,訂單來不及生產,但虧本做!

主打國內市場的杭州阿思家家紡有限公司,企業線下有50餘家實體店,集中分布在華東華北一帶,實體銷售目前仍佔到總銷售收入的9成左右。「專櫃一直缺貨,我的電話都要被打爆了。」該公司的總經理賈競說,訂單來不及做,已經持續了三個月。

「整個市場紗線、坯布緊缺,加上訂單激增,被套、被殼根本來不及生產。」賈競說,得益於去年大力開拓非實體店的銷售模式,接了好多個團購大訂單,又湊巧電視購物、直播銷售火爆訂單也集中到一起了。因為疫情,工廠備貨都比較謹慎,沒想到那麼多訂單,備貨不足,工廠開足馬力也做不出來,就拿80支面料的被殼訂單量來說,僅一個訂單就達1.2萬件,但是還有30%的訂單完成不了,只能陸續慢慢製作,銷售永遠處在缺貨狀態。

對於零散加急的訂單,他們只能找其他加工廠趕工,但其他工廠也是滿負荷運轉,訂單來得臨時,基本上都被拒絕了。

「印度、巴西一些家紡加工廠因為疫情防控仍沒辦法正常開工,海外的訂單不斷回流到國內,國內家紡類的加工產訂單爆滿,相較海外訂單,國內高要求、零散的訂單這些工廠就不願意接了。」 「前幾天,我預訂了一批面料打算做春夏新款四件套,隔了兩天,就沒貨了,說是等到春節後才有貨,根本趕不上春夏款上新,無奈只能增加老款的數量。」賈競說。

「去年下半年訂單量猛增,相比2019年出口訂單上漲20%-30%,訂單都來不及做,工廠滿負荷運作,今年3、4月份的訂單都已經排好了。」浙江三星羽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志良說,考慮到資金周期和風險,他們也會對訂單進行評估,會選擇一些信譽比較好的品牌合作。

除了訂不到貨,面料、羽絨原料價格飛漲,「現在市場上的面料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0%-20%左右,羽絨價格漲的更厲害。」浙江蘭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亞軍說,去年羽絨價格「過山車」,年初價格很低,他們擔心下半年訂單少,籤了不少訂單,後來羽絨價格上漲,不少訂單都虧本做。

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統計,進入2020年四季度以來,行業市場開始迅速恢復,羽絨原料價格急劇上升。90白鴨絨去年5月初每公斤價格為200.4元,到10月底時已經上漲至325.9元,漲價幅度超過60%。

紡織服裝企業的無奈:

工廠訂單趕織忙碌,利潤苦水自己咽

隨著1月原料價格一波猛漲,為市場注入了「強心劑」,在成本面強有力的支撐以及全國疫苗免費接種等利好因素下,服裝客戶訂單也陸續下達,無論是秋冬面料還是春夏面料都有一定的表現,尤其是今年1月份迎來了超強寒潮,全國氣溫極低,也帶動了羽絨面料的走貨。服裝商庫存減少,勢必會增加翻單或者為明年備貨做準備,因此市場整體訂單表現良好。

近期彈力類面料依舊在市場表現強勁,尤其是外貿訂單。近期聽聞T400、四面彈在染廠進倉量比較大,有染廠表示近期彈力面料出貨緩慢。「現在進倉都要15-20天才能出貨,而且要壓卡,很多都是彈力面料,T400居多,客戶也在囤貨。」一位染廠業務員表示。

有不少紡織老闆表示,去年12月底市場訂單集中下達,因此廠裡手頭或多或少有訂單執行,接單較好的已經接至春節後,接單比較一般的在1月下旬左右。目前市場對急單並不是很樂衷,畢竟目前手頭訂單還未執行完畢,後期生產也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

「幾個月以來,我們都在加班加點地忙生產,為了訂單大幅增加感到慶幸。但人民幣大幅升值,讓我們的利潤縮水了一大截,越是訂單多營收好的企業,損失越嚴重,這誰受得了?」2020年11月27日,浙江紡織企業負責人李勇對記者大吐苦水。

