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玉配飾欣賞

2021-02-16 德視寶

清 《粉碧璽手串》

手串由十八粒單桃紅碧璽組成,又稱「十八子」。由四顆淡藍色碧璽結珠將十八顆念珠區隔開來,佛頭亦為淡藍色碧璽,下墜一魚飾品,黃色的背雲和墜角豔麗透亮。十八子即佛教所云十八界,分別為六根、六塵、六識。因為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也稱「清心珠」。整器用料講究,顏色絢爛奪目。

清代 翡翠十八子手串

手串以十八顆翡翠製作而成,翠質晶瑩透徹,色澤華美,之間以兩顆粉紅碧璽隔成兩段,粉紅色碧璽佛頭佛塔,嬌豔耀目。另有米粒珍珠,聚列成結。下方以淺色絛帶系金剛杵,下系一精緻小巧的橢圓形粉紅碧璽,又以粉紅碧璽為兩墜角,工藝細緻,琢制精心。

此手串不僅翠材極為珍貴,設計也頗為精奇,金屬之光,翠石之澤,相映成趣,是為點睛之筆,蕙質匠心,令人拍案叫絕。 組成手串的十八顆念珠指的是佛教「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分別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十八子手串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種飾物,可以佩帶於衣服上、挽在手腕上或閒暇時把玩,由十八顆珠子組成,故而得名。其材質一般為翡翠、珍珠、碧璽、蜜蠟、珊瑚、伽楠木等,此種手串也稱為「數珠」,是佛教信徒念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記數的工具,持不同材料的數珠誦經,所獲功德徑相不同。在漢化佛教中,隨著淨土宗和密宗的興盛,數珠開始大量流行,演變為漢化佛教七眾的重要隨身具,並成為念佛信佛的重要標誌。

清代 雙桃紅碧璽手串

手串由十八顆雙桃紅色碧璽珠穿成,間以翠玉結珠間隔,佛頭接一翠玉佛塔,下連背雲,再下為墜角兩個,共有米珠七組。碧璽桃紅色和綠色相配,既炫目奪人,又溫婉典雅。

清 珊瑚壽字手鐲

此珊瑚手鐲內側附箍,外環飾珊瑚,周身高浮雕蝙蝠、團「壽」字和「壽」字紋,寓意福壽吉祥。手鐲側面以高浮雕「回」紋間隔,接口處除回紋外更有七顆圓珠相間隔。手鐲主要以珊瑚為質,加之繁複的雕工、吉祥的寓意,彰顯出富麗堂皇之氣,刀法細密流暢,是難得的傳世家珍。

清 銅鎏金皇貴妃珊瑚領約

領約環形,共六節,活口開合式。通身珊瑚質地,銅鎏金包裹,龍身為四節,兩頭分別為累絲工藝精心雕琢的龍頭,龍身由三顆銅鎏金鑲嵌羊脂白玉的金屬銜接。龍頭至開合處兩節以龍珠銜接,呈「雙龍戲珠」式。活口處兩條雙絲線下綴以金鑲水滴石榴石,色澤神秘瑩潤。

整器製作精良,工藝繁複,銅鎏金工藝、累絲工藝、點藍工藝和金鑲玉工藝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充分顯示出皇家富貴、繁複、精緻的審美要求。 領約,又稱頸圈,用於約束頸間衣領,為清代后妃禮服用品,以所嵌珠寶的材質與數目,和垂於後背的絛色區分品秩。此領約所用材質上乘,顏色鮮豔,工藝複雜,當為清代皇貴妃服飾,極為珍貴。

清 紫晶獸鈕橢圓章

此章以天然紫晶為材,章呈長方形柱體,印鈕雕刻一上古神獸,四蹄抓地,身體微微下沉,做一躍而起狀。神獸雙目圓睜,全身注滿了力量,威勢赫赫。下部打磨精細透亮,樸素無紋。整器雕工簡練,古樸大方,襯以紫晶的天然神秘感,更彰顯出了神獸的深邃和古拙。

