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到了一個令人倍感遺憾的消息,95歲的動畫大師吉恩·戴奇,於當地時間4月16日在布拉格公寓中意外去世。
這對於動畫界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損失。
在戴奇的職業生涯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莫過於《貓和老鼠》和《大力水手》。
有不少網友表示哀悼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兩部動畫,感謝戴奇給自己帶來的童年回憶。
其中,執導《貓和老鼠》的經歷,顯然是戴奇的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部火了80年、7度斬獲奧斯卡的神級動畫,僅憑著一貓一鼠的追逐遊戲,就製造出跌宕起伏的劇情衝突,至今仍是無數人心目中的經典。
真正的神作不靠百萬特效,不靠華麗臺詞,最簡潔質樸的畫面,就足以讓它跨越時間,歷久彌新。
不管80後、90後、00後,誰的童年裡還沒看過幾集《貓和老鼠》呢?
這隻名叫湯姆的貓和名叫傑瑞的老鼠,是我們幾代人都熟悉的動畫形象,別管年紀跨度多大,興趣多麼天南地北,只要聊起它們倆,總有幾句可說的。
很多人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這兩隻才是自己嗑得最早的一對CP——相愛相殺,亦敵亦友,現如今流行的CP萌點,它倆都有。
鮮有人知的是,湯姆和傑瑞也曾歷經沉浮。
在幾代導演和製作班底的手下輾轉騰挪,貓設和鼠設都改了無數個版本:
如果現在搜索一下它的詞條,會發現在主要製作人員的名單裡,並沒有出現戴奇的名字。
這就要說到這部動畫的歷史了。
其實,戴奇是1961年才開始執導《貓和老鼠》的,一共製作了13集,在總計164集的體量裡不算太大。
而且,動畫原身從1939年就開始製作,火炬傳到戴奇手上的時候,已經是個比較成熟的IP了。
而我們大部分觀眾熟悉的《貓和老鼠》,都是1958年之前的元老版本,也是它拿奧斯卡拿到手軟的年代。
1961年時,戴奇已經是捷克著名動畫導演,從業經歷豐富,參與製作過《大力水手》,自己執導的動畫短片《馬羅》還拿到了奧斯卡,妥妥的業內大佬。
於是,米高梅公司在重啟《貓和老鼠》項目時,便與戴奇合作,也為湯姆和傑瑞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年輕時的戴奇
戴奇的團隊是捷克當地的製作班底,他執導的集數畫風,和之前的導演有明顯區別。
比如採用了歐洲式的硬朗鋼筆風,而非美式水彩風,總體色調也較為暗沉;
比如配樂不再用氣勢磅礴的管弦樂,而是加入了電子樂元素;
比如故事場景不再局限於家庭院落,可以走出家門上天下海,還能到醫學怪人的恐怖古堡裡遛一圈。
雖然故事內核仍然保持著貓鼠追(互)逐(毆)的精髓,但腦洞大開的劇情和不拘一格的畫風,當時讓很多老版粉絲接受不了,也收到了不少影評家的猛烈抨擊。
畢竟,從滑稽搞怪的家庭喜劇轉型歐洲硬核科幻動畫,確實彎拐得有點急。
直到多年後的現在,我們再看到這一部分時,也還會出現記憶錯亂:《貓和老鼠》裡怎麼這麼多人類,難道我當初看了盜版?
其實,這是因為國內當初並沒有引入戴奇版的13集,後來才能在網上看到視頻。
小時候守著電視等人點播的那個《貓和老鼠》,基本都是老版,所以大家記憶裡的劇情,以室內場景居多,主人也從不露面,整體色調比較溫暖明亮。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緬懷的那個童年回憶,並非出自戴奇之手。
而從昨天開始,社交網絡上很多人在哀悼戴奇時提到的經典橋段,比如湯姆彈鋼琴、白貓女神出場、貓狗爭寵等劇情,也都來自他執導之前。
戴奇還曾經公開表示,最早看《貓和老鼠》的時候,覺得裡面充滿了「不必要的暴力」,他本人一開始並不是這部動畫的粉絲。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圈裡也有人用上面那些橋段緬懷戴奇,你就別說破了,免得讓人家尷尬。
因為話說回來,我們沒必要將戴奇和其他版本的《貓和老鼠》割裂開。
不管畫風怎麼不同,湯姆還是湯姆,傑瑞也還是傑瑞。
戴奇負責執導後,重新審視湯姆和傑瑞的關係,將二者之間的矛盾視為誇張人類情感的模仿,給他們賦予了新的行為動機,也讓這一版的貓鼠性情與之前有了微妙的差異。
湯姆和傑瑞的相處,不再是歡喜冤家,而是更加針鋒相對。
傑瑞的攻擊既果斷又無情,湯姆則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除了應付傑瑞,每集還要迎接各個角色來自四面八方的花式連招,連主人都時不時要暴錘他一頓。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湯姆被虐的場景確實過於誇張,再配上歐風動畫的硬朗線條,簡直都有點兒童邪典內味了。
這也是很多觀眾至今對戴奇的畫風接受無能的主要原因:成年人看了都倒吸一口涼氣,給小孩看,那不就成童年陰影了。
總的來說就是,戴奇的創作改變了湯姆和傑瑞的固有形象,在老版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特色,有那麼點官方同人的意思,被很多觀眾稱為「黑化版」。
雖然當年戴奇版播出後,頗受影評人打擊,但也有觀眾就是偏愛這一版本,覺得他詮釋出了不一樣的感覺,古古怪怪的風格蠻有意思,跳脫了輕鬆喜劇的束縛。
雖然這幾集《貓和老鼠》評價較為兩極分化,但在商業上倒是取得了毫無爭議的巨大成功。
戴奇一出手,就讓它登上了最賣座的動畫片寶座,把蟬聯榜首16年的《兔八哥》給趕了下來。
而米高梅當初找戴奇合作時,給出的製作預算,只有區區1萬美元。
製作班底不熟悉美國動畫、畫風不兼容、預算極低、水土不服,還有老版珠玉在前……
在種種現實壓力和創作阻礙下,戴奇能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還在《貓和老鼠》這樣的世界級神番中留下一段不走尋常路的情節,不失為動畫史上一段傳奇。
不過,這段經歷對於拿過奧斯卡和動畫界最高榮譽安妮獎的戴奇來說,大概也只是輝煌人生中,一段特別有名的插曲吧。
如今,這樣一位大神級的動畫巨匠離開了。
在他奉獻給動畫的一生中,產出了不計其數的經典佳作,並永遠地留在了人類浩若煙海的創作星河裡,不斷給後人以啟迪。
人生總有盡頭,好在動畫的世界可以沒有結尾。創作者的生命也將在他們最美好的作品中,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
謝謝你,吉恩·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