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用這樣一個角度去看待愛情,就可以避免一廂情願的偏執

2021-02-06 笨鳥讀書

文丨蔣勳


愛情的問題真的很複雜,

如果要下一個結論,

我想,真正的愛是智慧。

                                         

                                 ——給對方海闊天空的自由

一張法律見證、雙方蓋了章的婚約是一種限制,兩個人一起發誓說海枯石爛也是一種限制,但是這兩種限制都不是真正的限制,因為在現實中,有人背叛了婚約,有人背叛了誓言。真正能限制愛情的方法,就是徹底拿掉限制,讓對方海闊天空,而你,相信自己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量,你的愛,你的才華,你的寬容,都是讓對方離不開的原因,甚至你故意讓他出去,他都不想跑,這真的需要智慧。

我今天不只是在講男性與女性的關係,父母對子女也是如此。我聽到很多爸爸媽媽說:「為什麼我的孩子老是不回家?」我不敢告訴他,他的孩子常常打電話給我,要到我家來。我想在這裡面是有問題的,他為什麼不回家?因為他回家只會受到限制,他是不被了解、不能溝通的,他在家裡感到痛苦,所以逃掉了。如果不能改善這個部分,讓家對孩子產生吸引力,那他永遠都不想回家。

我常常覺得,愛應該給對方海闊天空的自由,然後讓他願意回來、喜歡回來。你要把愛人當做鴿子,每天放他出去飛,等著他回來,絕對不是當做狗,在脖子上加項圈、加繩子,時時刻刻拉在手上,怕他跑掉。而愛情的本體是自己,自己永遠不應該放棄自己,你要相信自己是美的、是智慧的、是上進的、是有道德的、是有包容力的。如此一來,別人會離開你嗎?

不會的,趕都趕不走的。

大概要經歷很多次「我一定過不了」的難關之後,
才會開始明白,
愛應該是要放大、擴大,
而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

——世上我只愛你一人?

對我而言,生命的支點有我的父親母親、兄弟姊妹、我的朋友、我的愛人,還有路邊擦肩而過的路人,就像阿姆斯特丹機場那些對我叫「法蘭克福」的北非人,他們也可以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倚靠這些支點活著,或重或輕——我說或重或輕是指你不能把所有力量壓在一個支點上,你自己會受不了,對方也會受不了。我們常聽到:「我在這個世界上只愛你一個人」,這是一句美麗的話,也是一句可怕的話。我現在很怕聽到這句話,我想到的是:多麼可怕!我要負擔這麼大的責任,他好像二十四小時要盯著我,我不能再有其他生活了。

這樣的愛在年少時期,或許可以存在,因為那時候我們對愛情還有很多狂妄的想像,可是當你成熟之後,就會知道這種愛是危險的,是會壓碎一個人的,當三千寵愛只集於一身的時候,最後一定是個巨大的悲劇。

我寧願愛是可以平均分攤的,愛我的人,他同時也有親情的愛、友情的愛、同事的愛,以及在生活當中還有其他能吸引他的愛的事物,我會很感謝這些人、這些事幫我分攤了他的愛,沒有全部壓在我身上,讓我喘不過氣來。同樣的,我的愛也有很多的支點,不會只放在一個人身上,而這些分攤的愛,並不會減損愛情的純度,反而是一種增加。

因為愛是一種巨大的牽連。就像佛家說的「因緣」,同船過河都要五百年修來,那是何等的愛,我們對待任何一個擦身而過的人,怎能沒有愛呢?

用這樣一個角度去看待愛情,我想,就可以避免一廂情願的偏執,要求愛就只能是一個人,就是那個人。

但這樣的領悟是需要很長久時間的學習,大概要經歷很多次「我一定過不了」的難關之後,才會開始明白,愛應該是要放大、擴大,而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愛的形式,比如說我的學生裡有一個女孩子,她漂亮、善良,大方,又沒有結婚,像這樣的女孩當然就有很多追求者,所以她的男友永遠處在不安的狀態中,好像自己的地位隨時會被一個更優秀的男生取代。雖然這個女孩子很愛他,也常安慰他,但是這個男孩還是常來找我,告訴我他真的很擔心。

