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釀酒工人到調酒大師的蛻變 ——記白酒技術員童國強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黃石12月1日電(馬頔)11月29日,記者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網絡媒體採訪團前往湖北省,採訪了國家一級調酒師、國家一級品酒師、國家級白酒評委童國強。

  一進童國強每天工作的大樓,空氣裡清甜的酒香就撲面而來。在酒體設計實驗室,記者見到了這位頗有名氣的大師級白酒技術員。他穿著白大褂,調起酒來專注而忘我。無論頭頂多少光環,骨子裡仍透著那股工匠的堅定和執著。

  處處留心,腳踏實地,為釀好酒苦鑽研

  童國強在勾兌車間檢查設備。中國網信網 馬頔 攝

  1999年,童國強大學畢業,成為一名普通的基層釀酒工人,當時,他的職責是就按要求完成規定的生產任務。但童國強從不滿足於機械地上交任務的「量」,他更想保證自己所釀酒的「質」。為了讓自己的業務水平更專業,他對整個調配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細心觀察,博觀約取,一邊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一邊加班加點地學習和提升技能。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主動向車間技術人員請教,一點點地學習和摸索。

  勤奮好學、技術精良的童國強入職三年就被升為車間主任,但這對他來說只是一個開始。每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他基本上都在跟白酒打交道。經過長期的反覆品評,童國強發現,不同季節、不同窖池釀造出來的白酒,口感也是不同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不同?是什麼物質引起了這種不同?他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關係到能否把酒釀得更好。也正是這些疑問,開啟了他對白酒釀造技法的研究之門。

  在此後的日子裡,童國強日復一日地尋找和探索,逐項地假設、試驗、比對,逐條地檢測、排除、確認,終於找出了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關鍵風味物質,完成了《小曲清香型白酒關鍵風味物質及質量評價方法研究》科研項目。這是行業內首次對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香味成分進行系統研究,被湖北省科技廳認定為重大科技成果,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一年的普通工人,兩年的技術工人,七年的車間主任,童國強在勾兌車間一幹就是十年。3600多天的堅持,讓他對車間的每一個裝置、每一個部件甚至每一個按鈕都如數家珍,對白酒配製過程的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這十年的車間工作,為他如今成為國內白酒行業的頂尖大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對於這樣勤勞刻苦的十年,童國強卻輕描淡寫地說:「我沒有做什麼,我只是在堅守自己的本職。」

  聞香識酒,過鼻不忘,勤學苦練制好酒

  童國強在酒體設計實驗室專心調酒。中國網信網 馬頔 攝

  2009年,童國強離開勾兌車間,開始參與新產品的研製開發工作。

  那時,剛調入技術中心的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對著全國百餘種名酒一一品評,仔細分辨每種酒的色澤、香味,記在本子上,刻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

  天道酬勤。2010年,憑藉「過鼻不忘」的過硬本領,童國強一路過關斬將,在全國205名參加白酒品酒職業技能競賽的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湖北省唯一被授予「全國釀酒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人。不僅如此,他還通過考試,獲得國家級白酒評委資格,這是我國白酒領域的最高殊榮。

  當被讚賞天賦異稟時,童國強憨笑著說,他沒有什麼超人的能力,他的鼻子和舌頭跟常人沒有什麼不同。過鼻不忘的本事,靠的就是長期勤學苦練。

  現在,給他一杯酒,只需聞一下,就知道酒的優劣、種類、香型、使用什麼曲種、使用什麼生產工藝。這些旁人看來堪稱了不起的技能,卻被童國強認為是他工作的基本功。

  幾年來,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埋頭鑽研的勁頭,童國強參與完成了幾個大項目的開發,不但獲得行業內的多項榮譽,而且突破了全國釀酒行業的諸多瓶頸。

  「最難的是保證穩定性,要讓加進去的藥品和各種調味酒充分融合,既要確保產品的安全,又要儘可能實現產品的保健作用;既要保證產品的成色透明無沉澱,又要儘量做到白酒的口感嘗不出藥味。這需要用各種度數的原酒逐一嘗試,還必須新增大量以前沒人嘗試過的工序。」指著桌上的一瓶樣酒,童國強告訴記者。

