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
想
喜
馬
拉
雅
瑜
伽
AHYMSIN
斯瓦米 拉瑪(Swami Rama)---著
劉海凝---譯
冥想姿勢
許多坐姿都能夠在舒適的前提下保持脊柱的垂直,而不需要盤腿或製造其他不適。事實上,冥想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完全地挺直脊柱。
相較之下,手臂和雙腿的擺放位置,就顯得無關緊要了。達到這一要求的最簡單坐姿,稱為[高位坐](見下圖)。
1、高位坐(Maitri Asana)
在高位坐中,你可以舒適地坐在椅子或長凳上,雙腳平放於地面上,雙手搭放在大腿上。這個姿勢適用於所有人。那些身體不夠靈活或不習慣坐在地面上的人,都可以使用這個姿勢進行冥想,它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困擾。
2、簡易坐(Sukhasana)
如果你的身體比較柔軟,也可以選擇另一種坐姿:簡易坐。這種坐姿需要你坐下來並交叉雙腿,如上圖所示,兩個腳掌都放在另一側膝蓋下方的地板上,膝蓋則輕放在相對應的腳上。最好坐在摺疊起來的厚實毯子上,這樣可以保護膝蓋和腳踝不致承受太大的壓力。
如果雙腿不夠靈活,或大腿肌肉比較僵硬,膝蓋離地比較遠,將墊子或毯子摺疊起來放在臀部下方,可對此有所幫助。先做幾個伸展動作進行熱身,會使身體較靈活,也會讓坐姿更為舒適。無論選擇什麼樣的姿勢,都要經常進行練習,不要總是半途而廢去嘗試新的姿勢。持之以恆地使用同一種坐姿,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它越來也穩定和舒適。
3、吉祥坐(Swastikasana)
如果能自如地使用吉祥坐進行冥想,你將從中獲益匪淺。對於那些雙腿足夠靈活的練習者,這種坐姿比簡易坐更適合長時間的冥想。因為它的根基部分比簡易坐更寬廣,可以讓身體重量均勻地分布在地面上,減少了移動或搖晃的可能,因此更穩定。
如圖所示,在吉祥坐中,雙膝直接放在地板上,而不像簡易坐那樣放在雙腳上。這樣做的好處之一就是:對一部分學生而言,它減輕了腳踝承受的壓力。
這個坐姿的要領是:首先,舒適地坐在冥想座位上,彎曲左膝,將左腳放在右大腿內側,腳掌抵住右大腿內側肌肉;下一步,彎曲右膝,把右腳輕放在左小腿上,右腳腳掌抵住左大腿內側肌肉,將右腳的腳趾插入左大腿和左小腿後側之間;最後一步驟,用手輕輕地將左腳腳趾勾放在右大腿和右小腿之間,這樣就能看到左腳的大腳趾了。
這個姿勢對稱穩定,有益於冥想。以上描述看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如果依照提示來完成,就會發現這個坐姿其實並不難。
4、其他建議
對入門者而言,由於雙腿不夠靈活,在使用吉祥坐的初期可能會感到不適。但事實上,只要能夠保持身體穩定,不晃動、不搖晃,你完全可以選擇任何雙腿交叉的姿勢,或者使用前面介紹的高位坐也可以。在這裡,我們必須再次強調:比起雙腿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擺正頭部、頸部和軀幹的位置,保持脊柱挺直。
有些學員喜歡比較各自對高階坐姿的掌握程度,在身體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使用它們,往往會導致不良後果,因為他們的肩膀在此時往往是拱著的,會造成脊柱的彎曲。不要養成這種習慣,這會導致生理不適,阻礙呼吸,並且影響身體中精微能量在通道中的運行。這些問題在深入的冥想中,都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現代人的身體坐姿大多數趨於不良。童年時期養成的行、住、坐、臥的不良習慣,對此有很大的影響。它們會使支撐脊椎的肌肉得不到完善的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脊柱開始彎曲,身體也會逐漸變形。因此,在初次進行冥想時,你很可能會感受到自己背部的肌肉虛弱無力,坐下來幾分鐘後就會有前傾的趨勢。
其實,這種情況很快就能得到改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動作,一旦發現有姿勢不端正的情況,就立即調整,那麼長此以往,背部肌肉就會開始發揮它本有的功能。某些哈達瑜伽體位法,如眼鏡蛇式、船式,弓式和嬰兒式,都有助於強化背部肌肉,使脊柱獲得支撐。
有些身體條件受到限制的學生詢問:是否可以採用後背靠牆的坐姿來進行冥想?在初期,為了形成正確的直立坐姿,你可以這樣做,以便檢查自己的脊柱是否挺直。不過,依賴於外部力量是不正確的。因此,你從一開始就應該付出努力,儘量堅持練好獨立坐姿。可以讓朋友幫忙檢查,或是自己用鏡子檢查。
如果你的脊柱挺直,用手掌沿著脊柱上下滑動時,是不會摸到突出的脊椎骨的。
|| 《冥想》
《冥想》這本書將有系統的討論以上所有問題,使你的冥想愉悅、深入且有效。練習冥想時,如果你能清晰的了解冥想的概念,再加上適宜的技巧與態度,它就會令你精神煥發、精力充沛。在理解冥想的基本背景之後,我們將進行下一步:為冥想做好準備。
喜馬拉雅傳承代表人物
斯瓦米 拉瑪
斯瓦米 拉瑪(Swami Rama)大師身兼瑜伽修行者、科學家、哲學家、人道主義者以及神秘主義詩人等頭銜。
拉瑪大師1925年出生在印度喜馬拉雅山一個婆羅門書香世家。叄歲時即獲喜馬拉雅山一位偉大聖者的啟蒙。時常雲遊於喜馬拉雅山叢山之間,參訪了一百廿餘位印度大師、高人和隱士。1970年他榮任美國 Topoka(託普卡)、Kansas(肯薩斯)等地明寧哲基金會( MenningerFoundation )的顧問,從事「內在心靈世界的自動控制」研究計劃。一九七一年,拉瑪大師綜合東方古老教學以及西方現代思潮,創辦了喜馬拉雅(國際)瑜伽科學暨哲學學院,並成為該學院的精神領袖。把學院總部設於美國賓州宏斯戴爾市 (Honesdale) 。如今拉瑪大師所創辦的治療與教育中心已經遍布世界許多國家與地區。
斯瓦米 韋達
斯瓦米 韋達(Swami Veda)大師是印度傳奇人物斯瓦米 拉瑪(Swami Rama)的入室弟子,他是印度瑞詩凱詩斯瓦米 拉瑪靜修中心的負責人和精神導師,在全球教授瑜伽、指導人們的精神生活已有60餘年,是瑜伽科學和哲學界的權威人物。他本人有著六十多年的瑜伽執教經驗,弟子遍布世界各地,被譽為國際瑜伽界泰鬥之一。
韋達大師對所有宗教的文獻都有很深的造詣,他能通17種語言,對於派坦伽利所著的《瑜伽經》和印度吠檀多哲學著作尤其有深入的研究並且身體力行,他同時還是一位卓越的詩人、學者、研究指導以及國際講師。韋達大師自幼在家中學習,從未入學,但是卻能在1965年到1967年間獲得倫敦文學學士、倫敦文學碩士、荷蘭文學博士的學位,並開始前往世界各地講學,足跡遍及歐美亞非。斯瓦米韋達(Swami Veda)對世界各個主要宗教的歷史根源和教義和均有相當程度的研究,擅長帶引不同信仰以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們領略靜坐的滋味。1999年,斯瓦米韋達被推舉為Mahamandaleshwara,成為印度地位最崇高的宗教精神領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