紫晶的英文名稱為Amethyst,源自希臘文,意為「不易破碎」。相傳凱撒大帝狂熱地追求紫晶,曾派幾千個人專程去烏拉爾礦山尋找這種礦石。羅馬主教也常佩戴紫晶戒指,以避邪惡。

清 三色瑪瑙巧雕松鼠花果墜

此件三色瑪瑙佩材質上乘,質地通透。淡藍色的部分被雕成成熟的花果,棕色部分巧妙的刻畫出了葉子的脈絡紋理,一隻白皙透明的松樹爬在瓜果上,緊緊抓住眼前的食物,神態刻畫惟妙惟肖。雕工精細,構思巧妙,線條流暢自如,為瑪瑙掛件之精品。瑪瑙俏雕多見紅、白或褐、白二色,三色瑪瑙俏雕少見。

清乾隆 黃玉御題詩搬指

搬指以名貴的新疆黃玉製成,色澤純正,膩如凝脂,為黃玉中「秋葵黃」之品。明清時期,新疆黃玉的開採量極少,為識者所貴。明高濂《遵生八箋》中說:「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明清兩朝,黃色為帝王服色,故黃玉倍受尊崇。在清代宮廷玉器中,黃玉作品也大大少於白玉、青玉、碧玉。

搬指,古稱韘,是射箭時套在拇指上保護射手不被弓弦勒傷的環狀專用器物。以象骨、玉石、皮革為之。至清代則玉、翠、瓷、象牙諸質均備,成為日常佩飾。

此搬指高2.2釐米,外徑3釐米,與香港蘇富比2007年春拍LOT602號中的4件翡翠、碧玉、青玉、漢玉御題詩搬指尺寸一致,是一件典型的乾隆御用搬指。而此黃玉制御題詩搬指為歷年拍賣中所僅見。搬指上下兩端雕刻回紋邊,中間以嚴整細勁的刀法刻館閣體楷書御題詩。尾刻「幹」、「隆」二章,一陰文一陽文。這種以細密規矩的回文或萬字鎖邊、恭刻乾隆御題詩文,印章的制式與前述4件搬指完全一致,並符合清宮造辦處的檔案記載。

乾隆的御用搬指與一般臣下進貢的搬指不同,弘曆本人直接參與設計製作過程。乾隆四十七年熱河信貼檔有關於一件刻御題詩回紋邊漢玉搬指的製作過程的記載。那件漢玉搬指由如意館將材料畫樣反覆呈覽在熱河的乾隆,由宮中懋勤殿寫好回紋邊御題詩本文一張後,再次呈上乾隆,皇帝覽後傳旨如意館:「準照本文往細緻裡刻,要快得,刻得時呈覽」(見郭福祥《乾隆御用搬指述略》)。故本件形制相似的黃御題詩搬指的製作也應經過了如許嚴格的宮廷造辦程序。

搬指上刻御題詩云:

繕人規制玉人為,彄沓闓抨是所資。

不稱每羞童子佩,如磨常憶武公詩。

底須象骨徒傳古,恰似瓊琚匪報茲。

於度機張慎省括,溫其德美信堪師。

清後期 雙色巧雕碧璽雙歡

此墜由雙色碧璽雕成,玫紅色和淺色碧璽在工匠奇思妙想下,用雙獾連結起來,構思巧妙。雙獾諧音「雙歡」,多用美玉雕刻兩隻獾親密依偎相戲,用以比喻夫妻兩情相悅之意,寓意喜慶吉祥。

碧璽為電氣石的統稱,為著名的有色寶石之一。碧璽用作寶石的歷史較短,但由於顏色鮮豔豐富,晶瑩剔透,被稱為風情萬種的寶石,備受清代皇室貴族青睞,至今故宮還保留著很多慈禧當年的碧璽首飾,皆為極品。

