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拐杖、一輛電動車撐起「單腿村醫」行醫路

2020-12-26 雲南網

深秋,天氣轉涼,上午七點,51歲的李紅奎就背上家庭醫生包,騎上自己的殘疾人代步電動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單腿村醫」走遍每個村寨為病人服務李紅奎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德苴鄉青豐村委會衛生室的一名鄉村醫生。9月23日,隨著《「單腿村醫」戰貧記》報導登上新華網首頁,默默無聞的李紅奎開始受到大眾的關注。日前,雲南扶貧熱線記者聯繫到李紅奎,面對記者,他坦言自己只是做著最普通的工作,並無特別之處。

「成名」後的李紅奎生活也並未發生太多改變,依舊每天投入繁忙的工作中。作為全村300多名慢病患者的「家庭醫生」,李紅奎除了入戶開展診療外,還要忙著負責收新農合參保費等繁瑣的工作,時常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身殘志堅!他白天下地、晚上學醫

1969年,李紅奎出生在德苴鄉青豐村委會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年幼時因疾病導致右腳萎縮,失去行走能力,只能靠一條腿支撐學習、生活。15歲那年,李紅奎初中畢業,父親勸他繼續讀高中,卻被他婉言拒絕:「我是殘疾人,去讀書肯定跟不上,況且就算畢業後哪個單位會錄取一個殘疾人?不如學醫,不僅可以治自己,還可以幫助其他人。」

李紅奎家四代行醫,做出這個決定後,他開始跟著村裡的鄉村醫生二大伯李文川學習行醫知識。白天,他拄著拐杖,單腳落地幹農活,到了晚上,就到二大伯家看李文川醫生號脈、寫處方、抓藥、打針。久而久之,李紅奎學會了一些診療看病知識。

儘管掌握了一定的醫學常識,但因為沒有行醫資格證,給人看病不合法。1992年,李紅奎參加了雲南省鄉村醫生函授學習,三年後取得了「鄉村醫生資格證」。2011年又取得了「農村醫學」資格證,李紅奎成為鄉衛生院臨聘工作人員。儘管臨聘人員的工資低,但李紅奎醫生任勞任怨,及時幫病人解決痛苦。因身體原因,2015年,李紅奎從鄉衛生院回到青豐村委會衛生室,成為一名鄉村醫生。

拄拐行醫 他堅持為入戶為患者診療

李紅奎入戶為村民測量體溫青豐村委會位於德苴鄉北片區,是德苴鄉的北大門,有農戶871戶3238人,是德苴人口最多的村委會之一,共有建檔立卡慢性病300多人。

村衛生室考慮到李紅奎醫生不能久坐,安排他負責整個村委會的公共衛生,主要負責高血壓、糖尿病、重度精神病這三類人群。雖然不坐診,但是要走村入戶對這三類人量體溫、量身高、稱體重、指導患者社會飲食等。

因右腿殘疾,李紅奎出診需要克服比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拄著一根鐵拐杖入村行醫,手上時常被磨出血泡。退休在家的老父親看到這些,心疼不已,到縣城給他買了一輛小三輪電瓶車,解決了出行問題。

每天,李紅奎的家庭醫生包裡都會隨身攜帶血壓計、血糖儀、體重秤。遇上下雨天,地面溼滑,電動車無法達到的地方,李紅奎就只能拄著拐杖,有時要走上半個小時,才能達到村民家中。

有一次,他去為一個患者測血糖,剛把電瓶車停在他家屋後,離開車的一剎,電瓶車就翻到山溝裡去了,雖然人沒有受傷,但還是嚇出了一身冷汗,車子卻徹底報廢了,父親又為他買了一輛新的。

儘管工作十分辛苦,但李紅奎從無怨言:「雖然我很不方便,但是比起躺在床上的患者,我比他們方便一點!

「小喇叭」為老鄉帶去健康常識

李紅奎的電動車上安裝了小喇叭「以前,因為對慢性病不重視,村裡時常有老人因高血壓暈倒,甚至出現腦溢血的。」李紅奎說,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公共衛生知識,他在小三輪上安上了一個喇叭,一出門,無論到哪一個村,只要喇叭一響,大家就知道「李紅奎醫生來了」。

「小喇叭」廣播內容都與健康有關:「老年人高血壓、高血糖怎麼辦?」「如何預防傳染病?」特別是疫情期間,李紅奎一邊忙著村裡的防疫,一邊還要在廣播中不停地宣傳教育,整個人都廋了10公斤。村民們從熟悉的聲音中學到了許多衛生與健康知識。