  為消費者釀造出更安全,口感更好、更健康的好酒,這是童國強勤學苦練、品酒調酒的最終目的,也是他十多年來忠於職守、始終如一的動力源泉。

  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是大師更是工匠

  童國強和他所帶領的團隊在進行技術研討。湖北省總工會 供圖

  從一名普通基層釀造工人到全國釀酒領域的大師,在許多人看來,童國強已經完成了一個破繭成蝶的蛻變。然而,如今,童國強依然經常赴全國各地俯身調研。訂單的數量、消費者的評價、投訴的多少,這些訊息不光是經銷商們關心的問題,也是童國強對產品不斷改進的重要依據。

  不厭其煩地品評、不辭辛苦地調研、錙銖必較地調整。對童國強來說,調酒,就是這樣一個不斷精進、永不止步的過程。即使是一些已經獲得廣泛好評的產品,童國強也仍然要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不斷地改進配方。調整的過程更是精益求精,童國強總是先按萬分之一的比例增加調味酒,配好拿出來品評,覺得不夠,就再返回添加,就這樣一點一滴的調試,反反覆覆地品評,直到分毫不差。而這,正是一名工匠對責任的堅守。

  「對我來說,品酒不是為了炫耀,調酒不是為了榮譽。我唯一的使命,就是運用自己的技能研製出更多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