我就問他,耶麼你願不願總選擇去愛另一種女孩?她可能很笨、很醜、很怪,都沒有人愛她,你就完個不需要擔心了。他說:「不要。」

我想這就是我們常會遇到的愛的難題,當你給自己這樣的選擇題時,你就能做出判斷了。

當然,我用美醜舉例為愛情的條件,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美,也沒存絕對的醜。一個被人認為「很笨、很醜、很怪」的人,一定也有他美麗的地方,他自己要去發現,並且讓別人發現,如果自已都沒有辦法發現,把優點都放棄了,糟蹋了,糟蹋到最後沒有人去愛他時,那是他自已的問題。

所以我會說,愛的本質是一種智慧,尤其是年齡越長時。你在二十歲以前可以倚靠上天給予的青春、健康、年輕,這些不是你自己的,是上天給予的。而當你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以後,你要如何保持自己的魅力?這就要靠智想。

我認識很多朋友,他們年紀越長越有魅力,甚至有一個女性朋友到六十歲了,還是被寵愛著。所以絕對不要認為人的生命就是逐漸走向衰老,愛的機會也會逐漸減少,相反的,愛和智慧是隨年齡一起在滋長的,愛也會閃為智慧越來越飽滿。

不要倚賴青春、倚賴性愛,
還是要把愛的支體擴大開來,
讓愛像一張網一樣,
把你真正愛的對象都網羅在裡面。

——以暫時保管的心情面對愛

在歷史上,我們看到,李清照懷著對趙明誠的愛,兩個人一起切磋詩詞、研究金石,「金石」也變成他們兩人愛情的另一種形式了。後來他們又一起逃難,趙明誠走後,李清照以一生的愛寫下許多燦爛的詩歌,這種愛足飽滿的,當然也是哀傷的。

我們也餚到趙孟頫和管仲姬這一對中國元朝的畫家夫妻,彼此相愛,你儂我儂。管仲姬到年老時還可能保有年輕時的美貌嗎?不可能,可是他們兩人彼此投贈的詩詞到年老時還在持續,我想,這真的是智慧。

我絕對相信愛情不會隨年齡而衰老,它還是存在的,並不是因為我老了才這麼說,而是我真正相信。就像我們看到很多八卦雜誌,提到很多女明屋老了之後,還是有很多年輕小夥子追求,她可能不是用青春去吸引,但她們一定有一些別的東西。

其實我們仔細去思考,青春是什麼?它是非常短暫的,是肉體的情慾,而情慾的魅力是出自好奇,當它重複到一個程度,彼此都會疲倦、鬆弛。所以絕對不要倚賴青春、倚賴性愛,還是要把愛的支體擴大開來,讓愛像一張網一樣,把你真正愛的對象都網羅在裡面。

這樣說起來好像是在設一個陷阱,但是當你無限地把向擴張後,它就沒有界線了,網就不存在了。

就像莊子說的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擁有一樣寶貝,他每天都把寶貝帶在身上,因為他覺得每個人都想竊取,他很不放心。有一天,他在換衣服時,差點把這個寶貝弄丟了,他覺得好難過。莊子就說,你覺得這個寶貝是你的,家人拿去就是失去,可是你如果把它想成這個寶貝是你家的,那麼即使被家人拿去,還是在家裡,還是你的。

他覺得有道理,就開始把東西放在家裡。可是有一天,這個寶貝被鄰居拿走了,他覺得很受不了,他失去了這個寶貝。莊子就說,你如果把這個寶貝當做是整個社區的,即使被鄰居拿去,還是你的,不是很快樂嗎?

後來,這個寶貝又被其他村莊的人偷走了……莊子就一步一步把他的愛擴大,最後就是以「天下為私」,如果你覺得這個寶貝是天下所有,那麼不管它到哪裡,都是你的。莊子的意思是人皆有私心,但可以把私心擴大到整個天下,這句話聽起來很弔詭,可是,它就是一種智慧,非常難做到,但不是絕對不可能。用這種態度去面對自己最愛的東西、所有被你稱為寶貝的東西、你最害怕失去的東西,你才不會害怕。因為沒有一種東西是不會失去的,即使是在空間上你沒有失去,總有一天你也會在時間上失去。

所有的「寶貝」你都只能暫時保管,用一種暫時保管的心情,去面對愛情,其實會好過一點、寬容一點。而且,既然是個寶貝,就絕對不會只有你一個人愛,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愛,它就不是寶貝。這裡面的衝突,自己慢慢去體會、去調整,當你失去的那一天,你會少一點憤怒、少一點怨氣、少一點嫉妒——我只是說少一點,不是沒有,因為連我自己也做不到。

