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相互寶未來的路怎麼樣走:讓中國超7億網民知道保險是什麼

2020-12-23 太平洋財富網

入職螞蟻金服時,尹銘46歲。此前他是保險行業的傳奇人物,曾在保險公司同車險代理商的廝殺中,一戰成名,被擢升為中國人壽財險副總裁。保險圈內...

入職螞蟻金服時,尹銘46歲。此前他是保險行業的傳奇人物,曾在保險公司同車險代理商的廝殺中,一戰成名,被擢升為中國人壽財險副總裁。保險圈內人都稱他為「少帥」。

年過不惑的保險「少帥」轉戰網際網路行業,在自我挑戰外,尹銘更想做些大事。當時,螞蟻金服的普惠金融體系已經打造了12年,支付寶擁有用戶5億,餘額寶、芝麻信用等產品都取得了現象級的成功,金融、理財之後,保險自然就成了下一個戰場。

2015年下半年,螞蟻金服挖角尹銘掛帥支付寶保險事業群,被業界解讀為阿里巴巴出擊保險業的訊號。此前,阿里已經通過參股保險公司、代理保險等方式,初步涉足保險業。而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阿里具備數據分析、網絡運營和龐大客戶群,也為網際網路保險創新準備了條件。

尹銘認準自己要做的,想要將自己的保險「基因」注入這家立足於網際網路與技術的公司。

初入螞蟻金服時,他保留了老保險人的習慣,逢人便聊業務,開口三句離不開保費。馬雲對此也有所耳聞,開玩笑叫他「尹保險」。尹銘剛開始以為這一稱呼取自他所負責的保險業務,但心裡也犯嘀咕:沒聽過馬雲用這種方式叫別人啊。

忙碌了整整一年,年底的集團總裁匯報會尹銘為保險事業群的戰略匯報準備了24頁ppt。他覺得憑藉自己的專業和口才,新一年的戰略方案一定能得到同事們的認可。

打開ppt講了個開頭,尹銘察覺到臺下同事有人沉默有人皺眉,似乎有話要說。講到一半有人打斷了他:「你這不對,這不是網際網路思維。螞蟻不是要讓這個社會再多一家保險公司,而是要用網際網路改變社會保障的現狀,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走下講臺,憋著一肚子問號的尹銘逮住幾位同事挨個問: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

很長一段時間,這句「不一樣的東西」就像個魔咒,籠罩著尹銘和他的同事。他找來阿里人工智慧團隊,抓取網絡上所有關於保險的問答,打算重新認識一下這個「老朋友」。

收集回來的40多萬個詞條指向一件事——中國超7億網民不懂保險是什麼。

萬萬沒想到,用技術改造之前,普及保險成了當務之急。同事們接過任務,迅速搭建好保險社區,不到三個月,超過120萬人湧入社區交流保險常識和心得。

這時尹銘意識到,大眾最需要的是全民保險意識。

早在2009年,阿里就有一個員工互助的「蒲公英計劃」,只要定期繳納幾十塊錢,一旦員工或其家人不幸生病,就能從資金池裡獲得一筆互助款。

如果把這種模式擴大到全國呢?順著這個思路,四個月後相互寶的雛形——「1314」誕生。

那是個針對80、90後的癌症保險項目。在尹銘和同事們的設想中,它將會擁有最低的門檻,最簡單的規則,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了解保險,從而提高保障普及度。「1314」代表著他們的初衷——「守護你的一生一世」。

總算是琢磨出了「不一樣的東西」,尹銘躊躇滿志。

可被掛在臺上的感覺很快又出現了,內部匯報會的最後一刻,「1314」被螞蟻金服的董事長兼CEO井賢棟斃掉了。

井賢棟有他的考量,當時保險部門理賠經驗不足、流量承載力不夠、AI技術不成熟,一旦產品上線,大量用戶湧進恐怕大家很難招架。

這些問題像幾座大山一樣壓著尹銘和同事,前進後退都是一片荒野茫茫。

好在「1314」打開了思路,保險事業群開始以健康險為主線探索經驗。在尹銘的安排下,濟慈率先組織團隊做起了好醫保。濟慈曾是淘寶運費險的負責人,對於網際網路保險經驗豐富,團隊共創了支付送保險的點子——只要用戶在線下使用支付寶付款,即可免費得到一份健康險保額。