清乾隆 沉香木和合二仙墜

沉香木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或沉香等樹木的乾燥木質部分,是一種木材、香料和中藥。蔡絛《鐵圍山叢談》曾雲「沉香一片值萬錢」,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貴的香料,被用作燃燒薰香、提取香料、加入酒中,或直接雕刻成裝飾品。此吊墜即以沉香木雕和合二仙像,和合二仙是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亦作「和合二聖」。刀法傳神,衣褶流轉自然,樣貌更栩栩如生。下墜「囍」字,吉慶如意,多用於新婚祝福中,寓意婚姻美滿,和和美美。

清乾隆 碧玉坐佛連金鑲珠佛龕

佛像以淺青色碧玉雕琢,雅白溫潤,青翠透亮,佛做盤腿結趺式,端坐於碧玉蓮臺之上,神態安詳,俯瞰眾生。佛龕以黃金而制,正中心鏨刻「佛」字,周圍以蔓枝區隔開七個區域,鑲嵌七顆白色珍珠,溫潤潔白的珍珠鑲嵌於金色佛龕上,愈發莊重威嚴。瀋陽故宮博物院藏有同類制式的金龕珍珠小佛像,可為參考。

漢·揚雄著《方言》稱:「龕,受也。」即容納、盛受之意。龕原指掘鑿巖崖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即供龕。據《觀佛三昧海經》卷四記載:「一一之須彌山有龕室無量,一一龕中有無量化佛」。佛教傳入中國後,在雲岡、龍門、敦煌等石窟中均能見到四壁皆穿鑿眾佛菩薩之龕室。此後,又出現了將石、木或其它材料做成櫥子形小閣,並設門扉,供奉佛像,稱為佛龕。

清中期 寶藍色玻璃法輪

法輪是藏傳佛教常用的一種法器,最早在古代印度為兵器,後被佛教吸收,象徵佛法永轉不息。輪上的八條梁象徵八道輪迴,是引導眾生達到至善的八條道路。此外法輪還有勇猛精進、無堅不摧之意。清朝王室崇信藏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相關的各種法器也大量流傳。此件的特別之處為藍玻璃質地,乾隆皇帝對宋明文人雅事醉心追隨,既見傳統的瓷石、金銅、竹木,也有如和田美玉、銅胎畫琺瑯等當時新式材質,更有以藍料玻璃為質,秋水凝光,別有一番韻味。

清乾隆 金累絲鑲寶石葫蘆形香囊

此香囊為帶蓋葫蘆形,中部束腰,分為上下一大一小兩圓腹。整體造型飽滿圓潤,線條流暢。葫蘆因其蔓長籽多,古人多以它寓意子孫滿堂、世代綿延,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為民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香囊採用金累絲工藝,上部祥雲開光內鑲嵌寶石,下部四朵祥雲紋圍繞一寶石,四周鑲嵌四顆渾圓珍珠,香囊頂部和底部更有兩顆渾圓紅珊瑚珠,珠圓玉潤。通身滿飾紋飾,金色純粹而炫麗,流露出皇家的富貴之氣;鑲嵌寶石裝飾,與金累絲的器表搭配相得彰宜,光照之下熠熠生輝,閃耀出奪目的光彩。累絲工藝又稱「細金工藝」、「花絲工藝」,源自北方,歷史悠久,是將金或銀加工成絲,再通過盤曲、掐花、填絲、堆壘等手段製作金銀首飾。其工藝之繁複,做工之精細,非一般製作方法所能比擬。遠自唐宋期間,累絲工藝早已應用在當時婦女髮飾上。至元代期間,更有專門累絲工匠專業生產,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但因其工藝相當繁瑣,故當時多作為小件首飾上的裝飾技法之一使用。

清代金器製造工藝在元、明兩代的基礎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至雍正、乾隆時期達到高峰。金器使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器型增多,圖案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到了中期之後此類作品逐漸減少,工藝也遠較雍乾時期劣之。此香囊累絲細膩,寶光眩目,金碧輝煌,做工精美,用料考究,充分反映了清代鼎盛時期累絲鑲嵌工藝的藝術風格和技術水平,為十分少見的藝術珍品。

