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鼎康:維持好腸道內的微生態,可以讓腸道內更健康穩定

2020-12-23 御鼎康

我們經常聽到生態系統一詞,這是自然界的一定空間內,生物體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比如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和沙漠生態系統。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動態平衡決定了生態系統的整體健康。其實,我們腸道內也存在一個小的生態系統:腸道微生態系統。

什麼是腸道菌群?

世界上充滿了細菌、真菌和病毒,我們也是這些微生物的宿主之一。微生物群落通常用來描述生活在某一棲息地的微生物有機體的集合。那些生活在動物和人類消化道的微生物群落通常被稱為「腸道菌群」。我們身體的很多部位都是微生物的棲息地,但是消化系統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其中數量最多的。

我們的腸道中大約有1000種不同的細菌,如果我們把所有這些細菌集合起來,它們的重量可達2公斤。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細胞數量遠遠超過人體自身的細胞數量;它們所編碼的基因遠比人類更為複雜,是人類自身編碼的基因的近150倍。

我們的腸道菌群就像我們的指紋一樣獨一無二,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當然,有些細菌物種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的。它們與我們的身體系統協調工作,互惠共生,共同維持我們的身心健康。

腸道菌群都做些什麼?

儘管每個人的腸道菌群組成完全不同,但是這些菌群的工作是相同的。腸道菌群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幫助消化那些在胃和小腸中不能完全消化的食物,它們還調節腸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腸道黏膜可以保護腸道免受外來微生物的入侵。

腸道菌群就像是腸道的保鏢,它不允許外來入侵者進入。腸道細菌會和外來入侵者競爭腸內營養和腸道粘附位點。我們體內的健康細菌越多,就越不容易被有害細菌佔據腸道的領地。

健康的腸道細菌依靠膳食纖維而茁壯成長。如果我們的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那麼它們就會來吃我們。這聽起來像恐怖的科幻小說,但這是真的,它們會吃掉腸道黏液,久而久之就會破壞腸道正常運行的能力。這也是我們需要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的一個原因。

腸道菌群還有助於合成兩種重要的維生素:一種是B族維生素,它有助於我們的能量水平和紅血細胞的發育;另一種是維生素K,幫助身體產生凝血和維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蛋白質。總之,腸道微生態系統對我們的整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我們的腸道微生態系統是如何被破壞的?

在當今世界,人們很容易做出破壞腸道菌群平衡的行為,讓我們來看看七種主要的罪魁禍首,看看它們是如何對我們的腸道產生負面影響的。

遺傳:我們腸道裡的很大一部分微生物是通過陰道分娩和母乳餵養從母親身上獲得的,有些人容易出現消化問題,可能是從母親那裡遺傳了低質量的微生物群落。

長期使用抗生素:在某些情況下,抗生素確實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對於某些小問題使用抗生素應該小心謹慎。任何時候使用抗生素,它們在殺死腸道有害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死許多有益細菌。抗生素就像一場自然災害一樣「洗劫」我們的腸道,腸道菌群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而有的細菌可能永遠也不會恢復。其它很多常用藥物也會對腸道菌群造成影響。

不合理的飲食:不健康的飲食會促進腸道中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這會導致消化不適,在極端情況下,還會導致消化系統疾病。

壓力:太大的壓力對身體的任何系統都沒有好處,腸道和腸道菌群也不例外。

食物不耐受:有些人可能不會對某些食物產生明顯的過敏反應,但是他們仍然可能對這些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損害腸道內壁。同樣,腸道菌群失衡也可能導致食物不耐受。

腸漏:如果腸道菌群長期失衡,腸壁可能會受損,導致腸漏,一些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血液引發炎症,進一步損害腸道菌群。如果不能治癒腸道,這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脫離自然環境:大量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宅在室內會剝奪我們接觸有益細菌的機會。多去戶外走走,在戶外新鮮空氣中深呼吸,這些活動都會增加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你也會更不容易過敏,更容易保持健康。

關於所有這些罪魁禍首的好消息是,它們是可以控制的。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的基因,但可以管理我們的微生物群落,以確保好細菌的生長。我們可以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在旅行和承受高水平壓力時多吃富含天然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物以幫助促進健康菌群的生長;可以選擇健康的飲食;可以多花點時間去戶外……

腸道內穩態可以抑制念珠菌過度生長

除了細菌,腸道也是其它微生物的家園,比如真菌。念珠菌就是一種真菌,如果其數量處於控制之中,它與宿主也是共生的關係,它們甚至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不幸的是,這也是人類腸道中最常見的過度生長問題之一。念珠菌的大量繁殖會對腸壁造成損害,並導致腸漏。

念珠菌過度生長的症狀與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和腸漏的症狀相似。它們的症狀互相重疊,因為根本原因都是健康腸道菌群的破壞,使得腸道內環境穩定被破壞。念珠菌過度生長的症狀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持續的消化問題、慢性皮膚問題、陰道和/或直腸瘙癢或感染、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問題、嚴重的季節性過敏和渴望甜食等。

