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癲濟公」:得罪領導被封殺20年,剃度出家,再演弘一法師

2020-12-15 成青羽文藝青年

小時候大愛的濟公,說到濟公的影視角色,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都是遊本昌老師吧。

1985年,遊本昌老師憑著一部《活佛濟公》被全國人民熟知,那一身行頭,那一句「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那一句「嗡嘛呢叭咪吽」,還有包治百病的「伸腿瞪眼丸」,都是我們無法忘記的青春啊。

《活佛濟公》之後,遊本昌老師本應該順風順水大紅大紫,可他卻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不再出現。直到20年後,人們才重新看到他的身影。  那麼,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這其中故事很簡單,就兩個字「雪藏」。  原來演完《濟公》之後,有有很多導演、製片、領導來找遊本昌老師拍戲,但遊本昌老師全都拒絕了。  為什麼呢?因為「演不了」,甚至有些人等了很久、再三勸說,遊本昌老師還是一句「演不了」。  不過,可不是遊本昌老師耍大牌,而是真演不了。事後,遊本昌老師解釋說過「我的原則不高,及格作就行,只要演出來不挨罵就行」。

遊本昌老師的認真和敬業自然沒話說,演濟公時候,諸如「津津有味」吃起已經發臭的雞腿這樣的事件不在少數。而這些影視劇,自然就是質量奇差、甚至三觀不正,所以遊本昌老師選擇了拒絕。  遊本昌老師認為演員是樹立榜樣的職業,不能因為有錢賺就去演,不會演還去演,把不好的作品給觀眾看,這是不對的。  事實也證明,遊本昌是對的,老師拒絕掉的那些電視劇也全都沒有成功。  因為這些事情,遊本昌老師得罪了太多的導演、製片和領導,導致之後20多年沒有人來找他演出,被行業進行了「潛規則」。  一開始,遊本昌老師還能在劇場進行演出。可1991年時候,劇場給每個演員都下了一個目標:如果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就有可能被掃地出門。  這下遊本昌老師犯難了:「如果到年底沒有完成任務,我是不是什麼戲都得演了?文藝工作者是為觀眾服務,為人民服務,為弘揚真善美服務,什麼時候要為人民幣服務啦?」  如此,遊本昌老師就閒了20多年,很少有演出的機會。

不過,即使沒有任何機會出演,遊本昌老師也沒有太多的失落。不出演的時間裡,遊本昌老師沒有放鬆下來,一直磨鍊自己的心智和演技。  遊本昌老師說過:「是濟公度化了我。濟公,濟的是公,不是濟私,濟公濟公,濟世為公。濟公文化,無我利他。天天為自己的私事而計較,並不是有智慧的人。現代人為名所困、為利所困、為煩惱所困,就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利益,放不下的事太多了。」  這裡補充一下,2009年,遊本昌老師正式剃度出家。而更早,在他6歲時候,就已經拜上海法藏寺興慈法師,法號乘培,皈依佛門。  遊本昌老師還說:「要熱愛自己心中的藝術,為它可以付出生命,但是絕不可以愛藝術中的我,藝術中的自己,愛自己是不行的,是搞不好藝術的。」  這裡,我們手動艾特一下某位猴戲霸王,讓他看看什麼叫做境界。  2011年某天,遊本昌老師做了一件大事。他把家裡房子賣了,為了一部話劇——《弘一法師——最後之勝利》。

為了將話劇拍好,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弘一法師的思想和那些好的東西的宣傳,年近80的遊本昌老師可謂是費盡了心血,他盡心盡力,各種活動都要他來進行,甚至連演員工資都是由他親自發到他們手中。  話劇剛出來的第一年很辛苦,也很沒有名氣。第二年,終於開始有了回升,劇本也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一直到第三年,話劇大獲成功,甚至還出國進行演出,新加坡、義大利、加拿大等等。  這不僅是遊本昌老師的成功,是《弘一法師》的成功,亦是對我國文化的弘揚。  遊本昌老師演弘一法師,一演就演到了現在。從濟公到弘一,86歲的他對於人生、佛學、角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待人接物上也變得更加隨和有度。

現在的遊本昌老師,依舊非常精神,積極地去了解年輕人的東西,仍舊是不斷改進自己,即便碰到困難也是雲淡風輕。  人生無常,能在無常中保持住自我的人少之又少,遊本昌老師正是其中之一。我們祝願,遊本昌老師身體健康,每天開心,我們一直都在。