項目上線沒多久,每天的諮詢人次就超過了四萬,大量的用戶也讓團隊迅速積累出了在線理賠經驗,明確了健康險的風險特徵要素。

與此同時,另一款面向商家的保險服務「多收多保」,也在支付寶體系內逐漸步入正軌。項目上線七個月,日承載報銷流量超過一萬例。

理賠費時間、費人力,一直是傳統保險的老大難。在健康險的探索過程中,尹銘的保險事業群獲得了一個意外驚喜——智能理賠技術的突破。

2018年7月,國內保險業首筆無人工幹預的「全流程AI快賠」在支付寶內完成。在支付寶裡上傳醫療憑證後不到2小時,理賠款就自動到了用戶帳戶裡。

負重前行的兩年,當初讓井賢棟最擔心的幾座大山被這群人硬生生地走出了一條道。在這期間,芝麻信用也經歷了關鍵性發展,通過信用租、共享單車等場景應用,對個人履約能力的評估有了質的突破。

尹銘覺得時機真的到了。有芝麻信用分作為門檻和風控措施,可以做一款讓用戶0元加入的保險產品。如此,能夠廣泛地吸引用戶參與,培植用戶的保險意識,做出一款普惠的保險產品。

可在產品設計的討論會上,激烈的爭論又開始了。尹銘聽說公示救助用戶所有信息的提議直接急了:「那豈不是人一生病,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他怕這種機制帶來更大的隱私傷害問題。

這也是讓相互寶產品負責人立勇和規則負責人濟慈最為難的事,相互寶採用「0元加入,一人生病,大家出錢」的模式,這意味著每一次賠付都會和所有用戶發生聯繫,為了保證全透明,必須公開救助案件。

如何才能既保證公開透明,又能適當保護受救助人的隱私?圍繞這個問題,團隊開了三次會議,爭論的面紅耳赤甚至拍起了桌子。最後,大家想到了一個折中方案:依舊對每個案件的時間地點病情等要素做完整公示,但對用戶的姓名、身份證、住址等私人信息做部分打碼。

比起隱私問題,讓相互寶技術負責人鳳伍頭疼的是如何維護可能湧入的龐大流量。相互寶直接將保障範圍擴大到了60歲,用戶數會翻好幾倍,報案、扣款、理賠需要的技術能力和方案都要重新衡量。

