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導,歐盟正在起草一個關於手機電池的新方案,方案中明確表示:歐盟強制要求電子產品能夠自行更換電池,此消息一出,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各大手機廠商。尤其是蘋果手機更為艱難,蘋果的手機大多都是一體化設計,可拆卸電池則會大大增加蘋果iPhone的生產費用。
手機更迭速度越來越快,大爺大媽都拋棄諾基亞式功能機了,「備用電池」時代也早已落幕。那麼,為什麼可拆卸電池的智慧型手機都消失了?
1:第三方的電池品質不一。
可拆卸電池的最大問題,就是第三方的電池魚龍混雜,為用戶帶來用電安全隱患。且不論一些官方提供的備用電池是否與出廠原裝電池一樣靠譜,消費者貪圖便宜購買的第三方電池大多質量不夠達標,三無劣質電池對手機會造成手機本身硬體的損傷,不可更換電池相當於為手機硬體品質增加一道安全保障,也健全了手機廠商的保修機制。
2:手機快充技術不斷提高。
雖然現在的大容量電池依然不能滿足重度使用下的兩天一充需求,但至少比起以前小容量的電池更耐用。再加上快充技術的進步已經到40W左右的水準,手機充滿電再次投入使用的時間被壓縮到近1個小時,甚至半小時左右。無線充電也強化了智慧型手機用戶也逐漸形成了白天使用、閒時充電、必要時以充電寶續命的習慣。
3:賣手機比賣電池更賺錢。
客觀上講,電池再大再耐用,快充再給力,質量再優質,終有損耗老化加快的時候,此時消費可以選擇換電池,也可以直接換手機,但如果新機更時髦更好用,自然是換新機更值當。於是一方面手機廠商不斷生產更新更牛的手機來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許多用戶的手機還未等電池老化,整機的配置已經顯得不夠流暢,加上現在手機平均使用有3年左右的時間,加強用戶的換機欲望才能提高新機型的銷量。
4:手機一體化的設計需求和尺寸超薄的限制
如今每隔一段時期手機設計就陷入同質化的怪圈,加上步入2020年,新機創新步伐變慢,消費者購機需求也同比降低,為了設計出更好看的手機,一體化和超薄是兩個必備元素,必然導致拋棄可簡易拆卸的外殼設計。當然,這樣也可以避免消費者頻繁拆卸手機外殼,減小對內部電路元件損壞的概率。當然最後這一點的影響微乎其微,官方當然是希望你沒事不要拆手機玩。
而且自從手機一體機出現之後,手機的電池越來越薄,也讓電池與手機密不可分,拆卸起來更是麻煩,需要具有專業的工具與專業的維修員才能完成電池拆卸,而且還很容易會破壞手機的內部與屏幕。可拆卸比起一體機拆卸起來更加容易,但是企業要將出售的手機都配置一塊可拆卸電池,增加手機成本,大大限制了手機行業的發展。
總結
儘管歐盟的這項規定目前還處於草案階段。但可以看出,歐盟初衷是為了延長顧客手中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避免電子產品淘汰太快產生電子垃圾破壞環境,但是在手機結構緊湊度上,這又是一個新的難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可拆卸電池還會重新出現在你我面前,對於此事,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呢?你是否也懷念可拆卸電池的時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