2020年11月1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升至1美元對人民幣6.5593元,正式開啟了「6.5元時代」。與此同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繼刷新近兩年半新高。相較於5月27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的7.1765元低點,人民幣累計漲超6000點,漲幅達8%。

「去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太大了,雖然現在基本是按照長期匯率來走的,但是在高點協議,現在到達美元低點,對企業還是會有所影響。」李勇說。

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孟卓表示,公司在這個旺季(7月~10月)的出口額大約為1.5億美元,結匯時間一般會比出貨時間再滯後一個月或45天,按照每美元匯兌損益0.20計算,損失就達3000萬元人民幣。公司平時會對部分訂單採取鎖匯舉措,但這些尚不足夠充抵這波原料及運輸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對江浙一帶規模比較小的外貿企業來說,最佳生存的利率是7,到達6.7之後,外貿企業幾乎沒有利潤。「利潤基本上被海運費用上漲與人民幣升值吞噬,加之原料價格從2020年三四月時的最低點上漲了20%左右,我們是硬著頭皮在做,特別是年終的兩個月,簡直是騎虎難下。我們的訂單多來自大客戶、老客戶,在疫情情況下有訂單就不錯,還要保持企業運轉,養活工人,也是為了維持長遠客戶關係。」這位企業負責人表示,行業內接單的周期大概是兩個月,企業在接單時並不知道匯率的走勢。他說,「整個第四季度基本都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甚至出口越多,虧得越多。」

紡織服裝業的「翻盤」主要是在2020年下半年。數據顯示,1-8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874.1億美元,同比增長5.6%,增速較1-7月加快1.3個百分點。8月當月,全國紡織品出口額147.2億美元,同比增長47%;服裝出口額16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實現年內首次月度正增長。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服裝行業在7月份更是實現了3倍的增長。

本輪行情對於目前不少人士而言,其實是超預期的:

一方面是原料築底反彈,市場成本面釋放了底部信號,從而導致對原料、坯布的訂單囤貨操作好於預期,市場訂單陸續下達;

另一方面是新冠疫情的反覆或導致國內外出現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尤其是海外不少國家地區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封城」政策,市場後續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因素,此外國內員工返鄉時間也為明確,春節後生產不穩定,交期受到影響,因此有些訂單提前下達,以防後期交貨環節出現延遲。

