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巧會,瑞寶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義工老師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曉曼) 從去年開始,瑞寶街家綜新開了一門備受女性歡迎的課程——壓花課,義工老師張巧會定期來到這裡,與街坊們分享壓花的藝術。張巧會笑稱,壓花如同陽光般照亮了自己的生活,她希望更多的人也能接觸壓花這門藝術,打開一扇通往美麗世界的大門。
小興趣愛好給生活帶來改變
與張巧會聊天時,她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裝紙,裡面包裹著一片片精緻的乾花,似乎還散發著香氣。「這是我在公園採摘的、已經處理好的乾花,是製作壓花作品的原材料。」她介紹,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甚至樹皮等,經脫水、保色、壓制和乾燥都可以處理成平面花材。說著,她又展示出自己近期完成的多幅壓花作品,有不同款式的掛墜,也有色彩豐富、精細逼真的裝飾畫,令人賞心悅目。「花材就如同水彩、油畫一般,是繪畫的原材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創作出一幅幅美麗的畫作。」
張巧會坦言,自己接觸壓花其實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此前毫無藝術基礎。「我是一名全職的家庭主婦,經常在家帶孩子,生活過得有些無聊和單調。」談及學習壓花的緣由,張巧會笑說,其實她是在無意之中接觸到的,「有一次在網上看到壓花作品,第一眼就被它的美迷上了,之後我就開始在網上尋找壓花的教程,一步步自學。」但在自學過程中,張巧會遇到不少難題,為了能專業學習壓花藝術,她開始到華南農業大學拜師學藝,系統地學習壓花知識,並在最近完成了高級壓花師資課程。
張巧會學習壓花的初衷很樸實,但她卻沒有想到,一個簡簡單單的興趣愛好,卻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以前覺得生活就是這樣,得過且過。接觸壓花後,我對自己的生活品質更有追求,知道怎麼去把每一個日子經營好。」
希望更多女性接觸這門藝術
在張巧會看來,製作壓花能讓人修身養性。「要完成一幅壓花作品,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處理乾花,這項技術其實不難,但要有很大的耐心和專注力。」張巧會稱,製作壓花是一項費時又費神的精細活,稍微處理不當,完成的作品可能就會不盡人意,但正因如此,它才能培養人的專注力。「我以前比較浮躁,很難專心地做好一件事,但每次製作壓花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靜下心來,內心也慢慢變得很平靜,這就是壓花在潛移默化中帶給我的改變。
在業餘時間裡,張巧會除了製作壓花,還會在陽臺上養些花花草草,到戶外郊遊時還會留意大自然的蟲草花鳥,然後收集一些好看的植物回家。「壓花材料很常見,只要你留心觀察,會發現身邊到處是可取之材!春暖花開時遍地的小花小草,都是壓花人的寶貝。」張巧會說,經常以花為伴,自己的審美能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我比以前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了,對美麗也更有追求了。」
壓花給張巧會的生活帶來了改變,這也讓她意識到,自己何不把這門藝術帶給更多的人,讓身邊的女性都能跟她一樣,享受壓花帶來的樂趣呢?去年,張巧會便成為了瑞寶街家綜的一名義工老師,定期為街坊們開展免費的壓花課程,參加課程的學員們大都是瑞寶街的一些家庭主婦。「學員們在課上完成的壓花作品,有的作為禮物送給老師或朋友,有特別的意義;有的掛在家裡當成裝飾品,給家人帶來了驚喜。」張巧會說,壓花其實並不難學,卻是一項很美的藝術,希望能讓更多的女性接觸這門藝術,開啟美麗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