清中期 碧玉鏤雕花卉荷包形香囊

香囊荷包形,以碧玉為質,分為蓋與底兩部分,古樸雅致。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同類品,可供參閱。底部以透雕手法雕刻蓮花荷葉,單面以翠玉為筋區分開五個區域,正中最大最顯眼處在一片碩大的荷葉上一朵盛開的嬌豔蓮花,同樣的圖案向周邊逐次縮小,布局合理。蓋部被設計成一片翠綠的荷葉倒覆而下,荷葉上以淺浮雕刻蓮花圖案,頂部為提梁式,同樣以碧玉雕琢,淺刻祥雲紋。整器構思巧妙,設計合理,渾然天成,炎炎夏日觀之沁人心脾,除使用功能外,更有極佳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香囊又稱花囊、香袋、佩偉、荷包等,一般由綢緞製作,並繡有各種圖案,裡面裝以雄黃、茱萸、艾葉、冰片、霍香等中藥或香料。佩戴身上,香氣撲鼻,既能清爽神志,又有驅蟲、避邪、保平安的作用,深受人們喜愛。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禮記·內則》記載:「婦事舅姑,如事父母,……衿纓,綦屨。以適父母舅姑之所」,是說青年人見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香囊,以示對長輩的尊敬;且香囊亦是男女之間愛情的見證。其材質種類很多,有玉鏤雕、金累絲、銀累絲、點翠鑲嵌等,此碧玉鏤雕香囊可開合,既可盛放香料,亦可盛鮮花等,香味可從鏤空處溢出,當為懸掛於腰帶的飾物。

清 碧璽搬指

搬指以粉紅色碧璽製成,呈圓鼓形,腹部略微突出,打磨光滑,顏色透亮,透出深邃和神秘。碧璽為著名的有色寶石之一,雖然用作寶石的歷史較短,但由於顏色鮮豔豐富,晶瑩剔透,被稱為風情萬種的寶石。此碧璽搬指恰符合碧璽風情萬種的特色,玫紅色觀之,有春光明媚、百花嬌豔之感。臺北故宮亦收藏有同材質的搬指,可為參考。

清 翡翠蝴蝶胸針

胸針做蝴蝶翩然狀,蝶翅以翡翠為質,玉身刻畫翅膀紋路,玉色濃淡相間,精緻自然。以金累絲工藝作蝴蝶造型,外加點藍技藝,蝶身及尾翼為碧璽,蝶須則呈螺絲狀,上鑲嵌珍珠兩顆,隨風擺動,鮮活靈動。蝶身相接部分以白色米珠點綴,玉之萃綠、碧璽粉嫩、豔麗點藍加上珍珠的圓潤,使得整件胸針色彩斑斕,搭配和諧,光彩奪目。北京故宮藏同造型頭簪,可資參考。

清 粉碧璽桃形珮

佩以粉色碧璽巧雕而成,嬌豔婀娜、晶瑩透亮、盡顯瑰麗。碧璽被雕刻成碩大的壽桃形狀,飽滿圓潤,上綴一碧玉蝙蝠。蝙蝠為「福」,壽桃為「壽」,福壽雙全,寓意吉祥。本品造型精巧,線條流暢,刻工嫻熟傳神,且色澤鮮亮,明豔奪目。因碧璽質地較脆,故十分考驗工匠的雕琢技巧,能打磨如此精細,堪為佩戴佳品。

清 琥珀手串

手串由十八粒珠子組成,每粒珠子以琥珀為材。琥珀手串色澤鮮豔,紋理自然,圓潤可愛。藍色的結珠、佛頭和金屬背雲,和琥珀珠相得益彰,顆顆珠子圓潤光滑,金黃透亮。組成手串的十八顆念珠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分別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此拍品以質麗色妍的琥珀製成,又添以秀美雅致。

清 珊瑚獅鈕印

印以紅珊瑚為質,印鈕雕一隻怒目圓睜的獅子,前腿撐地,後腿用力,身體微拱,彰顯出力量美。印主體為不規則柱體,因形隨勢打磨,如巖石峻極,表面只寥寥數筆刻畫出靈芝之瑞麗。上下渾然一體,獅子的威猛、巖石的冷峭和靈芝的吉祥襯以紅珊瑚的貴氣,造出別樣的吉慶富貴之氣。