還沒等他解決完流量問題,這邊立勇和濟慈還在不斷提出新要求,扣款要全部在白天完成,以免打擾用戶;扣款成本要壓縮到最低,用戶報案流程要精簡,賠付速度要加快。

眼看同事熱火朝天地提出了需求,鳳伍沒有任何退路。那兩個月,他帶著兩名同事沒日沒夜地測試,總算是為所有部門搭好了技術框架。2018年10月16日,相互保正式落地。

上線9天,相互保以一騎絕塵之勢,吸引了一千萬用戶,一舉打破2013年餘額寶的記錄。

相關焦點

  • 支付寶相互寶大病互助跌破1億人,為什麼這麼多人退出相互寶?
    最近,相互寶又因為一起拒賠引發熱議。當我打開自己最新一期大病互助公示,發現最新的分攤人數已經跌破1億,11月還有1億多人,現在只有9千多萬了。這是相互寶歷史上退出人數最多的一次。按這個趨勢我不免有些擔心,一邊是分攤變多、一邊是人數減少。
  • 當我們在支付寶上花1萬元買基金保險,支付寶能賺多少?
    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的收入也是服務費抽成,按抽成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信用貸款業務的佣金抽成、理財業務的佣金抽成、保險業務的佣金抽成。2019年,支付寶平臺上花唄、借唄、網商貸(面向商戶)等信貸業務的餘額達到20138億元;餘額寶、基金等理財業務的規模為33981億元;相互寶等保險業務的保費規模為375億元。
  • 似保險非保險?「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1.稀裡糊塗入會、無聲無息扣費,「被互助」感覺很糟最近,北京的李女士查看支付寶帳單時無意發現,其支付寶帳戶每個月都有兩筆數額不大的固定扣款,且扣款周期長達一年以上,扣款由頭是相互寶。李女士並不記得何時入會相互寶,也從沒收到過扣款的提醒。
  • 半月談:似保險非保險?「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稀裡糊塗入會、無聲無息扣費,「被互助」感覺很糟最近,北京的李女士查看支付寶帳單時無意發現,其支付寶帳戶每個月都有兩筆數額不大的固定扣款,且扣款周期長達一年以上,扣款由頭是相互寶。李女士並不記得何時入會相互寶,也從沒收到過扣款的提醒。
  • 似保險非保險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存管理缺陷誰來管
    1 稀裡糊塗入會、無聲無息扣費,「被互助」感覺很糟最近,北京的李女士查看支付寶帳單時無意發現,其支付寶帳戶每個月都有兩筆數額不大的固定扣款,且扣款周期長達一年以上,扣款由頭是相互寶。李女士並不記得何時入會相互寶,也從沒收到過扣款的提醒。
  • 支付寶相互寶怎麼退出 支付寶相互寶退出方法
    支付寶相互寶怎麼退出 支付寶相互寶退出方法時間:2020-12-08 22: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付寶相互寶怎麼退出 支付寶相互寶退出方法 支付寶相互寶怎麼退出?
  • 相互寶「自身難保」
    2019年5月,曉曉在支付寶頁面看到了相互寶的宣傳,於是動員全家老小都加入其中。相互寶是由螞蟻集團推出的一項大病互助計劃,並不是商業保險,在過去的兩年間,已有1.05億人加入相互寶,而這一數據在2020年底還是1.06億。2021年1月7日,相互寶進行了今年第一次分攤公示,信息顯示,2021年1月一期,60歲以內用戶參加的大病互助計劃人均分攤5.28元。
  • 第一個「相互寶村」來了!支付寶這位「小弟」為啥吸引1.06億人?
    2018年年末,一個大病互助計劃上線——這就是螞蟻集團旗下的「相互寶」。加入的成員在遭遇相互寶所包含的重大疾病時,可以享有10萬元至30萬元不等的保障金,費用由參與計劃的所有成員分攤。這個成立不足兩年的互助平臺,憑藉低門檻、高性價比,加入成員數已超1.06億,募集互助金近80億,累計幫助5.2萬人。
  • 網際網路人逃離相互寶:不是用戶「保命符」,卻是阿里「試金石」
    根據相互寶公布數據,2021年1月第一期的分攤人數為1.01億,2020年11月第一期1.058億,兩個月下降人數就超過400萬!可見大家對於相互寶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多。然而,你們有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上億人購買相互寶是出於什麼動機?現在有人開始退出相互寶了,以後呢?大家可能知道,相互寶是螞蟻集團旗下的一款產品。
  • 相互寶怎麼退出來?是時候跟支付寶相互寶說再見了!
    相互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看法也不一樣,不過小編一直參與,但是有的網友看著攤銷越來越大,怕給投機分子買單,這個說法似乎也合情合理,想退出相互寶的可以看看下面文章。自從馬雲卸任以後,支付寶似乎變得有些陌生,從之前的個人英雄主義,再到現在的商業化操作,也仿佛經歷了一個時代。
  • 半個月超170萬人退出 相互寶還靠譜嗎?
