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超市和天貓超市哪個好 京東超市和天貓超市優劣最全對比【詳解】

2020-12-11 太平洋電腦網

  近日,京東和天貓爆發了一輪口水戰,曝光了京東和天貓之間明裡暗裡針尖對麥芒的競爭態勢。線上百貨市場,圍觀這場貓與狗之間的戰爭,誰將摘得最後的桂冠?小編詳細為您分析京東超市和天貓超市對壘雙方的商業模式優劣勢!

  天貓與京東的口水戰之來龍去脈

  天貓和京東的口水戰源於天貓超市新上任的總經理江畔在七月初於公開場合提出「 天貓超市已經成長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進口商品最多、增速最快、用戶最多的線上超市 」的論調。京東超市的一位員工首先坐不住了,於是他寫了一封信公開駁斥,指出「 京東超市才是國內最大的線上超市 」。

  天貓超市總經理江畔

  隨後這場「誰才是國內最大的線上超市」的口水戰就打響了,兩者爭論不休,天貓超市說自己需要三年,而京東超市則說自己只需要兩年。

  口水戰進一步升級,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做客央視財經欄目《對話》中評價了京東物流的競爭對手菜鳥網絡,稱其吸走快遞公司利潤,菜鳥網絡立即回應稱劉強東不懂得什麼是分享,並挖苦京東的虧損境況。

  「明明物流是可以賺錢的行業,卻被塑造成『虧損才是常態』,以此搪塞投資人。」菜鳥發言人說,「資本市場是很公平的,這樣的企業一年市值蒸發掉一半也就不奇怪了。」

  京東和天貓近期頗有針鋒相對的意味,前不久京東收購了1號店並與沃爾瑪合作。一方面,天貓的江畔評價京東與沃爾瑪合作一事稱「相愛容易相處難,祝願它們能夠走好。」另一方面則在聯合蘇寧後在7月14日,天貓超市又宣布「雙20億」計劃的啟動,未來半年將用20億元補貼消費者,20億元升級物流、供應鏈和商品結構。

  雙方暗自較勁,貓狗大戰又將掀起,只不過此次貓狗大戰把範圍集中在線上超市的新「藍海」。

  民眾在看熱鬧之餘也紛紛發問,天貓和京東誰是線上超市的第一?然而線上超市老大之爭好像就是京東和天貓的戰場,蘇寧、唯品會這些似乎並不在人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也似乎基本不把線下超市計算在內,難道線下超市沒有未來了嗎?

  線下百貨興起關店潮 電商對線下零售的打擊加劇

  受到網際網路浪潮和電商巨頭的衝擊,線下零售業的日子並不好過。

  讓我們把眼光聚焦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實際上在過去這一兩年間美國的零售業一直不景氣。據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各大百貨公司的財務依然不見起色,Sears(希爾斯)、Macy’s(梅西百貨)、Target(塔吉特)等巨頭的同店銷售額仍不同程度下滑,門店數量也在不斷削減。

  那麼在電子商務尤其發達的中國,線下零售又會怎樣一番景象?熟悉零售業的人都清楚以成都為代表的華中地區零售市場對中國整個零售市場的重要性,而在百貨業相當發達的成都地區,不少老牌百貨商場紛紛關門歇業,興起了關店熱潮。除了自身業態單一、物業老舊等硬體因素,來自電子商務因素的衝擊才是百貨關門歇業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純線下的零售商業模式或許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在不少百貨門店關門的同時,眾多老牌百貨店也在謀求線上發展,調整策略,選擇「觸電」、「觸網」,以應對來自電商崛起的壓力,比如不久前中國第一的連鎖超市華潤萬家就聯合美團進軍線上市場,福建的永輝超市更是走了極端,直接被京東控股了。

  其實,我們可以從線上線下零售業的增長率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線零售對線下零售的衝擊和擠壓。大概幾乎沒有一家線下超市敢說它可以保持超過10%的年增長率,不是負增長就已經不錯了,中國連鎖超市排第一的華潤去年的增長率也才不過5.2%,而天貓超市對外說連續三年都是300%,儘管數字不一定準確,但這已足夠反映線下零售和線上零售此消彼長的趨勢,至於誰長誰消,相信大家都有切身感悟。

