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禮品回收進入貨源飽滿期。昨日記者採訪發現,在中央八項規定下,禮品回收實體店門可羅雀,菸酒等傳統禮品回收生意冷清,飛天茅臺的回收價跌至六七百元一瓶。網絡禮品回收生意相對活躍,甚至打出「上門回收」「隱私保護」牌,而手機等電子產品與商場購物卡則成為禮品回收「新寵」。
新快報記者彭程李辰曦陳海生文/圖
冷茅臺回收價跌至五年來最低
昨日,記者在市區內走訪發現,往年備受青睞的高檔菸酒紛紛遭到「嫌棄」,比如52度的五糧液回收價普遍是400元到500元之間,而原價1000多元的飛天茅臺,回收價則在600元到700元之間,有店家直言已經是近五年來的最低價。
在龍口西路一家收購菸酒的專賣店內,銷售人員說,去年飛天茅臺標價能賣到2000元,前年還賣過2500,但今年的標價才800元,「這已經是『白菜價』了,我給你750元,賣出去只能賺50元,還要承擔風險」。該銷售人員表示,今年少了很多大單,基本都是靠零售,所以行情一直低迷。
與高檔菸酒相比,各種商場購物卡則獲得青睞。水蔭路一家菸酒回收店的店員張小姐表示,名貴菸酒雖然價高,但難脫手,她更願意回收比較容易出手的購物卡。「幾百元面額的購物卡現在回收價8折左右,面額1000元以上,可以去到8.5到8.8折。」孫小姐說,名貴菸酒多是用作送禮,而購物卡更能迎合家庭需求,所以回收生意受到的影響較小。
傳統回收店或轉行或觀望
走訪過程中,有從事菸酒回收生意的店主坦言,「現在提倡節儉,單位年會抽獎減少,過節送高檔菸酒的現象也少了,節後前來出手的市民自然也少了。」
還有店主表示,禮品回收出現「寒冬」,行業間的「連鎖影響」也是一個原因。據介紹,很多菸酒回收店都會有固定的銷售對象,一般會將收回來的菸酒賣給酒店和一些大型零售店,但現在這些渠道也不景氣,缺少企業大單,出現了存貨積壓,影響了禮品回收行業。
店主吳先生說,去年春節後生意已經出現下滑的跡象,下半年後變得尤為明顯。「回收價定得低沒人肯出手,定得高自己又賺不到錢,總之行情從來沒有這麼差過。」吳先生說,有些禮品回收店已經轉行,有些則在觀望,「賺不到錢,只能勉強維持著。」
熱網絡禮品回收如雨後春筍
與菸酒等傳統禮品回收生意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絡禮品回收呈燎原之勢。昨天,記者在網上搜索「禮品回收」一詞,出現了數百家做禮品回收的網站。在一家網絡禮品回收店首頁寫著「手持貴重禮品通通用不上?本店高價向您購買,絕對保密,現金交易」,該網站號稱專業正規禮品回收店,但記者並沒有找到資質認證,只看到一個聯繫人的手機號碼。
記者隨後撥打了該電話,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除了高檔菸酒、冬蟲夏草、海參鹿茸等各類產品,還高價收購購物卡,「只要是禮品我們都會收,不過要先帶過來辨別真偽。我們確保客戶的隱私,如果當面交易不方便,也可以採用第三方交易平臺」。
有店主認為,社會倡導節儉之風日益濃厚,禮品回收行業衰退的趨勢不可避免,網上禮品回收成本相對較低,也能最大限度保護禮品持有者的隱私。
高檔電子產品大受歡迎
相比傳統的菸酒等禮品,記者暗訪發現,電子產品成為禮品回收新寵。昨日記者走訪了廣州崗頂電腦城與陵園西路手機市場,有不少檔主表示可以回收多款電子產品。檔主鄭先生說,今年春節他已經收了好幾臺全新的iPhone5和iPad。他表示,這些高檔的電子產品有多少要多少,往網上一放,稍微比市價便宜點,很容易就出手了。
一位回收店老闆說,送電子產品一來不那麼俗氣;二來可以打的幌子多,比如給領導孩子送個小玩意,給領導添置辦公用品等;三來這些東西現在普及度比較高,賣給回收店目標也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