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華商韜略 | 文 Bonnie
當一盒950ml的鮮奶從日常的12.8元/ 盒,驟降到5.5元時,我想注重健康和養生的你,沒有不買的理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在京東上下單,6瓶到手12瓶,實際支付55.52元,平均每瓶僅4.63元,相當於一升鮮奶約5塊錢。5元錢可以在超市買到兩瓶500毫升裝的純淨水,可謂是水比奶貴。
這是光明「新鮮牧場」在近日促銷時給出的價格,同時出現低價的還有北京三元的72℃鮮牛奶、光明「優倍」、蒙牛每日鮮語以及君樂寶的悅鮮活牛奶。
這些商家和廠家的促銷力度不相上下,買一送一、買一送二、買二送二等等。這樣的價格大戰,與前兩年的咖啡補貼戰,有過之而無不及。
數據顯示,巴氏鮮奶在加拿大、英國、美國、日本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99% 、99.5% 、99.7% 、99.3%,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超過25% 。
乳業專家王丁棉曾表示,鮮奶市場近幾年一直呈上升趨勢,發展空間比較大,但在整個液態奶市場中的佔比還比較低。目前市場銷量約在300萬噸的規模,五到六年市場容量可以再翻一番,達到500-600萬噸的規模,未來有望達到2000萬噸,因此未來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大。
想必,各大乳業巨頭都已看到了鮮奶市場的商機。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鮮奶市場已成為我國眾多乳企爭搶的「香餑餑」。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除了已經在鮮奶市場深耕的光明、三元、新希望以及區域市場的廣東燕塘、福建長富、南京衛崗等乳企外,更是被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紛紛「押寶」。
2018年初,蒙牛推出三個鮮奶子品牌:針對入戶渠道的鮮奶品牌「蒙牛·新鮮嚴選」、主打高品質的鮮奶品牌「每日鮮語」以及主打極致新鮮的鮮奶品牌「新鮮工廠」。
伊利鮮奶品牌「百格特」於2018年在哈爾濱開始運營,以入戶訂奶的形式銷售為主,同時配合其他零售渠道。到了2020年,網紅酸奶品牌「簡愛」也殺入其中,試圖爭奪更多的鮮奶市場份額。
天貓新品創新中心發布的一份低溫奶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主打短保鮮期的低溫牛奶銷量同比增長近100%,低溫鮮奶品類成長速度是乳製品行業的近10倍。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2020年到2025年,中國將迎來第二個乳製品消費黃金階段。一二線城市消費結構升級,對於巴氏奶需求加大,消費群體和結構發生變化,三四線城市開始普及習慣喝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鮮奶,顧名思義,其強調的點在於鮮,而要鎖住新鮮,那就需要保質期更短,當然技術要求就會更高。
在大眾的消費認知中,鮮奶一般都是放在冷藏貨架上的是巴氏殺菌奶,與常溫奶50天-6個月的保質期不同,這種奶的保質期通常只有4-7天。
但隨著鮮奶市場入局者越來越多,鮮奶產品的製作工藝也多樣化起來,從巴氏殺菌到超高溫殺菌、高溫滅菌,然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其中究竟有多大差異呢?
據悉,巴氏殺菌的工藝一般是75℃-85℃的殺菌溫度,持續加熱15-20秒,只殺菌不滅菌,需冷藏;超高溫滅菌的工藝是使用137℃-145℃加熱4-15秒,可將細節全部殺死,因此可以常溫保持;高溫殺菌的溫度略高於巴氏殺菌乳,也可殺掉細菌及雜菌,但可以保留牛乳中的部分活性物質,同樣冷藏保存。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但一名乳業人士直言,「目前國家標準只有UHT超高溫滅菌乳和巴氏殺菌乳兩種,殺菌乳、高溫殺菌乳沒有相應標準,只能執行企業自己的標準,包括ESL(延長貨架期)這個類型目前也還在企業標準階段。」
當然,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關注的不是產品採用的工藝而是營養。
但值得注意的是,低溫鮮奶和常溫奶雖然在保質期上相差甚多,但其營養價值卻不相上下。數據顯示,在100g 全脂的常溫奶和冷鮮奶中,其含有的幾大主要營養素含量均為大約 3g 蛋白質,3.2g 脂肪,以及 3.4g 碳水。(當然這其中不包含特殊工藝主打的高蛋白乳品)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