  線上超市仍是尚待發掘的「藍海」 這塊巨型蛋糕還沒被咬過幾口

  今年4月,有媒體發布了《2015-2016中國移動電商市場年度報告》,其顯示2015年中國移動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64億人。據統計,2015年有超半數的手機網民曾在移動端購物。移動電商成交額首超PC端,移動端將成為電子商務主要的交易渠道。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移動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64億人,同比增長23.8%,預計到2018年中國移動電商用戶規模將接近5億。

  此外,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交易額穩定增長,佔整體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的比例不斷上升。預計到2018年,移動端交易額在網絡零售市場中交易佔比將超過75%。

  儘管線上零售業的增速可觀,然而在體量上線上銷售遠遠不及線下,線下消費比例差不多在90%甚至更高,仍然遠超線上。

  這個結論與我們上面的討論並不矛盾,線上零售並不能替代線下的零售,但線下零售業會感受到來自線上零售的巨大壓力,線上零售市場正在飛速擴大。而如果把範圍縮小至超市行業,那麼線上超市對線下超市的壓力更甚,我們的確看到了現實中很多百貨市場紛紛歇業。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線上超市絕對是一個遠未開發的「藍海」市場,因為當下的規模實際上還很小,還有許多可擴張的空間。

  當下,消費者逐漸失去對實體商店的購物興趣,尤其是年輕人這個群體,他們去大賣場的頻率越來越低,更喜歡在網上購物,坐等快遞上門。更重要的是,他們其中一些人還教給父母如何操作或者直接為他們在網上購買米麵糧油、奶製品、進口貨,還有紙巾個護等日用品。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線上超市就像一個巨型蛋糕,誰都想要一口,天貓和京東自然不例外。

  而現在的問題是為何我們說線上超市之爭是天貓和京東之間的兩軍對壘?

  競爭極度惡劣天貓京東寡頭對陣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5 年中國B2C 網絡零售市場(包括開放平臺式與自營銷售式,不含品牌電商),天貓排名第一,佔57.4%份額;京東名列第二,佔據23.4%份額;唯品會位於第三,佔3.2%份額;位於4-10 名的電商依次為:蘇寧易購(3.0%)、國美在線(1.6%)、1 號店((1.4%)、噹噹(1.3%)、亞馬遜中國(1.2%)、聚美優品(0.8%)、易迅網(0.3%),那麼也就是說剩下的幾萬家小型電商網站共同分享了6.7%左右的線上銷售份額。

  這個比例看起來相當不合理,太過集中,阿里一家獨大,京東排第二,但兩者相距相當大。傳統零售市場絕不會如此集中,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在線市場似乎也沒有這麼集中化。

  美國在線零售市場中亞馬遜排第一,但其市場份額佔比只比30%多一點,全美Top500最大的電商加起來,也就佔80%多一些。因此中國的在線零售市場結構實際上相當畸形。

  此外,在美國市場,電商普遍賺錢,而在中國,幾乎只有阿里和唯品會賺錢,其他的都還在虧損當中,中國500強虧損公司名單中,京東商城位居榜首,虧損額達到93.78億元。中國在線零售市場大部分都在打價格戰,實際盈利的不多。連在盈利的阿里平臺上的賣家基本都是賠錢的,據專門做天貓店鋪買賣的人員反映,天貓賣家有95%不賺錢。可見,中國電商市場實際上競爭極度惡劣,遠不及他表面上看起來這麼地光鮮亮麗。

  線上商超實際上一開始就是寡頭階段——京東、天貓超市、1號店,伴隨著1號店被京東收購,整個商超天下已歸天貓、京東,線上超市之爭自然就是貓狗之間的你爭我鬥。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天貓和京東誰贏誰輸?

  天貓和京東的營收情況和規模對比

  據京東集團201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一季度京東交易總額(GMV)達到1293億元人民幣(約201億美元),同比增長55%;2016年第一季度經營虧損為8.649 億元人民幣(約1.341 億美元),去年同期經營虧損為8.226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2016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2016年一季度阿里巴巴平臺GMV達到74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淨利潤為53.14億元(約8.2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5%。

