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意思是:冥想是國外翻譯過來的一個單詞,在英文裡,它指的是禪修的意思,是瑜伽實現入定的一項技法和途徑,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終目的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瑜伽者通過冥想來制服心靈,並超脫物質慾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直接溝通。通過簡單練習冥想,即可幫助人們告別負面情緒,重新掌控生活。
擴展資料
每天冥想1小時以上,並至少參加過一次冥想靜修活動。通過再次對他們的反應速度和注意力進行評估,研究人員發現,堅持冥想的參試者,注意力持久度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冥想能快速調節腦電波,排除幹擾思維的因素,提升注意力的廣度。而且,經常冥想的人大腦皮層溝回摺疊更複雜,可以加快對信息的處理速度,提高記憶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此項新發現則在上述基礎上,證明了堅持冥想可持久改善中老年人的思維能力,有效對抗衰老。
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和行為習慣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培養良好的身心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通常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使外部刺激降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但現在已廣泛地被運用到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冥想的好處非常多,這兒列舉幾種:
01 冥想能給人啟發,讓心靈變得寧靜
冥想者在冥想時多會選擇美麗安靜的自然環境,這樣的環境空氣清新,多為天然氧吧。對人的呼吸系統很有好處,通過冥想和深呼吸能讓人的心靈得到寧靜。
02 冥想能讓大腦前額皮質左側更活躍
幸福的人前額皮質的左側更有活性,而不太幸福的人右側更有活性;這是測量幸福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客觀指標。一些長期研究冥想的人發現,冥想能使人前額皮質左側更活躍。
03 冥想可以降低人的情緒波動,提高身心免疫力
警覺反應是另一個測量幸福感的客觀指標。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丹尼爾·格爾曼在他的《毀滅性情感》一書中寫道:「一個人警覺的程度越大,這個人就越傾向於產生煩亂的情感。」
通過冥想,可以讓人達到一種相對安靜的狀態,降低警覺度,從而讓我們的身心更有活力和彈性,提高我們的心理免疫力和身體免疫力。
04 冥想可以修復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
目前,冥想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精神病領域裡,並且已被證實十分有效。哈佛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證明,正念冥想可以讓嚴重抑鬱症的復發可能性減低50%。
下面介紹四種簡單易學的冥想方法
01 呼吸意識冥想法
也可稱之為「意識呼吸冥想法」,是學習冥想中很基礎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們進入高級冥想法的基礎,也是初學者進入冥想學習的第一步。每天進行呼吸意識冥想法可以緩解精神和身體的壓力,建立良好的身體狀態。
練習方法:
1、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讓自己放鬆下來,放鬆全身,雙手做Vishnu手印或自然地放在膝蓋上,放鬆臉部肌肉、眼睛、鼻子、嘴唇、舌頭、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用鼻子呼吸。先不用刻意調整呼吸,只須觀察自己呼吸的狀態——呼吸的節奏、快慢、深淺或者靜靜地體會呼吸時的緊張與放鬆。觀察自己呼吸的聲音。
2、讓呼吸的狀態自然、平靜。如果你喜歡這種冥想的方法,儘可能地放鬆自己,幾分鐘之後,你的呼吸狀態就會慢慢地變得平穩下來,你會越來越平靜。繼續觀察自己的呼吸,繼續體會呼吸的節奏和狀態。吸氣和吐氣會比之前更安靜、平穩,體會吸氣和吐氣之間的平和。你可以用心地告訴自己:我正在慢慢吸氣,我正在慢慢吐氣。吸氣時,想像自己正在感受大自然給予身體的能量;吐氣時,感覺所有的緊張,濁氣排出體外。
3、當注意力從呼吸上跑開時,不要著急,只是靜靜地觀察著這種「游離」,然後慢慢地把意識引回到自己的呼吸上。隨著練習時間的加長和次數的增多,隨著對這種冥想方法的熟悉和適應,你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平靜。
4、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來調節冥想時間的長短。開始時,時間可以稍短,5分鐘左右,然後慢慢增加到10分鐘、15分鐘,以至更長。
02 簡易語音冥想法
語音冥想法(Mantra)是在瑜伽體系裡利用十分廣泛的冥想方法,它是一種引導心靈純淨的簡單而有效的冥想方法。語音是人體內精力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人們發現,瑜伽語音有著十分特殊的力量和作用,它可以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治療精神疾病,甚至能幫助人們達到最高、最純淨的意識狀態。
