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龍擬赴港上市:辣條撐起50億營收 20年發展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2020-12-14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2月3日訊(記者 郭帥)日前,「衛龍辣條」母公司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衛龍食品」)傳出擬於2021年赴港IPO的消息,據稱,衛龍食品擬募資10億美元。天眼查顯示,衛龍食品經過多次股權變更,已由自然人控股公司變更為外資控股公司,疑為赴港上市鋪路。記者致電衛龍食品欲就上市傳聞進行求證,未獲回復。

手工作坊出身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1999年成立的衛龍食品陪伴了不少90後的學生時代,衛龍辣條也因此被不少人冠以「童年記憶」稱號,但隨著年輕人逐漸長大,圍繞衛龍「重油」、「多鹽」的「不健康」標籤也顯得越發扎眼。

公開數據顯示,衛龍食品2019年實現營收49億元,同比增加了43%。衛龍食品創始人劉衛平在衛龍食品2020年合作夥伴大會上對外表示,衛龍2020年的目標是72億元。根據公司此前的計劃,2021年要實現100億營收。據悉,僅衛龍近幾年熱推的魔芋產品,年銷售收入就達到了8306萬元。

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辣條行業規模每年保持30%以上同比增長,辣條銷售額從2009年的170億元上漲到2016年的500億元,估計2018年辣條銷售額已突破600億元。

雖然手工作坊出身的辣條已發展成超600億規模的大產業,但是由於生產門檻低的原因,行業亂象不斷。

2005年,辣條黑作坊在生產原料中非法添加黴剋星事件被央視曝光,將行業推向「垃圾食品」質疑的風口。時隔近15年之後,行業問題依然未解,2019年辣條行業亂象再遭央視「315晚會」曝光。

有媒體統計稱,2015年至2017年中旬,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的近200批次辣條抽檢不合格。衛龍食品也經歷多次抽檢不合格,其既是行業風波的參與者,也在行業風波中浮浮沉沉。

2015年11月,衛龍食品生產的「親嘴燒(川香風味調味麵製品)」被湖南省食藥監局檢出「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12月,衛龍食品生產的20克/袋裝「手撕素牛肉(調味麵製品)」再被重慶市食藥監局抽檢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同樣是「菌落總數」。

2018年5月、8月和11月,劉衛平出資成立的駐馬店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產品分別被山西省食藥監局、湖北省食藥監局和寧夏市場監管廳抽檢不合格,不合格產品分別為「衛龍大麵筋(香辣味調味麵製品)」、「親嘴燒(紅燒牛肉味調味麵製品)」和「大麵筋」,不合格項目均為食品添加劑山梨酸及脫氫乙酸。

針對因添加劑劑量超標被多地抽檢不合格的問題,衛龍食品曾回復公眾稱其產品是按照當地的標準生產的,完全合格,辣條行業也因此產生「南北標準之爭」。至2019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加強調味麵製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辣條行業才迎來統一標準。

儘管生產標準得到了統一,但「重油、重鹽、重調料」的生產工藝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19年央視曝光行業亂象後,辣條被打上「五毛食品」標籤,多地甚至禁止在小學周邊銷售辣條產品。

近年來,健康飲食意識在消費人群中覺醒,無糖、低脂食品飲料開始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首 V洩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在顏值管理、體重管理以及大健康管理流行的節點上,衛龍未來也要增加一些更健康板塊的業務,去增強他的差異化的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靠營銷蹭熱度出圈 多元化成效不明顯

雖然衛龍辣條如今已隨處可見,但據媒體報導,其市佔率仍不足10%,行業至今仍未產生真正的「龍頭」。在河南、湖南、江西以及四川地區都有辣條產業分布,且存在明顯的地域風格,麻辣王子、飛旺、君仔以及上市的休閒食品企業都是衛龍在辣條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業內人士表示,辣條最早是在1996年至2010年逐漸開始火起來的,最早是以小作坊生產為主。在一眾花花綠綠包裝的三無產品中,衛龍率先推出透明包裝,並在包裝上突出自己的商標,獨特的思路給衛龍品牌發展奠定了較好基

縱觀衛龍的成長史,熱衷營銷、喜蹭熱度是衛龍能在一眾辣條品牌中「出圈」的關鍵。

在2005年辣條黑作坊被曝出非法添加黴剋星事件後,行業進入洗牌期。劉衛平逆市進行產能擴張,在河南漯河、駐馬店、扶溝等地新建多個生產基地,同時更新了全自動的生產設備,車間還設計成半透明的。一系列動作使衛龍在樹立品牌形象上佔盡了便宜,一舉成為河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辣條企業。

2010年之後,衛龍發展駛入快車道,先後聘請了當紅明星趙薇、楊冪加盟代言旗下產品;此外,衛龍不僅在宣傳口號上模仿小米,喊出「為辣味零食發燒友而生」的口號;2016年時還仿照蘋果手機專賣店風格開了家衛龍線下店鋪;近幾年衛龍又對產品包裝進行了升級,將年輕人流行語印上了包裝,玩起了「國潮風」……