如何實現腸道內穩態

那麼,實現和維持腸道內穩態的關鍵是什麼呢?那就是優化我們的腸道菌群的健康和多樣性,讓它們與我們的身體完美共生。我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儘量避免我們前面列舉的七大罪魁禍首,控制那些引起腸道菌群失衡的常見食物誘因的攝入。

比如:飲用水中的氯可能會殺死病原體,但也會殺死健康的腸道細菌;簡單碳水化合物和糖會促進念珠菌和病原體過度生長,破壞腸道微生態系統;規模化養殖的非有機的動物產品中經常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殘留,也可以影響我們的腸道菌群;一些轉基因食物可能含有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化學殘留物,比如草甘膦,它們會破壞腸道微生物,尤其是有益的微生物……

我們與腸道微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它們幫助我們吸收重要的營養物質,確保我們腸壁的健康。飲食和腸道菌群之間有著不可否認的聯繫,我們所吃的食物類型決定了腸道微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最佳功能以及它在腸道內穩態中的作用。

總而言之,我們的腸道裡生活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它們有助於我們的消化和免疫功能。腸道有益細菌通過與腸壁相互作用來抵禦和控制感染。毒素、壓力、營養不良和某些藥物會改變腸道菌群平衡,導致免疫系統受損和一系列健康問題。健康的飲食和避免環境毒素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態,實現腸道內穩態。

