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直播的「宇宙中心」:方圓3公裡有上萬主播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電商直播的「宇宙中心」:方圓3公裡有上萬主播

要當好一位電商主播,一天的時間必須被拉得很長。

剛過中午,一位年輕的女主播拉著行李箱,或是一支配有助理和副播的主播團隊開著商務車,開始輾轉於各個園區,挑選貨品,商量價格;到了晚上,各個直播間窗簾拉好,燈開起來,提前談好檔期的主播就地開播;直到次日凌晨3點,剛下播的人們走出屏幕,在夜宵攤談天說地;早上6點,又有主播開播了,他們靠錯峰吸引流量,積累人氣……

在杭州江幹區九堡街道,以上場景每天都在反覆發生。

老杭州人眼裡的城鄉接合部九堡,如今卻是集聚上萬帶貨主播的電商直播「宇宙中心」

在老杭州人的眼裡,九堡是城鄉接合部,是服裝加工企業的聚集地,也有大型服裝批發市場,還有杭州客運中心也在這裡,每天至少約4萬人從這裡往返嘉興、上海等地,這個地方人多、貨多、工廠多。如今,九堡還是那個九堡,不過帶上了網紅標籤,似乎突然有了新的味道——

直播帶貨的「淘寶一姐」薇婭曾紮根於此,3年間極速成長,隨著薇婭的成名與直播帶貨的紅火,越來越多的淘金者聞訊而來。方圓3公裡內,九堡各個創業園區內,各座寫字樓裡,如今活躍著約600家網紅孵化與營銷平臺、超過1萬名電商主播、數百家品牌代理商和供應鏈企業。如果將和電商直播相關的機構特別標註,從地圖上看,九堡一定是長三角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有人戲稱,這裡是電商直播的「宇宙中心」。

直播破圈 園區滿員

業內更喜歡叫這裡「薇婭的娘家」。

新禾聯創園區位於九堡核心區域,如今很火的帶貨主播薇婭和她的團隊最初入駐時,「這裡什麼都沒有,還是一片工業園區,剛完成改造。」園區負責人季建星回憶,如今成了所謂的網紅聚集地,也是無心插柳。

這裡本是杭州一家知名光電子企業的產業園,2015年前後,地價和租金上漲,工廠選擇遷出,園區附近漸漸被住宅樓包圍,園區考慮轉型做科創產業園。2016年,園區開始改造,留出4萬平方米打造商業綜合體,留出一棟樓做青年公寓。但是,即便降低門檻,招商也一直不順,企業入駐率不理想。更糟的是,現實情況與建設科創園的想法背道而馳,肯來的企業,大多還是在這片區域堅持做它們的老本行:服裝加工。

這批服裝企業陸續進駐科創園的2016年,被稱為視頻直播的元年。此後,有服裝加工廠逐漸發展出自有品牌,並積極開拓線上銷售渠道。

產業轉型升級或新產業的孕育發展,有時並不順著規劃者的意,「科創」雖然沒來,直播團隊來了,他們在園區租一間辦公室,或者住在青年公寓,還有的直接到市場的檔口裡播——直播帶貨剛剛興起時,約70%的直播間裡賣女裝,尤其強調更新換代速度快。園區周邊貨源豐富,優勢得以凸顯——往近了說,有四季青這樣的服裝批發市場,稍遠一點,可直達海寧皮革城及周邊的服裝加工廠。

如今回頭看,2016年到2017年是帶貨主播孵化的紅利期。2015年開始隨著各種社交軟體上線,淘寶產生危機感,開始轉型做內容化和社區化運營,以增加用戶的停留時長,嘗試多種形式探尋網紅經濟的可能性。2016年4月,最早一批電商直播機構進入淘寶。

從那時起,季建星在園區裡轉悠,聽到從大樓裡和公寓裡傳出的,竟是一聲聲直播時喊的「寶寶」,「用這個真能賣東西?」他一度疑惑。

薇婭很快讓他見識了「神話」。她和團隊從廣州搬到這裡之初,只租了一間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室。2017年10月,她直播5小時,幫海寧一家皮草店賣出7000萬元的貨,「一夜掙下一套房」。薇婭一戰成名,電商直播也首次破圈進入公眾視野。

隨之而來的是園區很快滿員了。

「薇婭在你們這兒嗎?」薇婭開始走紅之後,最多時每天有近10家網紅孵化與營銷平臺機構找來,見面就這樣問季建星,要求入駐。薇婭的公司擴張最快。原本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場地,3個月後擴充到幾百平方米,然後到1400平方米,最終有8400平方米。到2019年,薇婭團隊需要對接的樣品需要一間兩層樓的小倉庫才能裝下,他們再提出1萬平方米的要求,這次園區無能為力了。

