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021-02-19 藝術剪紙

你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嗎?你會容忍才華比你高的人和你一起共事嗎?

如果你與他們共事,當他們大展身手後為人們所欽佩崇拜之時,

你會後悔當初沒有排擠他們,會不會嫉妒他們的才華?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是我們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

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

還記得唐代李白的詩句: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 

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

欣賞盧雪老師的【論語】系列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君子心胸寬廣

能夠包容別人的不足和過錯

活得坦然而快樂

正如李白詩中所說:

君之胸懷之闊大,如黃河落天,直入東海,當納入其間矣;

小人心胸狹隘

斤斤計較,有仇必報

既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

君子和小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

君子的胸懷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無怨無悔;

如春風吹拂,象秋月揮灑,看山河大地陽光明媚

而小人卻愁腸百結,怨天尤人,心胸狹窄

猜疑嫉妒,視人生如墳場地獄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這句話並不難理解,

似乎也沒有什麼深奧的地方,因而讀過去很容易被忘掉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歷的增加,人們可能會對這個簡單的道理有著越來越多的體驗

這體驗是簡單的、遲緩的、時隱時現、若有若無的

然而又是揮之不去、與日俱增的……

君子胸襟開闊、心地純潔,因而坦坦蕩蕩;

小人營營苟苟、患得患失,因而悲悲戚戚

在現實生活中,小人得志的現象是常有的

憑心而論,我們應該做一個坦坦蕩蕩的君子

相關焦點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讀論語
    《學而》篇中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個人一生沒有人了解,雖有學問而沒有發展的機會,還是不怨天、不尤人,這種修養是很難。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蕩蕩」,胸襟永遠是光風霽月;像春風吹拂,清爽舒適;像秋月揮灑,皎潔光華。內心要保持這樣的境界,無論得意的時候或艱困的時候,都是很樂觀的。但不是盲目的樂觀,而是自然的胸襟開朗,對人也沒有仇怨。
  • 原文化部長王蒙論「好人壞人」真經典: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區別,我們選擇做好人就必須輕鬆,必須快樂,必須坦蕩,必須陽光燦爛,萬裡少雲(我不敢說絕對無雲),還必須從容不迫,笑口常開,必須意態舒展,心情暢快,必須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我相信這個英明論斷: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讓·保羅·薩特認為,人是由自己的行為打造出來的。他說:「人不僅是他自己所設想的人,而且是他投入存在以後,所自願變成的人。」
  • 君子坦蕩蕩,小人根本阻擋不了;一個人格局夠大,成全你的人越多
    古人說「寧可終歲不讀書 不可一日近小人」,可見對小人是多麼的深惡痛絕,提醒大家要時刻防著點。孔子在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述而》中,有一句名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是孔聖人在尊尊教導弟子時所說的話,他希望弟子們,都能完善自我,做個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 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是什麼?《論語》給出十大標準,句句是至理名言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思想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對於二者的區別,《論語》一書中論述頗多,標準明確,佳句輩出,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第一,胸懷不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出自《論語·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開闊,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第二,價值觀不同。
  • 親君子,遠小人
    君子和小人不是一類人,從不走同一條路。親君子,遠小人,是自古至今對人的忠告,是一條經典的古訓。很多人都願意跟君子相處,不願意跟小人接觸,說明人的願望是向好向善。但人都長得差不多,並且會掩飾,很難透過外表看到內心,一眼看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所謂知人知面難知心是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善良者,正直者總以為別人也與自己一樣,這種認識無疑是天真而幼稚的。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
  • 10句話,看清身邊的君子與小人
    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區分?小編精選10句話,幫助大家梳理區分。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別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現問題總是想方設法推卸責任,撇清自己,從不會去反思檢討自己,從自身找原因。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三點就行了
    古人曾經三條分辨君子和小人的識人口訣,這樣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責己,小人苛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就是老祖宗的識人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三點就行了。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句話是孔聖先師留給世人的忠告,教會我們認識君子,看穿小人。南懷瑾大師也說過:「君子之心,天清日白,不可使人不知。」這一點與孔子不謀而合。
  •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根本區別