「幫助病人緩解痛苦是我的職責」

剛開始出診時,有村民不太理解,李紅奎曾遭受了不少的白眼。青豐上村65歲的李宗佑患有高血壓,看到李紅奎來到家中,對他不理不採。一開始老人覺得不太嚴重,而且心疼錢,反覆聽李紅奎講了高血壓的危害性後,李宗佑終於被感動了,開始規律地服藥治療,甚至還成了村裡義務的健康宣傳員。李宗佑的妻子說:「李醫生一獨支腳上門為我們服務,幫我們醫治,我們要學會知足,要學會感恩。」

面對病人的痛苦,他感同身受:「我自己就飽受病痛折磨,我能理解病人所受的痛苦。」因此,他對待病人也有著超常的耐心。青豐村委會凹子村的孤寡老人劉炳先已是古稀之年,因患有慢性病導致雙目失明,是李紅奎走訪得最頻繁的患者之一。按照規定一般患者一月走訪一次,但鑑於劉炳先老人情況特殊,李紅奎三天兩頭就往他家跑。「我聽得出他的(腳步)聲音,每次都檢查得很細心,我們都很信任他。」

村民劉炳孝因腦梗常年癱瘓在床,很是悲觀,李紅奎三番五次到他家給他體檢,鼓勵他進行治療和鍛鍊,幾個月後,劉炳孝奇蹟般的站了起來,慢慢恢復了行走能力。「雖然工作中總是面臨各種困難,但當我看到他站起來的那一剎那,我比他還開心,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李紅奎說。

李紅奎入戶為病人測量血壓「看著老人因為慢性病喪失生活能力,我就希望通過做好自己的工作,給患者最好的服務,幫助他們緩解痛苦,這是我的職責。」李紅奎說。

青豐村委會上村的羅大媽是癱瘓病人,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有一次,李紅奎剛跨進門時,羅大媽的家人正在打掃臭氣燻天的屋子,請他慢些檢查,但李紅奎卻徑直走進羅大媽的屋裡,和其家人一塊打理衛生,由於羅大媽剛拉完便,滿手都是糞便,李紅奎讓她家人端來水,親自幫她洗完手,才為其量血壓。「就算對自己的父母,可能我都做不到這些」李紅奎說。

得益於李紅奎堅持不懈地努力,近年來村裡突發腦溢血等急症的村民漸漸減少,這讓他倍感欣慰。

「願守護一方百姓的健康」

白天入戶、晚上做數據錄入,李紅奎每天的工作都被排得滿滿當當。隨著電子化辦公興起,2013年才接觸電腦的他,錄入數據較吃力。尤其是上了年紀後,視力大不如前,李紅奎只好把這些工作搬回家,把電腦上的畫面投到家裡的液晶電視屏幕,一點一點完成數據錄入。「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做到十點以後,最忙的時候一天只能睡上2個小時。」

「他從小就很要強,小時候想讓他學習一技之長,建議他學習縫紉機,然而他不同意,每天撐著一條腿狠命在地裡幹活,看著真讓人心疼。」他的母親紅著眼說到。雖然李紅奎一家4口單獨生活,但考慮到他身體原因,父母、弟弟都儘可能為他分擔一些家務,讓他能夠安心給村裡人服務。

妻子王銀針不僅是他生活的恩愛伴侶,也是他行醫路上的另一條「腿」,幫他拿檢查設備,為他拍攝需要上傳平臺的照片。他和妻子是自由戀愛認識的,一開始妻子父母極度反對兩人在一起,在王銀針提出「私奔」的情況下,父母才無奈地同意她倆的婚事。「他雖然身帶殘疾,但非常樂觀善良,而且十分好學,肯吃苦,和他在一起非常開心,所以我義無反顧嫁給他,他是我這一輩子靠得住的人,嫁給他,我此身無憾。」妻子自豪地說道。他們育有一對健康雙胞胎,兒子在西藏某部服役,女兒在上大學,兒子女兒懂事孝順,夫妻恩愛和睦。

「每次看到這些圖片都會熱淚盈眶,但你卻以此為樂,我為是你的女兒而感到自豪!老爸,你是無私的白衣天使!」這是李紅奎醫生上大學的女兒李鳳華在看到新聞媒體報導父親李紅奎醫生時候的有感留言。隨著年歲漸長,李紅奎身體大不如前,但他一直有個樸素的心願:盡其所能幫助更多患者,守護一方百姓的健康。