這期間,變化在悄然發生。園區租金日均由1.1元/平方米,漲到2.4元/平方米;附近的幾家房屋中介幾乎拿不到園區房源,場地供不應求,等候入駐的機構在招商處排長隊;青年公寓都住滿了,只能放下一床一桌的10平方米房間,月租金要2000元,在這一區域算是高價;商業綜合體裡開出的餐廳生意紅火,營業時間越來越長,客人一入座,聊的大多是電商直播的生意經。

新禾聯創成了園區轉型升級的典範,周邊的園區紛紛效仿。比如,隔一條馬路的西子環球園區,過去是生產電梯的,後來也進行了空間改造,張開雙臂歡迎電商直播相關機構入駐。

德哥租下的直播間裡,開播2小時已達成銷售額500萬元的目標。均 鞏持平 攝

主播多了就不稀奇

網紅經濟就這樣在九堡興旺起來。

有些地方想複製這一模式,最近趁著直播帶貨的紅火,江蘇和浙江一些地方都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鼓勵招引直播孵化營銷機構,打造網紅經濟帶。

但有些先天優勢是模仿不來的。新禾聯創和西子環球的負責人都向記者表示,直播帶貨是「人、貨、場」的統一,九堡可供挑選的貨品豐富,種類齊全,主播肯來;畢竟,主播們在這裡選品,無須遠距離奔波,四處輾轉,效率高出不少。這一點,和義烏的北下朱村相似。那個掛出「網紅直播第一村」的地方,之所以能從不足1500人的普通小村莊,發展到1.5萬人集聚的電商創業地,很大程度是依靠毗鄰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地理優勢。在北下朱的許多小店鋪,像極了小型百貨商場,有來自各地的便宜貨,從義烏髮貨,物流也方便。

從某種程度上說,若沒有傳統產業的根基,沒有便捷的物流貿易基礎,網紅經濟是很難生造出來的。

九堡各園區的場地供不應求之後,各園區負責人開始有意篩選入駐品類,以女裝為主,美妝、珠寶及日用百貨作為補充,大致和電商直播行業品類比例相配,也符合杭州及周邊地區的供應鏈能力。

德哥(化名)是最早入駐西子環球的直播供應商之一,2019年8月,他找到西子環球,當天選址開直播,掛牌「鞋播匯」。他經營鞋包貿易多年,有不少輕奢品牌的代理權,之前把貨供給線下實體門店,但生意難做,不得不另找出路。

剛入行時,「鞋播匯」沒名氣,得不到圈裡的信任,人們怕產品有問題,反而損害主播名聲,導致粉絲流失。德哥只能廣撒網,四處聯絡主播,也要主動讓利,「不管主播有多少粉絲,幾百、幾千的,我們也播。」彼時的局面,主動權幾乎全在主播。

想不到,到了2019年底,情況發生逆轉。主播紛紛找上門來找德哥談合作,甚至有不少坐擁幾千萬粉絲的「大主播」願意做專場直播。德哥再談價格和條件,也更有底氣。比如,出現了「純傭」模式,主播前期不收任何費用,賣貨後再分成,並且,按照最終確認收貨量結算款項。

現在,在同一座寫字樓裡,德哥已租下3間直播間,每日全天開播,無縫銜接,即便如此,仍有來洽談的主播排不上檔期。記者採訪那天,一個從廣州趕來的主播團隊正在直播,時間從下午2點到深夜12點,他們把銷售額目標定在500萬元,開播2小時後,這一目標就實現了。

這年頭,主播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帶貨帶得多,也未必能紅了。

電商行業最講究「唯快不破」,薇婭這樣的「頭部大主播」很難複製。漸漸地,能在九堡各園區留下的網紅孵化與營銷平臺越來越少。2019年10月,薇婭和團隊搬走,遷至杭州濱江的阿里中心,有了一棟10層大樓,一共3.3萬平方米。主播成名,大多要依循這一成長軌跡,「走紅」有幾個明顯標誌——由一個人成為一個團隊,選品能坐上商務車,辦公室租下整整一層樓,住的地方從青年公寓到周邊小區,再到更遠更高檔的「網紅小區」。

