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劇院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 上海原創舞劇音樂伴「嫦娥」共...

2020-12-21 瀟湘晨報

「絕對大片!」昨天凌晨,伴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成功運送至地月轉移軌道的好消息,一段視效震撼的演示視頻也在社交媒體刷了屏。

視頻由承擔此次長徵五號助推器和嫦娥五號軌道器研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特別製作。短短四分鐘,視頻用動畫濃縮並模擬了深空探測器探月任務的全流程。運載發射、近月制動、環月運行、採樣及月面上升、交會對接……築夢月球的許多個重要環節,都在這擁有大片既視感的動畫裡廣而告之;而宇宙之浩渺、銀河之唯美、中國航天人九天攬月的夢想接力等,也都跟隨史詩般的背景音樂聲聲撞進觀者心底,人們期待4K超清版本供下載收藏。

記者獲悉,這支宣傳片所用音樂,來自上海歌劇院創排、剛首演不久的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原曲由作曲家鄭冰創作。「嫦娥奔月」從遠古神話到今日舞臺藝術,再到融入中國航天事業,藝術與科技締結良緣的背後,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支撐。

90多分鐘「摳」出四分鐘,從傳統文化中提煉的音樂為科學家注入藝術的靈感

回憶上海歌劇院與航天人的結緣,得從大半年前說起。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副總裁、上海歌劇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範建萍透露,此前,歌劇院希望從中國幾代航天人動人的強國夢裡尋找合適的創作切入點,雙方互有往來。創作的靈韻仍在孵化中,中國航天人卻在機緣巧合下率先向藝術借走了靈感。

今年8月,上海歌劇院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正加緊排練中,主創推送了排練的一小截片段。朋友圈裡,這段預告視頻吸引了航天八院相關設計師的注意。按此次嫦娥探月任務的規劃,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後,航天八院需要製作一段動畫視頻,演示整個任務的全流程,並將視頻向大眾公布。在精確苛刻的航天任務描述中,怎樣讓看起來高冷的科技變得觸動人心?在無聲的太空裡,怎樣烘託出宇宙的浩渺空靈與中國航天夢的磅礴大氣?這些問題,科學家們正思索中,上海歌劇院的推送來了。

舞劇預告片裡的豎琴、管鍾等取材自中華傳統文化的樂音,讓航天人聯想到浩瀚無垠的太空和在這壯麗之下為追尋浪漫理想而堅守孤寂的幾代航天事業奮鬥者。而那錚錚弦鳴、緊密鼓點,亦讓日夜奮戰、砥礪前行、攻堅克難的畫面浮現眼前。幾乎「一秒入耳」,這一次合作便有了起點。

9月,承擔動畫製作的副總設計師帶著核心團隊觀看了舞劇演出。音樂、舞美,甚至演員的舞姿,都給了航天人莫大的啟發。他們說,航天科技總是在追求無限的精確,但動畫製作是需要打開想像力的,感謝藝術帶來了靈感。作曲家欣然應允,上海歌劇院無償授權,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的音樂就這樣出現在了航天動畫中。上海歌劇院還建立專門團隊,為動畫剪輯尋找最合適的片段。範建平說:「90多分鐘最後選用了四分鐘,是分別從序幕、生命之舞、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場景中截取而來。為了貼合畫面的節奏、烘託氣氛,錄音師幾乎一秒一秒地摳音頻,只為了音樂能與動畫嚴絲合縫。」

從「口罩芭蕾」與華為互動到舞劇音樂與航天合作,文化給予了最持久力量

「科學與藝術在山腳分手,他們終將在山頂重逢」,這句福樓拜的名言,再一次得到了印證。事實上,中國人的飛天夢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片刻未曾分離,始終深植於我們民族的血脈。當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終於實現飛天夢,「嫦娥」「玉兔」「鵲橋」「墨子」「北鬥」「天宮」等等浪漫的名字,何嘗不是寄託著科學家們對中華民族飛天理想的最美回應。

究其根本,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正因為有了中華文化幾千年奔湧沉澱的中國智慧,正因為有了生生長流的中國精神,今天的飛天夢、強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積聚起了強大的支撐。

科學需要堅守的態度,中國幾代科學家往往都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藝術創作同樣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創作者拿出「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境界。「這次合作中,我們團隊尤其是年輕的藝術家們,對航天人的艱辛付出有了更為感性的認知。結合他們自身經歷的大型舞劇創排歷練,演員內心的觸動是極大的,相信這會對我們未來的創作產生無形又有形的影響。」範建萍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歌劇院與嫦娥探月任務的跨界合作,和之前上海芭蕾舞團「口罩芭蕾」與華為之間的互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今年春天,「口罩芭蕾」的影像之所以被華為官微熱轉並傳遞到170多個國家,人們心手相傳的,是在疫情之下停工不停功的奮鬥精神;網友們在轉發中熱烈點讚的,則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要修煉好內功等一個厚積薄發的信念。如果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連結了上芭與華為間的精神世界;那麼這一回,航天科學與藝術交匯,其內核也都閃耀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氣神。

中國的科學家與中國的藝術家,民族品牌的研發者與傳承中華文化的藝術家,若問他們緣何一次次相會在山頂,又緣何一次次在網上觸發了最大共情——答案一定是,我們的徵途同為星辰大海。

