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媽」被網友熱議,她發布了一篇很長的文章,裡面有她對童年生活一些不快的回憶,披露了自己的一些缺點和不足以及和自己老公的相遇相知。她說,是她的老公治癒了曾經的家庭帶給她的陰影。這個「傅媽」大家並不陌生,她就是某檔辯論節目的常駐嘉賓——傅首爾。
一個能言善道,婚姻幸福的人,如果不是這次節目和熱搜,我們永遠不知道,這樣一個看似開朗快樂的人竟然有如此痛苦的童年回憶。成年人的世界總是習慣掩飾自己的傷痛。但是一些痛苦的回憶就像刺一樣深深地扎在心底,也許可能像傅媽這樣幸運,遇到一個懂自己、珍惜自己的男人,但是很多情況下,人們並非那麼幸運。
所以,我們只能努力培養一個性格健全又健康樂觀的孩子,讓他們免受這種痛苦。因此,家長該如何做呢?
01陪伴
「傅媽」坦言自己小時候喝洗潔精是為了見媽媽,可見家人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缺少了大人的陪伴,孩子的痛苦、委屈甚至因此產生的一些極端行為,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父母的陪伴就如同水之於魚群,這種無法替代的關係在他們的心理健康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那些性格極端的例子,大多數都發生在單親家庭甚至是孤兒身上。因此,想要從根本上避免這種問題,就要在生活中儘可能地陪伴孩子。這種陪伴並不是說事事陪著他,而是要在一些事情中讓他們感受到你的存在。比如說,比如說,他們的重要節日能夠和他們一塊過;孩子遇到了麻煩能夠及時幫幫他等等。
02管理好自己和另一半的相處方式
兒女對於童年的負面記憶,一類是大人對他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另一類則是他的爸爸媽媽的關係有多麼惡劣。可以做這樣的測試,問問自家的孩子,覺得父母感情怎麼樣,他的回應就是當時對大人印象的直覺。如果印象比較差,大人們就要自己反思一下了。是不是在孩子面前存在吵架、罵人或者不和諧的地方。很多很小的細節都躲不過孩子的眼睛。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情況,父母一定要坐下來好好談一談,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一定要緩和彼此的關係。否則,父母種下的惡果最終會讓孩子品嘗到。
03不要溺愛孩子
不要溺愛孩子。有的人覺得年幼時的陰影都是關於缺少什麼的記憶,但其實,溺愛也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許在當時會讓孩子享受到「神仙」一般的待遇和生活,但是從長期來看,他會在長大之後受到當初被過度愛而產生的各種劣勢。比如,被他人排擠,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心理承受不起打擊等等。等孩子真的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就會明白,當初受到的愛對他來說都是「危害」,到時候他會怪大人為什麼不從小嚴格管教他。
現在,原生家庭加給兒女的作用愈來愈明顯,原生家庭的情況也無形中被放大。有的人,他的家的狀況嚴重地決定了他的發展方向,缺了陪伴就沒了安全感,被家長打罵到大的孩子日益自卑與膽小,天天看著家人打架甚至動手的小朋友,會對談戀愛結婚等事情產生嚴重的恐懼感甚至暴力傾向,危害別人的生命。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家庭的氛圍對他們的作用。早發現,早改善。(作者:mar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