營銷上的風風火火,難掩衛龍食品大單品依賴的尷尬。

雖然近年來衛龍辣條持續豐富產品品類,陸續推出酸辣粉、辣條火鍋、薯片、滷味菜等產品,但效果並不明顯,並未能扭轉在大眾心目中辣條廠的刻板印象。

衛龍網店銷量數據顯示,銷量居前的仍是大麵筋、親嘴燒、魔芋爽等衛龍經典辣味產品,火鍋、薯片、酸辣粉等產品銷量則處於墊底水平。而在線下,衛龍辣條仍是不少人吃煎餅果子等路邊攤時的標配,除便利店、商超外新品在線下消費場景幾乎見不到。

同時,衛龍的線上銷售也面臨著重重壓力,不僅傳統線下品牌麻辣王子、宇仔、源氏等蜂擁至線上,已上市的三隻松鼠、良品鋪子以及百草味等知名休閒食品企業也紛紛進行線上線下的布局。上市公司不僅擁有品牌和資金優勢,在線下渠道無疑也將擠壓衛龍的銷售空間。

行業問題頻出、健康概念席捲之下,靠「一根」辣條撐起50億業績的衛龍食品能否安穩上市,中國網財經將保持關注。

相關焦點

  • 從垃圾食品到年營收近50億,辣條「扛把子」衛龍也要被吃上市了?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公司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從學校對門零食攤上5毛錢一包的垃圾食品,到火到國外的中國美食。近年來,衛龍靠著花式營銷一路走紅,也讓大家開始注意到,賣辣條原來可以這麼賺錢。
  • 漯河衛龍上市,年營收超50億,辣條逆襲?
    多年之後的今年,辣條不僅成為新時代的「國民零食」、登上美國奢侈食品榜單,甚至要催生一家上市公司了。 11月19日,有消息稱國內最大辣條品牌衛龍計劃明年於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據悉,衛龍目前在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
  • 衛龍要上市:一根辣條的生意經
    來源:北京商報曾經5毛錢一包的辣條,如今撐起了一家十年狂賺500億元的企業——衛龍食品。11月19日,有消息稱,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衛龍食品依靠花式營銷走紅網絡,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 衛龍屢次爆出質量問題:賽道擁擠 上市能擺脫垃圾食品標籤嗎?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11月19日,據路透IFR消息,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中金、摩根史坦利、瑞銀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已和衛龍合作,計劃募資10億美元。近年來,衛龍成長迅速,公司2019年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43%。
  • 衛龍擬赴港IPO:一年營收49億,毛利比肩農夫山泉!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路邊吃到一碗牛筋面,由此獲得靈感,開始生產麻辣麵筋(辣條),並創辦衛龍食品。誰能想到,隨後20年就靠著這包辣條一步步發家致富。 「衛龍」也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休閒食品品牌。 衛龍食品近幾年一直探索多元化。 據《北京商報》在2019年的報導稱,衛龍食品目前已建有漯河平平、駐馬店平平、親嘴豆乾、衛來食品等多個生產基地,主要進行調味麵製品產品的生產。
  • 衛龍要上市?從小作坊到年營收超49億,揭秘「辣條一哥」網紅之路
    不過對於上市一事,衛龍並沒有像諸多老字號食品企業那樣過於排斥,或許,上市會成為衛龍發展之路上的一個站點。「聽說了衛龍要上市,我們也不知道真假,但是我們希望企業上市,希望企業越做越好,這也是漯河人的驕傲。」在衛龍的老家——河南省漯河市,提起衛龍,當地幾乎無人不曉。這裡是一個有著「中國食品名城」之稱的地方,各類食品企業不計其數。
  • 聽說,做辣條的衛龍要上市了?
    衛龍,從幾毛錢一袋的辣條產品成長為如今的年營收超49億元,風靡全國的辣條品牌,成為「辣條一哥」。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甩掉「垃圾食品」標籤,變成網紅產品、地方名片,乃至開啟資本之路的?坐上行業龍頭寶座的衛龍,在辣條之外還有下一張王牌嗎?
  • 中國辣條遠銷160國,衛龍被吃上市,垃圾食品全球走紅?
    中國辣條遠銷160國,衛龍被吃上市,垃圾食品全球走紅?1#辣條1#上市1#全球1如果問當今中國市場有什麼零食可以紅火幾十年的話,那麼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會是辣條,這個曾經在各個學校門口幾毛錢一袋的「垃圾食品」如今卻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出口食品,而辣條的扛把子龍頭大哥衛龍甚至還要上市了,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個垃圾食品是怎麼成功到這種地步的?
  • 擬赴港上市的「辣條一哥」衛龍將邁向百億
    11月19日,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消息,國內辣條龍頭品牌衛龍計劃明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據報導,衛龍目前在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的上市事宜。是不是再也不敢小看幾塊錢一包的辣條了?
  • 衛龍上市,湖南辣條企業怎麼看