瑜伽語音被稱為Mantra(曼特拉),它是由梵文音節組成的詞組或者簡單語句。它是精神的,能讓人在這不斷重複的詞組和語句中找到無窮的力量和精力。它不是現代人隨意可以創造、編排的,也不可以被隨意篡改或取消。真正的瑜伽語音冥想應當具有以下特點:
1、真正的瑜伽語音冥想是由實現了自我最高意識狀態的瑜伽上師傳承下來的。
2、這些語音有著一定的韻律、節奏,它代表著特定的人格化的神的精神和力量。
3、它是有著特殊力量的、有根基的語音,具有超人的宇宙力量。人們通過不斷重複這些語音,增強精神的集中力,緩解壓力和緊張,讓思想慢慢進入純淨狀態。
4、經過一段時間非常真誠的練習之後,在人的思想裡會形成一個語音冥想的特定模式。語音冥想能引導人們進入真正的冥想狀態。
在這裡,我們推薦一種最古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Niguna語音冥想:OM。這個語音是一個最古老的語音,也是一切語音的根基。印度瑜伽師們解釋說:這個語音就像我們閉著嘴巴發「HOME」(家)的音,人們常常念誦這個語音就會有歸屬感。
練習方法:
選擇一種自由的、輕鬆地坐姿,讓身體慢慢放鬆下來,調整好呼吸。深深地吸氣,吐氣,同時唱誦或者念出這個語音,讓「O」自然地從心底發出,然後慢慢轉到「M」音上,讓這個聲音延長並通過整個身體和頭部,讓身心完全地放鬆。你可在剛剛開始時做5分鐘「OM」語音冥想,以後增加到10分鐘、20分鐘或者更長的時間。
在最初練習語音冥想的時候,應當唱出或者念出這個語音,隨著集中精神的能力以及對於這種語音的吸引力的提高,你就可以在心裡默念或者默唱這個語音。慢慢地這些語音會常常出現在你的心裡,甚至在你工作、學習、休息的時候,它都會出現在你的心裡,你一定會感覺到這種神奇的梵文語音的神奇力量。它不是宗教的,也不是神秘的玄學,但它真的可以給你的內心帶來意想不到的平靜。
「OM」這是一個神聖的梵文音節,有時被寫成AUM,是最古老的梵音,它表示「心靈邁向永遠和平的歷程」。
03 燭光冥想法
燭光冥想法是一種非常好的睡前冥想方法,有助於放鬆精神,調節睡眠,提高睡眠質量,治療失眠現象。這種冥想方法還可以改善和調整視力,這也是倍受眼科專家們關注的,事實上,很多人在使用這種燭光冥想法治療各種眼睛疾病。
練習方法:
1、選擇一種舒適的坐姿,在身體前方的凳子或小桌上放一支蠟燭,讓蠟燭火焰與眼睛在同一高度或略低於視線。讓呼吸自然放鬆,睜開眼睛,讓眼睛凝視蠟燭火焰的中心,保持儘可能長的時間,儘量不要眨動眼睛。2、閉上眼睛,試圖長時間地在腦海中抓住這個燭光的影像。一旦這個影像慢慢消失,不要沮喪,不要著急,試著集中精神,重新找回這個影像,同時保持有規律地呼吸。
3、當燭光的影像從漸漸模糊直到消失的過程大約在2分鐘左右以後,再睜開眼睛,利用剛才的技巧重新凝視蠟燭燭光,漸漸地加長時間的長度,閉上眼睛內視燭光影像,也是同樣儘可能長的時間來抓住這個影像,可以是5分鐘、1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
提示:
利用這種凝視和內視的方法練習3到5次之後,不要馬上停止冥想狀態,你可以繼續閉上眼睛體會一下剛才的感覺。如果這種燭光冥想法沒有給你帶來不適的感覺,你可以每天來做這種冥想練習,你會感覺心靈更加平靜、精神更加飽滿。對於弱視的人們來說,可能最初的幾次練習讓你有要流淚或者眼睛酸脹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如果你感覺十分難受且不能集中精神,你可以放棄而選擇其他的冥想方法。
切記:不可以勉強自己。
04 藍圖冥想法
這種冥想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發揮想像、讓人的心靈在美好的事物裡找到安寧、平靜的一種練習。這種想像是一種自我精神的引導的方式。它是簡單冥想法中比較廣泛利用的一種。你可以充分地發揮想像,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想像力來組織心中的藍圖。重要的是:那一定是一幅讓你身心愉悅的、積極的、美好的藍圖。它能幫助你在困境中找到自我,找到內心平衡的感覺。
練習方法:
1、選擇一種舒適的坐姿或躺姿,閉上眼睛,放鬆脊柱,放鬆臉部,放鬆呼吸,你可以十分放鬆地、面帶微笑的、愉悅地想像著這幅圖畫,慢慢地、穩定地、有規律地呼吸。
2、從頭到腳地放鬆你的身體,然後想像:你正躺在或者坐在一個美麗的湖邊,微風輕輕地吹拂你的臉龐、你的身體,你的皮膚正在呼吸著這溼潤的空氣,你的身心非常地放鬆,你在這裡吸收著大自然給你帶來的能量。
3、繼續讓你的身心感受這種輕鬆、感受美麗湖水的輕盈。風輕輕吹過來的時候,湖水被輕輕地撥開,輕輕地蕩漾開去;一隻美麗的大鳥飛過湖面,頑皮地從嘴裡扔下一顆小石子,湖面又被撩撥開去,一圈又一圈,然後湖慢慢平靜下來,平靜的湖水清澈見底,想像著你的身心就如這湖水一樣平靜、安寧。
4、想像溫暖的陽光照在湖面,一切變得溫暖起來,你的身體也變得溫暖起來,讓你的身心感受著這種溫暖與平和。
5、把你的注意力慢慢轉移到你的呼吸,平靜地、深長地呼吸。每一次吸氣想像你自己正在吸收著陽光、溫暖和大自然的精力;每一次吐氣時,想像著你的身體慢慢變重,下沉,你的所有緊張、疲勞都消失,你的整個身心就像你周圍的環境一樣安寧祥和。
6、保持這種狀態5到10分鐘或更長時間。
當你處在各種緊張和壓力的情況下,你也可以選擇仰臥或舒適的坐姿,想像著自己解決完各種問題之後的狀態或者成功時候的狀態。
想像是現代人走向成功的一種心理調節方法。許多成功人士都有豐富的想像力,這種想像力在事業上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這也是積極樂觀和自信的表現。所以,試試這種冥想法,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清心感覺。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藉助冥想的方式來調節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狀態,不要把它看成是神秘或超能力的東西。冥想的形式很多:瑜伽、太極、靜坐、觀呼吸等。無論哪一種,關鍵的是適合你,重要的是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