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問題找物業,效果不好;現在創建文明城市,推行『社區管小區』模式——小區黨組織和街道物管辦雙向管理,我們反映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回覆並解決。」談起創文明城市帶來的喜人變化,盱眙縣盱城街道五墩社區金鼎華府小區居民林文斌打開了話匣子。
作為淮安市唯一的縣級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盱眙縣今年將迎來創建「大考」。淮安市委常委、盱眙縣委書記梁三元說,他們將堅持為民、惠民、靠民和「人民至上」導向,奮力奪取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持續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續寫盱眙高質量跨越發展精彩篇章。
聚焦「369」行動,打造秀美宜居之城
最近,去盱眙東方市場買菜的市民發現,髒亂差不見了,取而代之以漂亮舒心的市場環境。「兩側道路硬化了,市場攤位整潔有序了,停車場也改造了。」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東方市場的「大美顏」,是全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369」行動的一個側面。
盱眙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李傳中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盱眙今年將聚焦關鍵領域、圍繞薄弱環節、突出重點人群,全力實施「369」決戰行動,即圍繞創建工作主要任務,聚焦城市建設提升、聚焦城市管理提升、聚焦城市文明提升「三大重點」;圍繞創建工作重點難點,開闢農貿市場、車站及其周邊區域創建戰場,開闢居民小區和居民集中居住區創建戰場,開闢校園及其周邊區域創建戰場,開闢重要路段和商業街區創建戰場,開闢城鄉接合部和城中村區域創建戰場,開闢農村集鎮區域創建戰場「六大戰場」,確保六大重點區域全部達到測評標準;攻克衛生髒亂差、小廣告牛皮癬、不文明養犬行為、不落實「門前五包」、不遵守交通規則、亂搭亂建等「九大堡壘」,確保九項任務全部完成。在此基礎上實施「八大攻堅突破行動」,進一步細化任務。
「必須咬緊牙關,以攻城拔寨的姿態決勝創建。」在多次重大會議上,梁三元吹響「闖關奪牌」衝鋒號,為「八大攻堅突破行動」一一「點將」。當前,全縣各牽頭單位比拼勁更比耐力、比整體更比細節,全力決戰「369」行動,推動各項創建措施精準落地。
機制體制創新,創建有合力有推力
多處違章搭建,在居民的配合下順利拆除,讓之前個別帶有「情緒」的居民豎起大拇指:「還是創城好,美了環境、樂了群眾,我們全力支持!」
居民態度的轉變,透露出文明城市創建機制、體制創新帶來的強大合力、推力。
4月1日,梁三元和盱眙縣縣長朱海波等領導和黨員志願者,分別來到中央御景園小區和中澳生態城小區,揮動掃帚、鐵鏟,認真清理衛生死角、雜草。縣領導以上率下,開展衛生大掃除,引導全縣全面「動起來」,營造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
盱眙將「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定為2020年十二件大事之一,構建「1833」工作體系加以強力落實,即「一把手」掛帥推進,「七指一辦」八個條線分工推進,嚴格執行網格掛包、嚴格執行項目化推進、嚴格執行重要單元達標「三項機制」並用推進,同時施行月度考評制、巡查督辦制和獎懲激勵制「三項制度」,讓創建行穩致遠。該縣以指揮部名義制定印發《2020年度決戰行動計劃》《網格化治理實施方案》《全面推行城區道路「路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綜合執法隊伍實施方案》等制度措施,相關縣領導主抓一個戰場、掛包一個網格、包幹一條路段、率領一支隊伍,帶頭深入居民小區、集貿市場、網格路段等,會議部署、現場推動、一線督戰百餘次。
李傳中告訴記者,以「一把手掛帥推進」來說,今年梁書記先後組織召開6次專題會議,部署安排創建階段任務,解決落實創建經費,先後議定職工宿舍物管、集貿市場改造、小區飛線整治等28個創建重點難點問題。
堅持為民理念,贏得百姓讚許
「早晨走上一圈,回家後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不少。」市民張大爺說,今年改造的奧體中心健身步道,繞一圈大概要2200步,成為周邊群眾休閒鍛鍊的好去處。
奧體中心健身步道的提升改造,是盱眙創建文明城市堅持惠民導向的一個縮影。「緊貼群眾需求抓創建、順應群眾期盼抓創建,把創建為民、創建惠民作為出發點、落腳點,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創建帶來的好處。」李傳中說,全縣計劃投入近10億元,對淮河東路、五墩西路等8條主次幹道進行改造,奧體路及周邊已改造完成;計劃投入3360萬元對2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計劃投入840萬元打造3個文明創建示範小區,基本完工;計劃投入350萬元提升改造35條巷道,已投入105萬元完成15條;計劃投入1200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已完成3個;計劃投入1679萬元建107座公交站臺,已建成80座;計劃投入8600萬元進行棚戶區改造,已投入5552.5萬元;計劃投入1000萬元進行都梁花海建設和第一山公園綠化改造,分別完成80%和50%;投資320萬元新建兩座裝配式星級公廁,已投入使用;計劃投入2614萬元對城區路燈和場館設施進行改造維修。
動真碰硬抓攻堅,惠民舉措見實效。「以前小區低洼不平,雨水滲不下去,樓道雜物亂堆,氣味特難聞。」提起小區變化,管道公寓居民魏如俊感慨地說,「今年小區改造後外立面統一刷新、道路黑色化,還增加了籃球場、停車場,老小區有了『新感覺』。」
今天的盱眙,在創建推動下,從硬體配套到公共基礎設施,從老舊小區到道路交通,從農貿市場到園林綠化……每個角落都留下蝶變瞬間,也留下百姓的讚許。
本報通訊員 田敏 周瑩 趙琳
本報記者 張莎沙 蔡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