    加之一直以來的負面消息,以及不斷看漲的分攤金……短短半個月,超 170 萬人退出相互寶,這也導致在 12 月最新一期的公示中,相互寶的分攤人數直接跌破 1 億。所以相互寶現狀是 一邊分攤金在變多、一邊分攤人數還在減少。那麼,在此趨勢下,還有必要繼續加入相互寶嗎?分攤金還會漲多少?
  • 支付寶裡的相互寶,保的到底是什麼?
    作為網際網路保險,相互寶有很多人加入,但是不一定人人都了解。今天就有人問我,他加入了相互寶,是不是不用辦理其它保險了,我問他,你知道相互寶,保的是什麼嗎?他卻是說不上來了。今年因為疫情,有很多人的工作受到了影響,有的甚至失業。
  • 一個月均攤七八塊錢,相互寶分攤金上漲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9年底,相互寶官宣2019年全年用戶實際分攤金額為29元。而截至2020年7月第1期,今年用戶分攤金額已達41.12元。對此,相互寶工作人員回應熊出墨,主要影響因素一是相互寶設有3個月的等待期,2019年1月之前每個月都不需要分攤,大家都在等待期內。
  • 分攤人數跌破1億相互寶為何正在被拋棄?
    「0元加入,最高30萬互助金」、「1億人彼此守護」······相互寶昔日所大肆宣傳的「低門檻,高賠付」對用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然而,自今年下半年以來,相互寶卻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聲。近日,界面新聞記者發現,今年12月第一期互助參與人數披露情況顯示,相互寶旗下大病互助計劃成員跌破1億,僅為9824萬人。相較9月第一期的10128萬人,3個月內減少超300萬人。情形更不妙的是,最近一個月披露的第二期數據顯示,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參與人數驟降180萬人。
  • 相互寶分攤費飆漲100倍,開始「割韭菜」了?到底值不值得加入?
    提到相互寶,可能有很多60、70後都對這個不是很了解,而一些支付寶的「深度玩家」80、90後幾乎對這個都有聽說過。大部分年輕人最開始因為好奇好玩而紛紛加入了相互寶的群體裡,而目前面對相互寶激增的分攤費,讓已經加入的1億人開始猶豫要不要退出相互寶?
  • 信美人壽「相互保」下架 相互保險是什麼?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1月27日訊  記者最新獲悉,監管部門已對引發市場爭論的「相互保」有了定論。今日,支付寶平臺中「相互保」下架,改為網絡互助計劃。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發展
    網絡互助最大的特點是低價和低門檻,在2018年10月16日,支付寶平臺上線了「相互保」大病互助產品,這一產品剛出便獲得了極高的市場反響,而之後「相互保」變更為「相互寶」。本文在介紹相互寶的產品屬性與特徵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的競爭情況以及網絡互助行業的背景對相互寶的商業模式可行性以及網絡互助行業的前景及發展做了一系列探討。
  • 清障IPO,螞蟻剝離相互寶,分攤費用暴漲800倍,棄兒如何優雅地活下去?
    當前老百姓(603883,股吧)對醫療健康越來越重視,希望有更高的醫療保障服務,但市場上的重疾險等產品普遍價格較高,性價比卻不高,「相互寶」的被受青睞正是切中了這個痛點。不過互助計劃只能算作保險的補充,不能替代保險,想要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意外等風險,還是得配置更完善的保障。
  • 支付寶相互寶分攤怎麼取消 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退出教程
    支付寶相互寶分攤怎麼退出?很多支付寶用戶剛開始的時候莫名其妙開通了這個相互寶,後面想退出但是不會操作,現在小編給大家說下支付寶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分攤退出步驟詳解。  支付寶相互寶分攤取消、大病互助計劃退出教程  1、點擊手機上的支付寶,點擊進入即可。  2、點擊右下角的我的即可。
  • 網絡互助案例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
    網絡互助最大的特點是低價和低門檻,在2018年10月16日,支付寶平臺上線了「相互保」大病互助產品,這一產品剛出便獲得了極高的市場反響,而之後「相互保」變更為「相互寶」。 本文在介紹相互寶的產品屬性與特徵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的競爭情況以及網絡互助行業的背景對相互寶的商業模式可行性以及網絡互助行業的前景及發展做了一系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