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扶桑級戰列艦,堪稱違章建築之最!也被評為二戰最醜戰艦!

2021-01-13 作者囧囧陽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 扶桑 在 大漢國 東二萬餘裡,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扶桑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雌雄同體的一種神木,而扶桑國其實就是日本的一種古稱。但是不得不說扶桑級戰列艦和它的名字實在是違和,它那高聳入雲的古塔式的主桅,也被稱為二戰軍艦上的違章建築之最。

英國無畏級戰列艦一經問世,瞬間使得當時世界上所有海軍的軍艦紛紛落伍,各國為掙得海上霸權,紛紛開始爭相建造軍艦。1894年日軍同清朝在海上展開激戰,第二年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獲勝。瘋狂的戰爭雖然讓日本掙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戰爭也使的日本這個領土不大的國家元氣大傷,因此日本迫切想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來維護自己的海上利益。

1911年2月日本根據得到的全套的金剛級設計資料圖結合當時的世界潮流,增加主炮,強化裝甲,縮短艦體。最終定稿A-64設計首艦「扶桑」號由吳海軍造船廠進行建造。此時的「扶桑」號的紙面數據可以說非常亮眼,比同時期美國的內華達級還要強,主炮就多了兩門,「扶桑」號的152毫米的副炮也比美軍艦的127毫米主炮的射程更遠,續航力也比內華達要強。但是咱們前面也說到,改裝的內容之一就是縮短艦體,還想增強火力,多安火炮,這就相當又想馬兒跑的快,又不給馬兒遲草。沒辦法,新增的兩座14英寸的炮塔以及彈藥庫就被安裝在了艦體中部中軸線的位置,整個艦身60%被炮塔所覆蓋,儼然成為了一個火炮刺蝟,並且這兩座火炮的位置佔據了鍋爐室和輪機艙本來的位置,大型的鍋爐無法安裝,最終造就了「扶桑」號的航速只有22.5節。

然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由於「扶桑」號奇葩的火炮布局,舷側一次齊射,炮口的氣浪和煙霧立馬覆蓋全艦,嚴重影響的火炮的射擊,因此日本海軍不得不對「扶桑」號進行改裝,但是本來二戰時的雷達設備剛剛開始發展,還以光學觀測為主,為了擁有更廣闊的的視野,提高火炮的射程和精度,只能將桅杆建儘量高一點。「扶桑」號的大量火炮,又佔據了寶貴的甲板位置,因此在後期的升級改造過程中,無奈只能依著前桅杆往上落,結果就是導致「扶桑」號越落越高,最後整的如違章建築一般。

