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一直是女士們所關注的問題,而在種類繁多的鞋子中,高跟鞋是最受女士們喜愛的鞋子,但你知道嗎?高跟鞋的危害很多,並不能經常穿哦,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穿高跟鞋的危害有哪些。
1、高跟鞋對腳部的傷害最直接,人走路腳底有三個點支撐體重,前腳掌兩個,腳後跟一個,隨著鞋跟的增高。著力點前移全身重量大部分集中到腳掌上,前腳掌受到的壓力過大產生疲勞,進而導致蹠骨關節炎或者關節囊肥厚。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2、腳掌皮膚變厚甚至長雞眼,與鞋跟過高也有很大關係。尖頭高跟鞋還會導致拇外翻和拇囊炎,過高的鞋跟使小腿肌肉繃緊萎縮,足弓的筋腱被拉扯,久而久之筋腱會變得鬆弛。足弓會失去支持而塌陷造成扁平足,穿著高跟鞋發生腳部扭傷骨折者也很多見。
3、常穿高跟鞋小腿肌肉會縮短肌腱會增厚,肌肉變形的原因就在於高跟鞋減少了膝蓋和腳踝之間的空間。長期穿高跟鞋會造成女性膝蓋骨及股骨壓力變大,增加關節面磨損,導致退行性膝關節炎提前到來。
4、長期穿高跟鞋會造成腰痛,穿上高跟鞋身體會微微前傾,為保持平衡腰部會向後拗,使腰部肌肉,關節及骨骼受壓。時間長了會導致腰骨痛及腰肌勞損等,嚴重者還會出現脊椎移位,甚至坐骨神經痛等。
5、長期穿高跟鞋會造成頭痛,走路時地面對人體會產生反作用力,如果穿平跟鞋,這股力量能被腳底的三個支點分解掉。穿高跟鞋腳底支點只剩下兩個,鞋跟達到七八釐米時整個腳掌只有一個著力點,地面的反作用力完全直指腦部使大腦受損,這是有人長時間穿高跟鞋會頭痛的原因。
6、長期穿高跟鞋易患尿失禁,研究發現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容易患上尿失禁。女性穿上高跟鞋後總是腳掌先著地,使骨盆承受更多的壓力,骨盆承受的壓力越大附近的肌肉,如尿道外括約肌就會退化得越快,造成尿道控制排尿的功能減弱引起尿失禁。
7、處於青春發育階段的少女,骨結構中軟骨成分較多,骨組織內含水分和有機物多無機鹽少,骨質柔軟極易變形。女孩子過早地穿高跟鞋會引起骨盆和足部形態發生變化,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左右髖骨韌帶和關節結合而成的一個骨環。
8、骨環的結合過程一般從7歲開始到25歲基本定形,骨盆是人體傳遞重力的重要結構,穿平底鞋時,全身重量由全足負擔。穿高跟鞋時全身重量主要落在腳掌上,這樣就破壞了正常的重力傳遞負荷線,使骨盆負荷加重容易引起骨盆口狹給成人後的分娩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