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常見心律不齊,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1-02-12 河南艾易聖藥業

正常人的心臟的跳動是有規律的,是以一定的間隔並以每分鐘約六十到八十次的頻率在跳動,而正常人不會感覺或意識到心臟在跳動。「心悸」就是一個人感覺到心臟在跳或跳得快的感覺,因為平常正常人不會感覺到心臟在跳,所以有這一種感覺時會覺得不舒服。這一種「心悸」的感覺在(一)心臟的跳動加快時、(二)心跳不規則時和(三)實際上心跳正常但心理上感覺心跳加快時都會有。

  

「心律不齊」或「不整脈」是指心跳不正常,就是心跳不規則(心跳間隔長短不同),但是習慣上心跳的頻率過快或過慢時也算是心律不齊,就是「頻脈」(心跳頻率比正常快)和「徐脈」(心跳頻率比正常慢)。心律不齊,除了在一些心臟本身有疾病時會發生外,因呼吸也會有所變動,如一個人深深吸氣時心跳會加快,而把氣吐出來時心跳就會慢下來,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此外如運動時心跳會加快,而休息或睡覺時心跳則會變慢,另外如自主神經系統的興奮、咖啡或茶的刺激、發燒、緊張、壓力過大、疼痛、缺氧、藥物等等,都可能使心跳速率及節律有所改變。心律不齊時,從毫無症狀到有一些輕微症狀如:感覺心跳加快、不規則的心跳(心悸),到引起休克、昏倒等有生命危險等症狀都會有。當心律不齊嚴重時,會引起病人休克、昏倒甚至猝死。據報告,在猝死的病人中,有九成以上的病人是因快速的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所引起,所以對於心律不齊的病症(如心悸),絕對不可掉以輕心,當自己感覺心跳有不正常的現象時,一定要儘快找心臟專科醫師做詳細檢查,找出心律不齊的真正原因,評估心律不齊的嚴重性,並做最適當的治療。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心律不齊呢?

心臟最主要是由很厚的特殊肌肉「心肌」所構成,而心臟之所以會不停不休地做收縮舒張的運動是因為心肌內有一種刺激興奮的傳導路徑系統所引起。這個傳導系統不停地將所產生的刺激傳到心房和心室,使心房和心室的心肌不停地收縮舒張。這個系統的刺激是起自於心臟的位在右心房近上腔靜脈的部位的叫做「竇房結」的構造。「竇房結」產生刺激後,先把刺激傳至心房引起心房的收縮,同時也傳至心房中隔的近心室處的「房室結」,接著傳到「希氏束」,再至稀氏素束的分枝的「束枝」後把訊息傳到左右兩心室而使心室收縮。當在這一傳導系統的任何一點發生傳導的問題時就會發生各種不同情形的心律不齊。心律不齊的診斷可以由心電圖的檢驗來做診斷,如果發作是一時性而不容易在檢驗當時捕捉記錄到時,可裝上二十四小時的心電圖記錄器(霍特氏心電記)做記錄以供診斷。

  


較常見的幾種心律不齊:

1) 期外收縮:

心跳的起點是在叫做竇房結的地方,從竇房結有規則地送刺激過來而使心肌收縮舒張就是心跳,但當有從竇房結以外的地方,譬如心房,有刺激信號送過來時心肌也會收縮,而這一收縮就變成了正常以外的多餘的心肌收縮——心跳,也就是期外收縮。期外收縮以刺激的來源的不同而分為兩種,當刺激是來自房室結以上部位時叫做室上性期外收縮,如刺激是來自心室時,就叫做心室性期外收縮。期外收縮在正常的心臟也會發生,所以有少數的期外收縮時不一定是心臟有病。

2)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時,心跳的刺激不再是從竇房結有規則地發動而來,而是從心房的很多部位隨便發動刺激而這些刺激就變成沒有規的訊息,隨隨便便一波波而來,而且這些刺激訊息並不是全部都被心室所接受而使心室跳動,因此心室的收縮就變成不規則的跳動。與期外收縮不同的是,心房顫動並不是心臟傳導系統本身的疾病,而多為心臟本身有病時才會發生,如心臟瓣膜症、缺血性心疾病等就是。除心臟本身的疾病外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也會發生心房顫動。

3) 發作性頻脈 (陣發性心跳過速):

是一種突然間發作性的使心跳變成很快的症狀,雖然心跳還算有規則但是太快了,也算心律不齊。雖然運動後、發燒時、心臟衰竭時也會跳得很快會有頻脈的情形,但不會快得像發作性頻脈時一分鐘跳到一百五十次以上。發作性頻脈的發作是毫無預警地突然間而來,而且也會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縱,不留痕跡。對於時常發生發作的人則需用藥物治療。

