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提出建議,修改《婚姻法》第六條,將男女法定結婚最低年齡定為18周歲,這一提議再次引發了廣泛討論。
「我在2012年的兩會上,就曾提出『降低法定結婚年齡至18周歲』,因為希望降低婚齡的民間呼聲,一直較為熱烈,今年是我最後一年履職了,所以我還是要把老百姓的聲音喊出來。」黃細花如是說。
黃細花認為:我國《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是「中國史上最高的」法定結婚年齡,它導致了剩男剩女、高齡產婦、未婚同居等一系列社會現象不斷增多。基於此,黃細花曾在2012年的兩會上提議,將法定婚齡降至18周歲。沒想到,2002年的此議一出,立即引發「強勢圍觀 」,不僅招致許多批評跟帖,且其中不乏過激言辭。
不過,時隔五年,黃細花代表仍堅持認為:女子14歲、男子16歲左右就已經發育成熟,開始具有生育能力。但中國青少年從性成熟到法定結婚年齡,還需等待6年。這容易造成一些社會問題。為此她建議修改我國《婚姻法》第六條,將法定最低結婚年齡,定為18周歲。她強調:從法律層面「降低結婚的最低門檻,並不意味著提倡早婚,而是保障一部分實際已經同居的年輕人的權利。」
對這一提議,人口學者何亞福表示贊同。他解釋,法定婚齡降到18歲,並沒有強迫任何人在18歲結婚。而他贊成這一提議的原因有兩點:
何亞福說,許多人認為「18歲時候還在讀高中,怎麼能結婚?」但是這種觀點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很多農村的年輕人並不讀高中,而是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這些農村青年出去打工兩三年,18歲時,心智已比較成熟,可以自主選擇婚嫁。因此,從農村人的角度來看,這一議案是接地氣的。
何亞福表示,降低法定婚齡還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流產。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統計的接受人工流產手術人次多達1300萬,重複流產率高達55.9%,並呈現低齡化的趨勢。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流產,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同時,何亞福提出,如果一步到位把男女法定婚齡都降到18歲有難度,那麼可以分兩步降低法定婚齡:第一步:恢復1980年之前的法定婚齡,即把現行法定婚齡降為男20歲,女18歲。第二步,再把男子的法定婚齡也降到18歲。
對此,一部分網友覺得是「沒有問題」的,贊成適當降低法定婚姻年齡。
只是建議,又不是強制結婚
但也有部分網友覺得:18歲無論如何都太小了,心智不健全,怎麼可能能過好日子?
18歲心智不成熟,不適合結婚
那麼,你對「將婚齡降低至18歲」的提議怎麼看?
來源:中國新聞網、新京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