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蒸蒸日上,效益好,福利好,在這樣的公司裡工作,有「前途」又有「錢途」,心情舒暢。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每個公司都有其生命周期,當你所在的公司最近有這四個現象,說明進入衰退期了,你就要早做打算,馬上離職,另謀出路,不然就來不及了。
1.拖欠工資、剋扣福利、壓榨員工
工資拖欠,從5號發拖到10號,又從10號拖到15號、20號、25號,甚至隔月,並且從來不告知員工為什麼。
說好的福利,比如「三八婦女節」中午請全體女士聚餐並發放購物卡;中秋節要組織各部門插花包餃子,說是每人有月餅和水果,人員統計了,然後沒有然後了。
一直存在的福利說取消就取消,員工宿舍開始收租費,水電暖自己掏錢,不想掏就搬出去,就連洗澡超出時間都得加錢,不考慮員工的感受,美其名曰「節約成本」。殊不知,收了的是小錢,寒了的是員工的心,傷害的是員工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動力。
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已。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待員工剋扣壓榨,那麼員工肯定會對工作敷衍了事。
2.離職率高,變動大
公司高管是對公司運營狀況了解最深的人,如果高管接二連三莫名其妙的離職,說明他們對公司的未來沒有信心。
中層管理人員頻繁變動,在職的越來越少,離職的越來越多,各部門整合、大調整。
公司業務員對客戶不上心,後續服務跟不上趟。業務人員,特別一線的業務人員是掌握公司信息最全面且最有深度的,如果他們都已經對公司沒有信心了,可以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競爭力不行了,人心開始渙散,業務量越來越少。
這些狀況都在表明公司目前開始走下坡路,無法凝聚人心了。
3.拼命抓考勤、衛生
白巖松說過「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到了開始強調考勤、打卡等紀律問題的時候,一定是他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因為一個走上坡路的企業,人人鬥志昂揚、馬不停蹄,或許員工明知道第二9點上班,卻在前一晚幹到了第二天凌晨3點。不需要監督和催促。
如果一家企業運營正常且業務量大,領導們肯定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哪有閒功夫管衛生。
而且公司發展良好的時候,員工都是積極向上的,根本不需要去督促。
所以當領導開始關注員工上下班打卡,辦公室衛生情況,說明他心裡極度恐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心思已經不在公司決策方向了,而是糾結於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問題了。
4. 老闆在朋友圈發雞湯文
當有一天,你發現從來不發朋友圈的領導突然有朋友圈狂發雞湯文,你就要注意了,老闆發雞湯文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當公司陷入困境,老闆找不到解救辦法時,一些老闆會通過雞湯來緩解自己內心的壓力與痛苦;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雞湯文來激勵員工。
開會的時候老闆給員工洗腦講奉獻,單方面要求員工要愛崗敬業,講契約精神,希望員工能夠和公司共存亡等等。
很多人工作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擁有更好的未來,發現企業走下坡路,未來不可期時,不如另謀高就,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