4) 房室阻斷

是心室的收縮不一定跟著心房的收縮而來的情形。最輕的情況是心房來的刺激到達心室的時間比正常的時間稍微延遲,這情形叫做第一度的房室阻斷,第二個情形是在三、四個心房收縮後就脫落一個心室的收縮,是第二度的房室阻斷,更嚴重時心房和心室各自收縮互不相干,你跳你的我跳我的,是第三度的房室阻斷,是房室的完全阻斷。第一度的房室阻斷病人不會有自覺也不需要治療,第二度的阻斷有時會有心胸部不適、悶壓等感覺,有時需要做藥物治療或裝人工心律調節器。第三度時不適感加重而需要裝人工心律調節器,但也有沒有自覺症狀的病例。房室阻斷多起因於年齡的增加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臟病。因此多發生於老人,但在其他各種心臟病時也會發生。

  

心律不齊的診斷方法:

心律不齊的診斷,除了理學檢查外,最簡單的即是心電圖檢查。心電圖的檢查包括一般常規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及二十四小時霍特心電圖檢查等。再進一步的檢查則是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利用心導管的技術,置放多條電極導管到心臟內,記錄心臟內心電圖的變化及心律傳導的徑路,並經由電極導管刺激心臟來誘發出病人潛在可能發作的種種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的治療方法:

