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曾倩 通訊員李善喜 張中來
「你看,俺種的黃金梨結得又稠又大,一棵梨樹就結了86斤,少說能賣200多塊,你說喜人不喜人。」「中喜種梨種出了奇蹟,快成咱將軍廟的梨將軍了。」眼下,正值黃金梨收穫季節,在方城縣博望鎮前荒村將軍廟自然村張中喜家的梨園裡,6位村民正圍著剛採摘的兩大筐黃金梨看稀奇。聽了張中喜與張月亮的對話,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
今年57歲的張中喜是剛剛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前些年,左腿殘疾,右眼失明的他與患有癲癇病的妻子艱難度日,苦筋巴力地為兒子張奎取來媳婦,又生下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孫子。這樣一來,只要妻子不犯病,一家人也算其樂融融。無奈,本很精明的兒子也突然犯起了癲癇,為給兒子治病,家裡負債纍纍。雖有殘疾,但性格剛強的張中喜經常暗地裡流淚, 「我的命太苦了!」
2016年,黨的扶貧政策似一縷春風吹進了張中喜這個多災多難的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後,他家不但享受到多項優惠政策,看病能報銷,孫子上學能免費,而且在鎮村扶貧幹部的幫扶指導下,不甘受窮的張中喜加入了本村的黃金梨專業合作社,著手對栽種不久的4.6畝黃金梨進行修剪、拉枝等技術管理。近兩年,村民們引進了配方施肥、無害化防病治蟲、疏花、疏果、套袋等先進技術。張中喜雖然眼睛不好,可他骨子裡透出不甘落後的勇氣。鎮裡舉辦培訓班,他讓兒媳婦騎電車帶著他參加培訓,村裡來了專家、技術員,他一瘸一拐地跟著學習,一來二去,他對梨樹管理的新技術有了比較系統的掌握。防治病蟲害的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用什麼原料,配方比例是多少,熬製到什麼程度?哪一種病蟲適合在什麼時間防治、用什麼藥,他都銘記在心,運用自如,就連附近鄰居的梨樹生了毛病,也都向他這位「高手」求教。
要想實現永久脫貧、一生幸福的目標,還得靠自身的努力,自強不息,勇於向貧困挑戰,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治窮致富之路。這幾年,身殘志堅的張中喜家雖說沒少得到扶貧幹部的關愛和幫助,但他心裡也有一桿秤。
去年,張中喜家的黃金梨進入了盛果期,在盛花期受到低溫凍害、病蟲多發等不利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由於使用了一整套先進技術,仍然獲得了高產高效目標,4.6畝黃金梨總收入90000多元,扣除各項投資,淨賺60000餘元,不但還清了外債,還有了存款。為了順利實現脫貧目標,也為了慶祝黃金梨大豐收,今年春節前,張中喜帶著一家6口人到南陽進行了一天的短暫旅遊,兩個小孫子高興得一蹦三跳,一家人喜悅的笑臉被定格在兒媳婦的手機裡。
8月16日,是這一年黃金梨開始採摘的第一天,張中喜專門挑選結梨最多、個頭最大的一棵黃金梨做個單棵單梨稱重試驗,總共摘梨86斤,最大的一個重達2.6斤!「將軍廟出了個梨將軍!」這消息不脛而走。張中喜說:「是黨的扶貧政策救了俺一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