清 翡翠三多九如牌

牌翡翠質地,透亮瑩潤。頂部陰刻獸紋,以雙絲線纏繞,綴飾淡紫色碧璽及各色米珠。牌身正面篆書「三多」,背面篆書「九如」,通體色彩豔麗,細潤堅實,寓意吉祥。

「三多九如」盛行於清代,一般以佛手諧音「福」,以桃寓意「壽」,以石榴暗喻「多子」,合為「多福多壽多子」的寓意。另有繪九支如意與佛手、桃子、石榴相配。九支如意諧意「九如」,據《詩經·小雅·鹿天》載:「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皆為祝頌之意。

清 翡翠雙龍斧形珮

玉佩以翡翠為材,通體呈青白二色,青中帶白,白中泛青,雙色自然過渡,渾然一體。上綴碧璽為飾,主體部分雕琢成玉斧形狀,翠色濃重處為斧頭開刃之處,斧尖微微上翹,兩條玉龍盤旋兩側,龍頭相對,龍身緊貼玉斧。玉斧素麵無紋,打磨光滑,兩條龍以透雕形式呈現,刀工古拙,設計精巧。斧在上古為權利的象徵,故以斧為佩,亦有摹古之意。

翡翠在清十七世紀順治年間由緬甸流入中國,當時多為皇室所有,民間流散甚少。自乾隆帝開始,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七位皇帝及后妃們均對翡翠情有獨鍾,宦官和商賈則以翡翠收藏豐儉來衡量財勢,故翡翠又稱為「皇家玉」、「帝王玉」,其地位凌駕於各種寶石之上。此佩碾琢細膩,工藝精湛,良匠巧藝,既見材質之妍亮滋潤,又得色彩搭配之佳妙,由此可窺大清盛世玉雕之水平。

清 海蘭寶獸鈕印

此印以海藍寶石為質,印鈕被雕刻成一尊爬臥的瑞獸,姿態慵懶祥和,下部印章主體周身淺浮雕祥雲紋及紋飾,線條流暢,在海藍寶的透明掩映下,更添神秘莫測、炫彩奪目之感。海藍寶礦石充滿了浪漫的海洋味道,也讓人聯想到藍天,為透明至半透明的藍色寶石。傳說,這種美麗的寶石產於海底,是海水之精華,所以航海家用它祈禱海神保佑航海安全,稱其為「福神石」。

清 蜜蠟鶴鹿同春齋戒牌

牌呈橢圓形,蜜蠟質地,雙面透雕鶴鹿同春。底部橫臥一鹿,鹿頭扭轉回望,戒牌兩側雕各色靈芝松針,正中心為橢圓形,上書「齋戒」二字。刀工凝練、雕琢精緻,棕色的蜜蠟彰顯出厚重和肅穆。「鶴鹿同春」為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民間以鶴為仙禽,鹿為瑞獸,「鶴鹿同春」表達了人民祈求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望。