在確定心律不齊的原因及種類後,治療的方法有藥物治療,電燒術治療,而必要時,可裝置心律調節器。

 其實,有心律不齊的症狀都是人們平常不注意,生活習慣不良所導致的,只要平常保持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不做劇烈運動就能起到預防心律不齊的作用。如果已經患上了心律不齊的患者,平常生活中更得多注意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注重清淡飲食、規律作息,戒菸戒酒,及時的治療,病症也終究會遠離。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竇性心律不齊嚴重嗎?別慌,也許只是看起來嚇人
    不少人檢查身體時發現檢查報告上面寫著竇性「心律不齊」,從而一頭霧水。其實,發現自己的檢查報告出現了竇性心律不齊不必過度恐慌,應該先諮詢醫生的意見,看看和哪些方面因素有關。那麼,竇性心律不齊是怎麼一回事呢?竇性心律不齊是怎麼一回事呢?
  • 體檢的時候,發現「心律不齊」,到底是需要治療,還是不需要治療
    大家在平時體檢的時候,差不多會偶爾接觸心電圖,但是結果會讓很多人不解。比如說,有的人檢查出結果後,報告上面會顯示「心律」不整齊」,這樣本來就緊張的人,變得更加緊張了。對於這種診斷,沒有醫學背景的人,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以為是自己的心臟出現什麼問題了。那麼,對於報告顯示「心律不齊」之後,究竟需不需要進行治療呢?
  • 體檢查出「竇性心律」是啥意思?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
    每次檢查過後,都有不少人被報告上的「竇性心律」困擾。先別自己嚇自己,今天九叔就來告訴你是怎麼一回事。竇性心律不齊又是怎麼回事?正常嗎?引起竇性心律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自主神經太過緊張,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等情緒可引起呼吸性的竇性心律不齊,好發於青少年及情緒不穩定的人群或上班族;自主神經受到刺激,喝了大量咖啡、濃茶等,也可以引起竇性心律不齊。
  • 體檢查出「竇性心律」是啥意思?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總算明白了
    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單,華子黯然地給自己妻子發了這麼條消息。還沒等他回過神來,老婆的電話就過來了:「怎麼個意思?你外面是有了小三是嗎?我們娘倆以後怎麼辦?我爸媽那邊我怎麼交代?」一連串的發問讓華子有些哭笑不得,他這才解釋道:「我診斷出竇性心律不齊,難怪我這段時間總有些心慌的感覺,聽這病的名稱就很可怕,唉」想必很多人在體檢中都會遇到這一病症,那麼所謂的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什麼?真有華子說的那麼嚴重,那麼可怕嗎?小妙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什麼是竇性心律?人體的右心房有一個特殊的小結節,由各種小細胞構成,這就是竇房結。
  • 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說的是啥?是不是心臟病?答案來了~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需不需要做手術?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內心的世界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心動還是心痛?
  • 竇性心律不齊能通過入職體檢嗎?
    入職體檢顯示竇性心律不齊影響入職嗎? 有一部分正常人也會有這種情況的,不需要擔心。可能你檢查時比較緊張,可以事情服些抗焦慮的藥物。 偶爾出現心律不齊是正常的現象。這種現象不會影響入職體檢錄用了。嚴重的心律失常是會影響工作和正常作息的,會影響入職的。
  • 心律不齊不都是病!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大可不用操心
    上個周末,公司一年一度的體檢又安排上了,焦急的等待了一周後,小夏終於拿到了體檢報告,報告上心電圖一欄顯示竇性心律不齊,這下小夏傻眼了,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竇性心律這個專業術語也把她難住了,這到底是啥意思呢?網上一查,也是各種專業說法,看著令人費解。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 「竇性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見於哪些情況?醫生告訴您
    首先要回答大家的是,「竇性心律不齊」並不一定是心臟病。 就在前幾天,我伯父在我們醫院做了一次全身的體檢,結果心電圖檢查報告提示:竇性心律不齊;於是他非常慌忙地拿著報告單來問我,自己是不是心臟有大問題了,該怎麼辦?
  • 體檢,怎麼查才對?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得有多勤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需要強調的是,目前的防癌體檢只能針對大多數常見的以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一些發病率較低、病情隱匿的惡性腫瘤,很難通過現有的體檢項目發現。比如發病率較低的肺泡癌,不一定能夠通過體檢篩查出來;早期胰腺癌病情隱匿,位置較深,也很難被發現。而且,防癌體檢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一次體檢只能反映現階段的身體狀況。
  • 心律不齊非小事,積極治療更「安心」
    心律不齊是很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心律不齊多見於青壯年,但老年人也會發生。那麼,老年人心律失常究竟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呢?心律不齊需分輕重緩急再治療對於心律不齊,曾智桓指出,應該初步判斷一下它的輕重緩急,再決定是否馬上就診。具體怎麼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1.看是否伴有其他症狀。
  • 心律不齊,到底要不要治療?出現這種情況需要警惕
    不少人在體檢後會發現, 心電圖上會顯示「心律不齊」幾個字, 這是說明得心臟病了嗎? 需不需要治療呢?
  • 體檢出哪些病不用治療
    那麼體檢出哪些病不用治療呢? 1、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是女性口中經常說的一種所謂的「病」。但是,宮頸糜爛事實上只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會對女性生育造成影響,更不是一種疾病。所以體檢的過程中被查出宮頸糜爛,一定不要慌。
  • 體檢正常,但總是疲倦、渾身乏力,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人經常處於這樣的狀態中,也會及時的去查一下,但體檢又正常,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體檢正常,但經常疲乏、渾身無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何緩解好?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說明你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不是很健康,但又沒有疾病,可能跟以下幾個原因有關,若中招,建議及時調整。
  • 竇性心律不齊是什麼意思 飲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竇性心律不齊這個詞大家都比較陌生,其實它是心電圖的一種表現形式。那麼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呢?竇性心律不齊發病機制是什麼?應該注意哪些飲食保健呢?今天小編就和你一起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什麼意思。竇性心律不齊是什麼意思竇性心律不齊(sinus arrhythmia)系竇房結髮出的激動顯著不規律,使心房和心室的節律也不規則。
  • 7招教你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
    體檢報告上會出現「心律不齊」字樣,一看到就惶恐,擔心是不是心臟病?醫生表示,心律不齊是我們常說的心律失常的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據調查,每4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患有心律不齊!那為什麼會出現心律不齊?心律不齊還分良性和惡性?又該如何對待呢?
  • 7招教您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
    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總受到格外的關注很多人在加班、疲憊的時候會感覺心臟不舒服體檢報告上會出現「心律不齊」字樣一看到就惶恐擔心是不是心臟病醫生表示,心律不齊是我們常說的心律失常的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據調查,每4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患有心律不齊!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趙朗 攝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的防癌體檢只能針對大多數常見的以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一些發病率較低、病情隱匿的惡性腫瘤,很難通過現有的體檢項目發現。比如發病率較低的肺泡癌,不一定能夠通過體檢篩查出來;早期胰腺癌病情隱匿,位置較深,也很難被發現。而且,防癌體檢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一次體檢只能反映現階段的身體狀況。
  • 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是怎麼回事?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8月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是怎麼回事?》。有些家長帶寶寶到保健科體檢時會被醫生告知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家長們聽後,立刻緊張起來。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會不會影響寶寶的發育成長呢?今天就跟隨我院保健科醫生一起來了解下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是怎麼回事?首先,家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是,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可能存在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
  • 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時間:2020-11-09 12:36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20年11月6日,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一事遭曝光,公司回應:沒有官方立
  • 早上起床感覺腰疼,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回事?腰好疼! 很多人晚上睡一覺,第二天早上起床時,感覺腰酸背疼,重者翻身痛苦、下床艱難,本來神清氣爽的人兒頓時變成了霜打的茄子,早上起床感覺腰疼到底怎麼回事呢? 腰椎退化導致腰疼腰椎的退化也是產生腰疼的重要原因,比較常見的就是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後會壓迫到神經,產生腰疼、腿疼、腿麻的症狀。 腰疼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一種病症,如果不是因為勞累和睡姿不正確,很可能是由於疾病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