    近日,「辣條一哥」衛龍衝擊IPO的消息有了新動向。據媒體報導稱,目前衛龍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計劃於2021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目前,衛龍官方對此事尚未回應。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衛龍食品的上市勢在必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 中國辣條遠銷160國,衛龍被吃上市,垃圾食品憑啥全國走紅?
    來源:江瀚視野如果問當今中國市場有什麼零食可以紅火幾十年的話,那麼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會是辣條,這個曾經在各個學校門口幾毛錢一袋的「垃圾食品」如今卻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出口食品,而辣條的扛把子龍頭大哥衛龍甚至還要上市了,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個垃圾食品是怎麼成功到這種地步的
  • 「辣條」IPO背後:在撕不掉的「作坊」標籤與童年情懷中掙扎
    11月19日,據路透IFR消息,以「辣條」起家的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中金、摩根史坦利、瑞銀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已和衛龍合作,計劃募資10億美元。從頻頻被曝「黑作坊工藝「的至暗時刻,到眼下誕生出網紅巨頭的「黃金時代」,這個自誕生始就緊貼地氣的「辣條」行業,就這樣趁「衛龍」之勢,不斷顛覆人們的想像。時過境遷,但「標籤」難改。
  • 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開啟資本之路的?
    衛龍,從幾毛錢一袋的辣條產品成長為如今的年營收超49億元,風靡全國的辣條品牌,成為「辣條一哥」。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甩掉「垃圾食品」標籤,變成網紅產品、地方名片,乃至開啟資本之路的?坐上行業龍頭寶座的衛龍,在辣條之外還有下一張王牌嗎?
  • 賣辣條的小作坊融資10個億,衛龍這波操作厲害了
    有消息稱,衛龍食品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商討合作,計劃2021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擬募資10億美元。雖然衛龍上市的消息每年都要提一次,然後再在第二年捲土重來一遍,一直沒有真正地迎來這個結果。但即便如此,人們的心裡也早已經默認了,對於現在的衛龍,就像辣椒醬界的老乾媽一樣,早已擁有了上市的實力。
  • 揭秘衛龍的網紅之路:從小作坊到地方名片 努力擺脫不健康標籤
    衛龍,從幾毛錢一袋的辣條產品成長為如今的年營收超49億元,風靡全國的辣條品牌,成為「辣條一哥」。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甩掉「垃圾食品」標籤,變成網紅產品、地方名片,乃至開啟資本之路的?坐上行業龍頭寶座的衛龍,在辣條之外還有下一張王牌嗎?
  •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 辣條龍頭衛龍上市在即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辣條行業的至暗時刻出現在2005年。  2005年12月,中央電視臺曝光了平江縣一家食品廠使用違禁添加劑富馬酸二甲酯(俗稱黴剋星),非法添加物加上骯髒不堪的生產環境,在人們的認知中,辣條等於垃圾食品的印象開始發酵。
  • 「辣條一哥」要上市?闖蕩河南20年,這位高中生是如何逆襲的
    漯河是中國有名的食品工業重鎮,有雙匯集團、南街村集團等響噹噹的招牌。衛龍也乘著當地食品行業的東風迅速發展。通過學校小賣部、商超等線下渠道,衛龍辣條成功走出了河南漯河,走進一代孩子的生活,也直接帶火了一個零食品類。但是,辣條的生產標準顯然要滯後於辣條的火爆。2007年,河南省原質監局發布《調味面制食品》標準,辣條方才有了自己的「地方標準」。
  • 衛龍的「勵志故事」5毛錢一包的辣條如今卻要在香港上市!年入50億,他靠什麼?
    這個工藝簡單、售價低廉,卻幾十年經久不衰,甚至還走出國門的「奢侈」小零食(一小包3美元),和老乾媽一起名揚美國。  殊不知,曾經不起眼的「5毛錢」辣條,撐起了一個產值500億行業,和一家50億元的企業衛龍食品。  有消息稱,衛龍即將在香港掛牌上市。其實衛龍要上市這個消息,從18年就開始每年一刷新,不過久久都沒有看到衛龍真正的上市。
  • 「辣條一哥」衛龍的盔甲與軟肋
    11月19日,有消息稱國內最大辣條品牌衛龍計劃明年於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據悉,衛龍目前在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衛龍由僅有高中學歷的劉衛平在1999年創建成立。
  • 衛龍:辣條界的一哥,有意上市,打造辣條概念股
    十一月中旬,有消息透漏,目前辣條業內名氣最旺的衛龍計劃於21年在香港進行IPO,預計募資10億美元。目前衛龍正在和中金,大摩(摩根史坦利),和瑞銀集團進行商討。衛龍的歷史並不久遠,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99年創立,那個時候,辣條業界正是瘋狂生長的時期,門檻低,不知名品牌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