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男:「我媽出10萬彩禮,讓你家拿8萬嫁妝,有錯嗎?」

2020-12-10 小潘談情說愛

小潘·情感美文系列小潘談情說愛 籤約作者原創

01

凌晨三點,小琴微信收到琳琳發來這樣一段對話:

男:親愛的,我跟我媽商量了一下結婚的事情。我來付我們婚房的首付,我媽自己拿出10萬塊錢給咱們當彩禮。既然我媽表態了,我希望由你出錢裝修,再讓你爸媽給你拿8萬塊錢嫁妝。這樣一算,咱們就有18萬的存款,可以買那輛咱倆都心儀的車。你覺得怎麼樣?驚喜不驚喜!

女:首先,我不會出錢裝修,因為房子並沒有我的名字;我家出多少嫁妝,由不得你娘倆說了算,我還從未聽說男方還能要求女方拿多少錢嫁妝的;我沒駕照,自然也不會拿18萬去買車,那是你心儀的,不是我。最後,你如果這樣打如意算盤,趁著還沒結婚,我們分手吧!

接著,琳琳著急的問小琴,男方和女方到底誰對誰錯,女方態度是不是太強硬了些。小琴心裡一想,如果猜的沒錯,女方就是琳琳,男方是琳琳的未婚夫。

其實,在琳琳給小琴發這段微信的時候,兩個人已經有接近半年的時間沒有聯繫。從至交好友到形同陌路,就是因為琳琳的未婚夫。

從見到琳琳未婚夫的第一眼,小琴就對這個油嘴滑舌,走到哪裡都不忘講他媽媽的男人看不順眼,她早就提醒琳琳,這個男人不靠譜,可琳琳就是不聽,想著了魔一樣,深愛著這個男人。

小琴沒辦法,她作為琳琳的好友,即使冒著絕交的風險也要竭盡全力提醒這個掉進愛的陷阱裡的人,可現實很殘酷,琳琳見色忘義,選擇了男人,自動屏蔽了小琴。

02

如今看到這段微信,小琴心裡百感交集。她害怕這一天的到來,同時也在慶幸這一天早點到來。如今,這個男人終於在還沒有釀成大錯的時候露出馬腳,她很慶幸。

接著,她給琳琳回復這樣一段話:

女方沒有錯!結婚這件事情建立在愛的基礎上,至於彩禮和嫁妝都看個人心意,萬萬沒有男方制定規矩這樣的說法,從雙方的表達上來看,男方和他的母親明顯是在佔便宜。

乍一看,男方父母拿出了十萬,可這十萬竟然是買車的錢,最要命的是,女方壓根沒有駕照,不會開車,裡外裡,不管是錢還是車,都是男方把控。

再者,憑什麼要男方拿自己的私房錢去買房付首付?如果男方婚前積蓄全拿出買房,婚後是否要女方承擔大部分開支?這樣一看,男方實在是太狡猾!最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後果是什麼?

房子是男方的,車子是男方的,女方什麼都沒得到,還拿錢裝修,婚後很長一段時間負責家庭所有吃喝拉撒。甚至還要父母掏他們的養老錢貼補。

這種表面光鮮,實際充滿算計的事情讓人噁心,這樣的男人,這樣的家庭,有什麼值得女方留戀?我舉雙手支持這兩個人離婚。

03

給琳琳回復完,小琴心裡鬆了一口氣。想必琳琳應該知道怎麼做。或許這個時候的男人,正在生氣或者不斷自我懷疑:這樣要求到底何錯之有。可是對於女方來說,這樣一分析,正常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貓膩。

果不其然,過了一個小時,琳琳給小琴打了電話,說她分手了。

琳琳說,跟這個男人相處了半年,知道他是個「媽寶男」,知道他油嘴滑舌,也知道他戀家。可在她的心裡,總覺得愛能戰勝一切。為了愛的轟轟烈烈,她寧願飛蛾撲火。或許是看了太多言情小說,心中的執念,讓她覺得這個男人會因為愛而改變和妥協。

可沒想到,還是在談婚論嫁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她沒想到,對方的如意算盤竟然打的這樣明目張胆,還打到了自己娘家身上,這她不能容忍。

在嫁妝這個問題上,琳琳想的很清楚,這也是她跟未婚夫決裂的真正原因。琳琳家拿不出這麼多嫁妝,不要說8萬,就連1萬塊錢家裡都拿不出。上大學那四年,父母拼死拼活,每天打三份工為自己攢學費。四年,她整整花了家裡12萬。

看著父母滿頭白髮,從畢業後,琳琳就發誓再也不會讓父母出一分錢,包括結婚。可這個對自己家庭十分了解清楚的男人,竟然還是要家拿8萬出來,誠心何在?