相關焦點

  • 87歲「濟公」遊本昌:兩次剃度出家,為藝術散盡家財,如今仍演話劇
    而遊本昌作為中國老一代表演藝術家,不僅成功飾演了濟公這樣的角色,而且遊本昌本人也跟佛教很有佛緣,曾經兩度剃度出家,法名「定暢」。一生只為演好濟公,年過八十仍不息影很小的時候,曾有人跟他父母說過他活不過13歲,只有皈依佛門才能躲這一劫。
  • 弘一法師一生的20個細節
    從此,滾滾紅塵裡少了一位翩翩公子,而佛門裡多了一位「弘一法師」。杭州,目睹了一個人是如何從「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20個細節,只為展現一個特殊生命途中一些普通的場景。李叔同生於1880年(光緒六年),祖上開錢莊,家資百萬。李叔同精通六國文字,包括古印度梵文。李叔同是教育家,他的弟子中名人輩出。
  • 因入戲太深的而改變自己的演員:濟公入戲太深出家,大S無法出戲暴瘦
    遊本昌用一生演濟公,76歲依舊出家。遊本昌老師用一生演繹了活佛濟公,由於演的太過出色,演完濟公後,老先生也沒能徹底走出角色。因為小時候出過家,再加上受濟公影響,遊本昌一直想要再此出家,並且尋找機會,終於在76歲那年完成了心願。之後開始一直表演著自己喜歡的話劇。言行舉止如今依舊像濟公一樣,活成了濟公的樣子。
  • 弘一法師遺書「悲欣交集」四字無人能模仿的背後:與這個原因有關
    1942年10月13日,時年62歲的得道高僧弘一法師在泉州晚晴室圓寂。臨終前,他留下了親自書寫的「悲欣交集」四字。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四字的含義一直是世人熱議的焦點。相比對內容的解讀,弘一法師臨終時所書四字的「詭異」筆體,也一直備受爭議。
  • 執著時是驚才絕豔的李叔同,放下後是弘一法師!
    民國初年,有一位風流才子,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卻在中年時看破紅塵,出家為僧。 他叫李叔同,也叫弘一法師。 許多人只知李叔同,卻不知弘一法師;了解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帶給我們的驚喜,卻不知他在佛學上的造詣與貢獻;只知他遁入空門苦修戒行,卻不知他前半生鮮衣怒馬。
  • 「濟公」遊本昌:為藝術散盡家財,後因拍戲遇3件怪事,剃度出家
    鞠婧禕從女團中出道之後,就憑藉"4000年一遇美女"的頭銜開啟了在演藝圈的開掛之旅。超高的顏值讓她迅速成為了當紅一線女星的行列。在前不久的一檔綜藝節目中,她卻因為"柔弱無力"的形象遭到網友們的吐槽。遊本昌把"濟公"衣衫襤褸,瘋瘋癲癲的形象演繹的入木三分。似真似假的演技讓人看得入迷,在他之後,就再無人能夠超越他的版本。然而遊本昌這一生都不滿了荊棘坎坷,還曾兩度出家。遊本昌在小時候就有人說他活不過13歲,並稱只能皈依佛門才能躲過一劫。
  • 女子出家能依男眾法師剃度嗎?
    雖然佛告誡比丘不可以隨意度女眾出家,但是如果比丘已證阿羅漢果或菩薩階位的人,因為能夠見此女的根性,從她的行止中能知道她宿生的罪障,而且比丘知道如果現在全力度她,她就能得道,應當立即度她出家,非此情況比丘不可度女眾出家。由此經文,我們知道,佛告誡說比丘不應隨意度女人出家,那么女眾就只有依止比丘尼剃髮度出家修學,這才是女眾如法出家之道。
  • 遊本昌《濟公傳》後為何剃度出家?本尊解釋原因:發生了3件怪事
    「活佛濟公」的名號,想必沒有人不知道,當年遊本昌老師的傾情出演,更是將「濟公」演繹到了極致。他也因此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白月光」。但讓人疑惑的是,他因「濟公」而紅遍了大江南北,本可以趁熱打鐵,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卻在出演「濟公」之後,剃度出家,皈依了佛門。多年之後,當他被問及此事時,微微一笑,緩緩道出了緣由。
  • 一個哼著「鞋兒破,帽兒破~」看似瘋癲的「濟公」不為人知的故事
    遊本昌,江蘇泰州人,1933年出生於海陵區,至今已80多歲的高齡,是我國的老一輩藝術家之一。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遊本昌這個名字並不是很熟悉,而其塑造的濟公卻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同樣地,濟公也是遊本昌老藝術家塑造的經典角色之一,而遊本昌在演繹濟公這一角色時也已經51歲,當時也是瞬間爆紅。但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裡就有小的濟公像,並且聽過沈笑梅的江南活濟公,也喜歡每天放學後去模仿濟公的形象。所以算是從小就耳濡目染,受到濟公的影響。
  • 活佛濟公什麼出身,為何瘋癲?都是故事!
    濟公在出道以前是李員外家的兒子名叫李修緣。在出家以後才有了法號道濟,也有人叫他濟癲。他到底是什麼來歷,又是怎麼成了瘋癲的和尚,後是怎麼救濟世人的?我們來一起揭曉答案。濟公到底從何而來。南宋年間,有一位李老員外,人到晚年了五十來歲了還沒有孩子。於是老兩口就經常到當時南宋的國清寺,到國清寺裡面拜佛燒香,求一兒子延續香火。
  • 弘一法師李叔同,親歷21天辟穀養生法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號息霜。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 弘一兩個字拍出471萬,褪去煙火氣的書法,是如此澄淨