雲南網記者 期俊軍 通訊員 皋利民 石玉

相關焦點

  • 「單腿村醫」李紅奎:拄著拐杖去行醫
    李紅奎在去隨訪患者的途中。新華網 趙普凡 攝 (一) 「咚、咚、咚……」,德苴鄉青豐村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李紅奎身穿白大褂,斜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雙手緊緊地握住拐杖,一腳深一腳淺地趕往患者家中,拐杖落在路面上,發出清脆的響聲。每走幾分鐘,李紅奎就要停下來歇息一會兒,松一松磨疼的雙手,擦一擦額頭的汗珠。
  • 一根拐杖撐起致富葡萄架——殘疾退役軍人劉彥文創業脫貧記
    原標題:一根拐杖撐起致富葡萄架——殘疾退役軍人劉彥文創業脫貧記   今年5月份,德安縣人社局
  • 王文德:堅守山村行醫三十載
    32年來,他每天身著白大褂,肩背醫藥箱,或是翻山越嶺,或是劃舟渡河,或是騎車扛車,穿行在深山裡,行程10萬多公裡,救治病人無數,被當地村民譽為「最美村醫」。自費學醫,投身鄉醫無怨無悔王文德今年57歲,在20歲那年高中畢業後,看到村裡還是一直沒有村醫,村民依舊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於是自費來到鎮裡拜師學藝。
  • 大山裡的「單腿」天使
    本報記者潘志偉攝  36歲的村醫何芬只有一條腿,卻走遍了整個山村。  每到夏天的黃昏,安全村村頭的山角就會被晚霞染得通紅,操勞一天的農民拽著滿載花生的拉車而歸,轉動的軲轆發著吱吱扭扭的聲音;崎嶇的小路上常能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聲,她們蹦著跳著。  何芬總是喜歡這個時候坐在距離安全村衛生室不遠的田間地頭,和孩子們嬉笑,望著天邊的雲彩,「看!那片雲像個天使。」
  • 最美「軍嫂」用單腿撐起邊關大愛
    老人去世後,劉紅默默地接過陳友亮的擁軍「接力棒」,從此踏上了擁軍路。  她專門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往返於小商店和邊防連之間,為戰士們運送包裹。無論是風雪肆虐的嚴冬,還是酷熱難耐的盛夏,她始終堅持當天收到的包裹當天送,有時候一天要往返邊防連數次。她說,這些包裹不是普通的包裹,而是戰士家人朋友的深情、囑託和希望。
  • 用拐杖為學生撐起高考夢——記廣豐一中最美女老師餘偉英
    一個一瘸一拐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瞼,只見她把整個身子都傾斜在右腋下的拐杖上,雙手緊緊抓住拐杖,右腳往前挪一步,接著拐杖往前移動一步,站立住,然後挪動不能彎曲的左腳。走得非常吃力。走近她一看,竟然是我們年級的餘偉英老師。「餘老師你怎麼了?」「不小心受傷了。」
  • 左腿受傷了,拐杖拄在左邊還是右邊?
    左邊受傷你怎麼把拐杖拄在左手啊?陳醫生小林左邊受傷不拄左手,難道拄在右手嗎?正確答案:左邊受傷,單拐拄在右邊(好腿這邊)。看到這裡,你是否有很多問號???難道我以前拄拐方式都是錯的?在接近完全康復或受傷情況輕微,傷腿已經能部分承重時,使用一根拐杖會更方便。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一個誤區:哪側傷,拄哪側。這種錯誤的使用方式,非但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護,還可能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WWE女子冠軍莎夏·班克斯的錯誤單拐姿勢,看似正確,其實拐杖沒有起到支撐作用。
  • 暖心|南寧705路公交車配備「愛心拐杖」,乘車可免費借用
    這兩天,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在南寧705路公交車上,投幣處和刷卡機旁放置了愛心拐杖,供有需要的市民借用。20日,記者從南寧市邕寧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19日起,該公司創新服務模式,推出"愛心拐杖"進車廂活動,先行投放60把愛心拐杖在30輛705路公交車上,把公交車廂打造為市民出行的"溫馨之家"。
  • 705路公交車配備愛心拐杖 乘客有需要時可以免費借用
    原標題:705路公交車配備愛心拐杖 乘客有需要時可以免費借用   這兩天,有細心市民發現,在南寧705路公交車上,投幣處和刷卡機旁放置了愛心拐杖,供有需要的市民
  • 「我是你的另一根拐杖!」 愛心司機扶輪椅老人上下公交