相關焦點

  • 清代義大利籍畫家郎世寧名畫欣賞
    從康熙朝開始,他們當中部分擅長繪畫的人投帝王之好,入值內廷,成為供奉內廷的宮廷畫家,形成清代宮廷繪畫的特色之一。外籍畫家進入清內廷可能早於康熙期,但留下的作品極少。影響深遠且最受皇帝器重的是義大利人郎世寧,他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來京,開始了他宮廷藝術家的生涯。
  • 吳亦凡最新時尚大片曝光,雕金玉面口罩引熱議
    照片中的吳亦凡帶著一個雕金玉面口罩,彰顯出吳亦凡酷帥的時尚魅力,其中的兩個口罩單品也是引發了網友熱議。這兩個別出心裁的口罩單品,一個是黃金甲,另外一個是玉珠簾,雕金玉面口罩中融合了「金」與「玉」的美好寓意,充分的展現了中國風元素,而吳亦凡化身東方俠客,充分的展現東方魅力,完美的hold住這種風格。
  • 清代的鼻煙意境,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鼻煙壺成套用具欣賞!
    想像在桌几或榻上,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是屬於清代的鼻煙意境。盒裝成套鼻煙用具將材質各異且精緻的鼻煙用具,包括三件鼻煙壺及兩個鼻煙碟,存放小巧有座槽的木盒中,分別是:玉獸首銜環鼻煙壺,膽瓶形,肩部浮雕獸首銜環紋,帶珊瑚蓋與牙匙。
  • 肯德基的金玉茶葉蛋,是用什麼茶葉做的?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減退,店鋪也陸續開業,國民壓抑許久的出門欲望也得到空前的釋放,不知道各位看客在長達2個月的「禁閉」有沒有悶出問題啊,要問小編最想去做的事,便是去肯德基大吃特吃了,或許是在家過足不下床的日子太久了,到現在才知道肯德基出了一款茶葉蛋,這取名也很獨特,稱為九龍金玉茶葉蛋
  • 輕薄多彩宛若掌中配飾 vivo Y52s美圖欣賞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輕薄多彩宛若掌中配飾 vivo Y52s美圖欣賞http://mobile.zol.com.cn/758/7584664.html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下vivo Y52s的真機圖賞吧!...
  • 讓你看看什麼是「金玉速度」...
    讓你看看什麼是「金玉速度」......據介紹,金玉工業園在競賽活動中促落地開工的工業項目有建工產業園、卡爾特新材、博通機械、震宇機械、佳森食品、金炬鈑金、財鼎二期、鼎盛鋼構;促竣工投產的工業項目有瑞延理化、翰坤實業、三雄電子、興力電氣、盛致家居、匯韜汽車、神宇建材、阿太克新材、鑫磊機械;促達產達效的工業項目有寧華建材、沃開新材料、金玉創業、尚威科技。
  • 清代探花李文田,行書拓本《落日五言詩》欣賞,筆力酣暢行雲流水
    清代探花李文田行書拓本《落日五言詩》欣賞:書者介紹:李文田,道光十四年出生,光緒二十一年卒(1834-1895),字畲光、仲約,號若農、芍農,諡文誠,漢族人。廣東順德均安上村人。鹹豐九年(1859)進士,殿試獲一甲第三名探花。
  • 金玉之痛
    大腿根部(男生會有金玉之虞)
  • 服飾翹楚「清代氅衣」
    清代宮廷氅(音chǎng)衣是清代內廷后妃穿在襯衣外面的日常服飾之一,同坎肩、馬褂、襯衣、便袍等均屬便服,氅衣也是后妃服飾中花樣紋飾最為華麗、工藝最為繁複
  • 清代關廟鐵鐘與光緒七年山西銅鐘:北京大鐘寺古鐘欣賞之五
    清代關廟鐵鐘與光緒七年山西銅鐘北京大鐘寺古鐘欣賞之五大鐘寺原名覺生寺。位於海澱區北三環路聯想橋北側,建於清雍正十一年。
  • 織金縣金玉龍城一大型豪華家具城低價掛牌
    貴州織金農村商業銀行近日發布了一則關於貴州省織金縣金玉龍城9棟2層整層商鋪拍賣的公告,有興趣投資商鋪朋友可以關注。織金縣金玉龍城9棟2層整層商鋪,建築面積1337.59平方米,設計用途為商業。目前該地段本就屬於金玉龍城小區,緊挨半島溫泉小區、官塘一號、楊柳國際、東方之花印象、萬都時代廣場等,人口較為集中,交通方便,未來幾年內將成為織金縣城的中心地帶,現主要經營家裝建材,商業環境成熟。現目前保管方式為短期租賃。掛牌價格638.83萬元。
  • 大氣磅礴,清代大書法家伊秉綬作品欣賞
    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清代大書法家,福建人。乾隆54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後擢員外郎,在任期間,以廉政著稱。62歲病逝後,揚州人為仰慕其遺德,與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三人一併祀伊秉綬,改稱「四賢祠」。