九堡更像主播成長的搖籃。不過,對於大多數主播而言,選品、找貨是持久要做的功課。有時,他們還得回到「娘家」來。

薇婭搬走了,她的「傳說」還留在九堡。不過,大家漸漸明白,即便找到「薇婭的娘家」,也不太可能誕生「第二個薇婭」。再來找季建星諮詢入駐事宜的機構,談論的關鍵詞由「薇婭」回歸到了「直播」本身。

行業洗牌中沒人想掉隊

直播圈裡風起雲湧,很多人是前段時間才聽說了薇婭和李佳琦,卻不知道他們已浮沉多年。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今年電商直播才真正火爆。有機構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可能將達到5.24億人,市場規模可能突破9000億元。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直播早在2018年漸趨成熟。行業井噴的原因是,疫情衝擊下,線下銷售停擺,不少品牌商被迫進場。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主播數量大幅增長,不少新註冊帳號來自原來的線下導購。「我們明顯感覺到用戶群體的變化,品牌商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有超過個人主播的趨勢。」螢火數據公司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專做電商直播數據的檢測分析,為了跟上這一趨勢,這家數據公司今年5月搬到九堡,有意離供應鏈更近一點。

品牌商選擇進場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經歷層層選品關,找頭部主播帶貨;有的註冊獨立帳號,開出直播間,從頭培養主播團隊,或者找孵化營銷機構外包直播。更快的辦法是,品牌商直接打通供應鏈,裝修好直播間,虛位以待主播來談合作。

家紡企業畢卡索是比較早嘗試開設直播平臺的品牌商之一,工廠和倉庫都在南通,卻特意找到杭州九堡來。公司租下直播間,並裝修成臥室的模樣,主播進來,試穿睡衣,試用床品,直播賣出去的貨,直接從南通發。公司安排了幾十位客服,不然跟不上直播賣貨的速度。「來九堡,就是看中這裡的人氣和流量。」畢卡索直播平臺負責人錢一鳴說。他們打算一步步孵化自己的直播團隊,要把流量攥在自己手裡才安心。願意嘗試這一模式的品牌商越來越多。比如,羽絨服品牌雪中飛已入駐西子環球,同品類的雅鹿則落腳新禾聯創。

在九堡,裝修直播間也成了一項專門的生意。彭年清專做此事,前不久,他接了裝修雅鹿直播間的活。「直播間的裝修工期一般很短。」彭年清說,雅鹿的直播間從毛坯房開始裝修,2400平方米,工期不過55天,「就是跟時間搶錢,早播一天,能多掙一點」。

直播間最講究燈光亮度和光纖速度。畢竟現在的直播間,已是品牌對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風格上,不少品牌商家更偏愛專櫃或T臺的樣式,以展現品牌質感。如果直播間看起來檔次高,品牌方更能掌握議價優勢。彭年清聽說,有主播因為直播間看起來不夠高檔,而拒絕合作。

彭年清的生意最近挺好。4月以來,彭年清每天經常要接待七八位來諮詢的顧客,茶葉都喝空了10盒。有的直播間易主很快,彭年清2個月前剛交工了一個直播間,想不到最近又收到了同一間的裝修訂單。

