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09:29 |永康日報 |記者 張赤奎 編輯 應桃蕊
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靚麗整潔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融匯成永城的文明「底色」,彰顯出創建省示範文明城市的成果,印證著百萬新老永康人的美麗夢想和幸福追求。
自2018年新一輪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永康市舉全市之力、下非常之功,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把創建省示範文明城市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工程來抓,推動創建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擔當實幹,邁開追求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融合的鏗鏘步伐,以潤物細無聲的文明情懷改變著一座城。
高位推動,激發創建合力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永康市從組織領導、目標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入手,推動在全市上下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確保創建各項工作任務有效落實。
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對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調整,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並抽調精幹人員充實到市創建辦,實行實體化運作,負責做好督促檢查、工作協調、業務指導等工作。深入實施市領導「創建項目」包幹制度,完善7個專項工作組,由市四套班子領導任組長,每人包幹負責一個測評項目,確保每一件事都有人抓、每一個項目都有人管、每一個指標都有人落實。
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制定出臺《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操作手冊責任分工》《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現場點位月度考核辦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和制度,高規格召開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誓師大會,把測評指標逐項逐條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職能部門和鎮(街道、區),確保人人有責任、人人有任務。同時,對創建工作實行單列考核,督促激勵各單位紮實推進創建工作。
健全常態督查機制。建立創建四級督查機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一周一督查,市四套班子領導半月一督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每月開展主題督查,創建辦每日一督查,通過高頻率的明察暗訪,督促各單位抓好工作落實。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報和創建交辦書,督促責任部門即時整改。
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實施社區創建市領導聯繫助力制、部門分塊負責制、幹部分片包幹制,通過黨員活動日、全民清潔日、志願服務、結對幫扶等方式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在全市部署治堵保暢、集貿市場整治、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美化等15項專項整治行動,開展氛圍營造、文明交通、公益廣告等7個專項提升行動。按照「一路一網格」目標建立「網格長制」,將城內大街小巷逐一落實責任單位,開展日常督查。
提升品質,築牢文明之本
文明城市創建,離不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永康市將文明創建與城市發展相結合,把創建為民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不斷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優化拓展城市空間。打通龍川東路、南苑西路、松石西路、紫微北路延伸等斷頭路,加大城區慢行系統和易堵路口改造力度,不斷優化城區道路交通。完善城區主次幹道路網體系、立面改造、公交站點、無障礙設施等的提質改造,推進三江六岸景觀提升工程、城中村改造和城區綠道、未來社區、南溪灣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完成農貿市場提升改造11家,創建省放心農貿市場13家,獲評全省放心農貿市場建設工作成績突出縣(市、區)。創新推行「網際網路+」餐飲安全監管模式,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市和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市。全市所有星級旅遊賓館飯店、大中型酒店、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實現公筷公勺配備率100%。建成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及新中醫院,養老保險、基本醫保參保率分別達94.4%、99.8%。
大力改善市容市貌。實施新一輪「158」碧水藍天工程,開展美麗永康環保十大行動,花川垃圾填埋場擴容工程投入使用,垃圾焚燒發電廠、餐廚垃圾無害化中心處置能力大幅提升。在垃圾分類、「無廢城市」建設上掀起「綠色革命」,農村垃圾分類「端頭模式」引來新華社、央視等國家級媒體關注,建成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85%,創新推行工業固廢「網際網路+集中處置」模式、小微企業危廢處置「12369」模式。
聚焦民生,夯實創建之基
「幸福感、獲得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試金石。永康市牢固樹立抓創建就是惠民生的工作理念,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做實事。
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力推進「最多跑一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80%以上政務服務辦件實現網上受理。簡易工傷「一件事」集成服務領跑全省,當事人只需填寫一張申請表就能實現工傷全流程「掌上辦」。創新房產抵押登記「一件事」,推動房產抵押「全程網辦」。此外,二手房交易1小時完成、老年證辦理實現「零次跑」,讓百姓在改革中收穫滿滿的獲得感。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龍山經驗」形成了「黨政統籌主導、法庭職能前移、糾紛分級調處」的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機制,有力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被稱為「楓橋經驗」升級版。「一警情三推送」制度創新基層治理化解糾紛,形成現場化解、多元化解、源頭化解合力。成立「全國人大代表未成年人關護站」,創新形式和載體深化網上婦聯建設,完善婦女「大維權」工作機制。在全市法律服務行業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和「規範執法、文明執法」等專項活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提升文化供給水平。大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文化禮堂323個,搶修文物建築13處,永康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永康鼓詞亮相全國非遺曲藝周。圍繞「我們的節日」持續開展「我們的村晚」「清明祭英烈」「端午曬家風」「重陽打羅漢」等主題活動。連續6年開展「書香永康」全民閱讀活動,每年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近百場。舉辦首屆民營企業家節,為打造「中國乃至世界先進位造業基地」和「世界五金之都」提供精神動力。
價值引領,鑄造城市之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靈魂。永康市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貫穿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
注重文明實踐推陳出新。高標準打造集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新時代文明展示中心、志願服務管理中心、志願服務孵化中心、志願服務培訓中心「五個分中心」為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鎮(街道、區)文明實踐所16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420個,實現中心(所、站)全覆蓋。創新開展「志願服務品質大提升」「志匯永康大學堂」「志願項目大比拼」「全民志願大匯聚」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
注重道德典型選樹宣傳。堅持用先進典型事跡教育廣大市民,每季度開展「永康好人」評選工作,今年共評選「永康好人」53例。其中,李愛姿入選「中國好人」,蘆鑫州入選「誠信浙江人」,90歲的倪德藏成為我省最年長見義勇為積極分子,覃桂石、王福田、孫豪入選「浙江好人」。此外,共有18人入選「金華好人」,各級別好人數量列金華第一。
注重社會良好風尚養成。持續開展「講文明 樹新風」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小。以「做文明有禮永康人」「創示範文明城市 享健康品質人生」等行動為載體,持續提升公民素質。開展「禮讓斑馬線 文明我先行」主題活動,斑馬線禮讓行人成為習慣。加大文明旅遊宣傳力度,開展誠信旅遊、文明旅遊宣傳和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文明餐桌」活動,公勺公筷告示牌、宣傳標語、文明餐桌公益廣告實現城區餐飲單位全覆蓋。深入實施「百村萬戶亮家風行動」,挖掘整理家訓文化,打造家風展示館。
注重文明創建氛圍營造。按照「全方位、廣覆蓋、無盲區、求實效」的要求,不斷拓寬文明創建宣傳渠道。加強媒體宣傳,在媒體開設輿論監督欄目,曝光髒、亂、差現象和不文明行為。加強居民宣傳,向市民發放倡議書、宣傳單、宣傳冊10萬餘份。加強社會環境宣傳,在城市各區域增設公益宣傳13000多處,各主要道路、重點路段增設燈杆旗公益廣告牌3000餘塊,增設公益牆畫4萬多平方米,不斷提高群眾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支持率。
文明,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永康市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創建省示範文明城市為抓手,讓文明的種子在永城大地繼續播撒,浸潤於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為中,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16062677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