【來源:文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宣傳片裡埋彩蛋,音樂來自上海歌劇院舞劇《嫦娥》
    承擔長徵五號助推器和嫦娥五號軌道器研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為此特別製作「嫦娥五號宣傳片」,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宣傳視頻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04:00)11月24日,宣傳片發布,沒想到還埋了一個彩蛋——片中音樂,均來自上海歌劇院今年9月首演的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
  • 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船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徵程都是星辰大海
    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船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徵程都是星辰大海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0-12-07 18:55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袁潔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免去高紅衛同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 上海航天人的驕傲:從9公裡到九天攬月|在歷史的現場
    嫦娥五號「回家」啦!12月17日1時59分,攜帶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順利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成功著陸。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據外媒報導,這是中國太空探索裡程碑,同時也對全球探月工程意義重大。
  • COCOTREE棵棵樹×中國航天中國火箭 卷上海時裝周
    10月15日,森馬集團旗下的新生代潮牌COCOTREE 棵棵樹攜手硬核IP中國航天中國火箭,在SS21上海時裝周初展頭角。
  • 特大好消息: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中國成為世界一流航天大國
    今年是非常特殊一年,也是中國科技突飛猛進的一年,今年最後半個月中國航天傳來了振奮國人的好消息。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著陸!中科迅聯中標航天科技稅管雲 助推航天產業鏈數位化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由航天科技集團抓總研製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珍貴月壤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成功著陸航天產業是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象徵著綜合國力,而且帶動了許多行業的科研發展。
  • COCOTREE棵棵樹×中國航天中國火箭,破天席捲上海時裝周
    10月15日,森馬集團旗下的新生代潮牌COCOTREE 棵棵樹攜手硬核IP中國航天中國火箭,在SS21上海時裝周初展頭角。由韓國資深潮流設計師ANSIHYEON操刀設計,將中國科技事業的探索、向上精神,融入進潮服中,作為中國新銳潮牌COCOTREE棵棵樹,在本次時裝周中,用「探索」、「未來」、「科技」三個維度重塑新生代的街頭文化。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嫦娥五號探測器飛控試驗隊凱旋
    12月18日下午14時30分,航天六院801所12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飛控試驗隊的隊員勝利凱旋。自2020年7月1日,首批試驗隊員入駐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嫦娥五號飛行試驗任務以來,試驗隊在文昌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度過了不平凡的5個多月,有些人甚至是連續執行了天問一號和嫦娥五號兩大任務。據統計,僅801所深空探測系統部就有15位試驗隊員出差在100天以上,最多的超過了200天。
  • 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 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今天(19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8講邀請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 泡泡瑪特推出「航天特別款」 將嵌入火箭材料-中新社上海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8日電(鄭瑩瑩)「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月球旅行」之際,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埃依斯航天)18日在上海與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簡稱泡泡瑪特)籤約,推出「泡泡瑪特航天公益特別款」。
  • 上海香港三聯書店攜手範景翔、呂文彬 發布「航天讀書會」倡導閱讀...
    近日,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正式揭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4所旗下航天宇煥文創正式邀請華納公益音樂人範景翔、城市創作人呂文彬,擔任公益大使,由夜生活文化致敬航天精神,並攜手上海香港三聯書店以愛之名發布「LOVE《愛語錄》航天讀書會
  • 上海大劇院聯合上海歌劇院推出跨年...
    「為什麼今年為什麼不演『貝九』,因為今年下半年一系列的貝多芬紀念活動,已經讓大家充分感受了貝多芬音樂的魅力。而在全球疫情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們與本土的上海歌劇院聯合製作,就決定拿出最值得聽的曲目,真正體現上海歌劇院的樂團、歌唱家和合唱實力的時候。」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的一席話,道出此次上海大劇院「固定菜單」新年音樂會的非同尋常。
  • 中國航天科工智能仿生魚新春「悅」動上海
    春節期間,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一個新成員的加入,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憨態可掬的江豚一會潛入水底,一會躍出水面,翻轉騰挪。這可不是一條真正的江豚,而是由瀋陽航天新光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水下仿生機器魚。
  • 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招聘信息看志願的選擇
    有限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戰術飛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也是我國唯一的洲際戰略核飛彈研製生產單位。
  • 中國航天兩大集團深化戰略合作 是合併前奏嗎?
    中國航天兩大集團深化戰略合作 是合併前奏嗎? 摘要 【軍工央企牽手!中國航天兩大集團深化戰略合作 是合併前奏嗎?】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在京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 音樂製作人劉牧創作歌曲孫楠演唱《背影》歡迎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探月工程創下5個中國首次,歷經23天的探月飛行凱旋歸來,是國人非常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並向中國航天工作者們致敬!
  • 「嫦娥」一小步,中國航天一大步
    北京時間17日凌晨,在白雪皚皚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也是人類太空探索中一段智慧與勇氣兼備的華彩樂章。「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國航天一大步。
  • 大型原創舞劇 《大河之夢》在蘭首演成功
    &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8月1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梁峽林)大型舞劇《大河之夢》7月31日在蘭州首演成功,並將於8月6日起在黃河之濱的蘭州灩金匯國際禮宴藝術中心常駐演出,在創建甘肅文旅新地標的同時,將成為金城旅遊的新打卡地。
  • 上海歌劇院《唐璜》「青春」登場大劇院,音樂會版明晚首秀
    相比威爾第、普契尼等大師創作的浪漫主義義大利歌劇在中國頻繁上演,更早時期誕生的莫扎特歌劇似乎除《魔笛》外,對國內觀眾而言都較為陌生。《唐璜》作為莫扎特極其重要的歌劇作品,也是世界各大歌劇院上演頻率最高的劇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