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 郭芳】明天起,臺灣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萊豬)進口。這是民進黨當局不顧朝野和民眾反對強推的結果。蔡英文此舉點燃島內對其獨裁專斷「執政」的不滿。香港《亞洲周刊》以「蔡英文身著龍袍圖」為封面的報導,將揭露綠營「民選獨裁」的本質推向高潮,卻遭綠營網軍攻擊報復。該刊29日硬槓民進黨,在臉書放出4張「英皇」照供網民免費下載。「臺灣民主」一直被蔡英文拿到國際社會上叫賣,一些西方國家也以「民選」為由幫民進黨當局抬身價。但正如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所說,臺灣一步一步朝「民選獨裁」的方向發展,恐怕將成為蔡英文和民進黨甩不掉的歷史烙印。
戳到民進黨痛處
雖然萊豬入臺已成定局,但各界反對聲浪仍未停息。12月31日傍晚,臺灣「反瘦肉精毒豬聯盟」將在景福門舉辦「反毒豬,凱道萊跨年」活動,並於次日進行「反獨裁拒毒豬」誓師。活動的宣傳品使用《亞洲周刊》的「蔡英文龍袍圖」為主圖,大標語寫著「反獨裁、反出賣、反欺騙」。有臺媒評論說,這一文宣設計專捅民進黨當局在意的馬蜂窩,形同與蔡英文正面開戰。
「蔡英文身著龍袍圖」是《亞洲周刊》2021年第一期雜誌的封面圖片。該刊在題為「臺灣民選獨裁幕後,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的報導中,揭露民進黨全面「執政」,蔡英文獨攬大權,「行政專斷、立法唯諾、司法應聲」,成為「民選皇帝」的真相。
這一報導近日提前曝光後,民進黨用「抹紅」的方式指責《亞洲周刊》立場「親共」,綠營網軍也對該刊發起攻擊。29日,《亞洲周刊》在臉書證實,該刊官網遭成立以來首次大規模黑客攻擊,一度癱瘓。有網友直言,就是因為戳到民進黨的痛處,網軍才會傾巢出動。對於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甚至因此槓上《亞洲周刊》小編,臺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30日在《優傳媒》發文痛批民進黨逾越「黨政」分際,「黨國」發言人皆成「英皇家臣」。
臺灣《中國時報》稱,回顧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從創立「黨產會」清算政敵資產,設置「促轉會」扮演撲殺政敵的東廠,到修改「國安五法」、制定「反滲透法」威嚇民眾,「每一步都有走向獨裁的脈絡」。連任後手段則變本加厲。國民黨「立委」鄭麗文30日怒罵蔡英文的民主素養非常糟糕,在「完全執政」後就完全腐敗,關掉中天電視臺鉗制新聞言論自由、豢養網軍掃除政治異己,種種倒行逆施的作為讓一個民主社會該有的監督制衡機制逐漸衰微。
「臺灣民主很魔幻寫實。」臺灣《聯合報》30日稱,「行憲」紀念日前夕,民選「總統」在「國會」逆抗民意,開放萊豬。幾天前,蔡英文表姐夫吳明鴻接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文章說,表姐夫如何監督表妹,令人無從想像。蔡英文幹預司法早有先例,比起扁馬可謂絕對超前部署。差別只是,她第一任使刀叉,第二任用手抓。表姐夫上座是一葉知秋,遙指民主凜冬。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30日諷刺今年是「英皇元年」,綠色恐怖、威權再現就是民進黨執政的特徵,導致「豬」(萊豬)事不順,貫徹始「中」(中天)。
遭綠營網軍圍攻的《亞洲周刊》29日晚加碼反擊,在臉書放出4張不同形式的「英皇」封面照,包括一張蔡英文臉部打碼的「馬賽克和諧版」,供網友免費下載。該刊怒斥綠營三番四次想封殺《亞洲周刊》,提議大家將這些圖片列印出來,四處張貼,拍照後上傳網絡,「讓那一幫人知道,言論自由是壓不住的!」
蔡英文標榜「政績」,民眾滿眼「失政」
蔡英文30日以民進黨主席的身份在「中常會」前發表年終談話。她自誇 「民主防疫」成功讓臺灣成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吹噓所謂「經濟成果」,稱臺灣不僅守住疫情,經濟也逆勢增長。在談到對外關係時,蔡英文又抬出「臺美關係持續深化」。
蔡英文標榜「政績」,民眾眼中卻滿是「失政」。30日,國民黨以臉書為依據,統計出網友關注的2020年蔡英文當局「十大失政」排行,「口罩之亂」居於「民怨之首」,開放萊豬進口和中天被關排在第二、三位。此外上榜的還有「肺咳家園——中火生煤爭議」「逢日必軟——臺日主權及漁權爭議」「華航改名改塗裝」以及「你在他鄉——小明回不了家」等。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說,今年的疫情影響每一名民眾,爭搶口罩亂象更是全民的切身之痛。排名第九的「小明回不了家」則顯示當局的「施政」冷冰冰,尤其對大陸和其他地區的入境管制兩套標準,帶著政治考慮防疫。
同一天,臺灣民眾黨整理出7項蔡當局不敢對民眾說的真相,包括當局聲稱開放萊豬進口是為了國際貿易,但至今什麼都沒換到;「臺美關係史上最好」僅是蔡當局的大內宣等。民眾黨痛批「行政院長」蘇貞昌聲稱萊豬進口已準備好,結果各種亂象讓民眾無所適從。
只要配合圍堵大陸,西方無視蔡英文獨裁
「2020年即將過去,民眾自有評價。」臺灣「中時電子報」30日推出「年終盤點,給蔡當局2020年施政打幾分?」的網絡投票,滿分為100分。至本稿截稿時,在2400張投票中,近93%的網友給蔡英文打了「50分以下」。有網友留言說:「民主制度0分,法治0分,獨裁專制100分。」
臺灣人痛斥蔡英文專制獨裁,一些西方國家卻刻意宣揚「臺灣民主」,有的媒體還將蔡英文列入各種排行榜。《亞洲周刊》評論這種弔詭現象說,在中美戰略對抗的背景下﹐西方媒體把圍堵大陸當作最大目標﹐民主與否的問題已經不重要,這更讓蔡當局有恃無恐。「只要能配合這個目標﹐你獨裁也好、法西斯也好﹐都沒有關係﹐臺灣的民主能不倒退嗎?」 一名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對該刊說。
「民選」經常被一些人當作「臺灣民主」的有力證據。對此,島內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諷刺說,希特勒和納粹黨也經過民選,可見民選亦能大行獨裁。民進黨與蔡英文的作為甚至比皇帝還誇張,因為古代皇帝尚有諫官制衡,如今「監察院」的委員卻連一句蔡的不是都不敢講。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撰文稱,蘇貞昌聲稱「民選就不會獨裁」,更顯示民進黨政治人物「只要會選舉,天下就是我家」的可怕心態。
針對2020年蔡當局重大「施政」表現,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29日公布最新全臺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支持率降至五成,與不支持率44%相差不多。前「立委」陳學聖30日在臉書發文說,從這段時間各家民調結果可看出,蔡英文的滿意度正逐步下降。預期未來「死亡交叉」(不滿意率超過滿意率——編者注)一旦發生,蔡英文的聲勢將一去不復返。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斷言蔡英文第二任期「施政」蜜月期已結束,被臺「總統府」以「執政團隊沒有假期,更不可能有蜜月期」相反駁。遊盈隆30日回擊說,如此響應太無釐頭、太沒知識,根本不知所云。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諷刺蔡英文看來對此 「火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