但他知道,這樣的好生意,就像某些直播間裡的「爆款」,也許持續不了多久。

直播行業還在加速發展,同時也在加速相關的產業鏈的更新迭代,這是重新洗牌的過程,沒人想掉隊。

【編輯:劉歡】

相關焦點

  • 蘭州有贊服務商聯合蘭州人本運營中心和集優集舉辦首場直播活動
    5月24日下午隨著首場直播完成由蘭州有贊服務商發起的人本鞋和集優集服裝帶貨戰報出爐——>從5月24日下午開始上萬網友先後湧進直播間人本鞋和集優集服裝收穫了2萬多的銷售額直播戰報兩小時的直播活動,總銷售額達2萬+。
  • 臨沂市蘭山區跨境電商直播小鎮:「世界超市」裡建起帶貨直播間
    蘭華跨境電商直播小鎮的前身是臨沂進口商品城,這裡匯集了來自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種進口商品,堪稱「世界超市」。今年5月,臨沂市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小鎮內所有商品享受跨境電商稅收優惠政策,綜合稅率低至9.1%,採購成本比網絡代購低30%、比一般進口商品低40%,是我省最大、江北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進出口商品一站式集散中心。
  • 蘑菇街精細化運營賦能主播、商家,直播電商優勢顯著
    雖然淘寶、快手和抖音是三大直播電商平臺,被很多人列為第一選擇,但作為直播電商的開創者蘑菇街,制定精細化運營策略助力中小主播發展,直播電商優勢顯著,也可以成為新人主播的良好選擇。淘寶直播主要可以分成兩部分:商家自播和頭部主播。2019年,淘寶直播中來自商家和達人直播的交易額佔比大概在3:7,馬太效應明顯,新主播和中腰部主播想成長極其困難,大部分店鋪直播流量堪憂的現狀可能會長期存在。
  • 頭部主播獎勵或超200萬元,杭州出臺直播電商新政
    浙江新聞客戶端9月4日消息,近日,杭州市商務局發布《關於加快杭州市直播電商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對直播電商企業、直播電商園區、主播等進行扶持及獎勵。充分利用杭州電商優勢資源,加大對全國範圍內頭部直播電商企業(包括MCN機構、主播工作室、頭部主播、直播平臺、直播電商服務商,直播電商內容生產商、明星直播經紀機構等,下同)以及直播電商重大項目的招引力度,吸引全國市場主體到杭經營,促進直播產業在本市的集聚發展。對知名直播電商企業,總部入駐杭州或在杭州設立市級以上區域運營中心的,按照其貢獻給予5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獎勵。
  • 從頭部MCN機構與主播的角度,看直播電商的未來
    有主播因商品涉假賠償千萬;有中小商家因直播帶貨起死回生;有人說主播、機構數據造假、刷流量;有商家給機構幾十萬的坑位費,成交量卻只有幾單,意難平;有主播一夜間創造幾十億GMV的神話,主播和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以上種種,都是直播電商行業的百態。
  • 辛巴辛選打造頭部主播矩陣 營造直播電商新生態
    無論是今年特殊的疫情形勢,還是雙11的火爆都讓我們看到了電商直播的社會價值,直播成為2020年以來最熱門的行業。淘快抖三足鼎立,進一步促進電商與直播業態融合。直播業態日益豐富,平臺直接電商直播也呈現出不同方向的細緻化發展。
  • 《POP網紅主播視頻電商直播聯盟》幕後團隊不簡單!
    背後其實都有團隊在為其運作。 負責運營《POP網紅主播視頻電商直播聯盟》合作主播包裝推廣的幕後團隊同樣來頭不小,現任《POP網紅主播視頻電商直播聯盟》主席:Miranda,本身為兩岸頗為知名的時尚達人,曾任知名美顏事業運營總經理
  • 直播電商怎麼玩?三年直播經驗主播帶你一起走進直播帶貨
    直播電商提供了相對公平的環境,只要商家將直播做得好,就能脫穎而出,實現銷量與流量雙豐收。那麼直播電商該怎麼玩?新手如何開始直播帶貨呢?三年直播經驗主播帶你走進直播帶貨。一,直播電商的模式有哪些?匹配度就是考察主播的定位以及粉絲畫像;帶貨力考察主播直播間的GMV(成交總額);性價比考察主播的轉化率。2,店鋪直播模式顧名思義,店鋪直播模式就是商家自己直播,或者商家的員工直播。如果店鋪有一定數量的粉絲,是一個不錯選擇。
  • 直播電商時代 花樣主播在義烏演繹「花漾」年華
    資料圖從遊戲主播、娛樂主播,到戶外主播、帶貨主播,再到只要有一部智慧型手機,人人皆可拍攝並展示視頻,做一回百姓主播,近年來,主播的概念不但席捲了整個網絡,還成為不少年輕人追捧的新興職業。在義烏這個電商大行其道的城市,能給網絡交易帶來諸多經濟驅動力的帶貨主播,快速吸引著來自各地年輕求職者的眼球。
  • 騰訊直播,電商帶貨主播,新人主播如何直播帶貨,直播哪個公會好?
    招募:娛樂主播+電商主播+短視頻+星探+城市合伙人 主播 任職要求: 1.形象氣質佳,性格外向,善於交流 。
  • 高級電商主播養成:走進直播,這些專業設備必不可少!
    近日,薇婭賣火箭的新聞一度上了微博熱搜,電商直播作為近幾年越來越火的銷售方式,成為更多企業和商家的選擇,電商主播,也成為了一個更加熱門且具有發展前景的職業。那麼,一個優秀的電商主播是怎樣形成的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一整套專業的直播設備,是電商直播成功的第一步!