  從總體數據來看,從增速看,京東比淘寶天貓更快,一季度京東同比增長是55%,淘寶是18%,天貓是34%。新增活躍用戶京東是74%,淘寶是22%。

  儘管京東的增速明顯,其體量也難以同阿里相提並論,阿里的GMV幾乎是京東的6倍。在電商還是靠「燒錢」刷存在感的現階段,面對線上商超這一片「藍海」,無論是天貓還是京東都還得拼命往裡面砸錢,在這一點上,常年虧損的京東顯然比不上財大氣粗,背靠阿里的天貓,在業務擴張上會因資金不足而縮手縮腳。

  天貓的改良平臺模式和京東的在線超市模式

  實際上,天貓超市和京東超市的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天貓超市類似於B2B2C,而京東則是B2C。

  具體而言,天貓超市與天貓單品單店的傳統模式不同,是一種改良過的平臺模式,各品牌商的貨會統一進入菜鳥分布在全國的專為貓超準備的11個中心倉庫,消費者在線下單後,貓超工作人員會把購物車裡的商品打包成一個包裹,統一發貨,交給萬象等落地配公司去配送。

  在這種模式下,天貓超市不存在庫存壓力,更像一種寄售制,直接與實體超市展開競爭。

  京東到家的模式同蘇寧、1號店類似,是一種直採直銷模式,京東的貨物是從品牌商買過來的,然後通過自己的物流團隊送達至消費者,與實體超市實現合作共贏,搭建起一個良好的集中平臺。

  總結起來,兩者的差異有三點最大的不同:一個是貨物所有權,天貓超市倉庫裡的貨物的所有權是供應商或者廠家的。京東的貨物是京東從供應商或者廠家買過來的,貨物的所有權是京東的;二是盈利模式,天貓賺的是倉儲保管費,物流費等服務費,而京東賺的是差價;三是天貓超市的物流基本上是外包,而京東則是自建物流,可實現「半日達」,物流速度較快。

  至於哪種模式比較好,只能說各有優缺點,留待時間去驗證。

  京東與天貓優劣勢對比

  以下我們將從網上超市出發分幾個維度分析京東和天貓存在的優劣勢情況。

  首先在規模和資金方面,上面也有提及到,京東一直在虧損,連收購1號店都是處於戰略性虧損的狀態,而天貓超市背後的阿里集團資本雄厚,自去年7月以來,天貓超市就投入超10億元對消費者進行補貼,迅速成長起來。前不久,在7月14日的天貓「下午茶」上,天貓就宣布啟動「雙20億計劃」,再在消費者補貼和優化服務方面砸下重金,並預計到2018年天貓將達到千億規模,成為中國線上線下最大商超。與天貓的大手筆相比,京東在資金和規模上明顯不足,這註定京東很難大刀闊斧式地開展業務。

  在產品方面,我們都知道京東是靠3C起家,主打電子產品,而天貓商城則是以女裝、鞋帽等服飾類產品為主。對於線上超市來說,兩者實際上幾乎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基本上涵蓋了糧油副食、母嬰用品、食品飲料等日用百貨,實現了全品類。比較不同的是,天貓可能顯得「國際化」一點,其進口產品是比較叫座的產品;而京東則表現出有意在生鮮副食品類大展拳腳。

  至於物流這個對用戶體驗至關重要的環節,從目前來看,京東更有優勢一些。我們知道,京東在快遞上投入巨資,京東對物流的投資,2009年到2013年分別是人民幣1.44億元、4.77億元、15.15億元、30.61億元、41億元。京東擁有中國最大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京東超市依託於京東自建物流,便可以把經營地域擴展到全國範圍的2000多個市縣,211限時達、次日達等配送服務廣泛覆蓋,可以實現5元起包郵。

  而與之相比,天貓超市的物流目前仍是第三方物流為主,阿里巴巴旗下大數據物流平臺公司菜鳥網絡實際上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大平臺,聯合了順豐、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本質上還是第三方物流,物流速度比起京東還是有些慢的。

  布局未來:京東全品類與物流戰略天貓加強國際化

  線上超市的滲透率大概只有7%,未來的空間很大,所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爭著啃下這塊蛋糕,但線上超市歸根結底還是零售業,而零售的本質核心有三點:產品、價格與服務。

  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首先你要保證消費者可以在你這裡買到他需要的產品,這就涉及到全品類;其次,消費者選擇在線上或線下消費,選擇哪個平臺消費,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物美價廉,價格要低,這裡關鍵是供應鏈;最後,用戶體驗是電商平臺留住顧客,增強粘性的關鍵,在這裡物流是否便捷就至關重要。