相關焦點

  • 釀酒大師吳曉萍:想喝到優質白酒,勾調環節必不可少
    不要緊張,「勾調」是白酒行業中的一個專業技術術語,指的是,在同一香型白酒中,把不同質量、不同特點的酒按不同的比例搭配摻和在一起,使白酒的「色、香、味、格」等達到某種程度上的協調與平衡。釀酒行業就把這一工作過程稱為「勾調」。近日,記者在拜訪了酒體設計大師吳曉萍後,得知,原來要想喝到優質的白酒,勾調是不可或缺的環節,甚至一位優秀的調酒大師可以將差酒與差酒勾調出一杯好酒。
  • 【懂酒諦】釀酒大師古代良:原漿酒供應乏力,醬香白酒未來咋辦?
    釀酒大師古代良在接受懂酒諦採訪時表示,「白酒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醬香型白酒從2015進入低谷,茅臺鎮當時大約70%以上的酒廠都停產了,從2016年開始返彈,2017年、2018年生產的醬酒質量普遍很好,因為之前生產的原漿酒都已經超過五年以上,大家都知道以茅臺為主的醬酒需要五年以上出廠品質才能有保障,隨著醬酒發力,老酒產能會在一段時間以後跟不上,醬酒質量自然下降,
  • 吳曉萍榮獲首屆「中國酒業青雲獎· 年度釀酒大師」稱號
    吳家酒業創始人、國家級調酒大師吳曉萍榮獲2019-2020年年度「釀酒大師」稱號。中國酒業青雲獎由行業專業媒體機構發起成立,邀請業界權威人士、行業諮詢專家、權威媒體記者組成評審委員會,以獨立第三方的權威、公正助力中國酒業健康發展新生態,這是中國酒業青雲獎首次跨領域頒獎盛典。
  • 吳曉萍:傳奇的調酒「魔法師」
    但到了現在,飲酒、尤其是白酒,常常會讓人聯想到酩酊大醉、酗酒打架、酒後駕駛等,似乎古人飲酒的那份雅致並沒有傳於後人,更談不上幾千年積累下來的酒文化的傳承。在這種環境中,有一位調酒師40餘年來一直在堅持創造高品質白酒,傳播高品位飲酒文化。
  • 白酒大師面對面③|白酒大師張文學的「學」與「教」
    白酒大師張文學四川在線 畢小慧 閔玲  圖/文「名校出生、企業骨幹、中年裸辭、海歸博士」,如今桃李滿天下,成為中國釀酒行業的學科帶頭人、白酒大師。自1999年建立起食品生態工程與生物研究室以來,他首提「釀酒微生態」的概念並成功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為中國釀酒界第一個拿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人。此後,他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多專注於濃香型白酒研究,包括濃香型白酒酒醅、窖泥、大曲以及環境微生物等等。
  • 桃李春風酒聖酒,百年老窖大師釀
    酒聖酒的釀造者賴高淮就是這樣一位釀酒大師,他1951年畢業於四川省瀘州農業專科學校,1955年初到瀘州老窖酒廠任技術員後,首創了「人工培養老窖」、「濃香型白酒勾兌技術」、「新型白酒工藝」等,還研製開發了「52度供出口大麯酒」、「38度供特麯酒」、「濃香型白酒數學模型和微機勾兌技術」、「人參皂甙功能型白酒」、「多香型瀘州窖酒」、「醇淨型白酒」等,先後獲得十多項重大科技成果獎。
  • 戶縣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一九八九/1989
    戶縣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一九八九/1989運用的基酒應該是普通級別的酒,因此在表現力上欠缺強勁及凝練。我的60版特曲是20180827批次的酒,此酒是一款新酒,此酒聞香有老窖池氣息,但香氣飽滿度不夠,細聞之下,香氣有點上飄;入口品鑑,此酒入口純淨、均衡,但尾味收得太快,有頭重腳輕之感。個人覺得此酒品質明顯比不了14年的80版特曲。
  • 品評醬香型白酒的好壞,最關鍵的還不是工藝,而是懂工藝的工匠們
    匠舍酒業的醬香白酒,攜手茅臺鎮30年歷史的國資委老酒廠、黔酒文化研究院吳寧院長、張貴祥教授以及醬酒守藝人丁勇大師等資深團隊達成戰略合作。匠舍醬香型白酒主要原料是紅纓子糯高粱和小麥,結合茅臺鎮得天獨厚的「水土氣生」條件,嚴格按照「12987」傳統工藝,從生產到出廠至少要經歷五年的精心釀造而成,並以嚴苛細緻的工匠精神,對匠舍酒的勾兌精準到0.1%!
  • 華池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一九八九/1989
    華池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一九八九/1989瀘州老窖酒的釀造技藝,發源於古江陽,是在秦漢以來的川南酒業發展這一特定歷史時空氛圍下,逐漸孕育,興於唐宋,並在元、明、清三代得以創製、雛型、定型及成熟的。兩千年來,世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舉世的酒文化。
  • 白酒大師許德富|永遠的信仰,恆久的熱愛
    國家註冊一級釀酒師品酒師,教授級高工,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國白酒工藝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完成了三十餘項科研成果、(許德富大師作)許德富於1991年大學畢業到酒廠工作,為了感悟中國白酒釀造的神奇魅力,一開始就幹起了「沒有三百斤毛毛力,就不要當烤酒匠」這樣的粗活,從血泡到幹繭、汗水溼透衣褲,
  • 亞東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私藏老酒批發