無論是剛需抄底還是訂單提前下達,近期市場行情還是好於預期,但是小編看來市場還是存在利空因素的,尤其是疫情反撲。

天氣寒冷,國內疫情局部有反撲跡象,國外疫情更是持續發酵。疫情仍是紡織服裝市場的一個「定時炸彈」。

從大環境而言,春節後的外貿訂單還是存在一定變數,再加上訂單的提前,今年春節後訂單下達或將不如往年。

相關焦點

  • 服裝企業外貿訂單驟降 內貿還不確定的老闆們能扛住嗎
    來源:《財經》雜誌外貿訂單驟降,剛復工的中國服裝企業能扛住嗎中國服裝消費市場還未恢復,爆發的歐美疫情又打擊了海外消費市場,內貿和外貿都處於不確定中,高度依賴全球服裝產業鏈的中國老闆們面臨考驗文 | 馬霖 韓舒淋
  • 杭州服裝老闆訂單接不完!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 廠裡訂單多到接不完,溢出的部分,就會流轉到一些小型加工作坊裡消化。 於是,老闆出萬元月薪請工人的廣告,就會在喬司的大街小巷出現。 今年膽布、羽絨等冬裝原料暴漲 內銷行情好,外銷的形勢也不錯。 雖然喬司一帶的服裝廠主做的是內貿,但偶爾也承接外貿訂單。
  • 「忙瘋了!訂單接不完!」杭州老闆開1萬多月薪還招不夠人!隔壁小飯館凌晨還在燒菜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上半年,做外貿服裝廠並不景氣,但今年下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東南亞等地疫情嚴峻,外貿訂單陸續回流,連做內貿的廠也接到不少外貿訂單。
  • 杭州四季青最後的瘋狂,150元3件羽絨服,紡織服裝老闆:庫存太多了
    「百分百羊毛衫原價五百現在就賣一百,潮牌鴨絨填充羽絨服原價一千多,現在五百不到……」小帥說,現在這個價格真的是優惠價格,平常賣這個價格老闆都得掐人中了。 69元的長款羽絨服,90%的白鴨絨,今年的羽絨服甩貨力度特別大,可能跟天氣不夠冷也有關係。 「要是提前一個月像這幾天的溫度,就賺翻了。」老闆娘說,「現在沒辦法,只能甩了,款式到明年就淘汰了。」 這家賣娃娃玩具的店,下午3點就關門了,老闆對著路過的每個孩子高喊到。
  • ...訂單接不完!」杭州老闆開1萬多月薪還招不夠人!隔壁小飯館凌晨...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 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 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服裝廠老闆金國萬 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 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 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
  • 喬司服裝老闆月薪萬元招工 喧鬧工業園區忙出「夜生態」
    好像是皮管漏氣,熨鬥不給力了,金國萬就搬來凳子,自己動手維修。可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往年這個時候,單子最多往後排半個月。
  • 杭州服裝批發老闆:我家訂單翻番!連紐扣都賣瘋……
    而全國服裝批發市場最集中的廣州,市場復工是3月15日開始的。 因為比廣州早半個月復工,往年,很多常跑廣州採購的本地客商,都選擇在杭州批發。 像陳琛家這樣的工作室,就成了承接南下客戶訂單的受益者。
  • 杭州服裝批發老闆:我家訂單翻番!連紐扣都賣瘋
    念塵工作室老闆娘陳琛今年,市場是3月1日復工的,在全國的服裝市場裡,復工時間算是最早的一波。而全國服裝批發市場最集中的廣州,市場復工是3月15日開始的。因為比廣州早半個月復工,往年,很多常跑廣州採購的本地客商,都選擇在杭州批發。像陳琛家這樣的工作室,就成了承接南下客戶訂單的受益者。
  • 面對被取消的外貿訂單,服裝工廠老闆睡不著覺
    「我們這幾天一直有訂單被取消,將近一百萬美元,睡不著覺。」浙江紹興一家服裝外貿公司負責人王茉莉告訴界面時尚。3月底最後一周,美國的零售門店因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積歇業。眼看著訂單紛紛「消失」,王茉莉焦慮異常。在被取消的訂單中,最大一筆,也是讓她最頭疼的訂單是一批鏤空蕾絲上衣——3萬多件成衣和價值幾十萬美元的胚布材料。「單價貴、時裝款、有季節性、數量多,這筆訂單我沒辦法消化。」
  • 杭州老闆開1萬多月薪還招不夠人!隔壁小飯館凌晨還在燒菜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 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廠裡訂單多到接不完,溢出的部分,就會流轉到一些小型加工作坊裡消化。於是,老闆出萬元月薪請工人的廣告,就會在喬司的大街小巷出現。今年膽布、羽絨等冬裝原料暴漲內銷行情好,外銷的形勢也不錯。雖然喬司一帶的服裝廠主做的是內貿,但偶爾也承接外貿訂單。
  • 商家花式折扣清庫存 品牌商提前縮減訂單 暖冬裡羽絨服遇「冷」