  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都已經意識這個問題,也在針對各自的優劣勢進行加深或彌補。

  天貓日前啟動的「雙20億計劃」絕對不會只是為了應對來京東聯合沃爾瑪的「挑釁」,這是天貓的戰略性轉向。20億元繼續補貼消費者,另外20億元則用於打造供應鏈、商品結構和服務升級,天貓在供應鏈和用戶體驗上投入了巨資。

  另外,天貓超市偏向於進口與國際化戰略,進口商品是天貓超市深度運營的類目之一。天貓目前正在瘋狂聯合國際零售巨頭,今年4月,麥德龍已與天貓超市達成深度合作,德國Inferno、西班牙DIA等也即將加入天貓超市的進口產品系列。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把天貓超市定位為繼淘寶、天貓、聚划算之後第四個消費者平臺,可以看出線上超市對阿里巴巴集團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京東則在繼續發揮物流優勢、全品類化以及深耕生鮮業務。在京東宣布6.18年度大促的發布會上,董事長劉強東就明確表示,京東未來有三大戰略——技術戰略、品類戰略和物流戰略。

  京東一直在努力去3C化,發展全品類,包括食品、服飾、家居百貨、圖書等。日前京東與沃爾瑪達成合作首先把主要銷售副食的1號店收入囊中,增強了京東在食品品類的渠道資源,更重要的是,雙方可能在接下來供應鏈方面有所深入合作;而去年京東曾斥資43億元入股國內商超巨頭永輝超市,則是對商超業務中生鮮業務的一次發力。生鮮、雜貨可能是目前國內實物電商領域僅存的一片大藍海,京東在這兩個品類上也都做足了功夫。

  細說那些年阿里與京東不得不說的恩怨情仇

  2011年5月

  京東商城停止支持支付寶,開始布局自家的在線支付;

  2011年10月

  劉強東暗示一淘網擅自抓取京東的產品評價,稱其為雞鳴狗盜行為,雙方展開對「流量入口」和「數據」的爭奪之戰;

  2012年6月

  6月18日京東店慶日,包括天貓、蘇寧、國美在內多家電商網站紛紛展開低價促銷,圍剿京東。這場價格戰,也被成為國內電商界「最慘烈」的一場價格戰;

  2012年10月

  京東在「沙漠風暴」促銷期間爆料稱,天貓脅迫商家做出二選一的選擇,導致後者退出活動;

  2012年11月

  京東商城開始向供應商推介旗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當時,阿里的小額貸款已經搞得風生水起;

  2013年3月

  京東發布吉祥物「狗」,在一年前的這一天,阿里旗下天貓商城剛剛發布「貓」形象為吉祥物;

  2014年10月

  京東就阿里將「雙十一」註冊成商標一事發表公開信,稱阿里此舉是在借法律之名、行壟斷之實的行為,「有違網際網路開放原則」;

  2015年2月

  2014年年底,京東繼阿里之後也拿到了處方藥銷售證,兩家正式在處方藥和移動醫療領域開掐;

  2015年11月

  京東向工商總局實名舉報了阿里擾亂電商市場,阿里則立即回應暗諷京東藉機炒作;

  2015年12月

  劉強東斥責阿里假貨太多,暗諷阿里是故意放縱假貨的存在,藉助假貨賺錢;

  2016年2月

  亞布力論壇上,劉強東和馬雲就傳統企業轉型電商隔空對話,針鋒相對。劉強東說當下傳統企業轉型電商是陷阱,馬雲說不能單純把電商做渠道,要更進一步;

  2016年6月

  6月18日京東電商大促,天貓的營銷口號是「真心便宜,不然是狗」,而京東則是「拒絕假貨,不玩貓膩」;

  2016年7月

  雙方展開關於「誰是線上超市第一」的口水戰,天貓說:「三年內將成為線上線下最大商超」,而京東則表示,「將在三年內結束商超之戰,成為中國不僅僅是線上的,包括線下的(第一),要超過沃爾瑪,超過家樂福,超過大潤發,超過任何一個零售商,成為中國商超品類絕對的第一」。

  ……

  小編結語:顯然,線上商超業務已經成為電商平臺必爭之物,天貓和京東超市的模式不完全相同,也各有優劣勢,目前雙方也在激烈的互搏中,至於誰輸誰贏,這很難講,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相關焦點