  • 電商直播也能做成綜藝 優酷上線《奮鬥吧主播》
    從零粉絲的直播間開始帶貨 「這檔節目太懂我了」明星跨界屢見不鮮,有唱而優則演,有演而優則導,但女藝人集體跨界電商主播的,還是第一次見。用項目發起人楊天真的話來講,「告別過去,去擁有一個更大的可能性。」預告視頻中,於莎莎淚灑直播間,心態全崩,「直播間被擠爆了?騙誰啊,一共兩個人。」
  • 深度分析中國直播電商行業主播職業未來趨勢
    作為直播與電商融合的產物,直播電商於2016年誕生,這一年也被稱為「直播元年」,同年3月和5月,蘑菇街與淘寶相繼上線直播購物功能,正式拉開我國直播電商發展序幕。相比傳統電商,直播電商在獲客轉化上更具優勢。隨著越來越多商家入局直播電商、主播類型持續豐富以及明星名人的加入,直播電商進一步加速滲透。
  • 2020年全國直播電商行業及主播市場現狀發展趨勢報告(世界網紅大會...
    轉自:中商產業研究院二、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主播發展現狀、挑戰及趨勢分析目前作為意見領袖的主播必須要具備三個基本要素:在某一垂直領域有所建樹;有內容產出的能力;有相當數量的粉絲基礎,即:能帶來較大影響力。此外,具有特色標籤的主播可替代性很低,除了消費個人形象外,也會傳達獨特鮮明的個人價值觀。
  • 直播電商的「泡沫」真相:品牌、主播、平臺都需要個虛榮的數據
    我向千鶴展示了騰訊深網團隊所寫的爆文《一場李雪琴親歷的雙十一直播帶貨造假現場》,她看完吭哧一笑,然後捂著嘴說:「上了車豈有翻車的道理」。這話一語雙關,是位老陰陽師了。千鶴伸出纖細的手指,舉例了幾個知名主播,頓了頓講道:他們已經不刷了。更令人咂舌的是,她運營過三個能帶貨百萬的主播,刷量過程裡,背後都有商家助推,退貨率高也提前知曉。
  • 陳根:從直播風口到直播亂象,電商直播回歸電商本質
    事實上,不論是頭部主播辛巴帶貨燕窩翻車,還是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在各種「流量造假」「產品造假」事件頻出過後,直播帶貨進入下半場已經是市場共識。從直播風口到直播亂象,電商直播終將回歸電商本質。龐大直播用戶體量成為直播電商發展、變現基礎和動力。據CNNIC統計,截至2020年3月份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5.6億人,較上年增長29%,為近4年來最高增長率。在歷經4年高速發展後,直播電商生態已逐步完善——中遊平臺方、MCN機構及主播,實現上遊商家與下遊消費者的連結。
  • 聚焦東莞電商直播大賽㊳|電商直播賦能「東莞製造」
    ■品質東莞電商直播基地的網紅主播們破局:另尋出路的東莞製造業3月,杜浩文開工了。人們腦海裡會浮現多種印象:顏值高、能說會道、受過專業培訓……在東莞,這些可以推翻,只要有需求,人人皆主播。在東莞虎門電商產業園內,一樓的貨品供應企業將大碼衣飾的廣告打在顯眼處,攝影基地的廣告被擺放在電梯入口。而最顯眼的,莫過於電商產業園入口的1840直播基地了。
  • 直播電商風雲滾滾,蘑菇街主播優勢或將成為品牌商家新選擇
    直播電商誕生於被稱作「直播元年」的2016年,3月蘑菇街率先上線視頻直播功能,並開始扶持旗下網紅直播藝人的孵化和經紀業務。淘寶也在5月推出了淘寶直播,隨後各綜合電商、跨境電商、母嬰電商正紛紛跳入直播大潮。歷經五年高速發展,直播電商生態多元化發展態勢日趨明顯,平臺粉絲價值的重要性也顯現了出來。
  • 上半年全國直播電商排行榜:薇婭、李佳琦居前二
    聯商網消息:7月21日消息,為加強直播電商行業發展評價研究,助推直播電商新業態健康發展,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聯合浙江國際電子商務研究院、杭州面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究機構和數據公司組建了課題組,綜合粉絲數量、帶貨能力、主播活躍度等指標,對直播電商主播和省(直轄市)、設區市直播電商發展進行評價,結果如下:一、全國直播電商主播排行榜
  • 和順縣電商直播基地正式成立
    電商聯通世界,直播創造未來。12月11日,和順縣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舉行以「聚合直播新能量,開拓和順農產品上行新天地」為主題的電商直播基地揭牌儀式。和順縣電商直播基地由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與縣電子商務協會,根據《和順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增撥補貼資金部分)實施方案》具體要求,結合全縣電商主播實際需求建設成立。目前,基地擁有6個直播間,籤約主播36人,通過構建「直播+電商+主播帶貨」的新業務模式,將流量變現,進一步助推和順縣農特產品「觸網」銷售,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