或許,是為了刺激琳琳,拿出她這幾年工作攢的20萬,才把矛頭轉向了老人。可不管是什麼原因,父母就是琳琳的逆鱗,她不允許任何人傷害父母。

04

其實,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或許在其他情侶眼裡,男方提出這樣的意見非常公平,畢竟如今這樣出嫁妝和彩禮的方式也很常見。可很不幸,這不在琳琳的考慮範圍之內。

我們是人,不能免俗。不管是在戀愛期間還是談婚論嫁甚至是婚後,都會不可避免的講到「錢」這個話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了錢,才有活下去的資本。誰都要談錢,誰都免不了沾一身俗氣。可談錢也要分時候。

戀愛期間,男方應該儘量少談錢。談錢的時候多了,感情容易出問題,容易不純粹。談婚論嫁期間,雙方應該避免談錢,你出多少嫁妝,我出多少彩禮,皆隨心所欲,看彼此心意。

多了不嫌棄,少了也不會不自在,只要討個好彩頭便可。

婚後我們應該多談談錢,這時候談錢是最不傷感情的時候,畢竟,已經結婚的兩個人屬於站在同一條船上,有錢,大家都開心,沒錢,大家一起吃苦。

「錢」是有兩面性,但它永遠沒有錯。

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錢面前,錯的永遠是我們人。對於一對戀人來說,既然婚後免不了俗氣的談錢,何不在戀愛和談婚論嫁時,把錢看的淡一點,把愛看的深一點,給彼此多一點甜蜜、包容和理解,給對方的家庭多一些愛和奉獻,或許日子來的會更幸福甜蜜!