  • 雙十一活動攻略:搶淘寶大額紅包和京東紅包雨,天貓超市雙11領神券
    雙十一活動開啟已經,天貓和京東都開始了第一輪的售賣,想必很多人都已經買了不少東西了,不過雙十一期間都是保價的,基本上都是一年中最便宜的時候,所以有些東西都是買來囤的,特別是天貓超市裡的消耗品,更是一年四季都需要買的,所以今年的天貓超市的活動特別的多!今年就來看看天貓超市的活動吧!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天貓超市:淘寶天貓超市虛假髮貨,欺瞞...
    2019年11月20日 17:52,閆女士發起對天貓商城、天貓超市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天貓商城有效投訴15018次;天貓超市有效投訴1210次。
  • 蘇寧紅孩子、京東便利店、阿里無人超市,哪個可以加盟?哪個好?
    看到其他巨頭紛紛往線下走,國內線上銷售額排行第一的馬總的天貓淘寶,著急了。在2017年在杭州搞了一次無人超市體驗店。主要是省了兩個低薪售貨員的成本,你說無人超市是不是噱頭?不知道,這得市場去檢驗。當然,馬總的深意不是我們凡人一時可以揣摩出來的。
  • 德國超市叫麥德龍,法國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超市叫什麼名字
    麥德龍是德國的一家超市品牌,創立時間1964年,迄今也是好多年了,另外它也是全球500強之一,在32個國家都是有分店的,在中國也是常常會見到麥德龍這一知名品牌。有很多網友會表明麥德龍的價格會比別的超市貴,可是它的產品品質還是很好的,因此儘管貴,可是還是有很多人都是挑選麥德龍這一知名品牌。聽到了超市界的大頭麥德龍,就不得不提及另一大頭——家樂福超市。
  • 零售大事件:京東無人超市來了,首店選址在總部大樓
    一周零售大事件:Costco與天貓再度合作;易買得退出中國,卜蜂蓮花接盤;俄羅斯擬對跨境電商徵稅;紅豆集團推出無人服裝零售店;京東戰略攜手泰國零售企業;國美今年要在北京開28家快消餐飲門店;京東無人超市首店將於近日開業。Costco與天貓再度合作,探索中國新零售9月13日消息,Costco繼2014年在天貓上線天貓國際店後,旗艦店也正式上線。
  • 京東到家1020超市狂歡節開啟,中國超市百強振華超市首次參與
    振華超市首批上線京東到家的門店集中在青島和煙臺兩個山東省內重點城市,後續各城市門店將分批次陸續上線。今年年底前煙臺區域門店將入駐京東到家,明年年中前完成山東省內包括聊城、青島、威海、濰坊、臨沂、東營等城市和河北省所有門店上線。 振華超市是山東區域龍頭商超。
  • 天貓小店和天貓超市有什麼區別?
    11#天貓平臺除了線上的網店之外,還有一些線下的實體店可以加盟入駐,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天貓小店,天貓小店主要是通過出售商品來賺取利潤,那麼有一些朋友很好奇這個天貓小店和天貓超市有什麼區別?差價除了面積不同,還和店主選擇的鮮食、冷櫃等設備有關。改造完之後,店主需要每年支付 3999 元的技術服務費。保證金、技術服務費,都是天貓小店的門檻。 除了這些,天貓小店店主每月至少通過阿里巴巴旗下的零售通進貨一萬元。但具體進什麼貨、進貨之後的定價,都是店主自己決定。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天貓超市:天貓超市超市發錯貨,客服不...
    2020年02月08日 16:13,陳女士發起對天貓商城、天貓超市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天貓商城有效投訴15449次;天貓超市有效投訴1307次。
  • POP發展了這麼久,京東為何還只是個「超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作者 | 曾響鈴「我們目前是在整個中國全渠道最大的超市平臺,很多人疫情期間都在家裡進行飲食,這種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特別大的增長,我想我們會從中獲益。
  • 美團優選,京東生鮮,天貓超市:大佬們對農民、小商販們的出手了
    之前用美團,都是團購,現在用美團,是為了外賣,而近日卻發現美團又開啟了超市,開始賣菜、賣食品了,而且價格低廉,基本第二天就能到小區樓下的某超市(不知道這些超市咋想的?難道不知道自己正在培養一巨人對手麼?),說起來也是很方便了。聽說,美團為了這個項目的推廣,也是動用了千百億的資金。