    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小人,對待小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敬而遠之,儘量少和小人打交道,少得罪小人,那麼如何分辨君子和小人呢?末學為大家總結了君子和小人的十條區別,大家可以對照參考一下。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論語》10句話,教你看清君子小人!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真正的君子對於個人的得失沒有那麼在乎,他們對人寬容,沒有仇怨,所以心底寬闊,坦蕩無私。小人以私利為重,經常患得患失,喜歡計較,所以經常憂愁煩惱,惴惴不安。
  • 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就看這八點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與人交往,應近君子,遠小人。到底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其實,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就看這八點。1、看胸襟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心胸寬廣,內心坦蕩,而小人內心常常憂懼,因為小人大都心裡有鬼。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君子做人做事,憑良心,而小人往往會違背自己的良心,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
  • 君子與小人的10個區別,幫你認清身邊的小人!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經常提到的名詞,在《論語》中多次出現,也提到了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很多不同之處,下面總結其中的10個,希望能幫助大家認清身邊的小人。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為人處世,光明磊落 ,胸懷坦蕩,不會做違天地良心的事情;小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圖,表面雖然張牙舞爪,心裡卻常常患得患失,焦慮不安。
  • 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的「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演化而來,其意在於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 君子和小人的區別!親君子、遠小人!
    我們對小人都痛深惡絕,恨不得離他們越遠越好。但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其實誰也免不得與小人周旋。那麼,如何區分君子和小人?如何對待小人呢?孔子告訴我們八條標準。第一,看胸襟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不得罪他,也不願接近他,對象是鬼神,換成小人也是一樣的。郭子儀與楊炎結局不同,原因就在郭子儀從不修築高牆擋開小人,坦蕩做人,小心處世,不給流言蜚語滋生的機會。
  • 君子之德風 ,小人之德草
    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為了辨清「君子」的形像,孔子常把「君子」與「小人」比較而論,從道德修養、人格理想、義利觀和行為觀等方面區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兩者根本的區別。在《論語》中提到「君子」一詞多達82處,而多數出自孔子之口。他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 【異之說《論語》】之三百三十八: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譯文】 孔子說:「君子安靜坦然而不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而不安靜坦然。」————————————     「君子」與「小人」,因心性、修養、品性和境界之不同,誠於中,行於外,呈現出不同的精神風貌。君子秉持公道,心無私偏,故能安然坦蕩。君子能卑以自牧,故能心平氣和,不驕矜傲慢。相反,小人雖然志得意滿、心高氣盛,卻難以做到平和坦蕩。
  • 讀懂《論語》十句,慧眼識小人!
    在《論語》中,「小人」和「君子」分別出現了24次、107次之多,可見這本書對於君子和小人的言行頗有研究。今天,詩詞君選取了其中最為經典的十句箴言,教你如何慧眼識別身邊的小人!看胸襟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 孔子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是什麼?主要有這12條!
    在《論語》中,有很多談論「君子」和「小人」的話,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言,比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那麼,孔子界定和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是什麼呢?
  • 孔子的八條標準,親君子、遠小人!
    第一,看胸襟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楊炎的死在於他得罪了小人。君子遠小人,楊炎奉行了這個行為準則。但以為不與小人來往,就能獨善其身,就大錯特錯,這樣會得罪小人,被小人惦記上。常言道:「寧得罪十君子,莫得罪一小人。」小人難養就在於小人「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小人往往心胸狹隘,不給小人好臉色很可能就會遭到小人的怨恨,給你背後一刀。
  • 君子如玉:現代君子的10個標準
    古代經典中對君子品格有著「君子和而不同」等諸多描述,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則是金庸《書劍恩仇錄》中那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就是君子的風姿和風採。那麼在現代,君子的標準又是怎樣的呢?至少包含以下十種。這十大標準,是君子人格的十個硬指標,君子的十種人品,也是人生的十種修行。
  • 老祖宗:身邊有小人,默念一句話,就能化解,尤其是「小人上司」
    「小人」的概念古今不同,但是和「君子」並提時,那麼和今天的意思就差不多了。比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裡面的「小人」,就跟今天說的小人差不多了。 如今的小人,一般指卑鄙陰險的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小人都會時不時出現在身邊,很可能會遇到小人的陷害。小人最喜歡陽奉陰違,背後使絆子,說一套做一套,睚眥必報。俗話說,小人難伺候,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不能得罪一個小人,那麼遇到小人時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