    7月1日下午1點27分,柳斌駕駛青島25路公交車在市政府山東路站點停靠。車門剛打開,就看見車下兩位老人,一位坐在輪椅上,一位推著輪椅,走得很慢、很吃力。見狀,他立即向其詢問情況。經詢問,二人是一對夫婦,要乘坐25路公交車。柳斌將車駐停,小跑著下車來到兩位老人面前。
  • 短短三天,大廠發生了三起汽車與電動車碰撞的交通事故……
    短短三天,大廠、葛塘發生了三起汽車與電動車發生碰撞的交通事故。 2020年1月10日中午12點多,網友發來圖片,位於大廠新華路千禧萬福大酒店門前的十字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白色的小轎車將一位騎電動車的行人撞翻在地,行人倒地不起。 現場有人撥打了報警及救援電話,120和交警迅速趕到現場處理。目前傷者情況不明,具體事故原因有待警方調查後得出結論。
  • 拐杖的選擇和應用
    拐杖的選擇和應用 1.肘拐和腋杖的選用 (1)雙下肢完全癱瘓(T10以下截癱,必須佩戴膝踝足矯形器),可使用兩支腋拐步行;單側下肢完全癱瘓,使用一側腋拐步行。
  •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副愛心拐杖 撐起老人幸福晚年一片藍天
    相關領導、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熱情為失能患者和行動不方便的老人發放愛心拐杖,讓老人們享受到濃濃的關愛。  肖敏玲首先代表市民政局、市慈善會向支持本次活動的愛心單位、志願者表示感謝,向失能患者和行動不方便的高齡老人表示親切的慰問。
  • 玉環:最帥「撐傘哥」 為傷者撐起「降溫傘」
    最近,一張「最帥撐傘哥」照片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上傳,照片中的帥哥身著協警服蹲坐在烈日下,為傷者撐起了降溫傘,此舉收穫了一大波點讚。事情發生在玉環。   當天下午3點半,在玉環楚門中心幼兒園前路段一輛轎車與電動車發生了追尾事故。   正在路口執勤的楚門交警中隊輔警徐力會趕緊跑過去查看情況。
  • 拐杖造句和解釋_拐杖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曹禺《北京人》:「曾皓拄著拐杖巍巍然地走進來。」] 拐杖在教材中的例句: 1、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蕩漾的小院。(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9、青山不老) 拐杖參考例句: 1、老人拄著拐杖,踉踉蹌蹌地來到醫院。 2、父愛是拐杖,讓咱們在人生中少摔跟頭。 3、父愛是拐杖,讓我們在人生中少摔跟頭。
  • 設計 | 一根不需要腋窩的神奇拐杖
    拐杖,對於腿腳不便的人而言是個好東西,能為他們提供暫時或永久性的幫助。常見的拐杖是一個夾在腋窩底下,依靠雙手用力前行的架子,木質和鋁合金材質居多。這樣的設計大概出現在十八世紀,後沿用至今,鮮有新的突破,殊不知它的設計有很多缺陷。身體的整個重量完全依靠腋窩和手腕來支撐,因此這些著力的地方常常會有擦傷、扭傷,甚至神經損傷。
  • 探娛樂營銷模式,雅迪電動車在《青春的花路》上啟程
    由中國首家上市的電動車企業雅迪電動車贊助的國內首檔房車遊歷真人秀——《青春的花路》,目前其節目檔期仍然未定,但「花路」官博已經曬出了一張粉絲招募海報,節目組將於3月7日在北京舉行節目發布會,相信自錄製以來就吸引了不少關注的「花路」很快就會和小夥伴們見面。
  • 張曉崧和他的智慧村醫
    引線與炸響 有媒體統計數據,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在5%左右,全國創業成功率在0.5%-1%,且不論這個數據的精確性,單從比例上來看,絕大多數創業者無法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張曉崧的創業引線已被點燃,但是他的第一次炸響並未很快來到。1992年張曉崧創辦了萬源企業。
  • 老人何時需要用拐杖
    生活中,想必大家經常看到老人藉助拐杖來走路,但是拐杖並不是隨隨便便就用的。哪些老人需要用拐杖?如何正確選擇拐杖呢?1.視力不好有些老人會出現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等現象,外出時可以拄一根拐杖,避讓行動途中的障礙及危險,有利於保證外出活動的安全。
  • 一根鐵桿撐起一片天
    盛夏的這個上午,我們來到湖南省衡南縣柞市鎮陽興村新屋衝的村道上,只見有隻褲腳下露出一根鐵桿子的殘疾人騎在馬上,與我們不期而遇,見到我們,他麻利地從馬背上下來,害羞笑道。村會計譚芳球告訴我,他就是被鄉親們親切稱之為"鐵腳將軍"的周和平,是陽興村新屋衝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