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它們,低調,神秘,家底殷實,它們頑強,有特色地深耕一方,不追求上市。樂居財經開啟「隱貴房企」大起底系列,挖掘它們水下冰山的故事。本期關注的是高力控股。
策劃:陳海保
統籌:王敬賓 王彩霞
撰稿:房慧
編輯:趙星雯
胡潤百富榜設立已經快20年了,近年來地產大佬在榜單佔據的席位越來越多。由胡潤統計的2018江蘇富豪排行榜中,有33位南京富豪上榜,除了嚴昊家族、張近東等大家耳熟能詳的行業代表外,南京還有一位地產商高仕軍以67億身家位列南京第11位,排名較佳源的沈天晴、雨潤的祝義財更靠前。
更早的2006年,胡潤發布了百富榜子榜「房地產富豪榜」,江蘇高力實業集團的高仕軍以35億的房地產財富排在第16位,還被冠以「江蘇一號地產富豪」的稱號。但這樣的身家,在大本營南京開發的住宅項目卻寥寥無幾。
下海弄潮
回看高仕軍的創業歷程,其第一桶金並不在南京,也不是目前高力五大產業中的任何一個。而是來源於鹽城的一家廣告公司。
上世紀90年代前,農家子弟的高仕軍頂替父職,端上了別人夢寐以求的「鐵飯碗」,幾年時間已成長為鹽城一家縣屬企業的科長。1992年初,年僅25歲的高仕軍不顧家人反對,毅然砸掉「鐵飯碗」,成為系統內5萬人中辭職下海第一人。在廣東闖蕩了近一年後,高仕軍回到鹽城開始創業之路。
靠著裝潢起家,高仕軍順利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其創立的初創公司也成為蘇北上世紀九十年代唯一的國家二級裝潢企業。1996年,就在國內裝潢行業蓬勃發展的時候,高仕軍感覺到行業將面臨惡性的市場競爭,果斷將企業變更為江蘇高力集團,轉而在蘇北地區投資建設了首家建材專業市場——鹽城高力裝飾城,並相繼建設了高力五金城、高力窗簾城、高力燈具城、高力文化電子市場,均獲得了成功。
1998年底,已成為當時鹽城最大的民營企業掌舵人的高仕軍,不滿足於此,將集團遷至南京,開始在江蘇省內和長三角地區布局。1999年籌建南京新莊高力輪胎市場,2000年建成開業;2000年籌建南京丁香園小區,2002年建成交付,跨地區發展首戰告捷。
同時,高力集團緊緊抓住中國加入WTO和汽車消費時代即將到來的契機,著手汽車產業的連鎖布局,成為「中國汽博城連鎖第一品牌」。此外,高力還緊緊抓住國內裝飾裝潢材料市場商業化轉型升級的契機,著手打造家居商場的連鎖發展。2004年,南京高力國際家具港建成開業,這也是江蘇省單體量最大的家具賣場,從項目打樁到開門營業只用了11個月的時間,項目成為當時南京建設史上的奇蹟。
對於高力來說,如今的行業調控對其產業布局影響並不大。但一直致力於家居和汽配行業的發展,高力並未在住宅開發方面投入重金。
特色地產
2018年初,高力控股集團制定了2018-2022五年發展規劃,規劃明確了在眾多板塊中,地產集團作為控股集團未來五年的主導產業、核心效益增長點。
從近期的市場表現來看,高力在地產方面確實有發力,9月在揚州的一場土拍大戰中,歷經297輪競拍拿下一幅地塊。5月挺進華中區域,競得瀏陽市一幅優質地塊的開發權,要打造瀏陽的城市新地標。
而實際上,高力的地產開發在過往的十多年裡並不突出,或者說在集團中並未佔據重要位置。在大本營南京,高力已開發的住宅項目僅有鼓樓的丁香園小區,還是2003年建成的。
其官網顯示,高力目前全國在建和參股的地產項目是十三個,開發領域涵蓋康養小鎮、文旅小鎮、城市綜合體、主題商業、中高端住宅等多種業態。除了業態豐富之外,其城市跨度也很特別,溫州、瀏陽、鎮江、長春、常州、揚州、澳大利亞墨爾本、瀋陽、北戴河都有項目,長春和南京算是項目較多的城市了,各有兩個項目。
即便如此,高力集團還位列中國房地產企業200強之中,靠的是什麼?商業地產。在南京,高力廣為人知的業務有兩大塊,分別是汽博城和家居港。
官網顯示,目前高力旗下有6個汽博城,從產業劃分來看,在高力汽博城歸屬物業旗下。而在制定新的五年計劃時,為將地產集團順利轉型為優質社區服務供應商,物業板塊已整合至地產集團旗下。另外歸屬商業地產的家居連鎖開發,也是高力發展的主要方向,項目在北京、南京、鹽城、揚州都有分布。
新的五年規劃下,高力對地產集團顯然寄予了厚望,而有著濃厚「汽配」和「家居」色彩的地產是否仍是主航道,市場會給出答案。
上市失敗
企業有了充足的資金就可以調動更多的資源,做大了的高力集團,也曾想過通過上市為企業再度拓寬發展道路。
早在10多年前,高仕軍便已開始布局公司的上市路徑。2007年,高力控股通過股份交易,成為了長春百貨集團的第一大股東,並計劃向長百集團注入高力的資產,圖謀借殼上市,當時,高力集團是知名的汽配連鎖巨頭,高仕軍持有其74.60%的股權,其妻子何虹持有另外25.40%的股權。只是最終方案沒有獲得證監會的審核通過。
但在高力增持所投資的東方聯合實業股權時,卻獲得了一幅位於長春市核心商圈1.4萬平方米的土地。這樣解釋了,彼時高力的地產王國並不夠強大時,為何會將觸角伸向遙遠的東北。
上市夢未成,高仕軍轉而在2016年又成立了高力資本,據了解成立至今,高力資本總投資規模達90 億元以上,在投項目有:三六零、京東金融、京東物流、快手直播、平安醫保、拼多多、安康保險、金山雲、七匹狼、同道資本、真格基金、財通基金、紅杉基金等六十多個項目。
現如今,高力控股集團已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集團業務覆蓋地產、商業、能源、投資、教育五大產業,旗下擁有72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但公司股權依然牢牢抓在高仕軍夫妻手中,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高力控股的股權有93.4%在高仕軍手中,其妻子何虹持有另外6.6%的股權。
作為高力控股集團的副董事長,何虹也會時而出現在公司重要會議上,在地產集團與物業公司合併會議上,何虹還做了題為「如何提升物業服務品質」的報告分享。有媒體報導,儘管何虹長期在國外,但高仕軍一心撲在事業上,從沒有任何緋聞。
2017年,高力提出轉型做中高端住宅開發及特色小鎮建設,但錯過了房地產的黃金十年,高仕軍及其麾下的高力還能再進巔峰狀態嗎?胡潤統計的榜單座次或許能給出一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