    亞東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私藏老酒批發於80年代末開始舉辦全國性「白酒勾兌技術」「人工培窖技術」等各種類型的培訓班,我國白酒行業發展的迅速,也可以說是一種觀念上的。就傳統經驗強調的幾個因素(即水、糧、曲、窖)來看:水,是酒的「血」,即沒有好的水源,就釀不出好酒、名酒;是酒的「肉」,在傳統釀酒技術中,糧食的質量與酒的質量和產率密切相關,但是對於新工藝製酒而言,糧食對酒質的影響相對來說已經很小了,大量的基(礎)酒是用食用酒精和少量的優質固態白酒配製而成;是酒之「骨」,曲是釀酒中的糖化發酵劑,酒的產香前體物和微生物酶系也多由曲中而來,因此,曲的質量也直接影響到酒的產率和質量
  • 「老酒鬥酒賽」開場 釀酒大師教大家品酒
    6月5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老酒鬥酒賽」品鑑沙龍活動,在成都新街裡歡飲葡萄酒體驗館舉行, 消費者與釀酒大師零距離互動,感受文物窖池老酒的魅力。
  • 釀酒技術之白酒勾調工藝
    中國白酒文化的起源、釀造技術的博大精深、酒的古老精神的產生過程、發酵過程、「四四九九蒸餾、勾結形成」、「七點技術」、「藝術三分」,其中「三分」指的是藝術的意義。勾兌是白酒行業的專業術語。是指將不同風格、不同品質、不同特點的白酒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勾兌,達到一定程度的酒色、香、味、味的協調和平衡,使成品酒具有內在風格的過程。由於白酒生產中的自然接種和生產,生產過程更加開放,影響白酒生產和質量的因素很多,白酒的質量不一致。如果不通過勾兌,不同批次白酒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很難保證白酒的質量和風格、口感的穩定性。
  • 吳曉萍的個性調酒術
    「高檔的白酒,不能豪飲,只能鑑賞」,吳曉萍似乎要顛覆中國人對白酒文化的理解—所謂觥籌交錯、酩酊大醉,宴席上白酒的豪飲傳統不歷來是王道嗎?  吳曉萍,國家級調酒大師,入行數十年,調製出的國窖1573和酒鬼酒等高端濃香型白酒,皆是白酒典範。
  • 回收空瓶勾兌白酒還聘酒廠技術員「以假亂真」
    回收空瓶勾兌白酒還聘酒廠技術員「以假亂真」 這個家族製售假酒犯罪團夥落網 華聲在線11月26日訊 回收舊酒瓶、請酒廠技術員、找印刷廠負責人……為了「以假亂真」,這個制假團夥有點拼。今天,記者從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獲悉,該局成功摧毀一個家族製售假酒犯罪團夥,涉案金額近100萬,團夥11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查獲假冒牛欄山白酒數百件、假商標數千張、空酒瓶近千個等。 今年6月底,常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武陵分局食藥環大隊移送線索,有人在常德城郊及周邊區縣大量收購舊的某品牌陳釀白酒酒瓶,疑似用於加工製售假冒白酒。
  • 定南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私藏老酒批發
    定南世界釀酒大師賴高淮私藏老酒批發在幾千年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傳統酒呈段落性發展。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為頭一個段落。這個段落,經歷了漫長的200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啟蒙期。改進了勾兌組合方法,從而初步把握了瀘型酒中微量香味成分對酒質的影響,促進了勾兌技術的發展。
  • 世界級調酒師:「我被白酒圈粉了」
    目前中國白酒正在進行年輕化及國際化路線改造,目的是將中國傳統的白酒產品推廣到年輕一代消費者和全球市場上去。今天,我們採訪到了一位全球知名女性調酒師,同時也是國際大牌酒企品牌大使Na,她對白酒新的現狀及發展是什麼觀點?1、同為烈酒,洋酒和白酒的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 釀酒技術——白酒的度數的測量方法
    在釀酒行業裡面,白酒的度數以及測定方法是許多釀酒人都掌握不好的一項技術。過去,當我們沒有精確的測量工具時,酒精含量是通過觀察啤酒花和燃燒來確定的。但是現如今,現代化測量白酒度數的工具的出現,我們已經很少有人使用老方法來進行白酒度數的測量了。
  • 我只調金字塔塔尖的白酒
    能將白酒賦予更廣闊的香型,更多變的口味,更深邃的內涵,就是我國首位大師級女性調酒設計師吳曉萍,這位曾勾調出「國窖1573」和馥鬱香型酒鬼酒的國家級調酒大師,如今又親手勾調出高端酒文君天弦,三大品牌白酒之間的風味各有千秋,備受業界和消費者稱頌。日前,在位於四川邛崍的文君莊園中,記者對這位中國調酒大師進行了專訪,透過她的視角,看到中國高端白酒的未來。
  • 深入簡出茅臺鎮:醬香型白酒從文化到工藝,小白到高手之路。
    核心要點速覽:醬香型白酒的釀造過程主要分四步:制曲→釀酒→貯酒→調酒。一:制曲,曲為酒之骨,酒麴決定了酒的口味和香氣,厚麯酒工藝為上乘。二:釀酒,「端午制曲、重陽下沙」是千百年來並列的兩件頭等大事,坤沙酒工藝為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