◆來源:《生活十講》


笨鳥文摘

ID:

bnwz2012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 先飛之笨鳥,文摘之精華。

笨鳥讀書(ID:bnds2016):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相關焦點

  • 蔣勳:沒有真正的智慧,就沒有長久的愛情
    我絕對相信愛情不會隨年齡而衰老,它還是存在的,並不是因為我老了才這麼說,而是我真正相信。就像我們看到很多八卦雜誌,提到很多女明星老了之後,還是有很多年輕小夥子追求,她可能不是用青春去吸引,但她們一定有一些別的東西。其實我們仔細去思考,青春是什麼?它是非常短暫的,是肉體的情慾,而情慾的魅力是出自好奇,當它重複到一個程度,彼此都會疲倦、鬆弛。
  • 一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人是幸福並且快樂的
    大家好,我是高宇樓,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一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人是幸福並且快樂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經常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將成為你生活中一個新的裡程碑。所以,要想改變別人而不傷和氣,請一定要記住這個原則:「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來看待事情。」人有時即使真的錯了,他也不一定承認。這時,責備他是沒用的,甚至會起相反的作用。
  • 當你對愛情產生懷疑時,不妨看看蔣勳的這些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蔣勳的愛情觀,每一次讀都會把我從執拗中拉出幾分。愛情有時候不需要拼了命的努力,而是幾分看淡的智慧。1.用一種暫時保管的心情,去面對愛情愛情真的是會消失,什麼能保障愛情呢?就像蔣勳說的,「千萬不要覺得有一紙婚約就能保障愛情,只有愛情能保障愛情。」結婚證更像是對愛情的承諾,因為愛你,想要和你在一起,我選擇結婚。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結婚的目的也不同,有的是因為愛情,有的是想要找到一起升級打怪的夥伴,有的只是把它看作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 蔣勳,被林青霞稱為「半顆安眠藥」的男人,他這三本書不得不看!
    蔣勳老師就是有著這麼強大的感染力蔣勳老師是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生於西安,長於臺灣。他所從事的行業始終與美為伴,與文化相關,創作的文學作品類型多樣,卻無一不是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他認為:「美之於我,就像是一種信仰,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蔣勳:一個被文學完全浸染的君子
    然而去聽或者去讀蔣勳先生的書籍,你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心淨土。落魄的貴族子弟蔣勳出生在歷史文化悠久的西安,他的母親是滿清正白旗貴族官宦之女,外曾祖父曾是西安上一任知府,家境十分富裕。辛亥革命後,家境衰落,但是遺留的老宅都夠一百多戶人家居住可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父親是一個退役的軍人,因為戰爭他們全家後來逃難到臺灣,白手起家。
  • 【2370】北大女生自殺背後的心理真相:警惕愛情中的偏執陷阱
    包麗和其男友的聊天記錄/包麗自殺前的僅自己可見微博一時之間,精神控制、PUA等詞語衝上熱搜,以至想要上A股的撩妹培訓項目不幸流產(Good job! :))然而讓梧桐君憂心的並非是PUA亦或是所謂的精神控制(牟某至今還不明白什麼是精神控制),而是一種名為「偏執」的愛情陷阱。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美學大家蔣勳的最新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近日出版,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江弱水對蔣勳的批評是否過於粗糙?
    很難理解,如此敏感細膩的江弱水,怎會這樣粗糙地去批評另一個敏感細膩的靈魂呢?有錯確要批評,但用「三聚氰胺」作比喻,是否言重了?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批評語言。而且,江先生引用「臺灣大學裡的朋友的來信」來評論蔣先生,這在傳播上並不公平。張三批評李四,要不都用實名,要不隱去實名只批評現象。如果王五引用張三的話批評李四,應該徵得張三同意,並使用張三的實名。
  • 蔣勳:講給「大家」聽的人
    蔣勳採訪蔣勳前,還沒看見他,已經聽到他熟悉的聲音。現在的音頻付費節目中,蔣勳的音頻課有廣泛的傳播度。對於受眾來說,他扮演了一個中國傳統文化啟蒙者的角色,用淺白的語言給大家講藝術史,講《紅樓夢》,也用這樣的方式去寫「孤獨」、寫「品位」。蔣勳很願意以「啟蒙者」的身份與大眾溝通。
