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揚定居的雲南90後女子小葉遭遇了人生巨變:事發前一晚,她外出參加聚會喝了二兩酒,隨後她便回家休息,事發當日凌晨三點,她起床上了個廁所,此時她突然有一種天旋地轉的眩暈感,以為是喝醉酒了休息一下就沒事。下午2點,小葉仍未清醒,發現她的狀態明顯不對,家人趕緊將其送到揚大附院急診科急救。經過急診醫生和神經內科醫生救治發現,小葉是在眩暈症發作後突發中風,因送醫時間太晚,可能會引發全身癱瘓。
90後女子飲酒後突發眩暈自以為休息就會好卻引發中風
90後的小葉是雲南人,幾年前,她就在揚州定居了。小葉平時喜歡和朋友聚會,也會喝點小酒。前幾日晚上,她像往常一樣,和朋友聚會時喝了二兩白酒。喝完酒後,她便回家休息。次日凌晨三點左右,當她起床上廁所時,她突然感覺到了天旋地轉的眩暈,整個世界都在跟著晃。但小葉以為,可能是自己喝多了,醉酒的原因導致的。隨後,她立刻躺到床上繼續睡覺。
早晨7點左右,小葉依然處於酣睡狀態,家人以為她太累就沒放在心上。誰知,下午2點左右,小葉整個人都處於半昏迷狀態,家人這才趕緊撥打120將小葉送到了揚大附院東區醫院急診室就診。
經急診科醫生及神經內科醫生診斷發現,小葉就是眩暈症後突發中風,需要立刻進行手術。「小葉比較可惜,才剛滿30歲,但是中風已經好多個小時了,錯過了靜脈溶栓的時間。」最後,神經內科醫生為其動脈取栓,竟然取出了一大攤的血塊。
目前,小葉因就醫晚恢復得不太好,有全身癱瘓的可能性。
眩暈不是小毛病要排除是否神經系統或腦中風問題
揚大附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唐鐵鈺介紹,近期眩暈門診的患者明顯增多,每天能有8-10個患者。眩暈有很多種類型,比較常見的像耳石症等,這與精神緊張及缺少正常的運動有一定關係,特別是長時間面對電腦或者手機的人,很容易疲勞,更易患「耳石症」。但是,90%的耳石症患者可通過手法復位,屬於比較良性的眩暈。
她介紹,要判斷眩暈的原因,首先要先了解眩暈的型態。大部分單純的眩暈症都是躺著不動時不暈,一動就天旋地轉,這種情況叫做良性陣髮型姿態性眩暈症,簡稱良性動暈症,這種眩暈症最常見,大多是病毒感染(類似感冒)傷到內耳的前庭神經,再加上睡眠品質不好引起的。
這類型的眩暈比較單純,治療效果很好,服用止暈藥(抗組胺)加上鎮定劑幫助睡眠就能改善;病患需要儘量平躺休息,並維持充足的睡眠,有些病患服用止暈藥後一兩天就改善,大部分病患治療一周內會得到緩解,症狀很少會持續超過1個月;但如果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就要至神經內科檢查,排除腦神經系統或腦中風的問題,而如果是這類眩暈的話,就十分危險,屬於後循環型,很容易引發中樞腦梗、腦出血甚至帶來猝死的風險,需要立即前往醫院就醫。
這三大信號要格外小心很可能是後循環惡性眩暈
唐鐵鈺提醒,惡性眩暈通常指危及生命或嚴重致殘性的眩暈,如後循環缺血/梗死、急性冠脈症候群、動脈夾層、肺栓塞、鈉中毒(導致腦橋中央脫髓鞘)等疾病。如果眩暈時,身體另外還出現三大信號,一定要格外小心,包括躺著也暈、老人或三高特殊患者、手腳無力、血壓上升等,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醫。
信號1 躺著也暈
如果患者躺著也暈、一動就更暈,不管任何姿勢都會眩暈,吃了止暈藥也沒有改善,就要趕快就醫安排CT或磁共振檢查,很有可能是腦神經系統或腦中風的問題。
信號2 老人、三高患者特殊患者
如果是老人家,或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發生突發性眩暈時,就要考慮是否為腦神經系統或腦中風的問題。
信號3 手腳無力、血壓上升
如果有發生手腳無力等神經學症狀,或血壓突然飆升,就要懷疑是腦神經系統或腦中風的問題,要趕快就醫安排CT或磁共振檢查。
記者 陸康潔
【來源:揚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