——END——

今日話題互動:怎麼跟媽寶男相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你家10萬彩禮,我家8萬陪嫁」,「那剩下的2萬呢」
    因為:只有兒子的家庭會說:要什麼彩禮?你們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只有女兒的家庭會說:彩禮必須要,還不能少,否則沒付出任何代價,怎麼會珍惜我女兒,我們家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去你家給你做免費保姆?有兒有女的家庭則會說:都可以理解,各人的角度不同,自然都有各自的道理。
  • 我想把彩禮留給我媽,我錯了嗎?
    中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送彩禮一說。之後,婚約正式締結,一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時,若女方反悔,彩禮退還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則彩禮不退還。彩禮表示女子的身價,有的地區和民族直稱為身價禮。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說真的,我覺得這樣的習俗該有,也挺好。
  • 「媳婦,改口費和聘禮還我媽吧,行啊,我的38萬嫁妝也還我媽」
    「媳婦,改口費和聘禮還我媽吧,行啊,我的38萬嫁妝也還我媽」感謝下歐元提供自身經歷結婚那些事兒總是離不開聘禮,嫁妝,紅包。娶媳婦的一方,往往希望媳婦少要聘禮,多帶嫁妝。小梅和李勇戀愛一年,李勇父母就去小梅家正式提親。
  • 「媽寶女」和「媽寶男」引發的思考
    第二個男嘉賓VCR裡的一句話成功引起所有在場老師和女嘉賓的注意:「我不喜歡媽寶女」!平時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誰誰就是典型的「媽寶男」!何謂「媽寶男」?其實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開口必是「我媽媽說」……自己沒有主見,對於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大小問題,自己沒有決斷力,媽媽說的就對,別人說的和媽媽說的有出入,就以媽媽說的為準,沒有明顯的自我分辨能力!
  • 鳳凰男:「我妹結婚,你居然不幫她出20萬嫁妝,太小心眼配不上我,退婚!」
    F家裡有個妹妹,跟她男朋友談了三年,正等著結婚,所以我跟F處了半年的樣子,彼此覺得也還可以,就約雙方家長見面商談婚禮細節。見面那天,兩方的父母談得挺順利,F家裡對於我爸媽提出的10萬彩禮,答應得很爽快,我爸媽見此,當場表示,除了結婚陪嫁的東西外,另外加10萬塊錢,結婚那天連著他們家給的彩禮隨我一起帶過去。
  • 好臉媽外借5萬,婆家給4萬彩禮,媽回9萬,婚後問我要回五萬
    文/田心我是你的樹洞,已備好酒,傾聽你的故事攀比心理很多人都有,有些人表現得明顯,而有些人只在心裡,不表露出來。凡事都有兩面性,攀比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有攀比心理,很要強。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女兒風風光光地嫁出去,不是說女兒會有多幸福,而是覺得自己臉上有光。在親戚朋友茶餘飯後閒聊的時候,能聽到說誰誰的女兒那嫁的是好。彩禮給的多,酒席真熱鬧,桌子上有大閘蟹龍蝦。如果經濟能力好,想要一個好的效果,自然沒問題,不會有後遺症。
  • 「兒媳,你要是不把彩禮給我女兒當嫁妝就離婚吧!」兒子一夜未眠
    有些婆婆的想法實在太精明,居然提出把兒媳的嫁妝當成小姑子的陪嫁,提出這種奇葩的要求。按理說,只有父母雙亡了,才有長嫂如母的說法,才可能承擔起這份責任,也會名正言順。你的嫁妝是你父母為了讓你以後在婆家過得好一點,而給你準備的,並不是給你婆家的某個人準備的。你婆婆說你的錢也是他們的錢,那他們的錢有沒有成為你的錢呢?
  • 準婆婆嘲諷準兒媳家拿不出嫁妝,準兒媳提來一箱子,準婆婆後悔了
    春華和李誠還為此有過爭執。 李誠肯定的說:「華華,你不用在意我媽的看法,是我要娶你,不是我媽要娶你,請你放心。」 李誠的態度讓春華很是欣慰,她相信眼前這個男人。 後來李誠父母見兒子這麼執著,也就不再反對。
  • 彩禮10萬元,嫁妝卻是開了5年的破車|從彩禮看你的婚姻是否幸福?
    可是,誰能想到五年的感情,竟然會敗在彩禮上呢?按照本地的習俗,彩禮是2至10萬不等。當然也有家庭富足的,動輒幾十萬。這都是根據各個家庭的經濟條件決定的。小林家條件也就是一般的小康家庭,為了買房子已經基本把家底掏空了。
  • 「我媽養我25年,給你要30萬彩禮多嗎?」男子一句話,女人蔫了
    女方通常想,彩禮越多,越能體現自己的價值,自己嫁過去的地位越高,就越不會受委屈,越有受到重視。男方總是想,為了彩禮搞得自己家都快傾家蕩產了,女方要那麼多的彩禮,真的是因為愛自己嗎?沈從文說,「金錢可以買來名貴的手錶,但買不來寶貴的時間;金錢可以買來美味的食品,但買不來好的胃口。」