相關焦點

  • JCH:腸道微生態與肝性腦病
    人體的腸道微生態系統由腸道內環境和寄生於腸道的微生物共同構成,這些微生物包括固有菌、共生菌、過路菌。在人體內,腸道菌群數量相對固定,可達1012~1014個,是人體自身細胞數目的10倍。這些細菌大多數為類桿菌、優桿菌、消化球菌以及雙歧桿菌等專性厭氧菌,約佔腸道總菌量的99%;腸桿菌、腸球菌、乳酸桿菌等兼性厭氧菌約佔總菌量的1%,構成複雜的腸道微生態系統[1]。
  • 腸道健康怎麼維護?了解腸道的「好朋友」益生菌,保護腸道環境
    健康人的身體腸道存在著很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被通常為腸道菌群,而且根據不同菌群情況,對身體影響也不同,大致可以分為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這些腸道菌群按照這一定的比例組合,相互之間制約並依存。這些菌群受飲食、生活習慣、環境、影響而變動,從而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一般情況下,生活中食物消化吸收正常、微生態正常穩定、無酶缺乏等,就代表著腸道的菌群環境處於健康的狀態。
  • 《營養翻譯官》之完美腸道養護力:認識腸道微生態 就是認識健康
    該節目聚焦特醫食品、乳製品、保健食品、農產品、肉蛋類、休閒食品、滋補品、飲料、地方特產等細分行業,攜手院士、營養專家及百餘位全國三甲醫院知名專家開展營養健康知識科普,旨在為消費者打造國內權威、生動、易懂的「營養百科全書」,推動中國營養健康科普事業發展,實現公眾的「營養夢,健康夢」。Hi,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營養翻譯官。
  • 腸道不健康,免疫力低下!出現這些症狀,證明你的腸道該「保養」了!
    從胃幽門到肛門,腸道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部分。作為人體內最大的消化和免疫器官,腸道承擔著99%的營養吸收和70%的免疫工作。可以說,養腸是養生的重要步驟。腸道的重要,你想不到說起腸道有免疫作用,很多人表示懷疑。這是因為,你根本不了解腸道在我們身體裡到底承受了多重的壓力!
  • 《國人腸道健康2020年報告》:多吃乳酸菌發酵可以促進腸道健康!
    在今年的世界腸道健康日,中國營養學會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研究院發布《國人腸道健康2020年報告》,指出: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更是人體最大的免疫排毒器官,影響到機體免疫力、健康及精神狀態等諸多方面,被稱為「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 寶寶經常排便不暢,腸道健康要先維持好
    大家都知道,寶寶的身體素質要比大人弱得多,這也是很多大人特別擔心寶寶健康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寶寶不會說話,有時甚至不知道寶寶是哪方面出了問題,其中寶寶便秘可以說是大家的一個共同「盲區」了。
  • 肛腸科醫生:堅持1個法子,一個星期內,可以把腸道洗得乾乾淨淨
    這些運動或許可以幫助你改善,平時一定要多做1、跑步跑動是一種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運動,它能使身體各部位的運動速度更快,使腸胃蠕動更大,因為人體在消耗了大量能量後需要補充能量,腸胃自然需要更「用力」地消化食物。
  • 菌群:腸道裡的健康密碼
    中性菌具有雙重作用,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許多問題。說到腸道菌群,要說下腸道微生態的概念,就是寄生於人體腸道內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與人體之間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離開了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人體無法單獨生成。
  • 乳製品知識科普:益生菌能有效阻斷腸道內致癌物質
    食用發酵乳對消費者的健康能產生許多有益的作用,這些健康促進效果除了與乳中的大量高營養物質有關外,更重要的是與發酵乳所用微生物有關。可以這樣講,這些有利的效果首先是來源於使用了活的微生物,經微生物的誘導變化而對腸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是源於發酵乳中的代謝產物。一般講,食用發酵乳能夠產生下列健康促進效果。
  • 內視鏡看大腸,腸道差衰老早,想更年輕從腸道健康開始
    這可能是早衰的信號,而這種早衰是從腸道開始的。身體就像一部精密的機器,每日三餐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吸收,成為維持我們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被消化吸收後的食物殘渣由腸道傳輸,經肛門排洩至體外。所以腸道是身體新陳代謝中的重要環節,我們的飲食營養越豐富,糞便中的有害物質就越多,而這些有害物質的降解與排洩,完全取決於腸道的健康。
  • 王邦茂教授:2020年腸道微生態在消化病學領域的重要進展
    腸道微生態是指寄生於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與人體之間相互作用而共同構成的一個生態系統,各種微生物相互制約、相互依賴達成動態平衡。(3)益生菌製劑:筆者團隊在2019年美國消化疾病周首次報導布拉氏酵母菌可通過上調腸道5-羥色胺轉運體和調節腸道菌群抑制了腸道動力,為益生菌緩解IBS提供理論依據。(4)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 plantation,FMT):IBS患者在接受FMT治療後菌群組成向健康供體接近,症狀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 百益純益生菌:國人腸道健康守護者
    2月3日,李蘭娟院士在接受國內媒體記者專訪中提到:「此次新型疫情的危重病人多有腸道菌群紊亂情況,易引起細菌繼發感染,甚至導致死亡。」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益生菌,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中,被更多人熟知及認可。江蘇恆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起就專注於腸道健康,推出的百益純益生菌,每一包都有60億活的益生菌,幫助消費者調節腸道微生態,提高免疫力。
  • 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推薦品牌發布
    本次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發展論壇,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益生菌使用準則和國家食品安全法作為依據,結合現場專家評委的評分,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發展論壇組委會評選出了「5.29世界腸道健康日母嬰產業腸道健康推薦品牌」。
  • 大便不成形是腸道菌群失調了,教你正確的調理方法還你健康腸道
    通過排便,不僅可以排出機體內新陳代謝產物,包括壞死的腸黏膜組織、異物,還能正常維持機體平衡。健康人一般每日大便一次,成形不燥,乾濕適中,排便通暢,多呈黃色,便內無膿血、粘液及未消化的食物。大便不成形的症狀是大便稀軟如泥,遇水即散,有時還伴有不消化的東西,這是腸炎的典型症狀之一。
  • 《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腸道衛生健康指南
    根據相關研究,人體腸道內的細菌在1歲時種類已基本達到穩定狀態,但腸道菌群會受宿主出生方式、飲食、年齡、藥物、疾病等影響而產生細小變化[4]。腸道菌群參與並承擔著宿主消化吸收、代謝、免疫、能量轉換等多方面的生理進程,同時在腸道局部對腸道黏膜屏障結構的完整性的維持有著決定性的作用[5]。
  • 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助力腸道健康——訪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武慶斌
    ●  ●  ● 腸道疾病在中國人群中屬於多發疾病,在中國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中排名第四。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強調了腸道菌群失調可能帶來的疾病風險,呼籲國人關注腸道菌群健康。
  • 愛益森益生菌,讓腸道更健康的小管家
    愛美是每個女性心中所想,小編身邊就有好多愛美的小仙女們,每天研究如何才能讓自己身材更苗條,容顏更亮麗。小編今天就來和各位仙女們一起聊聊關於愛益森益生菌是如何受到仙女們追棒的吧!避谷是最近在減肥圈中比較流行的方式,但是靠節食減肥,水果蔬菜統統都不能吃,時間一長,身體是瘦下來了,可是頭暈、臉色暗沉、血糖血壓不穩定等問題也就隨之出現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選擇一種健康的減肥方法呢?
  • 御鼎康解讀:這五大食物是腸道不健康的誘因!
    腸道在我們的營養消化與吸收以及免疫功能中發揮重要作用,單憑這兩點,腸道功能的紊亂就足以對我們的整體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我們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腸道問題,不健康的腸道表現為過度的腹脹以及不規律的排便等等,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皮膚問題、食物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也與腸漏和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 微生態清清飲仙人掌秋葵植物飲品.清腸毒排宿便讓您腸無渣面如花 腸道越來越順健康越來越近
    ;5、調理:健康會越來越近;6、解酒:肝臟會越來越好!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人的聰明程度 喜怒哀樂很大一部分是腸道決定的你知道麼?腸道之所以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是因為腸道內有一千多億個神經細胞,負責我們下意識的活動,控制人類情感的多巴胺和多種能使人心情愉快的激素,95%都是在腸道內合成的。所以,人的情緒、幸福感體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腸道這個「第二大腦」傳遞給大腦的。
  • 腸道健康和益生菌到底有什麼關係?今天為你說清楚!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和免疫器官,腸道中的微生物總數約佔人體微生物總數量的80%,這些微生物與其所處的微環境、組織、細胞及代謝物一起構成了人體的腸道微生態系統,它們各司其職,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維繫著腸道微生態的平衡,對人體健康發揮著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