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德慶縣緊緊圍繞建設「崇德之城、文明德慶」目標,突出思想道德建設,堅持為民惠民利民,重在日常經常平常,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有效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持續改善了城鄉環境面貌、社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水平和群眾生活品質。今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名單,德慶縣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向全縣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在三年的文明創建工作中,德慶開展了哪些工作?有什麼深刻體會?未來又將如何保持創建工作的常態長效?對此,《南方》雜誌記者近日專訪了德慶縣委書記、縣文明委主任陳元。
德慶縣城
做到「六個突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百姓幸福指數
《南方》雜誌:請問德慶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陳元:在創建過程中,德慶縣堅持惠民導向、標準導向、問題導向,做到「六個突出」,落細落實創建工作,補短板、強弱項、優管理、創品牌、促提升,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和百姓幸福指數。
一是突出全縣聯動,推動創建工作更高效。堅持領導帶頭,將創建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單位,124個縣直部門單位分別掛點包幹一個網格,實行「一月一考核」,確保常態長效。特別在今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後,進一步強化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單位「一把手」負責、專責組會商、材料「月清月結」、網格化動態監管、問題反饋整改「五大機制」,防止工作空轉打滑、推諉扯皮。我們還將創文工作作為鍛鍊考查幹部的「試金石」,專門成立創文督查組,確保各項創建工作落細落實。
二是突出創建惠民,推動人居環境更整潔。堅持創文為民辦實事,根據群眾需求,全域推進縣城區和12個鄉鎮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抓好主次街道升級改造、排水排汙管網完善、公廁新建(擴建)、市場改造、文明小區創建等,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實施「創文微實事,服務大民生」行動,推行「走街串巷式」創文,聚焦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等人居環境問題,完成小修小補等「微實事」580多件,讓群眾得到更大實惠。
德慶城區街道
三是突出精準對標,推動點位整治更到位。堅持精準對標補短板,下足「繡花」功夫,深入實施「點位整治攻堅行動」,重點抓好老舊小區、市場周邊、城鄉結合部等區域點位整治提升,全面完善了社區、學校、公園、廣場、醫院等點位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提高了社區居民生活的便利度、舒適度。
四是突出特色創建,推動崇德之城更亮麗。做好「德」字文章,深挖龍母文化、孔子文化等內涵,按照「一園一主題、一街一特色」思路,大力打造「崇德之城」文化景觀,建成了龍母大街戶外廣告招牌示範街、崇德園主題文化公園等「六大」特色景觀,其中崇德園主題文化公園被評為廣東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還增設了一批主題鮮明和具有德慶特色的公益廣告景觀小品,提升城市顏值和文明氣質。
德慶「德」文化長廊
五是突出綜合治理,推動城市管理更精細。堅持嚴管、疏導、教育「三措並舉」,網格責任單位常態化開展文明監督勸導、「門前三包」評分評旗、愛國衛生運動等工作,規範城市管理。並把今年在疫情防控中行之有效的「五長五包」機制形成常態,確保每街每巷每樓、每家每戶有人管,讓城市管理更精細、更有溫度。
六是突出鑄魂立德,推動文明創建更有效。廣泛開展「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等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群眾共建共享,提高了創建工作的參與率和滿意度。推進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建設,縣鎮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打造了「新時代·微黨課」等15個文明實踐品牌。加強未成年人工作,全縣45所中小學100%創建成為「肇慶市文明校園」,形成「一校一特色」。
全力做到團結、惠民、精準、常態
《南方》雜誌:創建工作三年以來,您最深刻的體會是什麼?
陳元:創文一定是全民參與,共建共享。我認為德慶縣創文工作能夠取得好成效,關鍵是我們做到了「八個字」,那就是團結、惠民、精準、常態。
一是堅持匯聚力量抓創文。我們堅持「創文惠民一盤棋」,各級各單位「一把手」親自抓,加強統籌協調,廣大黨員幹部團結一心,擔當作為,廣泛組織發動群眾,充分調動起企業家、市場業主、小區物管和居民群眾等一切力量和因素,形成了萬眾一心齊創文的強大合力。
二是堅持民生需求抓創文。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滿不滿意為標準,每年初都會根據市政基礎設施的短板,將一批直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如排水渠堵塞、路燈不亮、便民設施不完善等納入「創文微實事」,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切實增強了全縣41萬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德慶鄉鎮創文後整潔美麗
三是堅持精準對標抓創文。我們堅持把創文工作與部門單位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嚴格對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標準要求,壓實工作責任,確保該做的工作加快推進,該開展的創建活動精準對標開展好,該完善的設施一項不漏完善好,該強化管理的工作按照高標要求治理好。
四是堅持常態長效抓創文。我們堅持把創建工作管在日常、嚴在經常,建立健全「六亂」整治、網格化管理、「門前三包」監管、動態督查考核等長效機制,培養了群眾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文明成為德慶最大的底色。
德慶城區景觀小品
讓「崇德之城、文明德慶」持續散發文明魅力
《南方》雜誌:下一步德慶將如何保持創建工作的常態長效?
陳元:創建工作貴在日常經常、常態長效。文明城市創建永遠是進行時,創建成功不是最終目標,而是新的起點。今後,我們要保持創建隊伍不散、工作不松、步子不停,進一步完善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工作機制,抓好日常督查考核工作,確保「六個力度不減」,包括城區交通路口與主次幹道交通管控和車輛亂停亂放管控力度不減;「六亂」整治、衛生保潔、綠化管養、市政設施維護力度不減等。
文明校園
文明創建永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根據文明城市創建的新要求和市民群眾的新期盼,著力在「城市設施建設、精細化管理、培育文明氣質」上下功夫,持續推進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建設,鞏固提升來之不易的創建成果,讓「崇德之城、文明德慶」持續散發崇德文明的魅力,讓文明創建成果持續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記者 】李拉 陳冰青
【本文責編】劉樹強 林琳
【來源】南方雜誌黨建頻道
【責任編輯】李卓華 莫群
【文字校對】華成民
【統籌】李焱鑫 林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