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陽光的日子挑間咖啡店小坐,喝一杯咖啡,讀幾頁書或是什麼都不做,呆坐死盯著眼前養眼的美女帥哥咖啡師,想必這是很多小夥伴夢寐以求的。
把這等好事再冠以「精品咖啡探店「美名,於是有了新年尋找歐洲精品咖啡之行---巴黎,巴塞隆納,羅馬我來啦!
一路走過,三個城市探店數家,稍做記錄,盼著這些圖片和文字能讓更多咖啡愛好者對精品咖啡從不同的側面有更全面的理解。
尋找歐洲精品咖啡的腳步始於法國巴黎。
說起巴黎,大家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浪漫,期待徜徉在香榭裡舍大街,象法國人一樣與情人寒風中街頭相擁熱吻……當然在這些期待中一定包括坐在一個充滿了浪漫氣息的咖啡館裡,捧一杯咖啡,期待一次邂逅。
依著同樣的期待,此次歐洲咖啡之旅的巴黎站專程走訪了幾家精品咖啡館,邂逅了美女、帥哥,更是不期而遇了一本新書:Paris Coffee Revolution。幾天的探店以及這本描述巴黎精品咖啡發展現狀的新書讓我有機會更多了解了巴黎精品咖啡的一角。在展現巴黎精品咖啡館之前,還是迫不及待地想分享一下到巴黎之後的「咖啡第一印象」。
畢竟這些頗具特色的咖啡館也是巴黎風情的展現,也構成巴黎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或古典或現代的顏色搭配,都絕好的表現了巴黎這個隨處充滿藝術的都市。一點好奇所有戶外椅子基本一律朝外,而且座位小,空間小,歐洲人居然也適應這樣狹小空間,情侶,閨蜜,甚至兩個大男人擠在一起。。。。
也許這就是他們親熱、親密、浪漫的好藉口吧!
一開始看到巴黎人坐在寒風中悠然自得還真想不通,要是我,花了錢不坐在店面享受同冬日裡的溫暖坐在外面那不是找罪受!
後來發現這類咖啡館還是很人性化的,瞧到屋棚項上的用於取暖的電烤燈和椅背上的用於禦寒的毯子了吧,難怪巴黎人無懼寒冬,也要坐在房外溫情默默呢!
雖然街頭咖啡店店內溫馨可人,店外美觀浪溫、放眼無限風光觸手可及。
但就咖啡而言,很遺憾地說,這類咖啡館裡的咖啡通常都是傳統的巴黎咖啡--深色、粗糙、濃厚、艱苦。
曾讓驕傲的法國人引以為豪的幾百年咖啡歷史和文化沉積也因此開始讓法國(巴黎)開始追求精品咖啡的先驅們感到無奈和些許尷尬--
「無法讓巴黎人的味蕾一夜改變」成為了法國精品咖啡的最痛點。
為什麼咖啡館裡的咖啡無法與法國人的浪漫氣質,以及他們對品質一貫高標準追求相匹配?
究其原因有三:(Paris Coffee Revolution的總結)
i法國咖啡史很大程度上是法國殖民史。曾有80%的法國進口豆為Robuster羅伯斯塔(商用豆中相對Ababica阿拉比卡遜色不少一個咖啡品種)(出身不好沒辦法!)
歷史上大的咖啡商曾通過低價甚至免費咖啡設備的便利提 供指定豆(多半為指定的低質豆,這樣消費者無法品嘗到高質豆。(法國也有壟斷,可憐消費者被消費!)
法國人的文化習慣是重與朋交在咖啡館交往時的體驗,而忽略了咖啡這個飲品本身的質量。(咖啡滋味如何法國人不 care!)
是不是法國就無藥可救了?事情並非如此悲觀!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第三波咖啡」浪潮在全球的不斷洶湧,從2000年開始,不斷出現的精品咖啡館讓巴黎人開始對精品咖啡越來越有興趣,也讓巴黎人在對葡萄酒,對藝術,對一切美和品質擁有高欣賞水平的同時,開始對欣賞高品質咖啡有了更多信心!
這些信心以及當地精品咖啡先驅者們賦予出的極大熱情(是無法遮擋的激情)正慢慢地改變著法國咖啡。---小編在巴黎短短的幾天精品咖啡探店和與咖啡師們的聊天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用巴黎精品咖啡「教母」,La Cafeotheque創始人Gloria Montenegro的話說:「法國人也曾濫飲不好的葡萄酒,而如今他們對美酒的鑑賞一定會讓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對精品咖啡也有同樣的關注和鑑賞。」 (聽上去令人振奮!)歐洲依舊慵懶,在巴黎幾日碰到新年及周未的空城,未能如願到更多咖啡館探店,但仍想借Paris Coffee Revolution所列出的當下可圈可點的巴黎精品咖啡店名單給大家參考,也會對這家店做更詳細的分享。
說不定正行走在歐洲大陸上或計劃歐洲之行的你因此增加了一個新的目的地!(標了*號的是本人憑藉一紙巴黎地圖,一部手機上的Google,一張地鐵卡在清冷的巴黎街頭走街串巷,準確地到達的每一家咖啡店。)當然也敬請繼續關注#尋找歐洲精品咖啡的腳步之續:
探店(巴黎,巴塞隆納和義大利)。
分享更多歐洲精品咖啡信息,分享更多咖啡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