    弘一法師:一個文化貴族,一個精神貴族。在弘一法師身上,博雅的知識教養,淡薄的人生態度,純粹的精神追求,嚴謹的生活儀軌,濃烈的社會情懷,獨立的精神取向,體現了中國文化傳統對個體價值和精神自由的尊重,也體現出傳統知識精英注重道德修養、注重社會責任的文化性格。弘一法師(1880-1942)堪稱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
  • 從公子哥兒,到吃苦的小和尚丨法師親述出家經歷
    當我進入這座寺院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這裡滿足了我對寺院的所有想像:矗立於紅塵富貴中,獨處於清明無憂之中,大殿的佛像妙相莊嚴,羅漢堂的五百羅漢形態詼諧,西花園水流悠悠、不緊不慢。我主動聯繫客堂,留在了西園寺弘法部做義工。這一留,便留了一年。
  • 遊本昌:演30年配角,52歲才憑「濟公」成名,87歲依然樂觀
    如今,這部劇已經過去35年了,但每當聽到那首「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青春美好的回憶依舊會湧上心頭。而我們心中永遠的「濟公」遊本昌,他的一生則更讓人心生敬畏。所以說,萬般皆有緣,許多年後遊本昌果真憑藉濟公一角一飛沖天。上高中的時候,遊本昌就經常登臺演出,戲劇話劇樣樣在行。也正是因為熱愛表演和擅長演戲,高中畢業後,遊本昌就被推薦進了南京文工團。
  • 遊本昌:一生佛緣不斷,6歲得法號,52歲演濟公,因三件奇事出家
    遊本昌,國家一級演員,1933年出生,現年87歲。他的一生,是真的與佛有緣,而且"緣緣"不斷。小時候,有位先生說遊本昌活不過十三歲,必須皈依佛門才能逃過一劫。那個時代還是比較信這一套,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遊本昌父母讓年僅6歲的他拜入法藏寺,得法號乘培。那個年紀的遊本昌哪裡知道什麼是佛教,只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念誦佛經。但這第一次與佛結緣,就幫助了他,要知道遊本昌原本是江蘇泰州人。
  • 弘一大師自述出家的因緣
    我是光緒六年(1880年),在這個平和良善的家庭中出生的。生我時,我的母親只有20歲,而我父親已近68歲了。這是因為我是父親的小妾生的,也正是如此,雖然父親很疼愛我,但是在那時的官宦人家,妾的地位很卑微,我作為庶子,身份也就無法與我的同父異母的哥哥相比。從小就感受到這種不公平待遇給我帶來的壓抑感,然而只能是忍受著,也許這就為我今後出家埋下了伏筆。
  • 出家前給妻子的信:放下你,非我薄情
    徐悲鴻油畫弘一法師像導讀:1918年的春天,一個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尋遍了杭州的廟宇,最終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廟裡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從此,世間再無那個會作詩、會填詞、會書法、會作畫、會篆刻、又會音樂、會演戲……的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弘一法師!若干年後,我讀到了李叔同在出家前寫給日本妻子的一封信:誠子:關於我決定出家之事,在身邊一切事務上我已向相關之人交代清楚。上回與你談過,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問題罷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決定了呢?
  • 弘一大師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字字句句直指人心
    福建泉州清源山弘一法師坐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曹立君)2020年10月20日, 農曆九月初四, 弘一法師圓寂紀念日。七十八年前的農曆九月初四(1942年),弘一大師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彌留之際,書「悲欣交集」四字,為輾轉沉浮的傳奇一生,畫上圓滿的句號。弘一大師是20世紀中國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前半生,他學貫東西,才華橫溢,堪稱中國現代音樂、戲劇、美術之先驅;後半生,他勇猛精進,慈悲度世,修成佛門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被譽為「人天師範」。
  • 覺定法師16歲剃度出家,曾割肉救母,花43年用一磚一瓦建寺廟
    漸漸地,他便萌生了出家的想法,這個想法並沒有得到母親的多加阻擾,因為此時的母親早已年老體弱,也沒法再照顧陳多興。16歲的陳多興正式在他經常去的那家寺廟剃度出家,被賜予法號:覺定。只是不同於寺廟裡的其他和尚。覺定法師只有晚上才會回到寺廟,因為白天他要回家照顧已腿腳不便的母親。可即使這樣,母親的身體還是每況愈下。
  • 他念念三寶,念念懺罪——夢參長老談弘一老法師
    、倓虛老法師等諸位民國大德 (三)弘一老法師 弘一法師《願無盡室》四字行書 老法師身體不好,講《隨機羯磨》,後來還是仁開法師代課幫忙講。老法師氣力不足,坐著跟你講,你都聽不了。那時他的身子特別壞。 親近弘一法師,怎麼親近?你得會親近,看老法師怎麼做,你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