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8月12日,喬丹體育官方稱,其全資子公司中國香港喬丹投資有限公司與美國品牌管理公司艾康尼斯經長達一年多洽談,於7月31日以6250萬美元(約4.34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金額就「茵寶中國」完成收購,這比原計劃的9月15日提前了一個半月。
在與籃球明星麥可·喬丹商標之爭終審落幕四個月後,喬丹體育此次大手筆收購案,迅速引發行業關注。
大手筆,收購茵寶中國
茵寶中國此前公布的協議內容顯示,此次收購,涉及茵寶大中華區品牌所有業務,其中包括艾康尼斯擁有的所有茵寶中國股權以及茵寶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澳門)的品牌智慧財產權。這意味著之後中國區銷售的絕大部分茵寶產品,都將會由喬丹體育研發生產和銷售。
收購茵寶中國,對於喬丹體育而言,不僅豐富了品牌矩陣,而且也可以藉機進入足球市場。
資料顯示,茵寶由英國堪富利士兄弟於1924年創立,擁有近96年歷史,是國際專注於足球領域的運動品牌,同時也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足球服裝及裝備供應商。全球贊助超過100支球隊和150名球員,包括英超伯恩利、西漢姆聯,荷甲埃因霍溫等球隊。1987年,茵寶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投入運營。
同時,記者注意到,除了成功收購茵寶,與籃球明星麥可·喬丹商標之爭終審落幕四個月後,喬丹體育也開始改變品牌形象,在品牌商標上做出改變,保留了原有的圖案,但捨棄了中文「喬丹」。
同時,在整個官網上的產品宣傳上,都是以產品名稱為主,淡化了喬丹體育的主體。
其實,茵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並不順利。
2012年,艾康尼斯從耐克手中收購了茵寶,但因經營不善,2013-2016年間,茵寶一度退出了內地市場。直到2016年,北京的美和美創集團以4億元從艾康尼斯手裡買下了茵寶在大中華區的部分商標權和運營權。
通過海外收購重塑品牌
收購茵寶中國,與喬丹體育急於品牌重塑戰略不無關係,同時也寄希望於在運動品牌市場上不再掉隊。
喬丹體育豪擲4.34億元收購「茵寶中國」,引發業界關注。記者了解到,在本土體育品牌中,不乏海外品牌併購案例。其中,特步自2019年以來,陸續收購了索康尼、邁樂、蓋世威和帕拉丁的相關運營權,形成了涵蓋大眾運動、專業運動和時尚運動三大細分市場的品牌矩陣,打破之前單一的品牌格局。
此外,安踏體育近幾年在海外頻頻展開收購。去年3月,安踏體育、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完成了亞瑪芬體育及旗下品牌的收購,再加之前收購FILA品牌等,目前安踏旗下品牌已經近30個。其中,2019年全年,FILA為安踏貢獻了43.5%的營收,創造了超過40億元的利潤,佔安踏全年利潤的46.2%。
安踏方面曾表示,雖然目前海外市場佔比還不到5%,但未來目標是海外市場佔到40%。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海外收購進行品牌重塑,提升市場佔有率,這或許也是當前多家本土體育品牌頻頻通過海外併購的重要原因。
來源:北京商報、海西晨報、鞋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