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巖大橋優化設計方案後的效果圖
曾家巖大橋變紅了!
最近,不少市民發現嘉陵江上又添了一抹亮眼的「中國紅」。正在進行塗裝工程的曾家巖大橋,用「中國紅」勾勒出著大橋的剛性懸索。
而根據曾家巖大橋原設計方案,大橋的剛性懸索顏色原本應為香檳金色。
曾家巖大橋為何會變紅?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曾家巖大橋的設計單位——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揭秘大橋變紅的原因。
曾家巖大橋塗裝前
正在進行塗裝的曾家巖大橋
外觀「紅」
從環境色中選出「中國紅」
視覺輕盈並與多座大橋相呼應
曾家巖大橋橫跨嘉陵江,南向下穿渝中區中山四路,北向下穿江北區春森彼岸。大橋全長544米,屬於剛性懸索加勁連續鋼桁梁橋,公軌兩用,雙向6車道。
在曾家巖大橋原設計方案中,大橋塗裝的主色為香檳金色。但是在大橋主體工程完工後,設計單位發現大橋原設計的配色方案有點「美中不足」。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曾家巖大橋的長高比約為1:1.62,寬高比約為1:1.37,從大橋主體結構來看,視覺感已經偏厚重,如果再採用香檳金色作為大橋主色,會進一步增加大橋視覺的厚重感。
因此,設計單位以「突出環境、醒目標誌」為原則,為曾家巖大橋重新選擇色彩。通過環境色彩調查,從環境色中選出了醒目的「中國紅」。
有關負責人表示,選擇「中國紅」作為曾家巖大橋主色,是因為它能更好地勾勒出大橋的外形輪廓。同時效果輕盈,清爽分明,更能從周邊環境中凸顯出來。
同時,曾家巖大橋的「中國紅」也與千廝門大橋、紅巖村大橋等多座大橋的色彩相呼應。
經過反覆論證研究,優化後的曾家巖大橋色彩及橋頭景觀設計方案出爐:大橋的剛性懸索、桁架上下輪廓採用「中國紅」,吊杆及桁架杆件採用淺灰,大橋橋墩採用中灰塗裝。
曾家巖大橋優化設計方案後的效果圖
文化「紅」
周公館旁新建觀景平臺
大橋銘牌使用周恩來手稿字體
事實上,曾家巖大橋優化後的設計方案,「紅」的不僅僅是外觀。
有關負責人表示,曾家巖大橋色彩及橋頭景觀設計方案的設計思路是:順應自然、尊重歷史、傳承文化、寫意當代。
大橋主色選擇「中國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尊重歷史、傳承文化」。
從地理位置來看,曾家巖大橋南橋頭緊鄰周公館、戴笠公館等歷史名跡和中山四路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大橋主色選擇紅色,體現了重慶的紅巖精神。
同時,大橋以淺灰、中灰等色彩作為配色,也是參考了周公館建築的色彩,與之相呼應。
另外,設計單位還翻查了大量的周恩來手稿,從中挑選出八個字組成「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作為大橋銘牌。
曾家巖大橋的銘牌效果圖
在曾家巖大橋南橋頭,周公館旁還將新建觀景平臺,與現有的城市陽臺相連接。平臺下方還規劃了愛國主義教育展館和休閒空間,為遊客提供更多遊覽體驗。
正在進行塗裝的曾家巖大橋,南橋頭正在建設觀景平臺
氣質「紅」
打卡「雙軌」同框
國內首個橋上軌道換乘站被「圈」了出來
曾家巖大橋在建設初期,就因為大橋下層將建設國內首個橋上軌道換乘站而備受關注,自帶「網紅」氣質。
如今,曾家巖大橋上的軌道交通10號線曾家巖站已初具雛形。大橋塗裝完成後,車站所在位置也將被特意「圈」出來,用「中國紅」勾勒出來車站外觀輪廓。這也是大橋優化後的設計方案的另一大亮點。
據了解,曾家巖大橋上的軌道交通10號線曾家巖站將與大橋下方的軌道交通2號線曾家巖站實現通道換乘。橋上車站被「圈」出來後,遊客可以更輕鬆地拍到兩座車站,打卡地鐵和單軌「雙軌」同框 。
另外,曾家巖大橋的夜景也將是一大看點。有關負責人介紹,大橋兩岸的光環境不盡相同:南面燈光以靜謐為主;北面燈光以絢麗為主。
曾家巖大橋優化設計方案後的夜景效果圖
因此,曾家巖大橋景觀燈飾也進行了精心設計。橋墩、上下桁架、鋼性懸索採用暖黃光,強調自身輪廓,突出「中國紅」主色。而大橋的其餘桁架、吊杆則採用暖白光,讓大橋整體形成溫馨、清爽的夜景效果。
據了解,曾家巖大橋預計在11月左右完成塗裝。
相關新聞>
曾家巖大橋今年年底有望達到通車條件
曾家巖嘉陵江大橋工程起於渝北區興盛大道,在天江鼎城附近入洞,由北向南行線,在龍湖春森彼岸出洞,跨越嘉陵江後,先後下穿曾家巖、中山四路、上清寺、兩路口,再向南出洞接長濱路後設置長濱路立交,連接菜園壩大橋及長濱路。
線路總長約5.63km(右線),其中曾家巖嘉陵江大橋長約0.55km,路軌共建,路上軌下,道路層為雙向6車道;嘉陵江以北接線長約3.02km,其中隧道長約2.83km,為分離式雙洞隧道;渝中區接線長約2.06km,其中隧道長約1.92km,為小淨距隧道。主線隧道總長約4.75km,採用雙向4車道。
8月上旬,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主線隧道已全線貫通,目前正在開展大橋附屬結構安裝、隧道防火塗裝及機電設施設備安裝等工作。
據悉,曾家巖嘉陵江大橋今年年底有望達到通車條件,屆時將完善城市路網系統,緩解主城中北部交通擁堵,加強主城區重要組團聯繫。
曾家巖大橋及南北引道,是在現有兩條南北大通道(通道一:建新南北路——嘉陵江/渝澳大橋——八一/向陽隧道;通道二:五童路——黃花園大橋——石黃隧道)之間,形成第三條大通道(即金開大道——興盛大道——北岸接線隧道——曾家巖嘉陵江大橋——渝中區接線隧道——長濱路/菜園壩大橋)。
因此,曾家巖大橋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紅旗河溝、建新南北路、觀音橋商圈、上清寺-兩路口、黃花園、菜園壩地區的交通壓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