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探深圳
知深圳
深圳的「美」與「好」
不止流於書面
更充盈在市民的生活中
在企業的發展中
在優美的環境中
全國網絡大V通過三天的走訪
深入了解了「深圳更深處」
28日,「圳好40年 全國網絡大V看深圳」主題採風活動正式落幕,在三天的行程中,來自全國的網絡大V們圍繞「經濟科技」「文化創新」「民生服務」「生態環境」等主題,深入深圳各地進行採風。活動中,大V們在親身感受深圳各個領域的建設成就之餘,也被城市40年的精彩蝶變所深深打動,紛紛點讚這座改革創新之城。
創新深圳日新月異令人振奮
「深圳是一座年輕包容、充滿活力、日新月異的科技之城。」擁有600多萬粉絲的微博博主、軍事作家「科羅廖夫」給深圳貼上這樣的「標籤」。在幾天的走訪過程中,他拿著手機邊走邊拍,利用行車或休息間隙編輯視頻後,上傳網絡平臺與粉絲分享。
憑藉著先行先試的精神,深圳證券市場改革創新也結出了豐碩的成果。深交所自成立以來支持不同成長階段的中國企業,先後實現了從實驗到規範、從區域到全國、從單一產品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跨越式成長。深交所金融博覽中心陳列了許多珍貴的文獻和實物資料,在場景還原、體感互動、多媒體展示等高科技手段支持下,金融證券文化知識變得有聲有色。
在深圳市稅務局,掃碼體驗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項目引起了大V們的興趣。據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5月,深圳稅務與騰訊公司共同發起成立智稅創新實驗室,區塊鏈電子發票正是該實驗室的首個聯合研發項目,「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和「發票即數據」三大創新舉措,使得稅務管理實現了從「以票控稅」到「信息控稅」的轉型。
溫暖城市滋養市民生活
網絡大V們還來到了深圳圖書館、深圳中學、南方科技大學、市行政服務大廳、彩田村、深圳綜合運行指揮中心、羅湖醫院集團等,了解當前深圳在民生建設領域的進展和成果。
「剛剛在圖書館看到,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職業的讀者都非常專注地在讀書、看報,包括年長者也能熟練地使用網際網路查閱資料,深圳市民在以自己的方式豐富文化生活、滋養精神世界。」騰訊新聞品類高級運營經理張行行說。
「科羅廖夫」表示,文化決定未來,深圳是一個有文化的城市。作為公益文化服務的創新型產品,遍布深圳全市的各類「自助圖書館」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位於市民中心B區的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採風團了解了大廳能辦理的各項服務,參觀了舒適的休息等候區。垃圾分類事關千家萬戶,如何提升全民參與率?大V們在彩田村找到了「標準答案」。在深圳綜合運行指揮中心,大V看到了深圳如何運用智慧交通體系進行城市交通精細化治理。
觸摸自然發現城市之美
在蓮花山公園山頂廣場,採風團成員紛紛遠眺深圳中心區的城市風光,瞻仰鄧小平銅像。迎著清爽的朝陽,他們對著攝影鏡頭豎起大拇指,大聲喊出了「圳好40年」的口號。經講解員的介紹,採風團了解到,經過40年的踏浪逐夢,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成長為一座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而深圳的公園也從特區成立之初的2個,發展到如今的1206個,形成了「綜合公園、郊野公園、帶狀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豐富多樣、功能互補的多級公園體系。「推窗見綠、開門進園」的氛圍讓來自全國各地、各領域的大V門讚不絕口。
在「生態環境」線路中,採風團先後深入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大沙河生態長廊、茅洲河碧道。「今天親眼見證了深圳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的成就,很受啟發。」光明日報全媒體總編室主任畢玉才說。
微博大V「平民王小石」是團裡唯一的深圳本地人,「有人問為什麼要有深圳,因為中國想知道,當一群年輕人丟掉了包袱,解除了思維的桎梏,他們到底有多強!」
內容來源:讀特、深圳發布
作者:張銳、李麗、聞坤、竇延文、戴曉蓉、熊子恆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i深圳」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深圳為什麼讓他們流連忘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