相關焦點

  • 湊數的另類航母 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中的異類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先天設計缺陷大,「扶桑」改名變「伊勢」1915年在日本造船廠開始鋪設龍骨的扶桑級戰列艦三號艦和四號艦,分別被日本的大佬們命名為「伊勢號」和「日向號」。針對扶桑級戰列艦在服役當中暴露出來的火力和防禦方面的問題,日本的軍工部門對於扶桑級的3號線和4號艦進行了相應的改進。
  • 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日本山城號戰列艦史上最後一次海上決戰
    說到二戰日本帝國海軍中扶桑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實現獨立建造設計第一個級別的戰列艦,其建造日期在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開始動工建造,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級「超弩級」戰列艦,即超無畏艦。該級共有兩艘,扶桑號和山城號,從此日本海軍建設道路開始實現國產化,但說到二戰前期日本海軍的扶桑級戰列艦早已經較為落後了,尤其是日本扶桑號戰列艦,幾乎被日本人改裝得是面目全非到了不倫不類的地步,因為扶桑號戰列艦,算是日本建造服役的第一個艘戰列艦,其中自然問題非常多因為是日本人的第一次,剛開始建造完畢才兩萬噸左右,經過一系列魔改日本扶桑號戰列艦才勉強達到了三萬三千噸左右。
  • 二戰作為戰列艦的巔峰,期間都誕生了哪些著名的戰列艦?
    然而,當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達到巔峰的同時,也迅速被航母所取代,因此二戰也可以說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那麼,二戰歷史上誕生了哪些著名戰列艦呢?簡單介紹其中的五艘。日本「大和號」:最終被美海軍擊沉「大和號」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中最大的一艘,同時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艘戰列艦。
  • 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海軍到底是什麼水平,從戰列艦的工藝就看出一二
    日本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島嶼國家,自然資源是十分缺少的,於是他只能靠著從明治維新開始的工業化自強和向外擴張來維持自己的國家運轉。所以雖然在日俄戰爭,甲午戰爭獲勝,並且獲得了巨大戰爭紅利的日本,但是和西方的強國成體系,資源整合的工業來比還是有十分大的差距的。
  • 二戰中被擊沉的所有戰列艦的名字
    戰列艦 二戰中被擊沉的所有戰列艦的名字。 義大利: 加 富爾伯爵號 戰列艦(加富爾伯爵級戰 列艦1號艦) 羅馬號戰列艦(維內託級戰列艦3號艦,義大利投降後被德國空軍擊沉)敦刻爾克級戰列艦2艘(敦刻爾克號與斯特拉斯堡號2艘在土倫港自沉) 克萊蒙梭號戰列艦(黎塞留級3號艦,未完工,最終被盟軍炸沉)
  • 日本海軍絕密「王牌」,被各種保密措施「包裹」的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改建開放在即
    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日本人對高速主力艦的痴迷,讓他們在從國外購買先進戰艦時,選擇了金剛級戰列巡洋艦,而不是更常見的戰列艦接下來嘛,就是八八艦隊的故事了。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 改建開放在即
    說起來,日本海軍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習慣。就是喜歡火力強大、航速也很快的戰艦。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 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 日本海軍的執著,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戰列艦的時代,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航空母艦的天下。在間戰時期,航空母艦的作用已經初見端詳,但是相比於戰列艦,仍舊不為人所重視,因此在間戰時期,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相比,仍舊不是最受重視的存在。而在崇尚艦隊決戰的日本,這就更成為了一種傳統與信仰,而大和級戰列艦正是在這種傳統指導下,而建造出來的。
  • 扶桑談·動漫與政治①|《宇宙戰艦大和號》去政治化「航跡」
    澎湃新聞「外交學人」去年曾推出「扶桑談之日本漫畫與政治」系列文章,通過5部以政治為主題的日本漫畫展現日本戰後幾十年來的政治生態和風雲變幻。今起將再度推出「扶桑談·動漫與政治」系列文章,為讀者奉上「動漫與政治的夏日祭」。更易為大眾接受和喜愛的日本動漫又會折射出怎樣的歷史、政治與民意呢?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80年前,日本想要造比福特號航母還大的戰列艦
    海試中的大和號(圖源:Wikimedia Commons)儘管大和級戰列艦在二戰期間未立寸功,白白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但面對美國海軍建造中的大批新銳戰列艦,日本海軍也確實需要一種全新的戰列艦取代那些一戰前建造的老舊戰艦。
  • 極度保密的大和號戰列艦,從生到死都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二戰結束後日本長門號戰列艦挨了兩次原子彈
    二戰時期的日本長門號(ながと)戰列艦,既開啟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輝煌時代,也最終見證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徹底覆滅。 想像中決戰太平洋的「一號艦」 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擺脫英國影響,自行設計的戰列艦。
  • 二戰最弱的新式戰列艦:主炮口徑最小,裝甲不如戰巡
    【話說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列艦在技術層面走上了巔峰,不過在戰術層面卻走下了「神壇」,說到二戰時最「弱小」的戰列艦,很多人會想到德國袖珍戰列艦,不過該艦定位很特殊,1940年2月就被變回重巡洋艦了,因此,實際上應該是法國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 長門級戰列艦,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未立寸功最後被兩顆原子彈擊沉
    第一個紀錄是它目前為止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它長度為263米、艦寬最寬達38.9米,吃水深度更是有10.86米,標準排水量6.39萬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7.28萬噸。要知道現在中國兩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也不過6.75萬噸左右,大和號比現在中國最大噸位的軍艦還要大5000多噸。
  •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列艦長門號遭受了兩枚原子彈的轟炸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025字,閱讀約5分鐘日本戰艦長門號(())二戰期間不僅開啟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輝煌時代,也見證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徹底覆滅。太平洋假想戰"一號艦"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脫離英國影響而自行設計的戰列艦。20世紀20年代前後,日本逐漸將美國視為未來最大的敵人,出於爭奪太平洋的考慮,日本從1915年開始模仿英國的"無畏"級和"無敵"級,先後引進和模仿了"金剛"、"扶桑"、"伊勢"等戰列艦。
  • 二戰中實力最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對戰列艦,結果卻出人意料
    深度摘要:這是二戰中實力最為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竟然和堅船利炮的戰列艦不期而遇,海戰的經過可謂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這場被譽為美國海軍歷史上最輝煌篇章的海戰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樣?這是二戰中實力最為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竟然和堅船利炮的戰列艦不期而遇,海戰的經過可謂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這場被譽為美國海軍歷史上最輝煌篇章的海戰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樣?
  • 同樣使用火炮,為什麼戰列艦被淘汰了而坦克沒被淘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隨著戰局的需要作出進化,相比一戰時期的笨重鐵塊,二戰時期的坦克都普遍擁有極佳的越野機動能力,讓閃電戰思想得以實現;此外,大口徑反坦克炮和次口徑穿甲彈的應用,使得坦克的火力可以摧毀大多數步兵堡壘和城市建築,這讓它成為步兵們最樂見的支援性武器,在巷戰、陣地戰和野戰中坦克都是步兵離不開的技術兵器,平時還能作為代步工具提高步兵的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