  • 文學 · 生活 蔣勳:婚姻與愛情不同
    愛情有絕對的內在本質,也有客觀的外在層面。內在的本質可以是一個最聖潔、最崇高的東西,但它的外在則受限於許多形式:法律、道德,包括所愛的對象都是外在的現象。所以當你個人選擇無怨無悔時,可能碰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對方退縮、改變了。
  • 蔣勳和林懷民:有一種同性之愛,跨越生死
    認識蔣勳,是30歲以後。這幾年,不間斷地聽了他的很多節目,也買了好幾本他的書。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這麼美好的男子,愛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但很遺憾,卻一直沒有聽到他談論自己的愛情。直到最近,我在一本書中,感知到他對一個男性深深的愛戀。
  • 愛情這條路,有苦有甜,但這三個星座說散就散:不會一廂情願
    然而對於有那麼一部分人而言,他們面對愛情的態度,往往顯得特立獨行。又或者說,不管他們有多喜歡一個人,在該離開的時候他們絕不糾纏,說散就散。那麼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星座就屬於這一類型,他們不會一廂情願,一旦知道一段感情無法維持,便會幹淨利落放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 他是林青霞的「唯一偶像」,他是臺灣美學大師蔣勳.
    臺灣散文名家張曉風曾這樣描述蔣勳——「善於把低眉垂睫的美喚醒,讓我們看見精燦灼人的明眸。善於把沉啞喑滅的美喚醒,讓我們聽到恍如鶯啼翠柳的華麗歌聲。」「時間無限,一切未完,中國的長卷、章回小說、組重性建築、戲劇,最後都在指向一個『未完』,希望即使個人生命有限,但文明還可以延續。」
  • 擬人化,是否可以作為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當收到這些簡訊時,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這些信息明顯是詐騙簡訊,怎麼還會有人上當呢?」 甚至有些人還會嘲笑他們:「這些詐騙犯的水平也太次了」,「流氓沒文化」,「建議要專業一點」。我當時也是這麼想的。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個解釋,一下子擊中了我。
  • 聽書|用美學思維提升生活幸福感:聽蔣勳揭示美的真相
    在這一場學習裡,與其說是在創造和超越,去求一個外在的果,不如說是在生命裡,向內照見自性光明,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本自俱足,無需外求。也因為那種俱足,有了大自在,大快樂,從而有了無拘無束沒有邊界、充滿創造力和無限可能的生命狀態。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起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分出了四季。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2020年歲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一個深具藝術敏感度的作家,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從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  蔣勳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
  • 愛情之路,我們都是一廂情願的傻瓜和不會開口的啞巴
    有些相遇註定是錯誤,有些愛情註定被辜負。我愛你,你愛他,他愛我,他愛她,愛情需要兩情相悅,才能開出幸福的花朵。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會在意那個人的一切,他說的每一句話,他的每一個表情,都被你妥帖的收藏在心裡。
  • 蔣勳和林懷民:跨越世俗的同性之愛,值得我們深深祝福
    這是一本感性之書,和所有失戀的人一樣,蔣勳在和林懷民分手以後,非常痛苦。為了讓自己從情感的旋渦裡面解脫,他不停地旅行、寫作。來來去去,他試圖用忙碌的生活來掩內心的痛楚,但畢竟深愛過,想要釋懷並不容易。所以,分手後的那一年,他只有通過不停地書寫,才能把心情的抑鬱慢慢撫平。
  • 成熟男人怎麼看待感情 成熟男人的愛情感悟
    成熟男人怎麼看待感情 成熟男人的愛情感悟成熟男人經過了風雨的歷練,在感情上也會變得沉穩非常。想要了解成熟男人怎麼看待感情,洞悉成熟男人真實的愛情觀,這就來將給你聽。成熟男人怎麼看待愛情(成熟男人愛情感悟)其實很難詮釋成熟男人的愛情觀,包括他們那種被人認同或不被認同的生活方式與愛情標準.對於他們來說,自己本身就具有很多資本與實力。
  • 新書上架丨跟著蔣勳用色彩和聽覺感受「二十四節氣」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起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分出了四季。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