  • 彩禮從12萬降到2萬:「你都未婚先孕了,還有臉要彩禮?」
    「女友要10萬彩禮,我覺得性價比太低」每每一說彩禮,很多人便指責女人「拜金」、「勢利」。可事實卻是,有很多男人比女人更擅長算計,更愛佔便宜。「50萬,你是賣女兒嗎?」哪裡有彩禮,哪裡就有「算計。男方被要「天價彩禮」,女方家裡「坐地起價」。
  • 一個35歲大齡剩女:要是真愛我,你就湊齊29萬彩禮來娶我!
    導讀:一個35歲大齡剩女:「要是真愛我,你就湊齊29萬彩禮來娶我!」 Q:你們大家怎麼看? 一些說得對,父母已經付出很多,我只能付出我自己的所有,不給父母壓力,再者說男方給彩禮,女方也是要給嫁妝的,你們女方要彩禮,嫁妝呢。 (2)想娶我,又不肯花幾十萬的彩禮,你根本就不愛我,你就只是想找個人結婚而已。而且我不會跟你父母住在一起。這是我前女友的原話。
  • 「我願意嫁給你,我媽說30萬彩禮不要了」「對不起,我結婚了」
    結婚的時候一定要談錢,但如今卻有很多女生,她們對談錢的定義有了錯的理解,已經把結婚當成了一種交易。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無法用錢來維持一段長久的關係,任何人的愛都值得被尊重,如果你不懂得真心付出,最終只會失去所有。
  • 「你弟14.8萬彩禮,你出一半」「媽,我不是扶弟魔」
    根據調查,有很多女孩深受其害,明明家裡已經有了好幾個女兒了,但還想要一直生,直到生下兒子才為止。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我覺得這就是愚昧思想的在作祟,不管男孩女孩都是祖國的花朵,父母的希望,地位都是平等的。 很多人都覺得養兒防老,但是養兒真的能夠防老嗎?
  • 和女友家因為38萬彩禮不歡而散,半年後,我媽讓我帶50萬去提親
    和女友家因為38萬彩禮不歡而散,半年後,我媽讓我帶50萬去提親以前我和前女友也曾愛得轟轟烈烈,曾經說過很多海誓山盟。那時兩人都覺得除了彼此,不會再跟其他人結婚。但是我們終究沒有走到一起,其實當時我已經和女朋友準備結婚了,但最後還是因為彩禮問題鬧掰了。
  • 老婆跟我媽吵架後,回娘家,必須讓我父母給10萬塊錢,才肯回家
    我們當地彩禮是20萬左右,父母都是農民,收入也不多,我初中畢業,現在在縣城送外賣,縣城的工資也不算高,彩禮就要20萬,加上房子裝修,婚禮等的開銷,父母因為我結婚,也欠下了不少錢的外債
  • 「把48萬彩禮轉過來,給我弟娶媳婦」,「抱歉,你嫁給你弟算了」
    」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兩個詞,也是隨時可能在我們身邊出現的人,和「媽寶男」這種受人溺愛的孩子不同,「扶弟魔」卻是重男輕女家庭下的產物。麗雅說回家後就去問問父母,但是趙東等了很久都沒有消息,見麗雅那麼久都沒有給個準信,趙東有點著急,主動問麗雅:「對於我們倆要結婚的事,你家人是什麼想法?」麗雅對趙東說:「我爸媽說他們希望你能給48萬彩禮」,聽到這個數,趙東愣住了:「你們家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啊?怎麼要這麼多錢?」「我不管,反正我爸媽就要這個數,你給不給,不給就是不愛我了。」
  • 10萬彩禮埋葬了我的愛情,葬送了我的親情,這樣的愛情值得嗎?
    期間,小郭的媽媽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求男方拿10萬彩禮。男方家人一聽這個就不樂意了,覺得女方在用錢侮辱他們。因為按照他們當地的習俗,是根本沒有收取彩禮這回事的。10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對於普通的中下層家庭來說,要一次性拿出10萬來還真的是挺費力的,有的甚至要掏空整個家族的口袋,到處問人借錢才能夠湊齊。可是即便湊齊了,老人家一把老骨頭了,也不會幹農活了,經濟收入成了一個大問題,況且也沒有退休金,那借來的彩禮怎麼辦呢?
  • 「因為8萬彩禮,他捨棄了三年的感情」:事關彩禮,勿忘三個原則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因為8萬彩禮,我放棄了相戀三年的女友,但我不後悔,因為我已經為這段感情做到了極致。」阿坤對朋友們說道。阿坤的父母確實特別疼他,而且他們也是很講道理的人,他們決定滿足女方家的要求,給他們18萬彩禮。本來一切都說好了,阿坤這邊也在開開心心的準備辦酒宴,大約過了一個星期,女朋友又找到阿坤說她父母通過商量決定彩禮再加8萬,理由是他們親戚家有一個女兒出嫁,彩禮收的是26萬,他們家不想落後,免得惹人閒話。
  • 「親愛的,10萬彩禮太多,給3萬吧」「行,一分彩禮都別拿了」
    不過,父母提出要讓男方拿10萬彩禮,否則絕對不答應這門親事。小芸雖然從男友那裡知道公婆都是農民,並沒有那麼多收入來源你,但是渴望婚姻的小芸還是把心裡話說了出來:「你能不能讓你父母想想辦法,把這10萬塊錢給湊出來,大不了等咱們結婚以後,這債務由咱們還,如果不拿這10萬彩禮,我爸媽真的會讓咱們斷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