  • 消費-天貓超市優惠券怎麼領取天貓超市優惠券有什麼用處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去超市的時候可以發現,有時候超市為了促銷,會推出一些優惠券,而在天貓超市上,也會有天貓超市優惠券的,都說是優惠券了,那麼就是說不用白不用,所以很多人都對天貓超市優惠券有過使用的經歷。天貓超市優惠券但一定還有一些人是不知道天貓超市優惠券的存在的,所以不管是知道天貓超市優惠券還是不知道的人,不妨都一起再來了解一下,順便看看天貓超市優惠券都有哪些領取的方法吧。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早前單一的銷售方式都進行了升級,所以對於天貓超市優惠券來說。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天貓超市:天貓超市帳號領取優惠券問題
    2020年01月04日 16:01,蘇先生發起對天貓商城、天貓超市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天貓商城有效投訴15373次;天貓超市有效投訴1294次。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天貓超市:天貓超市退貨,賣家遲遲不處理...
    2020年02月27日 22:38,夏女士發起對天貓商城、天貓超市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天貓商城有效投訴15943次;天貓超市有效投訴1370次。
  • 怒砸40億 天貓超市衝刺全國第一超商
    在物流層面,天貓超市和菜鳥聯盟將繼續通過「倉+落地配」的模式,在全國完善高效的倉儲配送網絡,並實現最短的路徑達到最快的配送時效。目前,其業務範圍以及覆蓋31個省、340個城市和2600個區縣。在去年的「雙11」期間,天貓超市日訂單數更是超過了100萬單。預計三年內,天貓超市將達到千億規模,成為中國線上線下最大商超。當然,除了巨額補貼和高效配送服務之外,對於線上超市來說,商品結構和運營方式也是核心競爭力之一。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天貓超市、良品鋪子:天貓超市食品內包裝...
    截止發稿前,天貓商城有效投訴14296次;天貓超市有效投訴1094次;良品鋪子有效投訴8次。 屈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11月11日凌晨於天貓超市購買良品鋪子的魚豆腐15袋,12日晚取回快遞,即食用燒烤味和香辣味各一袋,夜間又開了一袋食用,取出袋內兩個小包裝食用後,發現小包裝上有汙漬,因汙漬與小包裝袋上魚豆腐圖案顏色相近,所以開始並沒有注意到。
  • 天貓超市紅包券免費20元紅包怎麼領取呢?天貓超市的優惠券是很受...
    18183首頁 手機淘寶 天貓超市紅包券免費20元領取 天貓超市長期紅包通用碼 天貓超市紅包券免費20元領取 天貓超市長期紅包通用碼
  • 京東天貓誰更便宜?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們就來詳細對比一下。 說起兒時記憶中的明星零食,就不能不提雀巢「脆脆鯊」了。十幾年前,威化餅乾還是零食中的公主,是新奇又稀缺的。而與一眾國產小廠出的威化餅乾相比,「脆脆鯊」簡直是鶴立雞群。口感不柴不硬,十分爽脆;味道甜而不膩,完全沒有香精的味道。 「脆脆鯊」在哪買最便宜?
  • 揭秘京東無人超市:43 天試營業,三個布局場景和劉強東的零售夢
    12 月 14 日,一場簡短的籤約儀式後,京東和中海地產宣布正式達成合作,今年春節前將在北京推出三家無人超市,明年則會有 50~100 家無人超市出現在中海地產遍布全國的辦公場所中。但這並非京東無人超市明年的總數。京東 X 事業部總裁肖軍稱,他們還在和其他機構談合作,明年在無人超市上的投入會「快速增長」。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天貓超市:天貓超市「第二件0元」套路...
    2020年01月13日 20:16,李女士發起對天貓商城、天貓超市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天貓商城有效投訴15240次;天貓超市有效投訴1261次。
  • 京東超市酒類2分鐘成交額增長超15倍!
    無論是首發的大吉羊,還是2020年全新推出的金鼠獻瑞,全系列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價,部分產品最高漲幅高達70%! 3、金沙酒在河南銷售破7億元,摘要佔一半 近日,金沙酒業華中區域總裁蔣化洋透露出一個數據:2020全年金沙酒業河南單省份市場回款將近7個億,其中高端摘要佔比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