    火熱的天氣,讓不少人換上了輕薄的夾克、大衣,不過這樣的情形也讓羽絨服商家增添了幾分「寒意」。今年入冬以來,杭州天氣一直偏暖,作為抵禦寒冷的羽絨服會遇「冷」嗎?武林銀泰B館二樓,價格部分服裝品牌羽絨服折扣力度較大,在5-6折的樣子。不少商家還推出折上折,比如FEIZI菲姿女裝品牌的羽絨服在8.8折基礎上,疊加折扣,購買滿400元減100元,還有些羽絨服折扣比較堅挺,比如波司登,折扣在7-8.5折,「天氣暖,羽絨服賣的就不好,冷一些,買的人就多了。」武林銀泰某品牌的一銷售人員說。
  • 服裝類訂單季節性要求高,廠家接單量稀少
    塗層廠情況也不甚樂觀,有塗層老闆透露,今年行情實在是太差了,他家的塗層廠從前都是24小時開機,現在只在晚上開,白天不開,因為晚上的電費更便宜一點,其實也是活不多
  • 紡織服裝老闆們轉機來了,內銷市場或將扭轉行情!
    紡織服裝老闆們轉機來了,內銷市場或將扭轉行情!但是這種冷清的行情可以說並不徹底,還遠沒到讓所有紡織人無活可做。尤其是染廠方面,雖然近期放假、停產消息傳出最多的就是他們,但大部分染廠都能穩定的維持一定的訂單量,甚至有的染廠訂單超乎以往的多。
  • 內貿外貿一起湧來 喬司服裝老闆月薪萬元招工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今年冬天,生意比往年都好,於是,在喬司的大街小巷,出現了許多萬元月薪招工廣告。車間裡擺放著幾十臺縫紉機,有一半區域是流水作業,工人們你做領子,我做袖子,最後拼成一件衣服。還有一小半地方整件作業,就是一個人一臺機器,能完成全部的製衣流程。張金財和趙志蘭文化程度都不高,他們是整件車工。兩人的縫紉機面對面擺著,夫妻檔技術過硬,是做了30年的熟練工。車間的天花板,布滿了熨燙用的蒸汽管道。
  • 某企業賣廠持續半年,依然無人問津!價格大跳水、訂單夾縫中生存...
    某企業賣廠持續半年,依然無人問津!價格大跳水、訂單夾縫中生存,數碼印花遭遇問世以來最大危機!但好在隨著疫情好壞反覆變化以及宏觀事件頻發,紡織訂單偶爾還是能夠從夾縫中達到一波小高峰,例如國慶之後的紡織市場基本就是一幅旺季的樣子。但是卻有一個紡織加工環節今年異常低調,似乎整個市場變化與自己關係不大,這個環節就是印花環節。與染色環節今年市場出現爆倉、滿開不同,各種印花種類今年的狀態一直都是與開工不足、訂單缺乏離不開。
  • 服裝廠工人月入過萬還招不到人,最近杭州餘杭喬司小老闆訂單...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1】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 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服裝廠老闆金國萬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往年這個時候,單子最多往後排半個月。
  • 「廠貨」羽絨服最低99元一件賣爆了
    進入歲末,海寧的羽絨服企業和四季青一樣進入甩賣模式,這時候買「廠貨」羽絨服太划算了,最便宜的99元起。  海寧工廠搬來上萬件廠貨  99元羽絨服賣爆了  西湖文化廣場的C區,已在入口處掛上了「工廠羽絨服特賣」的字樣。嗅覺靈敏的杭州市民,早早開始來這裡選購新衣了。
  • 服裝旺季推動紡織行情好轉 印花廠訂單數量明顯提升
    環保政策的不確定性,讓印花廠如同高空走鋼絲,即使自己的環保設施齊全,但要求來了該停必須立馬停。另一方面大半年下來,整個印花市場就沒出現令人滿意的旺季。大多工廠也都是很忙碌,但都是忙著在打樣。偶爾有點訂單也讓很多廠提不起精神,畢竟訂單數量過萬米的如同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不是一兩千米就是幾百米,甚至還有幾十米的放樣。
  • 天氣冷,羽絨服「火」
    天氣越來越冷,羽絨服也成了很多市民的最愛。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和去年大漲價相比,今年羽絨服價格平穩,一些款式甚至穩中有降。■融媒體記者 王舒◎市場:銷售火熱,價格平穩9日上午,記者在我市一家知名品牌羽絨服專賣店看到,前來選購的顧客不少。店員介紹,現在自己一天能賣出十幾件,是一個月前的兩倍多。「今年羽絨服價格和去年相差不多,薄款的僅三四百,厚款的八九百都有。」
  • 曾經享譽全國,如今難覓蹤跡,鄂產羽絨服缺席「最冷冬天」
    楚天都市報記者簡俊暉 姚崗近年來冷氣溫啟動早,持續時間長,羽絨服作為禦寒神器,持續熱銷。特別是今年,號稱「最冷冬天」。中國服裝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羽絨服市場規模為1068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0%。2019年繼續正增長。2020年的數據正在統計,預計市場規模將達1382億元。但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湖北羽絨服,卻沒能在龐大的市場中分到更多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