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茂名美食,也許大家只能想到跟沙縣一樣走哪都揮之不去的「化州糖水店」。
但生活在廣州的茂名人,想要吃到一頓正宗的家鄉菜,卻比進高峰期的廣州地鐵還難。
茂名人跟廣府人一樣,愛吃雞肉、海鮮、牛雜、糖水.
但論吃法,茂名人有自己的一套——白灼白滷十分清淡,卻絲毫不帶腥氣,原汁原味就是世間美味!
//////
|啖鮮啖甜啖鴨味|
茂名人吃鴨,吃出了地域專屬的自豪,只認自己家鄉的水東鴨,出了茂名,鴨子就不配做成白切。
茂名鴨的優越屬性,來自於它們是在海邊長大的鴨,從小聽著浪花朵朵,吃著海灘的魚、蝦、沙蟲、螃蟹、海草長大,把自己養得鮮甜無比。
就連下出來的鴨蛋,也不比汪曾祺筆下的高郵鴨蛋差。所以去了茂名,如果帶不走鮮美的鴨肉,那就把鴨蛋帶走吧~
但在茂名吃鴨,最當地的吃法是做成鴨粥!!
雞仔餅裡沒有雞肉
茂名鴨粥裡沒有鴨肉
一個招牌鴨粥,就可以撐起一間店。
在茂名喝鴨粥,一盆淡黃的白粥最先上桌,第一次吃茂名鴨粥的人,一定會質問老闆鴨肉在哪???
敲重點,粥裡確實是有鴨的,只要喝一口,眉毛就會被清甜十足的鴨味驚豔。
把十幾隻鴨子和溫補藥材一同下鍋,溫火慢煮出來的鴨湯,是茂名人一年四季的下火神粥。最後加粳米滾煮成的粥,吸收了鴨油的米粒,入口綿滑,毫無腥氣。
伴著清脆的斬鴨聲,鴨肉終於上桌,鴨腩是吃鴨的首選的菜式,在茂名當地,銷售速度之快,每天一到中午鴨腩就會一售而空。
一盤茂名白切鴨正不正宗,首先要聞有沒有濃濃的花生油香味飄出來,二是看鴨肉上有沒有蓋一層白花花的芝麻花生碎,咀嚼鴨肉時樂趣無窮。
白滷出來的鴨肉,鴨皮只有薄薄一層,肉絲間充斥著花生油濃香,蘸上蒜蓉醋和醬油吃,鴨肉越精嫩,肉質越上乘!
所以,想要吃到地道鴨粥,要有茂名本地老饕帶路!
茂名人還會用當季醃楊桃跟鴨一起焗,做出一道家常楊桃鴨,醬色誘人,酸甜香辣,食慾大開。
鴨雜同樣是人間美味,鴨血、鴨胗、鴨腸、鴨頭各有各的舒服口感。
除了肉,一桌標準的茂名特色餐,水東芥菜拼豆芽少不了,白灼後油淋,清甜爽口的滋味與鴨肉相得益彰,
所以,儘管茂名的三黃雞在廣東屬於出名品種,但有客遠來,鴨粥一定是首先拿出來招待的,茂名人遠在他鄉,對鴨的想念也多過雞。
食豹最後還發現,茂名人不僅喜歡吃鴨,還時常把鴨掛在口中:
//////
|啖鮮啖甜啖牛味|
就像潮汕人對廣式腸粉的借鑑一樣,茂名人對牛雜的最佳滋味有自己的見解。
廣州人第一次吃可能會吐槽:
嘶,這牛腩做得唔夠淋
作為牛雜界的一股清流,茂名牛雜沒有廣式牛雜的濃油赤醬,也不會長時間悶在煮鍋裡。
吃的時候按部位切成小段,下湯鍋燙熱,撒上蔥花蘸醬吃,風味立顯。
吃在口裡嚼勁十足,愈嚼愈清淡甘香,讓人慾罷不能,這種做法最考驗牛雜的新鮮和清洗技術。
至於白滷水的調製秘密,大家都想知道,網上一搜「化州牛雜」都是些加盟培訓連結,但食豹想說,茂名牛雜是連鎖店鋪永遠做不火的美味。
總之,連肉帶湯喝光,是對茂名牛雜的最大敬意。
//////
|嗦粉嗦粉嗦粉|
在吃粉大省,每個市一定都有自己的米粉代表,廣州有腸粉,潮汕有粿條,茂名有撈粉!
正宗的茂名粉皮,調製粉是做不出粵西特色的,蒸出來的皮要薄,摺疊切成鬆散的條狀,吃時撒上芝麻香油。
在茂名,最不愁找不到撈粉店,無論上午下午,天黑天亮,大小食府,都有供應,價格便宜,兩三塊就有交易,由細食到大。
好吃的撈粉店,即使滿盤素也很好吃,不好吃的店就是普通醬油拌河粉。
把撈粉點石成金的,有香油的功勞,香油不是普通的油!
一要有芝麻油,二要有韭菜油,把韭菜放油鍋炸黑撈出,就得到一鍋香香的韭菜油。
綠油油的油是撈粉的靈魂
雖然簡單,卻是茂名人的美食智慧
有了兩種香油的交織下,粉皮撈一撈,一吸香到上天,滑嘴,粉薄、幼嫩、香滑、軟韌、細條均勻。即使沒有肉,茂名小孩也可以扒完一碗。
//////
|啖米糕啖米糕啖米糕|
在廣州吃到的簸箕炊,頂多只能解解鄉愁,最正宗的簸箕炊一定要用簸箕蒸出來,一層一層的結構,口感極好。
簡單美味,卻費時費,背後是茂名人追求的口感,自帶淡淡竹香,入口細膩富有彈性,軟滑而不黏牙。
除了經典的原味,現在的簸箕炊還有紫薯夾層、香芋夾層,慄子夾層,食豹請求茂名老闆開到廣州來!
茂名有多好吃,一篇真的不夠說完,還有各種籺,壽桃籺、田艾籺、煮湯籺、菜包籺、水籺、糖心餈、糖板籺、槌撻籺、灰水粽、發籺.
說到底,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茂名人,肚子裡的鄉愁不是隨便一間化州糖水店就能解決的事。
茂名人想念的是冒著土榨花生油的濃香的家鄉菜;
想念的是市場買不到的純手工粉皮;
和人均15元就能點一桌子大魚大肉的滿足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