  • 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筆勢奇古格韻別趣
    清代著名書法家鄭板橋14幅精品書法對聯欣賞:書者介紹:鄭板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 為什麼清代嬪妃手上都要佩戴手指套,原來真相是這樣!
    最近一部清代影視劇中的清代的文化習俗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我們可以在劇中看到後宮會在一隻耳朵上戴三個耳環,可以看到髮夾上的毛髮髮飾,手上會戴著華麗的手指套,不過總是會讓人感到多餘和無用。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些穿戴背後的原因。
  • 天縱生物聯合創始人金玉|一念成「良緣」——從曲線到直線的人生
    2020年9月22日,天縱生物聯合創始人、董事、副總經理金玉女士受邀做客「臻美客廳」。在「臻美客廳」,天縱生物聯合創始人金玉,講述了她的故事。金玉說自己是個喜歡「做夢」的女人,在「追夢」的路上努力著,當看到夢想逐漸成真,企業中每個人都能找到價值,更多人的「夢想」匯聚到一起,仿佛天空都明亮了許多。她用自己的言行,印證著「給人星火者,胸中必懷火炬!」主持人(孫強):今天臻美客廳邀請到的嘉賓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金玉。
  • 愛崗敬業 甘於奉獻——道外區人社局職介中心社保員金玉事跡
    在道外區人社局職介中心的一級管理平臺,就有這樣一位愛崗敬業的模範社保員,她的名字叫金玉。金玉出生於1983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社保員,也是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她沒有什麼感人至深的光輝事跡,也沒有什麼驚天偉業的創舉,但是在新冠病毒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時,她主動請纓,衝到了基層防控的一線,在我們心中她就是最美的「戰鬥天使」。
  • 清代皇后朝服你了解多少?
    除太后、皇后之外,皇族中的其他婦女也都有相應的朝服、朝冠及配飾,在形制構成上與太后、皇后朝服相當,只是在材質、顏色、紋飾等方面有細微差異以區分等級,這裡只介紹最有代表性的皇后朝服、朝冠及配飾。大家最熟悉的在影視作品中的皇后朝服、朝冠當屬李翰祥導演的《垂簾聽政》中慈禧和慈安太后垂簾聽政時所穿的那一身朝服、朝冠了,當然那一版的朝服、朝冠也是最符合歷史原形的。
  • 清代水晶工藝品,精美絕倫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清代水晶工藝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水晶雕刻匠人的心血吧!清代水晶工藝品賞析水晶帶鏈花籃,清中期,故宮博物院藏從外形來說,這個花籃有著海棠花式樣的敞口,且花籃的口沿外折並凸起,腹部隨行琢並開光,開光內分別淺浮雕梅花、水仙花、海棠花、竹子、靈芝等花卉草木。
  • [探討]雲肩是清代特產嗎
    實際上清代漢人女子的簡稱「清漢女」的漢字不是為了蹭漢服熱度而被造出來的,是為了區分清代旗人女子和清代漢人女子為何清代漢人女子服飾不能算入漢服體系?因為清代嚴苛的剃髮易服讓男子失去了原本的服飾,但女子不需要遵循剃髮易服,清代漢人女子服飾的形成是滿漢兩族長期雜居相處,彼此之間互相影響產生的服飾形態,而男子並沒有相對應的服飾,自然無法與女子構成完整的服飾體系,所以普遍會認為清代漢人女子的服飾,即「清漢女裝」是獨立的服飾類別,並不是因為所謂的「清裡清氣,是清代產物才被踢出漢服的」,我更願意相信「清裡清氣」
  • 典藏珍品——故宮博物院清代琺瑯精品欣賞!
    共收藏有從元代到清代,以及民國時期的金屬琺瑯器6000餘件,其中掐絲琺瑯器4000餘件,畫琺瑯器2000餘件。這些藏品,除一部分為民間作坊製造外,絕大部分是由明清兩代(明代御用監、清代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以及廣東等由皇家所控制的機構生產的。